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应该这样吃:舌尖上的食品安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聚氰胺引发的“毒奶粉”事件

在2008年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出现之前,三聚氰胺的别名“蛋白精”曾在各大网络广告中招摇过市,公然宣称其能提高产品的蛋白含量。然而,一个“结石门”,让三聚氰胺原形毕露,引来一片哗然。

不可不知的“蛋白精”

三聚氰胺,俗称密胺、蛋白精,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通常被用作化工原料。三聚氰胺是一种白色单斜晶体,几乎无味,微溶于水,可溶于甲醇、甲醛、乙酸等,不溶于丙酮、醚类,不可用于食品加工。主要作为生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原料,广泛运用于木材、塑料、涂料、造纸、纺织、皮革、电气、医药等行业。

被错误利用的“致命毒药”

作为一种化工原料,把三聚氰胺添加到原奶中,即使掺入清水,仍然符合收购标准。所以,不法分子便利用它来增加蛋白含量,从中获取利润。

食品蛋白含量的检测比较复杂,成本比较昂贵。因此,相关部门统一使用“凯氏定氮法”,通过食品中氮原子的含量,间接推算蛋白质的含量。食品中氮原子含量越高,蛋白质含量就越高。正因如此,三聚氰胺就成为生产商弄虚作假的重要工具。

据估算,真实蛋白原料的花费是三聚氰胺的5倍。在奶粉中加入三聚氰胺,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这就给了不法商贩极大的利益刺激。再者,三聚氰胺几乎没有气味,难以被发现,许多心存侥幸的制假者正是利用了这一便利条件。

长期或反复大量摄入三聚氰胺,肾和膀胱会被严重危害,导致结石。因此,从人体健康的角度出发,三聚氰胺既不是填充剂,也不是代用品,而是一种致命废物。

三聚氰胺用量有规定

虽然少量的三聚氰胺不会对人体产生太大影响,但是三聚氰胺作为一种慢性毒药,服用过量或者长期服用,可能造成泌尿生殖系统损害等问题。尤其是对于饮水较少,肾脏功能不健全的哺乳期婴幼儿而言,非常容易形成结石,严重者将会导致死亡。

三聚氰胺在生产过程中常混有三聚氰酸,两者结合会形成氢键结构。人体摄入后,在胃酸的作用下,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分离,通过血液循环,最终进入肾脏。在肾细胞中,两者再次结合,经过一系列反应,形成结石,堵塞肾小管,导致肾衰竭。

例如,一个7千克重的婴儿,每日摄入奶粉150克,三聚氰胺安全值应为15毫克/千克。根据美国食品及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标准,三聚氰胺每日最高摄入量为0.63毫克/千克体重。然而,问题奶粉三聚氰胺的含量却达到了2563毫克/千克。

2008年10月,国家卫生部严格规定,包装食品中的三聚氰胺限量为30毫克/千克;婴幼儿配方乳粉为1毫克/千克;液态奶(包括原料乳)、奶粉、其他配方乳粉为2.5毫克/千克。三聚氰胺含量高于以上限量的产品一律不得出售。

婴儿喝含三聚氰胺奶粉后的症状

1. 无缘无故大声哭闹,伴有呕吐现象。

2. 血尿。

3. 急性梗阻性肾衰竭,少尿或无尿。

4. 结石阻塞尿道,导致尿痛、排尿困难。

5. 可有高血压、水肿、肾区叩击痛。

如果孩子吃了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但是还没有出现临床症状,可让孩子多饮水、多排尿,促进三聚氰胺排泄。

小贴士:

如今,名牌奶粉动辄成百上千,而且市面上质量没有保证的奶粉更是数不胜数,如何鉴别奶粉真伪,则是妈妈们应该学习的知识。事实上,母乳喂养才是最健康最营养的喂养方式。与其花了钱,又没有安全保证,不如选择母乳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