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鹅场疫病的类型特点、现状及危害
一、鹅场疫病的类型特点
由寄生虫和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并具有可传染性的疾病统称为疫病,疫病可以分为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一)传染病
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诊表现,且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传染病的表现虽然多种多样,但亦具有一些共同特性,即每一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致病性微生物存在。如鹅副黏病毒病是由鹅副黏病毒引起的,没有鹅副黏病毒就不会发生鹅副黏病毒病;从传染病病鹅体内排出的病原微生物,侵入另一有易感性的健康鹅体内,能引起同样症状的疾病。像这样使疾病从病鹅传染给健康鹅的现象,就是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相区别的一个重要特征。当条件适宜时,在一定时间内,某一地区易感动物群中可能有许多动物被感染,致使传染病蔓延散播,形成流行;在传染发展过程中由于病原微生物的抗原刺激作用,机体发生免疫生物学的改变,产生特异性抗体和变态反应等。这种改变可以用血清学方法等特异性反应检查出来;动物耐过传染病后,在大多数情况下均能产生特异性免疫,使机体在一定时期内或终生不再感染该种传染病;大多数传染病都具有该种病特征性的综合症状和一定的潜伏期和病程经过。根据上述这些特性可与其他非传染病相区别。这类疾病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传染性,往往引起大批鹅只发病,甚至死亡,生产性能受到严重影响,从而造成巨大损失。
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的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的病理反应,这个过程称为感染。病原微生物在其物种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以某些动物的机体作为生长繁殖的场所,过寄生生活,并不断侵入新的寄生机体,亦即不断传播的特性。这样其物种才能保持下来,否则就会被消灭。而鹅为了自卫形成了各种防御机能以对抗病原微生物的侵犯。在感染过程中,病原微生物和鹅体之间的这种矛盾运动,根据双方力量的对比和相互作用的条件不同而表现不同的形式:当病原微生物具有相当的毒力和数量,而机体的抵抗力相对地比较弱时,动物体在临诊上出现一定的症状,这一过程就称为显性感染;如果侵入的病原微生物定居在某一部位,虽能进行一定程度的生长繁殖,但动物不呈现任何症状,亦即动物与病原体之间的斗争处于暂时的、相对的平衡状态,这种状态称为隐性感染。处于这种情况下的动物称为带菌者。健康带菌是隐性感染的结果,但隐性感染是否造成带菌现象须视具体情况而定;病原微生物进入动物体,若动物体的身体条件不适合于侵入的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或动物体能迅速动员防御力量将该侵入者消灭,从而不出现可见的病理变化和临诊症状,这种状态就称为抗感染免疫。换句话说,抗感染免疫就是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不同程度的抵抗力。动物对某一病原微生物没有免疫力(亦即没有抵抗力)称为有易感性。病原微生物只有侵入有易感性的机体才能引起感染过程。
感染和抗感染免疫是病原微生物和机体斗争过程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但它们并不是互相孤立的,感染过程必然伴随着相应的免疫反应,二者互相交叉、互相渗透、互相制约,并随着病原微生物和机体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而相互转化,这就是决定感染发生、发展和结局的内在因素。了解感染和免疫的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掌握其转化的条件,对于控制和消灭传染病具有重大意义。
1.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
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必须具备三个相互连接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鹅群。这三个环节只有同时存在并相互联系时,才会造成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其中缺少一个环节,传染病都不能流行和传播。如果了解掌握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影响因素,有利于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1)传染源(传染来源) 传染源是指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动物机体。具体来说传染源就是受感染的动物,包括传染病病鹅和带菌(毒)动物。动物受感染后,可以表现为患病和携带病原两种状态,因此传染源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
① 患病动物。病鹅是重要的传染源。不同病期的病鹅,其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也不相同。前驱期和症状明显期的病鹅因能排出病原体且具有症状,尤其是在急性过程或者病程加剧阶段可排出大量毒力强大的病原体,因此作为传染源的作用也最大。潜伏期和恢复期的病鹅是否具有传染源的作用,则随病种的不同而异。病鹅能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传染期。不同传染病的传染期长短不同。各种传染病的隔离期就是根据传染期的长短来制订的。为了控制传染源,对病鹅原则上应隔离至传染期终了为止。
② 病原携带者。病原携带者是指外表无症状但携带并排出病原体的动物。病原携带者是一个统称,如已明确所带病原体的性质,也可以相应地称为带菌者、带毒者、带虫者等。病原携带者排出病原体的数量一般不及病鹅,但因缺乏症状不易被发现,有时可成为十分重要的传染源,如果检疫不严,还可以随动物的运输散播到其他地区,造成新的爆发或流行。病原携带者一般分为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指感染后至症状出现前即能排出病原体的动物。在这一时期,大多数传染病不能起传染源的作用,但有少数传染病在潜伏期后期能够排出病原体)、恢复期病原携带者(指在临诊症状消失后仍能排出病原体的动物。一般来说,这个时期的传染性已逐渐减少或已无传染性了。但还有不少传染病等在临诊痊愈的恢复期仍能排出病原体)和健康病原携带者(指过去没有患过某种传染病但却能排出该种病原体的动物)三类。
另外,还应该注意疫源地。在发生传染病的地区,不仅是病鹅和带菌者散播病原体,所有可能已接触病鹅的可疑鹅群和该范围以内的环境、饲料、用具和鹅舍等也有病原体污染。这种有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存在的地区称为疫源地。疫源地具有向外传播病原的条件,因此可能威胁其他地区的安全。疫源地除包括传染源(传染源则仅仅是指带有病原体和排出病原体的温血动物)之外,还包括被污染的物体、房舍、牧地、活动场所,以及这个范围内怀疑有被传染的可疑动物群和贮存宿主等。所以,在防疫方面,对传染源要进行隔离、治疗和处理;而对疫源地除以上措施外,还应包括污染环境的消毒,杜绝各种传播媒介,防止易感动物感染等一系列综合措施,目的在于阻止疫源地内传染病的蔓延和杜绝向外散播,防止新疫源地的出现,保护广大的受威胁区和安全区。
(2)传播途径 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经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经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研究传染病传播途径的目的在于切断病原体继续传播的途径,防止易感动物受传染,这是防治鹅传染病的重要环节之一。
① 直接接触传播。直接接触传播是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的参与下,病原体通过被感染的动物(传染源)与易感动物直接接触(交配、啄斗等)而引起的传播方式。仅能以直接接触而传播的传染病,其流行特点是一个接一个地发生,形成明显的链锁状。这种方式使疾病的传播受到限制,一般不易造成广泛的流行。
② 间接接触传播。必须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参与下,病原体通过传播媒介使易感动物发生传染的方式,称为间接接触传播。从传染源将病原体传播给易感动物的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称为传播媒介。传播媒介可能是生物(媒介者),也可能是无生命的物体(媒介物)。大多数传染病如禽流感、鹅副黏病毒病等以间接接触为主要传播方式,同时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两种方式都能传播的传染病也可称为接触性传染病。
间接接触一般通过空气(飞沫、飞沫核、尘埃)、污染的饲料和水、污染的土壤、活的媒介物(节肢动物,如蚊、蠓、蝇、蜱等;野生动物;人类)和兽医的体温计、注射针头以及其他器械的消毒不严而传播。
(3)易感的鹅群 该地区鹅群中易感个体所占的百分率和易感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传染病是否能造成流行以及疫病的严重程度。鹅的易感性高低与病原体的种类和毒力强弱有关,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鹅体的遗传特征、疾病流行之后的特异免疫等因素。同时,外界环境条件如气候、饲料、饲养管理卫生条件等因素也都可能直接影响到鹅群的易感性和病原体的传播。
① 内在因素。不同的品种或品系鹅,对传染病抵抗力存在差别,这往往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这也是抗病育种的结果。
② 外界因素。各种饲养管理因素包括饲料质量、鹅舍卫生、粪便处理、拥挤、饥饿断水以及隔离检疫等都是与疫病发生有关的重要因素。
③ 特异免疫状态。在某些疾病流行时,鹅群中易感性最高的个体易于死亡,余下的鹅或已过,或经过无症状传染都获得了特异免疫力。所以在发生流行之后该地区鹅群的易感性降低,疾病停止流行。此种免疫的鹅所生的后代常有先天性被动免疫,在幼龄时期也具有一定的免疫力。鹅免疫性并不要求鹅群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有抵抗力的,如果有抵抗力的动物百分比高,一旦引进病原体后出现疾病的危险性就较少,通过接触可能只出现少数散发的病例。因此,发生流行的可能性不仅取决于鹅群中有抵抗力的个体数,而且也与鹅群中个体间接触的频率有关。一般如果鹅群中有70%~80%是有抵抗力的,就不能发生大规模的爆发流行。这个事实可以解释为什么通过免疫接种鹅群常能获得良好的保护,尽管不是100%的易感动物都进行了免疫接种,或是应用集体免疫后不是所有动物都获得了免疫力。当新的易感动物引入一个鹅群时,鹅群免疫性的水平可能会出现变化。这些变化就是使鹅群免疫性逐渐降低以至引起流行。
2.流行过程的表现形式
在鹅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中,根据在一定时间内发病率的高低和传播范围的大小(即流行强度),可区分为散发性(发病数目不多,并且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只有个别地零星地散在发生)、地方流行性(小规模流行的鹅传染病)、流行性(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鹅群出现比寻常多的病例)和大流行(是一种规模非常大的流行,流行范围可扩大至全国,甚至可涉及几个国家或整个大陆)。
3.流行过程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1)季节性 某些鹅传染病经常发生于一定的季节,或在一定的季节出现发病率显著上升的现象,称为流行过程的季节性。出现季节性的原因,主要有下述几个方面。一是季节对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存在和散播的影响。夏季气温高,日照时间长,这对那些抵抗力较弱的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的存活是不利的。例如炎热的气候和强烈的日光曝晒,可使散播在外界环境中的病毒很快失去活力,因此,病毒病的流行一般在夏季减缓和平息。二是季节对活的传播媒介(如节肢动物)的影响。夏秋炎热季节,蝇、蚊、库蠓类等吸血昆虫大量滋生,活动频繁,凡是能由它们传播的疾病,都较易发生。三是季节对鹅活动和抵抗力的影响。季节变化,主要是气温和饲料的变化,对鹅抵抗力有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对于由条件性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尤其明显。如在寒冬或初春,容易发生某些呼吸道传染病等。寒冷季节突然的寒流容易引起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生。
(2)周期性 某些传染病经过一定的间隔时期(常以数年计),还可能表现再度流行,这种现象称为传染病的周期性。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易感鹅除发病死亡或淘汰以外,其余由于患病康复或隐性感染而获得免疫力,因而使流行逐渐停息。但是经过一定时间后,由于免疫力逐渐消失,或新的一代出生,或引进外来的易感鹅,使鹅群易感性再度增高,结果可能重新爆发流行。由于鹅每年更新或流动的数目很大,疾病可以每年流行,周期性一般并不明显。
4.传染病的发展阶段
(1)潜伏期 由病原体侵入机体并进行繁殖时起,直到疾病的临诊症状开始出现为止,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不同的传染病其潜伏期的长短常常是不相同的,就是同一种传染病的潜伏期长短也有很大的变动范围。这是由于不同的动物种属、品种或个体的易感性是不一致的,病原体的种类、数量、毒力和侵入途径、部位等情况也有所不同而出现的差异,但相对来说还是有一定的规律性。例如鹅瘟病毒潜伏期3~5天,最短2天,最长15天。一般来说,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差异范围较小;慢性传染病以及症状不很显著的传染病的潜伏期差异较大,常不规则。同一种传染病潜伏期短促时,疾病经过常较严重;反之,潜伏期延长时,病程亦常较轻缓。从流行病学的观点看来,处于潜伏期中的动物之所以值得注意,主要是因为它们可能是传染的来源。
(2)前驱期 前驱期是疾病的征兆阶段,其特点是临诊症状开始表现出来,但该病的特征性症状仍不明显。对多数传染病来说,这个时期仅可察觉出一般的症状,如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精神异常等。各种传染病和各个病例的前驱期长短不一,通常只有数小时至1~2天。
(3)明显(发病)期 前驱期之后,病的特征性症状逐步明显地表现出来,是疾病发展到高峰的阶段。这个阶段因为很多有代表性的特征性症状相继出现,在诊断上比较容易识别。
(4)转归期(恢复期) 病原体和动物体这一对矛盾,在传染过程中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如果病原体的致病性能增强,或动物体的抵抗力减退,则传染过程以动物死亡为转归。如果动物体的抵抗力得到改进和增强,则机体便逐步恢复健康,表现为临诊症状逐渐消退,体内的病理变化逐渐减弱,正常的生理机能逐步恢复。机体在一定时期保留免疫学特性。在病后一定时间内还有带菌(毒)排菌(毒)现象存在,但最后病原体可被消灭清除。
传染病的病程长短取决于机体的抵抗力和病原体的致病力等因素,同一种传染病的病程并不是经常不变的,一个类型常易转变为另一个类型。例如急性或亚急性传染性喉气管炎可转变为慢性经过。反之慢性可以转化为急性。
(二)寄生虫病
在两种生物之间,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体为居住条件,夺取其营养,并造成其不同程度的危害的现象,称为寄生生活,过着这种寄生生活的动物,称为寄生虫。由寄生虫所引起的疾病,称为寄生虫病。被寄生虫寄生的人和动物,称为寄生虫的宿主。寄生虫病的种类很多,分布很广,常以隐蔽的方式危害畜禽的健康,不仅影响幼龄动物的生长发育,降低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而且还可能造成大批动物的死亡,给畜牧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危害。
1.寄生虫病的流行规律
鹅寄生虫的传播和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三个方面的条件,还要受到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1)寄生虫的生活史 寄生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全部过程称为生活史。在鹅体内寄生的各种寄生虫,常常是通过鹅的血液、粪、尿及其他分泌物、排泄物,将寄生虫生活史的某一个阶段(如虫体、虫卵或幼虫)带到外界环境中,再经过一定的途径侵入到另一个宿主体内寄生,不断地循环下去。
(2)寄生虫发生和流行的条件 寄生虫发生和流行的三大条件是易感动物(各种寄生虫均有其各自的易感动物,如鹅球虫病只感染于鹅)、传染源(包括病鹅、带虫者、保虫宿主、延续宿主等,在其体内有成虫、幼虫或虫卵,并要有一定的毒力和数量)和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光线、土壤、植被、饲料、饮水、寄生条件、饲养管理,宿主的体质、年龄,中间宿主、保虫宿主存在等,关系都非常密切),三者缺一不可。
(3)鹅寄生虫病的感染途径 一是经口感染。这是主要途径,如球虫病、蛔虫病、绦虫病等,都是通过这条途径感染的。二是经皮肤感染。感染性幼虫主动钻入宿主健康皮肤而感染,如螨虫病。三是接触感染。如外寄生虫总是通过病鹅和健康鹅的直接接触或通过病鹅的用具、鹅舍、栏具、垫草等接触而感染。
2.外界环境因素与寄生虫的关系
寄生虫都在一定的外界环境中生存,各种环境因素必然对其产生不同的影响。有些环境条件可能适宜于某种寄生虫的生存,而另一些环境条件则可能抑制其生命活动,甚至能将其杀灭。外界环境条件及饲养管理情况,对鹅的生理机能和抗病能力也有很大的影响,如不合理的饲养,缺乏运动,鹅舍通风换气不良,过于潮湿和拥挤,粪尿不经常清除,缺乏阳光照射等,都会降低鹅的抵抗力,而有利于寄生虫的生存和传播。因此,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卫生条件,对控制和消灭鹅寄生虫病是十分必要的。
二、鹅场疫病的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养鹅业快速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养殖数量大幅增加,但饲养管理粗放,养殖环境不断恶化,疾病控制水平较低,加之从国外大量的引种而不严格检疫等,导致疾病发生率高,死淘多,危害严重,直接制约着养鹅业的发展。
(一)疾病种类不断增加
我国养殖规模的急剧扩大和国内国际贸易的日益频繁,客观上为疾病发生和疫病传播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新病不断出现,疾病种类不断增加。如传染病,除了禽霍乱、大肠杆菌、鸭疫里默杆菌、巴氏杆菌病、小鹅瘟、鹅鸭瘟等老疫病外,现在增加的危害比较严重的疾病有禽流感、鹅副黏病毒病、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等。一些新型疫病的出现,导致传染病的危害更为严重。如前些年发现的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在临床上和小鹅瘟无法区分,另外,过去对鹅不致病的禽流感和禽副黏病毒病现在也造成鹅的大量死亡。
(二)蛋传疾病普遍存在
蛋传疾病主要包括雏鹅的大肠杆菌病、种鹅的蛋子瘟、鹅浆膜炎、小鹅瘟与鹅副黏病毒病等。蛋传疾病既可水平传播,又可垂直传播,使之难于根除,危害持久。患鹅生产性能下降,死淘率上升,防治费用增加,严重影响生产效益。蛋传疾病在我国广泛发生和流行。我国各代鹅群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并呈现从祖代到父母代到商品代愈来愈重的放大现象。我国蛋传疾病的普遍存在同种鹅场不净化、非SPE胚疫苗和抗血清的大量应用密切相关。因此,针对上述环节采取防治措施是控制蛋传疾病的关键所在。
(三)混合感染、继发感染病例频繁发生
一些混合感染的病原间存在协同致病作用,即单一病原体感染症状轻微或不显症状,而2种或2种以上病原同时感染则症状加剧。尤其是集约化饲养的特点决定了鹅病往往呈现多发性、并发性感染,单独发生的很少。在临床诊断的鹅病的混合感染中,包括有病毒性鹅病的混合感染,如小鹅瘟与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病毒性鹅病与细菌性鹅病的混合感染,如小鹅瘟与巴氏杆菌病;细菌性禽病的混合感染,如大肠杆菌病与沙门菌病;传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混合感染,如大肠杆菌病和鹅球虫病等。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使疫情复杂化。首先,由于多重感染病因多,诊断难度大;其次,防治效果差。这一方面由于病因较多,误诊、漏诊时有发生,客观上影响防治效果,另一方面是养殖主体对多病因疾病认识不足,发病后多采用针对单病因疾病的防治方案,因此难以显著奏效。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已成为疫病防治中的一大难点。
(四)病原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
抗生素与化学治疗药物的研制和应用在我国鹅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过度依赖药物防治细菌、球虫等感染,病原耐药性问题越来越突出。一些病原如沙门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支原体、球虫等易对治疗药物产生耐药性,在长期不合理用药时更是如此。在近四十年中耐药性总体呈现出逐步增强的趋势,菌株对氨苄西林、大观霉素、复方磺胺、磺胺异唑、甲氧苄啶、羧苄青霉素、四环素、链霉素、青霉素等的耐药率显著增强。另一显著特点是,所测菌株单一耐药的极少,多数为多重耐药。如大肠杆菌,由于长期使用或经常不合理使用药物,在抗菌药物的选择性压力下,耐药率大幅上升,多重耐药菌株越来越多,耐药谱也越来越宽。此外,沙门菌、葡萄球菌等病原的耐药性也呈现出类似的变化规律。
(五)寄生虫病发生机会增加
规模鹅场由于鹅群密度大,鹅舍温度较高,为寄生虫的繁殖、生长、传播提供了温床,寄生虫病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鹅场的寄生虫种类繁多,如球虫病、刺头虫病、毛滴虫病、隐孢子虫病等,对鹅的危害也特别严重,常常造成鹅群饲料转化率下降、生长发育不良、生产性能差。
三、鹅场疫病的危害
目前,我国鹅群中发生的疫病,由于存在多种病原(病毒、细菌、寄生虫)混合感染,加之病原发生变异和毒力增强,各种免疫抑制因素广泛存在,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造成霉菌毒素中毒,滥用抗生素而诱发病原体耐药性的增高,不合理不科学的乱打疫苗造成的免疫失败以及饲养环境的污染与病死鹅只的流动等,致使鹅病的疫情越来越严重,病症越来越复杂,防控的难度越来越大,给养鹅业带来巨大的危害。一是经济损失巨大。疫病发生导致母鹅的产蛋率降低、繁殖仔鹅数减少,死亡淘汰率提高,肉鹅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降低等,极大地影响了养鹅的效益。同时,疫病的发生,极大地增加了疾病防治费用的投入,给鹅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二是影响产品质量。畜禽一旦感染疫病,其正常生理功能遭到破坏,机体处于应急和代偿状态,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势必影响畜禽的生产功能(蛋品质量差,种蛋孵化降低率)和畜产品质量。加之治疗疫病而大量使用药物,可能造成产品中药物残留等,都会影响产品质量。三是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疫病的发生导致畜产品的污染,病死鹅处理不善,在市场上的流通以及对环境的污染等,都会严重危害公共卫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