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吃苦教育:让孩子在吃苦中变得独立
作为父母,总是在潜意识中希望为自己的孩子创造最好的条件,不让孩子多吃一点苦。而事实上,父母们却忽略了,所有的眼泪和困苦,都是孩子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这笔财富当他们成年以后,当他们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的时候,当他们面对所有的挫折和磨难的时候,会转化成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他们坚定前行的步伐。不吃苦,何来的独立?而没有了独立,孩子的自控能力自然得不到培养。所以,该放手时一定要放手,孩子只有在风雨的洗礼中,才能真正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1 只有自立的孩子才能自强
有这样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实验对象是一只饥饿的小狗,实验地点是安装有两块木板的实验室。
第1天,木板被设置成按A板可得到肉丸子,按B板会被电击。小狗很偶然地按动了A板,结果得到了一个肉丸子;又很偶然地按动了B板,结果被电击了一下。多次尝试之后,小狗终于知道了只有按A板才可以得到吃的。
第2天,A和B两块按板的功能调换了。小狗刚开始当然是不断地按A板,可是每次都受到了电击,它于是尝试按一下B板,咦,居然得到了肉丸子。多次尝试之后,它终于懂得了只有按B板才可以得到吃的。
第3天,情况又发生了变化,无论按A板还是B板,都会被电击,不再有肉丸子。小狗在很努力地尝试了若干次后,终于学“乖”了,趴在地上不肯按任何一块木板。
第4天,两块木板的功能又被调整过了——随便按哪一块板都能得到吃的。但当饥饿的小狗再次进入实验室后,实验者等了又等,学“乖”了的小狗却不再作任何尝试了,甚至把肉丸子放到它的脚边,它都懒得去碰。
这个实验叫做“习惯性无助”。“无助”指的是小狗什么都不愿意尝试的状态,但这种无助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习惯的。实验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你像第3天那样,对小狗所做的任何尝试均报以电击而没有任何肉丸子的话,小狗就不知道什么才是被鼓励的行为,因而变得无所适从,并从根本上失去自信。
这个道理可以让我们反省对孩子的教育。孩子天生就是积极的,喜欢尝试的:他一睁开眼睛,就尝试着到处看;当他能控制自己的动作时,就开始喜欢到处爬,到处摸……当然,因为是“第一次”,所以就像那只尝试着的小狗一样,出错很多。
如果孩子的每一次尝试成人都报以厉声呵斥“不准……”或大惊小怪地惊呼“危险!不要……”,孩子就好像被电击一样,久而久之,他对自己要做的事情就变得不自信了,因为他不知道做完了之后大人是不是又该大声说“不”了。结果,他也许会如你所愿地变成一个“乖”孩子,哪儿也不碰,什么也不摸,但却把“自卑”的种子深深地根植于心中。
哈佛教授认为,自立才能自强。如果父母对孩子的事一手包办,什么事都不让孩子做,那将来孩子可能连生存能力都没有。人如果不自立,事事都需要别人帮忙才能去解决,在面对困难又没有人帮助时,就只能坐以待毙了。作为父母,要想让孩子走向成功之门,就要努力把孩子们教育成为自立、自强的人。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立呢?
(1)很多孩子从婴儿时期就独居一室
自立训练从幼儿开始,有很多孩子从婴儿时期就独居一室。孩子长到三四岁,有了害怕的心理,家长就给买一种很小很暗的灯彻夜亮着,以驱逐孩子对黑夜的恐怖。
(2)让孩子接受锻炼
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雨的洗礼,想要让孩子更加自立、自强,就应该创造机会让孩子多接受锻炼。
杰姆斯带着3岁的儿子到城外10公里的乡下看望父母。吃过晚饭,天已黑,进城的公共汽车已经停发。如果住下明天再回城也合乎情理,而杰姆斯却带着儿子步行回城。杰姆斯说:为了让儿子从小熟悉黑暗和吃一点苦。
(3)教孩子适应环境
孩子由于年龄和体力以及对社会的认知能力的局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足,家长应该在一旁指导,教会孩子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让孩子适应环境,同时也保证安全。
约翰·柏拉姆夫妇假日里常带着8岁的儿子与5岁的女儿到山区旅游。每遇山涧要渡过时就叫儿子观察水势,寻找最浅、水流较缓的涉水点,然后由父母决定是否可行。如果选择不当,就讲明道理,并教孩子怎样识别水深及流速。上山时,他们交由孩子选择登山路线,途中遇到陡崖峭壁,让孩子判断有无危险,是否攀登,并问孩子该怎样保证安全。
经过多次跋山涉水的实践,孩子自然不怕山高水急,也敢冒险了。
2 把握分寸,过度保护等于伤害
美国阿拉斯加国家动物园的鹿苑里,鹿群因既不必为觅食而犯愁,也不必为逃避敌害而穷于奔跑,因而很快就繁殖起来了。然而在一度兴旺之后,病弱残疾者与日俱增,最后竟出现濒临绝种的危机,虽然政府曾不惜斥巨资予以抢救,可惜一概无效。后来一位聪明的管理人员建议把几只凶残的恶狼引进鹿苑,许多病弱的鹿被捕杀了。狼捕食了病弱者,又迫使鹿群为逃避狼害而重新拼命奔跑,从而使得留下来的鹿群体质日益健壮,鹿群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有人看见已裂开一条缝的茧里的蝴蝶正在痛苦地挣扎,他于心不忍,便拿剪子把茧剪开,帮助蝴蝶脱茧而出。可是这只早产的蝴蝶却因身体软弱,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便死去了。原来幼蝶在茧中的挣扎是在锻炼自己,让身体更加结实,翅膀更加有力,使自己脱茧后能够飞翔。恰恰是那颗充满同情的“爱心”害死了这只本可翩翩起舞的蝴蝶。
上述两则故事可以让我们联想到我们的教育与我们的孩子。许多父母自觉自愿地包揽了本应孩子自己做的事。
哲罗姆是全家关注的焦点,父母生怕他有一点意外。冬天,父母把从头到脚捂得严严实实的哲罗姆送到班门口,再亲自为其摘下帽子、手套,脱下棉衣,叮嘱哲罗姆下课不要出去活动,避免冻着感冒;夏天,哲罗姆的奶奶都会按照哲罗姆父母的要求,课间送来饮料和水,说是不放心学校的饮水卫生。过度的保护并没有使哲罗姆身体强壮,反而从小体弱多病,10天一感冒,1月一发烧。哲罗姆在这种过度保护下,性格越来越内向,随之表现出来的是不合群现象。
实际上,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身体健康的过度保护往往会适得其反,同时也会造成孩子心理发展的缺陷,对父母产生过分依赖的心理,缺少自信心和独立性,优柔寡断,行为幼稚。这样的孩子大多存在沟通障碍,无法与他人协作甚至无法和睦相处,往往强调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缺乏关爱,缺乏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
美国心理学家布里顿研究证明:在儿童探索的过程中,成人给予的指导越少,儿童参与的程度就越高;成人给予的指导越多,儿童参与此项活动的程度就越低。因此家庭教育中,父母都应做到:多一些旁观,少一些干预;多一些鼓励,少一些代劳。通过“一分管、三分导、六分放”的原则,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自由探索的宽松氛围,让他们自己经过挣扎“破茧而出”,让他们去栉风沐雨、搏击长空!
因此,我们对孩子的爱要把握好“度”,如果把过多的爱放到孩子身上,时间长了,只会把孩子“淹死”。因此,父母必须给孩子补上以下重要的一课。
(1)该碰的钉子要让他碰
孩子初来人世,单纯幼稚,假如父母处处都替他安排得妥妥当当,他就不会对这个世界有真正的了解,将来就很可能会碰大钉子。正如鱼儿天生就要在水中闯荡一样,如果好意为它套上一个救生圈,后果不堪设想。
(2)该走的弯路要让他走
父母提供的捷径孩子未必买账,即使走在捷径上,他也不一定能踏踏实实地走,反而会对自己设计的路线念念不忘。
(3)该受的苦累要让他受
要让孩子知道一切幸福都来之不易,否则,他就不会去珍惜,导致身在福中不知福。
(4)该动的脑子要让他动
孩子有自己的思维,应该给他一定的空间,一来可以锻炼其应变能力,二来也可以让他懂得生活的甘苦。
雄鹰只有搏击长空羽毛才能丰满,人只有在逆境中成长心智才能更加成熟。温室的花儿最脆弱,放开手,让孩子勇敢坚强地面对生活吧!
3 你永远无法替孩子奔跑
如果一个人的腿受了伤,可以拄一根拐棍,假如他没有受伤,你非要给他一根拐棍拄,时间长了,他就会变得不会走路了。孩子学习也是这样,父母陪读就等于作孩子的“拐棍”,极容易养成孩子的依赖性。
桑迪上一年级以来,每次作业,他妈妈总是紧盯着,严把质量关,为此,桑迪也习惯了妈妈的做法,每天作业一写完,就把本子往妈妈面前一放,说:“妈妈,检查。”当然,桑迪妈妈必定把儿子的作业从头到尾认认真真地检查一遍,确认无误后才让他收拾起来。
可是,桑迪马虎的毛病始终得不到改正。每次考试,失分处不是不会做,而是马虎造成的。写字不是多一点,就是少一点;计算不是进位忘了,就是抄错数了。是不是长期以来的包办检查作业所致?在思考研究后,桑迪妈妈决定换一种方式试试。
她跟儿子约定:每次作业,必须自己检查好,检查完了才算写完了。桑迪因为老师批评他近来的作业明显比以前退步了,恳求妈妈恢复以前给他检查作业的方式。妈妈明确告诉桑迪,他以前的作业都是妈妈给检查出来改了才全对的,现在,妈妈不能让他依赖性太大。难道考试也让妈妈去检查?作业是自己的事情,应该学会自己检查作业了,不认真对待作业就会尝到粗心的滋味。
从此,桑迪写作业,妈妈依然督促,但对他的作业检查却少了许多。久而久之,桑迪养成了写完作业自己检查的习惯。如今,四年级的他作业已基本属于免检,有时偶尔翻翻他的作业本,也能找到一些错误,但桑迪妈妈并不轻易地责骂他,而是耐心地开导、教育,让他自己发现错误、改正错误,桑迪的成绩越来越好。
从这件事中我们发现,只要做父母的能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孩子就一定能朝好的方面发展。教孩子从小学会检查自己的作业,这不仅仅是关系到学习成绩的问题,也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问题。不要当孩子的拐棍,他自己也能行!
的确,孩子学习的时候,家长陪读,帮他一把他就会在学习上保持优势。但是,这样的优势只是暂时的,不可能是永久的,家长陪读一般是在小学低中年级,到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就很少有陪读现象了。被陪读惯了的孩子,一旦失去陪读那暂时的优势就会失去,弄不好就会变为劣势。孩子在家里学习家长可以陪读,到考试时家长不能陪考吧?家长陪读所学的知识,那是有水分的,到考试一实战就露底了。所以,从小就要给孩子灌输一种思想:学习必须独立完成。
当然,也不是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要帮助。比如,孩子刚刚入学,还不懂得如何学习时,家长可以做些具体的指导或辅导。但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引导孩子独立思考,自己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不要包办代替;二是要明确学习目的,在孩子不大会学习的时候,家长可以适当地陪读,当孩子暂时的拐棍。但是家长当暂时的拐棍的目的是,帮孩子尽快丢掉拐棍,学会独立学习,而不是要永远当孩子的“拐棍”。
我们可以想一想,一个拄着拐棍才能走路的人,他究竟能走多快,能走多远呢?早日抽掉“拐棍”吧,让孩子自己跑,才能跑得更快!
父母就是父母,对孩子的鼓励要多于保护,对孩子的引导要多于灌输。事无巨细,替孩子大包大揽,孩子依赖性会越来越强,一个连自己都照顾不了的人,如何能有所成就?真正会爱孩子的父母,是那些能让孩子独立性强、思维开阔、自信、解决问题能力强的父母。
为了您的孩子能在各方面的发展表现得出色,就尽到父母的职责吧,记住,您不是保姆。
4 对孩子百依百顺其实是在害他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过一句话:“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由此可见,溺爱带给孩子的并不是幸福,而是不幸。
肖特先生老来得子,小肖特在家里绝对是“小皇帝”,肖特先生和肖特太太对他宠爱有加,娇惯无比,甘做保姆、奴隶,生活上包揽一切。
早上起床时,肖特夫妇匆匆忙忙地一边给孩子穿衣服,一边铺床叠被,还帮孩子整理好书包,帮他提书包,牵着孩子的小手走出家门,不放心地送到校门口。
放学时,肖特夫妇早早等候在校门口,一见孩子出来赶紧上前帮助拎过孩子的书包,然后又一直牵着孩子的小手回家。在家里,吃饭时帮他盛饭搛菜,“宝宝天、宝宝地”地劝孩子多吃一点,生怕孩子没有吃好吃饱。有时甚至端着碗筷追到这里、追到那里,给孩子喂饭吃。
小肖特在学习时,帮他整理桌子,拿这拿那,守在旁边,端茶递水。孩子上床睡觉,帮他脱衣,帮他盖被子……
就这样,小肖特形成了严重依赖心理,完全没有了独立精神,甚至不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哈佛的教育专家认为,一方面,一味地顺从孩子的要求,过分娇宠,等于间接剥夺孩子的发展权。孩子本来应锻炼的独立自理能力无法形成,父母的爱又不能覆盖孩子一生,孩子长大后很难成为有用的人才。另一方面,过分娇宠,对孩子百依百顺,只会让孩子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习惯发号施令,容不下不同的意见,这对孩子今后的正常交往和生活都会造成不利影响。等孩子长大后,就会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只是一味地任性、骄纵。
那么做家长的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呢?
(1)不能随便满足孩子所有的愿望
其实,孩子从婴儿起就有了意识,懂得用哭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因此,从婴儿起就得培养孩子好的习惯,你只要觉得他不饥不渴,不热不冷,没摔没碰,就不用总是抱着他,久而久之,他就会将哭闹的心思降低了。孩子最初是想让大人抱,再大一点就懂得要玩具、买零食,指使大人干这干那,他们的欲望是逐渐升级的,一有不满便大哭大闹。当他们一次又一次通过这一手段达到目的时,不劳而获、不择手段的坏毛病就会在幼小的心灵里打下烙印。
一个小男孩,被送进了一所寄宿制学校。第一天就哭着喊着要回家,他在教室里闹,他妈妈在教室外掉眼泪。星期五接回家去,孩子说再也不去学校了,甚至扬言:“再送我去,我就自杀。”
妈妈心软了,就找人商量,是否换一所非寄宿制学校。别人劝她,不要过于心疼孩子,要教育孩子向别的小朋友学习,一旦合了群,就会习惯的。星期一家长坚持把孩子送去了,孩子虽然哭闹,但见到老师好了许多。等到星期五再接时,情绪基本正常了。一个月以后,孩子总是高高兴兴去上学。
试想一下,假如这位家长出于心疼,迁就了孩子会是什么结果?
(2)孩子犯错时应及时指正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把对孩子的关心爱护变成了溺爱,尤其在独生子女家庭中,表现更为突出。家长把孩子视为“小皇帝”一味地娇惯、偏爱和护短,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孩子有什么缺点或是犯了什么错误,家长因为心疼孩子,也不予指正,不许孩子受半点委屈。在父母搭建的“温室”里,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任性脆弱的性格,养成许多恶习。
(3)当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时,可以分散他的注意力
孩子注意力易分散,易为新鲜的事物所吸引,年龄小的孩子更是如此。如孩子要买某一高档玩具的时候,父母不要直接回答买还是不买,可以引导孩子:“前面还有更好玩的东西,我们赶紧去看看。”这样可以带着孩子边走边看边讲解,孩子会很容易将刚才的事情忘掉。
5 跌倒了,让孩子自己爬起来
孩子跌倒后,作为家长的你会怎么做?我想,有的父母在孩子跌倒以后,会赶快跑过去扶起孩子,给孩子拍着身上的灰,安慰孩子不要哭;有的把小孩扶起来后不再让他自己走,而是背着走路;有的朝着绊倒孩子的地出气,说“这地真坏,看妈妈怎么打它”,以此来安抚孩子……
其实,小孩子刚学会走路,跌跤是很正常的事,跌倒了自己爬起来还会继续玩。可是因为父母的过分表现,让原本很小的一件事变得严重起来。结果,有些孩子跌倒后就不再爬起来,委屈万分地等着大人来抱或是来安慰。其实,孩子在人生之初跌倒时,父母不必过于惊慌,而要鼓励孩子自己爬起来。
孩子最终要离开别人的呵护,所以,跌倒了让孩子自己爬起来,让他从小就意识到:失败了,要从容地面对困难与挫折,要努力战胜困难和挫折;跌倒了,切不可沮丧,更不可一蹶不振,在哪儿跌倒就从哪儿站起来。这样做,一方面,不让孩子有依赖别人的思想,可以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战胜挫折的坚强意志。
科学家做过一个跳蚤实验:他们把一只跳蚤放进一个玻璃杯里,跳蚤轻易地跳了出来。再重复几遍,结果仍然相同,原来跳蚤跳的高度一般可达它身体长度的40倍左右。接下来实验者在杯上加一个玻璃盖,跳蚤重重地撞在玻璃盖上。跳蚤十分困惑,但是它没有停下来,因为跳蚤的生活方式就是“跳”。经历一次次被撞后,跳蚤变得聪明起来,它根据盖子的高度开始调整自己跳的高度。再过一阵子后,这只跳蚤再也没有撞击到这个盖子,而是在盖子下面自由地跳动。
一天后,实验者轻轻地拿掉玻璃盖,跳蚤仍然在原来的这个高度继续跳。三天以后,实验者发现这只跳蚤还在那里跳。一周以后,这只跳蚤还在玻璃杯里不停地跳着,其实它已经无法跳出这个玻璃杯了。是跳蚤真的不能跳出这个杯子吗?绝对不是。只是它的心里面已经默认了:这个杯子的高度是自己无法逾越的。
如果孩子跌倒了,父母就马上过去帮忙,那样会让孩子没有机会树立重新站立起来的希望,估计他们也会和跳蚤一样逐渐对自己丧失信心,独自缩在角落里哀怜。
当然,任何事情都不能绝对化,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当孩子跌倒时,如果并不严重——比如在家里木地板上、地垫上、泥土地上摔倒,家长应该不动声色,观察一下。大惊小怪地“哎哟”一声,孩子可能就哭起来了——其实本身并不疼,是被家长的反应吓哭的。
学步期的孩子最容易跌倒,由于充满了探索的迫切精神,如果家长素来对小磕小碰泰然处之,孩子多半会自己爬起来接着玩。这时,家长连一句“自己站起来”都不用说。如果孩子确实摔得比较疼,或者出了一点血,家长一定要赶快过去充满关怀地把孩子抱起来安慰。如果这时家长态度冷漠、严肃,坚持让孩子自己站起来,疼痛和流血带给孩子的惊吓可能会造成心理创伤。
当孩子因为疼痛而哭的时候,一定不要严厉制止。哭对孩子有特殊意义,可以缓解紧张,释放负面情绪,不许孩子哭,就是压抑孩子的正常的情感表达。冷漠可能就因此而来。有时候,孩子摔得并不重,也会大哭起来。如果这并不是孩子的习惯,有的家长会说:别理他,小题大做,找茬哭。
确实是小题大做,但可能确实是有原因的:也许因为最近孩子经受了一些挫折,积压了一些紧张情绪,这次摔倒成为了压倒孩子情绪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时也要充满爱意地拥抱和倾听孩子哭泣。被倾听哭泣之后,孩子会卸掉包袱,重新平静或者活跃起来。如果孩子情感的表达和要求得不到重视,得不到回应,甚至遭到“镇压”,慢慢地孩子会收回自己的情感,不敢或不愿表达和要求。能否对孩子准确回应,这有赖于父母的敏感和细心观察。
每一个孩子都会跌倒,但是,不要害怕孩子摔跤、失败,一次次跌倒后自己爬起来,就会站得更稳。
6 不拿“很危险”制止孩子,除非你想让他怯懦
在许多父母的眼里,孩子是弱小的,因此常常担心孩子什么都做不了,总是以强者的姿态帮助孩子,对孩子呵护有加。不放心孩子一个人睡,就把他留在身边,孩子到哪里都陪着。害怕孩子被同伴欺负,不让他出去与别的小朋友玩,遇到孩子与同伴之间出现问题就急于参与解决。这些本来也无可厚非,然而这种过度保护往往会阻碍孩子的健康成长,使孩子变得自私、懒惰、消极、胆怯,没有责任心和爱心,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有这样一个例子。
一个爸爸向老师诉苦,说他的孩子自私、胆小、懒惰、依赖性强。他边说边摇头叹气,不知该如何是好,向老师寻求医治孩子的“良方”。
老师问这位爸爸:“你经常帮孩子的忙吗?”他点点头说:“是的!不管大小事情,我都帮。”老师又问:“孩子曾主动帮过你的忙吗?”他说:“偶尔有的,但我担心孩子做不好,所以没让他帮。”听了他的回答,老师直接对他说:“那从今以后你就和孩子交换一个位置吧。让孩子多帮你的忙,你尽量少帮孩子的忙。在孩子的面前你尽量多表现得‘无能’些,让孩子在你的面前表现得能干些。”
担心孩子做不好就事事替他做,只能让孩子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胆子越来越小,久而久之便会形成软弱的性格。如果发现您的孩子有这样的倾向,一定要注意多给孩子表现的机会,慢慢树立他的信心,下面这位爸爸就做得很成功。
“记得有一次我和女儿在外面散步,路经一座桥,我故意犹豫不前,装作一副胆小害怕的样子。我试探着对女儿说:‘桥好高哟,爸爸不敢过去。’没想到女儿信以为真,女儿看了看说:‘爸爸,不要怕,有我呢!我牵你过去。’于是小心翼翼地拉着我的手将我带过了桥。我不失时机地对女儿夸赞道:‘女儿真捧,比爸爸还能干。’后来回家时,我又故意装作找不到,对女儿说:‘爸爸不认得回去的路了,怎么办呢?’女儿信心十足地对我说:‘爸爸,不要担心,我认得,你跟在我后面走就行了!’回到家,女儿自豪地向妻诉说起她带我过桥和回家的事,妻又美美地表扬了她一番。而后我和妻总是在孩子的面前表现得“无能”,努力寻找机会让孩子表现。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只要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她总是争着抢着去做。”
这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在大人一次又一次的示弱中,孩子渐渐品尝到了施与的快乐、成功的乐趣,并不由自主地拥有了成长的助力。然而在生活中,许多的父母却往往被爱蒙了双眼,生怕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受苦、受累、受委屈。事事冲锋在前,为孩子排忧解难,把自己表现得强大威猛,把孩子衬托得弱小无能,而极少有父母在孩子的面前示弱,让孩子为自己“遮风挡雨”,这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1)帮助孩子克服胆怯
虽然胆怯心理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但作为一种很常见的心理反应,也不必杞人忧天,父母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有意识地培养教育,帮助孩子克服胆怯心理,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形成自我意识和个性,积累成功经验,促进孩子身心和谐发展。
平常可以有意识地带孩子多见见世面,多接触外界,接触大自然和各类动物等,以实践来教育他们要大胆、大胆、再大胆。可以为孩子创造交际空间,让孩子适应陌生环境。如带孩子散步的时候,停下来跟友善的陌生人聊几句。在公园里,鼓励孩子和陌生小朋友一起玩耍。渐渐地,孩子就会感到陌生人并不可怕,而且很和善,能与他友好地相处。
还可以通过向孩子讲清自然界哪些是可怕的,哪些是不可怕的,来教会孩子躲避危险的办法,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减少胆怯心理。如孩子怕过马路,可带他参观交通岗亭,给他讲交通规则,让他知道什么时候过马路很安全,什么时候过马路很危险。
孩子怕小动物,可让孩子多玩玩动物玩具,观看别人和小动物玩耍,然后让他接近一些温顺的小动物,和别人一起抚摸它,最后让孩子单独接触。这样,孩子的胆怯心理就能慢慢消除。
(2)对孩子进行安全知识教育
我们可以平时注意对孩子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教给孩子怎样防火、防电、防碰、防划伤、防受骗等。出门时教会孩子怎样过马路,怎样识别红绿信号灯;告诫孩子过马路一定要走人行横道;教孩子掌握躲避坏人伤害的方法;告诉孩子不要轻易接受陌生人的礼物;遇到存心不良的人纠缠要设法跑到人多的地方或大声呼救;不要让陌生人尾随自己回家等。这样才更易于让孩子适应社会生活。
为了您的孩子将来能顶天立地,独当一面,请不要过分地替他担心,放开手,多给孩子创造表现的机会,孩子会自信、坚强起来的。
7 让他自己体会,别把经验强加给孩子
小孩子第一次看见烛火会用手去抓,想得到它们。这时妈妈就会说:“别碰,别碰。”阻止好几次之后也就随他们去了。以后,孩子看见烛火并用手去抓的时候,立刻就会惊讶地发现:“哇,好烫”,而且手也会被烫伤……小孩子会从自己的行为中知道:火是烫的,以后看见火就不会再去碰触。
小孩子天生就有很大的好奇心,他觉得会发光的东西很神奇,想弄明白是怎么回事是很自然的。父母担心孩子被烫着,一般都会阻止,但劝说或禁止更容易让孩子疑惑,只有让他亲身体验一下,他才会明白火是烫的,虽然这样做他可能会受些小伤,但可以保证以后他绝对不会再去碰触火了,毕竟,从自己的行为中获得的认知才是最牢靠的。
在德国的一个海滩上,一位妈妈躺在椅子上看书,她的孩子却抓了一把沙子往嘴里塞。旁边的游客很是着急,走上前去,提醒这位妈妈,“您的孩子要吃沙子了。”可是,这位妈妈却非常淡定地说:“那又怎么样呢?等他尝过之后就知道沙子不好吃,自然就不会吃了。”
家长告诉孩子沙子不能吃,抑或是孩子自己放到嘴里发现难以下咽,结论都是一致的,但获得结果的方式却大不相同。前者,孩子获得的是父母判断之后提供的间接经验;而后者,则是孩子亲身体验后的直接经验。
有时候,让孩子经历一些小的“意外”有利于培养孩子预知和处理风险的能力。让孩子体验风险,承担自己失误和对风险的不当预期而带来的麻烦和后果,对孩子的成长是难能可贵的。父母可以代替孩子干这干那,但无法代替孩子成长。成长不是一步到位的,教育没有直线,不断地体验、感悟才是生命的过程。
孩子不可能总躲在我们的翅膀底下,应该放手给他单飞的机会,哪怕他会摔跤,哪怕摔跤会给我们带来一些麻烦,但是这是成长路上必需的代价。我们应该信任孩子、鼓励孩子、协助孩子而不是代替他去做判断和选择。我们来看一下这位注重孩子体验的妈妈是怎么做的。
“我家宝贝非常喜欢漂亮衣服,对衣服有自己的选择标准,宁愿挨冻也不穿不喜欢的,很有自己的个性。这时,我尽量会尊重宝宝的选择,有时明知道她的做法会有不好的结果,我也愿意让她自己去选择,去尝试。”
“这很苦,不能吃;这很烫,不能碰;这有个坑,不能跳”,父母们往往会把自己的经验直接强加给孩子,为什么不能让他们吃一点小亏,让他们对事物有更多感性的认识呢?让他们自己总结和体会多好呀!有时还是对孩子缺耐心,把自己的意志和经验强加给宝宝,教育孩子真需要很用心才行。
是啊,让孩子自己总结和体会多好,父母们不要把自己的经验直接强加给孩子。
不知大家是否想过,当我们回忆自己童年生活时,记忆深刻的不是哪次考试得了100分,而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自己亲自设计、参与过的活动。自己“秘密地”做的那些事情,不论是好事还是淘气的事,只要是自己想干的、爱干的、干成的,都会念念不忘。这就是体验。
有时候,成人眼里举手之劳的事情,让孩子去体验,他们反而能从中体会到更多,对他们的影响也更加深远。哈佛的教育专家认为,孩子的成长过程,是需要通过他们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获得的,父母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体验的机会。
比如说,一个3岁的孩子自己擦完桌子后,去洗抹布,观察到“抹布比之前白了”而“水变成黑色了”,这将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孩子也会自己摸索到“抹布是脏的,不能乱碰”“清洗过抹布的水也是脏的”。如果只是父母告诉他们“别抓抹布”“水都黑了,不能洗手”,那么孩子可能也会不以为然吧!
如果因为怕孩子受到伤害而使他们失去很多体验的机会,那无异于是对本该属于孩子的快乐的一种掠夺。实践的体验对一个人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但愿做父母的不要总是用命令的口气告诉孩子“别去那儿”或“别干那事”,让他们自己去感受和选择吧,即使受些小伤,也是值得的,因为长大了可以不受伤。
8 适时引导,助孩子一臂之力
在幼儿园中,听到“要吃饭了”,有的宝宝立刻说:“老师,我不会”,吃面包时要求宝宝把外面的一张纸剥掉,有的宝宝马上说:“老师,帮帮我吧”,洗手时要求宝宝把衣袖往上拉点,有的宝宝又说:“老师,我拉不动”。
难道这些要求对宝宝来说真的无法完成吗?不是,而是现在的宝宝在家中一切任务都是大人帮助的,没有动手的机会。动手能力差是目前家庭中孩子存在的普遍现象。固然,宝宝由于年龄小,在生活中离不开成人的帮助,但是这个帮助并不是包办代替,而是适时适当的帮助。
开学前一天,妈妈告诫彼得:“明天开学了,这学期不能再打人了,听到没?”彼得点点头,没说话。
开学了,妈妈看到放学的彼得第一句话就是:“今天有没有打人?”日子过了三天,相安无事。可是第四天,因为以前同学对彼得说:“哈!你还是一样矮嘛!”让彼得再度动了拳头。妈妈非常生气,说了彼得一顿:“你不是答应我不打人的吗?你真的是没希望了!人家说你矮,你本来就矮啊!有什么关系。你自己也不努力增高啊!”
彼得本来低着头,突然情绪失控地大叫:“你每次都这样,我才打人一次,你就一直骂。我没打人时,你就没说什么。我就是坏孩子。这样可以了吧!”
等到彼此平心静气下来,妈妈才知道原来彼得不是“爱打人”,而是处于“困境”中,想突破但突破不了。这样的了解,让妈妈有了教育他的新方向。因为当一个人有困难的时候,需要的是别人的支持。
于是,妈妈重新肯定他做过的努力,母子俩也研究了如何面对“矮”这件事。彼得学习接受“矮”的事实,并想想可以想怎样增高。而当有小朋友嘲笑他时,他可以使用不伤害自己跟别人的方法。例如用幽默的方式告诉对方:“你这么关心我,好感动。”让他无法继续说下去等等。然后彼得选择一个做得到的方法试试看,如果无效,再看看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做到用不打人的其他方式解决问题时,也要告诉自己很棒,学习激励自己。
这样的讨论及分享,虽然不能保证彼得从此不再打人,但是妈妈已不再那么紧张这件事了。因为她知道如何在彼得面对困境时,助他一臂之力,这才是真正釜底抽薪的方法。当孩子处于爱打架的状态中恶性循环时,妈妈通过与孩子的交流,找到了孩子问题的症结所在,也制订出可行的解决方案,相信在妈妈的帮助下,彼得可以逐渐改掉自己爱打架的不良习惯。
孩子由于年龄和体力、智力上的诸多限制,许多问题不可能独立解决,需要父母及时有效的帮助。父母不能对孩子照顾过度,这样会导致孩子自理能力差,也不能什么事情都要孩子自己做,这样又会导致孩子自信心受到打击。当孩子遇到自己能力无法解决的问题时,父母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那样,大部分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孩子的自信心也会得到增强,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也会更亲密。
除了要鼓励孩子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外,还要适时适度地帮助孩子,这样才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