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经络腧穴概述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经”,有路径的含义,为直行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为侧行的分支。经脉以上下纵行为主,系经络的主体部分;络脉从经脉中分出侧行,系经络的细小部分。《灵枢·脉度》指出:“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经络纵横交错,遍布全身,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经络系统将人体的组织器官、四肢百骸联络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经气的活动,调节全身各部的功能,运行气血、协调阴阳,从而使整个机体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
其中十二经脉系指十二脏腑所属的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为“正经”,分别为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脏腑以脏为阴,以腑为阳。阳经属于腑络于脏,阴经属于脏络于腑。手三阴联系胸部,内属于肺、心、心包;足三阴联系腹部,内属于脾、肝、肾。手三阳内属于大肠、三焦、小肠;足三阳内属于胃、胆、膀胱。十二经脉运行气血,如环无端而灌流周身,相互衔接(表1-1)。而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因为各有其所属的腧穴,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十四经”。十四经均具有一定的循行路线、病候和所属腧穴,是经络系统中的主要部分。
表1-1 十二经脉脏腑络属简表
腧穴是人体脏腑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人体的腧穴总体上可归纳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
1.十四经穴
是指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且归属于十四经脉(十二正经和任脉、督脉)系统的腧穴。这类腧穴具有与归属经脉密切相关的某些主治或作用规律,简称“经穴”。十四经穴是腧穴的主要部分。
2.奇穴
是指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脉系统的腧穴。又称“经外奇穴”。
3.阿是穴
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病变局部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等。《备急千金要方》载:“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