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中药临床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辛温解表药

本类药物性味多属辛温,辛以发散,温可祛寒,故以发散肌表风寒邪气为主要作用。主治风寒表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不畅、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等。部分发散风寒药分别兼有祛风止痒、止痛、止咳平喘、利水消肿、消疮等功效,又可用治风疹瘙痒、风湿痹证、咳喘以及水肿、疮疡初起等兼有风寒表证者。

麻黄

麻黄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温,味辛、苦;归肺、膀胱经;其基本功效有发汗解表、平喘止咳、利尿退肿。

【临床应用】

1.用于风寒表实证

麻黄善发汗以散风寒,为辛温解表之佳品。《本草正义》言:“麻黄轻清上浮,专疏肺郁,宣泄气机,是为治外感第一要药。”《本草通玄》亦指出:“麻黄轻可去实,为发表第一药。”麻黄多用于风寒外束致腠理闭塞所致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脉浮紧等表实证,常与桂枝相须为用。一般用量为5~10g。对于小儿、年老之人或体弱者,应小量应用,或者改用发汗力量比较缓和的麻黄绒。

2.用于阳虚外感

麻黄不仅是治疗风寒表实证的妙药,因其为辛温之品,故对于阳虚外感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脉反沉者,常配附子、细辛,共奏发散风寒、温肾助阳之效,如麻黄附子细辛汤、再造散等。一般用量为5~10g。

3.用于咳喘

麻黄善散邪宣肺以止咳平喘,故邪壅于肺,肺气不宣的咳嗽气喘,无论寒、热、痰、饮,有无表证均可应用。尤适于治风寒外束、肺气壅遏之咳喘,常与杏仁、甘草配伍,即三拗汤,治外感风寒、内有寒饮;症见咳喘、痰多清稀者,可配伍细辛、干姜等以温肺止咳平喘,如小青龙汤治热邪壅肺;症见高热喘急者,可与石膏、杏仁等配伍,如麻杏石甘汤。常用于现代医学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以及儿科的急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一般用量为3~10g。

麻黄广泛用于各种证型的咳喘病,正如当代名老中医王少华所说:“凡喘证,麻黄均可选用。”王老自拟麻黄葶苈汤治寒热错杂之喘证,并根据病证寒热之所偏来调整麻黄与葶苈子的用量。他通过多年实践,发现虚喘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参入一味炙麻黄,确有立竿见影的近期疗效,并经临床验证,虚喘用麻黄,概无不良反应,且常因喘势能及时缓解病情逐步转机。

中医家王玉英善用麻黄治疗顽固性咳嗽。王老认为,顽固性咳嗽的治疗,宣肺驱邪外出为第一要务。王老善用生麻黄驱邪外达,宣发肺气,她常说:“肺气不宣则不能降,致肺气上逆,遂咳嗽不愈。”又说:“病根不除,咳嗽焉有愈期。而久陷之邪,又非一般发汗透表能驱,而麻黄确可建奇功,无论寒热,均可恰当配伍使用。”麻黄性温味辛,辛能开其闭,温可散其邪,最能拔除深陷之邪,为宣发肺气之要药。故王老对于外感后久咳不愈,无论有无表证,均首选麻黄为用。

4.用于水肿

对于水肿的认识,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开鬼门,洁净府”之见;《伤寒论》有“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其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的记载。而麻黄有很好的利尿退肿之功,既可上宣肺气,发汗解表,使肌肤的水湿从毛窍外散,又可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助利尿之力,诚如《本草纲目》所言:“麻黄,散目赤肿痛,水肿,风肿……”因有发汗解表之效,故尤宜于水肿初起而有表证之风水证,如儿科临床常用于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水相搏证)的治疗。代表方剂有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一般用量为5~10g。

中医名家万友生亦善用麻黄治疗水肿。万老认为,治疗寒湿水肿,病变重点在太阳之实证,用甘草麻黄汤,麻黄可大量使用;寒湿水肿属太阳、少阴两感者,用麻黄附子汤或麻黄附子细辛汤;寒湿伤阳,完全属于少阴者,用真武汤。这些方子,药味不多,但利尿退肿效果显著,其中麻黄利尿治疗水肿的功效尤著。对于水肿无寒热表证者使用麻黄,即使其用量再大,也只见其利尿,而极少见其发汗,故于寒湿水肿,尽可大胆应用。

5.用于小儿遗尿

遗尿常因肺气虚寒或脾气下陷、肾虚失固等导致膀胱失约而引发。从中医学角度看,麻黄归肺、膀胱经,因而麻黄能调节肺和膀胱的功能,促进肺的宣发作用和膀胱的气化作用,进而起到水液正常代谢和约束膀胱的作用。《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遗尿候》说:“遗尿者,膀胱有冷,不能约于水故也。”麻黄性温,可去冷也,再之麻黄又属膀胱经,能促进膀胱气化功能,进而约水,达到治疗遗尿的目的。

还有医家认为,遗尿多与肺之壅滞相关,故多加生麻黄宣畅肺气,通过皮肤腠理、汗腺排泄,使肺气宣通,而起到“提壶揭盖”之效应,从而使小便自约。临床常与山茱萸、山药等补肾诸药伍用,使气通阳回,膀胱有制,遗尿乃愈。

著名中医临床家于己百教授治疗小儿遗尿,考虑患儿常有睡后不易叫醒而尿床的实际情况,同时受到麻黄汤兴阳不睡不良反应,别称“还魂汤”的启发。所以治疗小儿遗尿时,在辨证处方的前提下,常加入麻黄汤之主药麻黄10g、桂枝10g,以充心阳、健元神,往往取得非常显著的临床效果。

6.用于慢性腹泻

中医理论认为“湿盛则泻”,而麻黄能宣肺利水,可利小便以实大便;散风发汗,使湿从表而散;麻黄升举清气,可防泄泻无度。麻黄辛散通阳且可利水,既能祛湿,又能促进水湿的运行,可用于治疗功能性腹泻、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湿邪偏盛的慢性腹泻。一般用量为5~10g。

7.用于中风后遗症

中风后遗症的病机关键在于痰瘀阻塞脑络,而麻黄温通经脉,经适当配伍可温通全身经络,扩张皮肤血管,对改善长期偏瘫患者血供大有裨益。如配伍桂枝增强温通作用,配伍川芎行气活血,并以生甘草调和诸药,治疗中风后遗症,既明显改善了临床症状,又避免了大量使用麻黄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血压平稳者可用10g,对于血压偏高者宜小量(3~5g)并配伍运用。

8.用于痛证

麻黄治疗痛证,可溯源于张仲景,除了《伤寒论》中用于治疗伤寒表实证头身疼痛外,在《金匮要略》中,还用麻黄治疗因寒湿郁阻经脉引起的多种杂病。如麻黄加术汤治“湿家身烦疼”,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治疗“病者一身尽痛,发热,日晡所剧者”。另外,用于治疗风湿历节的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寒湿历节的乌头汤方,也都运用了麻黄,所治疗的病证均具有疼痛症状,因此在临证中也可利用麻黄治疗多种痛证。利用此法还可治疗风湿痛痹、坐骨神经痛、腰痛、头痛等多种痛证。一般用量10~15g,可与芍药同用,既可以加强止痛作用,又可以防止大剂量麻黄过于温燥伤阴之弊。

9.用于耳鸣

耳鸣常因湿浊之气蒙蔽耳窍而引起。当肺气郁闭,清浊升降失司,清阳之气不能上注清窍之耳,浊气反升,即引起耳鸣。《日华子本草》曰:“麻黄通九窍,调血脉”,故重用麻黄可宣肺透表开窍而治疗耳鸣。同样,当湿浊之气蒙蔽清窍,还可引起嗜睡、头晕等症,也可运用麻黄,加以适当配伍进行治疗。一般用量为5~10g。

10.用于缓慢型心律失常

缓慢型心律失常(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以窦性心动过缓为主者)在现代病理解释中是一种临床常见病,易诊难治,常因为晕厥而需要安装起搏器。中医中药对于窦性心动过缓的治疗有一定疗效。名老中医多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本病,有部分患者能收到心率增加并平稳的疗效。一般用量10~15g,可与生脉散同用,防止过于温燥,兼有滋养心阴之用。

【使用注意】 本品发汗宣肺力强,凡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肺肾虚喘者均当慎用。

【古籍摘要】

①《神农本草经》:“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

②《名医别录》:“通腠理,解肌。”

③《本草纲目》:“散目赤肿痛,水肿,风肿……”“麻黄乃肺经专药,故治肺病多用之。张仲景治伤寒,无汗用麻黄,有汗用桂枝。”

【现代研究】 麻黄挥发油有发汗作用,麻黄碱能使处于高温环境中的人汗腺分泌增多增快。麻黄挥发油乳剂有解热作用。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均有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伪麻黄碱有明显的利尿作用。麻黄碱能兴奋心脏,收缩血管,升高血压;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可引起兴奋、失眠、不安。挥发油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其甲醇提取物有抗炎作用。其煎剂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桂枝

桂枝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出自《新修本草》。其性温,味辛、甘;归肺、心、肾、肝经;通行十二经。其基本功效有发汗解表、温经脉、助阳气。

【临床应用】

1.用于风寒表证

桂枝用于外感风寒,不论表实无汗,还是表虚有汗及阳虚受寒者,均宜使用。治风寒表实证,桂枝与麻黄相须为用,如《伤寒论》的麻黄汤;治疗风寒表虚证,营卫不和而自汗出者,常与白芍配伍以收调和营卫之效,如《伤寒论》的桂枝汤。临床一般用量为9g。

2.用于温通心阳

桂枝具有温通心阳、推动血行的作用,是治疗冠心病不可缺少的药物。用桂枝配伍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报道很多,如加减复脉汤、苓桂术甘汤、瓜蒌薤白桂枝汤等。冠心病为本虚标实证,虚则表现为气虚、阳虚、阴虚,病情发展到心肌梗死时,常常出现心阳暴脱,阴阳离绝;实则不外血瘀、痰阻,桂枝在治疗冠心病中起的作用,在于能通阳化气。通阳,就是补助心阳,温通心脉;化气,即促进阳气化生,既不同于补,也不同于调,可激发心脏功能活动的正常运行。盖心主血脉,桂枝温通血脉,化生阳气,故乃心病之要药。另外,桂枝常常合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乃受清代医学家陈修园启发。陈修园《金匮方歌括》说:“桂枝振心阳,如离照当空,则阴霾全消,而天日复明也。”

名老中医石景亮教授认为,桂枝用量一般为5~10g,特殊情况,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可用至15~30,多从10开始,逐步递增,gg服至口干舌燥时,递减用量。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引起的心动过缓证属心阳不振、心脉痹阻者,治以石老自拟方益心温阳汤:桂枝20g,太子参20g,麦冬10g,玉竹15g,丹参30g,川芎15g,生黄芪30g,甘松6g,苦参10g,细辛5g,炙甘草10g。

3.用于温经活血通脉

桂枝配当归,能温经活血通脉。桂枝味辛、甘,性温,入心经,可温经散寒、温通血脉,前人称其为“寒伤营血,亦不可少之药”。当归甘补辛散,温散寒邪,既能补血,又能行血,还能散寒止痛,《本草正义》称其:“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也”,临床尤善治血虚、血瘀且兼寒凝的痛证。桂枝配伍当归,可见于《伤寒论》当归四逆汤等方中,共奏温散寒邪、活血通脉、养血止痛之功,常用治血虚而经脉受寒、血行不畅所致的手足厥冷、头身疼痛等症,现代临床用治指(趾)端动脉痉挛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冻疮等,均获得满意疗效。临床一般用量为12~20g。

4.用于化气利水

桂枝既能解表,又能化气利水,但必须与健脾利水药同用,以发挥其辅佐作用。故凡见水饮内停,小便不利,或为蓄水,或为水逆,或为痰饮,或为水肿、泄泻、霍乱、吐泻等均可运用五苓散,方中佐小剂量桂枝(6g),一则外解太阳之表,二则温化膀胱之气,用桂枝之辛温,宣通阳气,蒸化三焦以行水。

浙江著名中医肝病专家邹良材教授善用桂枝治疗肝硬化腹水。邹老认为,对于阴虚型肝硬化腹水,临床治疗以阳行阴利小便。按阴阳互根的机制,阴虚患者可在养阴柔滋淡渗的基础上,略佐通阳药物,借助膀胱的气化作用达到“以阳行阴”的目的。主要药物为桂枝,用量在3g以内,加入煎剂中。正如金人曹炳章云:“凡润肝养血之药,一得桂枝,化阴滞而阳和。”

5.用于咳喘

桂枝有明显的平喘作用,如小青龙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等。对于儿科呼吸系统疾病,如小儿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或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者,双肺听诊有痰鸣音、哮鸣音、大小水泡音,中医辨证为寒证、虚寒证者皆宜。临床一般用量为6~9g。

6.用于风寒湿痹证

《药性本草》曰桂枝能“去冷风疼痛”。《本草衍义补遗》亦云桂枝善“横行手臂,治痛风”。临床多治风寒湿痹之“痛痹”。桂枝与威灵仙均可治疗上肢痹痛,但桂枝重在通经,新病者适宜,威灵仙重在通络,久病者允当,两药配伍治疗风寒湿痹证,新久皆宜。临床一般用量为12~25g。

7.用于平冲降气

桂枝的降逆气之功,历代医家均有述及,如成无己言其“利肺气”,《本经疏证》言其“下气”,张锡纯言其“降逆气”。张仲景在《伤寒论》桂枝加桂汤中,重用桂枝配甘草,佐生姜、大枣辛甘合化,温通心阳而降冲逆,主治心阳虚致发奔豚之证,体现了桂枝平冲降逆下气的作用。临床上凡见肝气之逆、肺气之逆、胃气之逆均可用之。

湖南名老中医言庚孚最善用桂枝治疗妊娠恶阻。妊娠恶阻首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篇》:“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得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言老治疗本病,善取桂枝,每于方中,习加桂枝,一般医家,用之甚少。言老认为无论虚实之阻,桂枝能及。实则量宜重(常用10g),虚则治宜缓。热宜轻取(常用6g),寒宜重剂,此为入药之要乎。

8.用于温中补虚

《伤寒论》:“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先与小建中汤。”病虽为虚,但桂枝味甘,甘味能补、能缓,善走而能破其结,其君臣虽为饴糖、芍药,但方中若无桂枝,则药效大打折扣,并且影响君药与臣药的功效。临床上桂枝加入复方治胃炎、胃溃疡证属脾阳不足、胃中虚寒者疗效确切。临床一般用量为6~12g。

9.用于行瘀

桂枝辛温,质轻,能通行十二经脉,具有温通血脉、化瘀行滞之功。如用于治疗太阳蓄血证之桃核承气汤,取桂枝温通经脉、辛散血结,辛以化气通脉,气行则血行。又如《金匮要略》之桂枝茯苓丸,治妇人卵巢囊肿及子宫肌瘤以丸改用汤剂有很好的疗效。

10.桂枝的外用法

有文献报道用桂枝为末,醋调贴神厥可治遗尿,嘱用食醋调成饼状,临睡前先用温水熨脐10min,将其饼贴于脐部,然后用纱布盖上固定,晨起取下,每晚1次。后用此法治疗20例,总有效率达90%以上,疗程短者仅3~4次即愈,长者必须连续外敷半个月方能取效。另外,桂枝浸酒外涂可治冻疮,桂枝、红花酒浸液外擦能防治褥疮。用桂枝、甘松各15g合煎洗头,治疗脂溢性皮炎,疗效满意。神经性皮炎患者,用桂枝、金银花各30g,枳壳15g,加水150ml,煎沸5min,待微温时洗患处,可起到祛风止痒,活血散结的作用。

【使用注意】 本品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凡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等证,均当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古籍摘要】

①《本草经疏》:“实表祛邪。主利肝肺气,头痛,风痹骨节疼痛。”

②《本草备要》:“温经通脉,发汗解肌。”

③《本经疏证》:“和营、通阳、利水、下气、行气、补中,为桂枝六大功效。”

④《江苏中医》:“桂枝的功用包括解表和营、通阳散寒、温化水气、补益里气、平降冲逆、通瘀活血六大方面。配伍应用方面:桂枝配芍药,调和营卫;配麻黄可增强发汗作用;配生姜有两个作用:一是协同辛散外邪,一是温散胃中寒饮;配干姜也有两种作用:一是温化上焦水饮,一是温散下寒;配甘草,在用量差距不大时,都是取甘草之甘以缓桂枝之性,在心阳虚而心悸怔忡,欲桂枝、甘草以复心阳时,桂枝用量需较大于甘草,但在心阳既虚而心血亦虚时,必须以甘草为主;配人参,一是补虚解表,一是补益气虚;配黄芪补虚;配附子,一是温阳解表,一是温经散寒,一是温补肾阳;配白术化湿;配茯苓治水气内停;配龙骨、牡蛎,养心阳、安心神;配地黄,用于阴阳两虚;配当归,主治血虚寒滞;配防己温行水气;配桃仁通瘀活血;配黄连,取其寒热相并,以治寒热错杂之症;配石膏,一是解表清里,一是清透里热;配大黄,一是解表攻下,一是温下太阴寒实,一是攻瘀泻热。温病化燥必须禁用桂枝。”

【现代研究】 桂枝水煎剂及桂皮醛有降温、解热作用。桂枝煎剂及乙醇浸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常见致病皮肤真菌、痢疾杆菌、肠炎沙门菌、霍乱弧菌、流感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桂皮油、桂皮醛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桂皮油有健胃、缓解胃肠道痉挛及利尿、强心等作用。桂皮醛有镇痛、镇静、抗惊厥作用。挥发油有止咳、祛痰作用。

荆芥(荆芥穗)

荆芥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微温,味辛;归肺、肝经;主要生用和炒炭用。其基本功效有祛风解表、透疹止痒、炒炭止血。

【临床应用】

1.用于外感表证

荆芥药性平和,治外感表证,无论风寒、风热或寒热不明者,均可广泛使用。治疗风寒表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恶寒者,常与发散风寒药如羌活、防风等配伍,如荆防败毒散;治疗风热表证,症见发热头痛者,多以之与疏风散热药如薄荷、连翘等药配伍,如银翘散。一般用量为10g。

2.用于皮肤瘙痒

荆芥有很好的祛风止痒之功,可用于风邪束表、皮肤瘙痒等,无论属寒、属热均可配伍运用。属寒者,常在麻黄桂枝各半汤中加荆芥以加强祛风止痒作用;属热者,常在犀角地黄汤中加荆芥以加强透血热之效。一般用量为10g。

3.用于麻疹不透

荆芥可用于表邪外束,麻疹难于透发者,可直接促进疹点外透。其祛风解表之效亦有助于透疹,临床常与防风、蝉蜕配伍应用。一般用量为5~10g。

4.用于清利头目

凡风邪上犯头目诸窍,而致头目眩晕、头昏鼻塞、耳目不清等症,无需问其有无寒热身痛等全身症状,均可配伍荆芥以除风邪,风邪除则头目清、诸窍清利。至于咽喉肿痛者用之,亦取其疏风利窍之功也。一般用量为5~10g。

5.用于风湿痹痛

凡风邪阻于脉络,湿邪困阻气机,症见周身痛楚、项背强直、四肢关节疼痛、肌肤麻木不仁等,用荆芥既可祛风湿,又有止痛之功,可谓一举两得。至于某些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红肿疼痛,已成热痹,则当于凉血活瘀药中配入本品,避免其寒凉凝涩之弊,无温散助热之虞。一般用量为10~15g。

6.用于颜面斜

颜面神经麻痹而形成口眼斜,原因甚多,总属阳明经络受邪,以阳明之脉上行于面也。若单纯风邪袭于阳明经络,则当用荆芥散风邪则愈矣。若阳明腑实,大便秘结而致口不遂,必俟其积滞化、腑气通,病当向愈,方中宜加荆芥穗以助其活络之功,则收效更捷矣。故曰:“荆芥为阳明行经之药。”但若属肿瘤压迫颜面神经则无效。一般用量为5~10g。

7.用于助脾消食

荆芥芳香,故能醒脾开胃,凡湿邪困阻中宫,用此得心应手,其效超过甘温补中之品。若属湿阻中宫、胸闷不畅、肺气不宣、中满而气逆者,用宣散、温中、化湿等法皆不效者,于对证方中加入荆芥,用之甚灵。一般用量为5~10g。

8.用于诸出血证

①用于肠风便血:肠风者乃风邪留恋于肠中而致便血不止,荆芥善除风邪,炒炭后入于血分搜剔经络中之风邪,故其效甚捷。若便血由湿热下迫者,用之尤良,以风能胜湿故也。

②用于吐血:吐血多是由于胃热上迫,或肝郁逆上,用荆芥既能疏风(火郁发之),又能止血(血见黑则止),且有疏解肝郁和血之效,故治吐血有效。

③用于崩漏:荆芥善疏调肝郁,况其又具入血止血之功,妇人带下用荆芥即是升和疏肝之意,与崩漏虽不同,其意有相通之处。炒炭用,一般用量为10~15g。

9.用于破结解毒

荆芥为疮家常用之品,其开郁疏调营卫,有开郁散结之功,凡疮疡初起宜宣解热毒,不使加重,重者宜清热解毒。然无论热郁轻重,皆当疏调开郁为法,故以荆芥为要药。若是后期已成虚疮者,自当补益气血,然纯补须防其留邪为患,故疮家早、中、晚期均宜酌情配以荆芥。一般用量为5~10g。

【古籍摘要】

①《神农本草经》:“主寒热,鼠瘘,瘰疬生疮,破结聚气,下瘀血,除湿痹。”

②《药性论》:“治恶风贼风,口面㖞斜,遍身顽痹,心虚忘事,益力填精。主辟邪毒气,除劳,治疔肿。”

③《滇南本草》:“荆芥穗,上清头目诸风,止头痛,明目,解肺、肝、咽喉热痛,消肿,除诸毒,发散疮痈。治便血,止女子暴崩,消风热,通肺气鼻窍塞闭。”

【现代研究】 荆芥水煎剂可增强皮肤血液循环,增加汗腺分泌,有微弱解热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人型结核杆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生品不能明显缩短出血时间,而荆芥炭则能使出血时间缩短。荆芥甲醇及醋酸乙酯提取物均有一定的镇痛作用。荆芥对醋酸引起的炎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荆芥穗有明显的抗补体作用。

防风

防风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微温,味辛、甘;归肺、肝、脾经;其基本功效有祛风解表、祛风湿、止痛。

【临床应用】

1.用于外感表证

防风微温不峻,以祛风解表见长,为治疗外感表证最常用药之一。正如清代《本草述》所说:“防风,气温而浮,治风通用,除上焦在表风邪为最。”治外感之证,虽以风寒为主,但对于风热表证,合理配伍亦可使用,故对于外感表证无论寒热虚实,防风通过配伍均可应用。如《症因脉治》防风汤即由防风、荆芥、葛根配伍而成,治风邪伤也,有汗恶风。一般用量5~10g。

2.用于风湿痹痛

防风能祛风湿、止痹痛,亦常用于风湿痹痛。《本草汇言》云:“防风,散风寒湿痹之药也。”防风治疗痹证,无论属寒属热均可使用。临床上多与其他祛风湿之品如羌活、独活、威灵仙、桂枝等同用,以增强祛风湿、除痹痛之效;痹证寒邪偏胜者,症多见疼痛较剧,肢体困重,则多配用川乌、草乌、附子等散寒止痛药物,以增强祛风散寒、除痹止痛之功;对于热痹,亦可配伍忍冬藤、石膏、地龙等清热通络药物使用。一般用量10~15g。

3.用于皮肤瘙痒及透疹

防风常用来治疗麻疹透发不畅、风疹、湿疹、疥癣等引起的皮肤瘙痒。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瘙痒症,防风为首选药。皮肤病虽症在体表,但邪气袭人易致阴阳失调,乃致脏腑功能失常,久则气血运行不畅,形成脉络瘀阻,实为顽固性皮肤病久治不愈或反复发作之根本原因。因此,临床上常用防风配合活血、养血、化瘀之品治疗皮肤病,意则“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疗效甚好。

另外,防风还通常治疗麻疹透发不畅,如治麻疹初期透发不畅,多配荆芥、薄荷、蝉蜕等具有祛风透疹疗效的药物,以增强透疹作用。一般用量5~10g。

4.用于息风止痉

防风入肝经,其祛风功效常用来治疗肝经风动之证,如破伤风引起的角弓反张、牙关紧闭,小儿惊风,痉挛抽搐,以及中风引起的口眼斜、言语謇涩等。正如清代著名医家张山雷在其所撰《本草正义》中记载:“新产之中风及破伤风二证,皆有发痉一候,是血虚而内风煽动,非外来之风邪,故曰内痉,而防风亦能通治,颇似合外风内风而一贯之。”

防风用于息风定惊须配伍其他平肝息风止痉药,如天麻、钩藤、天南星、白附子等,如《外科正宗》用于治疗破伤风的玉真散,即为由防风配天南星制成的散剂,外用内服同时应用。一般用量10~15g。

5.用于偏头痛

防风能祛风通窍,可用于偏头痛的治疗。《本草经疏》记载:“防风,升发而能散,故主大风头眩痛。”临床上防风为治疗偏正头痛之要药,多与祛风活血通窍之品白芷、川芎等同用,以增强祛风通窍止痛作用。《普济方》载有用防风、白芷两味等份制成的丸药,用于治疗“偏正头痛,痛不可忍”。如偏正头痛属风热上扰,清窍不利者,可与石膏、白芷等同用。一般用量10~15g。

6.用于调理脾胃

金元中医大家李东垣认为防风“乃风药中之润剂,凡补脾胃,非此药引用法不能行”。故脾虚泄泻或肝脾不和之腹痛泄泻,可于利湿健脾或柔肝健脾剂中配用防风,可增止泻、止痛之效;对于肠风下血,亦每在复方中加用防风,以祛风和血止血。防风用于血证多炒炭用。一般用量5~10g。

【使用注意】 本品药性偏温,阴血亏虚、热病动风者不宜使用。

【古籍摘要】

①《神农本草经》:“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满。”

②《名医别录》:“胁痛,胁风头面去来,四肢挛急,下乳,金疮内痉。”

③《药类法象》:“治风通用。泻肺实,散头目中滞气,除上焦风邪。”

【现代研究】 本品有解热、抗炎、镇静、镇痛、抗惊厥、抗过敏作用。防风新鲜汁液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抗菌作用,煎剂对痢疾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有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

羌活

羌活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温,味辛、苦;归肺、膀胱经;其基本功效有发散风寒、祛风湿、止痛。

【临床应用】

1.用于风寒表证、巅顶头痛

羌活辛温,气雄而散,发表力强,主散太阳经风邪及寒湿之邪,有散风祛湿、胜湿止痛之功,故善治风寒湿邪袭表,恶寒发热,肌表无汗,头痛项强,特别是巅顶头痛,常与防风、细辛、苍术、川芎等药同用,如九味羌活汤等。一般用量为5~10g。

2.用于风湿寒痹

羌活辛能升散,温能祛寒,苦能燥湿,既能发表散寒,又能除湿止痛。《本草逢原》认为羌活“治足太阳风湿相搏一身尽痛……与川芎同用,治太阳、厥阴头痛,发汗散表,通和关节”。羌活善祛在表新病之风寒湿痹痛,腰以上风寒湿痹,尤宜肩背肢节疼痛者。临床上常与川芎、当归等相配,散风行气、活血止痛之功增强,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属于风寒湿邪侵袭肌表,凝阻脉络所致的肢体疼痛等。一般用量为5~10g。

3.用于中风偏瘫

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在于气血的通畅,赖于气之“煦”、血之“濡”。而《黄帝内经》有“卫气出于下焦”;《药性论》载羌活“治贼风、失音不语、多痒血癞,手足不遂,口面邪,遍身顽痹”。汪昂《本草备要》亦言羌活“治风湿相搏……中风不语,头旋目赤”。这些论述实为今之中风也,且羌活能直上巅顶,横行肢臂,故对恢复中风偏瘫患者肢体的功能,特别是上肢功能,羌活宜早用。一般用量为10~20g。

4.用于阳痿

羌活辛、苦、温,气味俱薄,能散肌表八风之邪,利周身百节之痛,尤其能宣肺、调肝入肾,胜湿而使阳气宜达,鼓舞肾阳,其气雄,能兴阳道、利精关,并能宣通郁痹之阳,而制约滋腻之品。故用羌活配伍补肾之品治疗男性阳痿,屡有疗效。临床常用金匮肾气丸加5~10g羌活治疗,比单纯运用补肾之品效果为佳。

5.用于白癜风

白癜风是西医的病名,虽然患者不痛不痒,但是影响美观。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于风邪留于腠理,搏于皮肤,以致气滞血瘀而成。而羌活味辛、苦,性温,有祛风胜湿、表散风寒的作用,能表散经络、筋骨关节诸风寒邪,又能祛肌表、血分之风邪,上可达巅顶,周可至肌表,故在临床上用羌活以祛风为主,配以他药治疗白癜风每获良效。一般用量为10~15g。

6.用于偏头痛

羌活不但可以治疗外感巅顶头痛,还可用于偏头痛的治疗。属于风寒者用川芎茶调散,属于风热者用芎芷石膏汤,内伤头痛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用羌活,既可引药上行,又可以增加止痛作用。另外,羌活辛温发散,芳香通窍,走表行里,宣通肺气,为治鼻塞头痛之要药,临床多用于鼻窦炎急性发作而头痛者。属于寒者用10g,属于热者用5g。

7.用于小儿痫证

小儿痫证病机多责之于脾虚痰阻,由于脾虚则土不生金,肺虚则卫外不固而易受外邪,感受外邪往往诱发痫证或使症状加重。因痫证病位在脑,羌活归经膀胱,而足太阳膀胱经入颅络脑,羌活透颅可引诸药直达病所,其性辛温,并能条达肢体、通利血脉,故对痫证之发作性肢体强直、抽搐可加入本品。一般用量为5~10g。

8.用于跌打损伤

运用羌活治疗跌打损伤,无论四肢百骸,只要在活血化瘀药中加入本品,可增强活血止痛作用,促进肿消痛减。《黄帝内经》云:“肢体损于外,气血伤于内”,故常在血府逐瘀汤、复原活血汤中加羌活活血止痛,可收异曲同工之妙。一般用量为10g。

【使用注意】 本品辛香温燥之性较烈,故阴血亏虚者慎用。用量过多,易致呕吐,脾胃虚弱者不宜服。

【古籍摘要】

①《药性论》:“治贼风,失音不语,多痒血癞,手足不遂,口面㖞斜,遍身顽痹。”

②《珍珠囊》:“太阳经头痛,去诸骨节疼痛。”

③《本草品汇精要》:“主遍身百节疼痛,肌表八风贼邪,除新旧风湿,排腐肉疽疮。”

【现代研究】 羌活注射液有镇痛及解热作用,并对皮肤真菌、布氏杆菌有抑制作用。羌活水溶成分有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其挥发油亦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并能对抗脑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肌缺血和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对小鼠迟发性过敏反应有抑制作用。

紫苏

紫苏最早载于《名医别录》。其性温,味辛;归肺、脾、胃经;其基本功效有发散风寒、行气宽中。

【临床应用】

1.用于风寒表证

紫苏用于外感风寒而致鼻塞流清涕、头身酸痛者,用其散风寒、泄肺气,常与防风、羌活同用,如《通俗伤寒论》苏羌达表汤;若气虚体弱者,可与人参同用,一补一散,颇有深意,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参苏饮。著名中医学家祁振华认为,紫苏叶性温入血分,能解肌散风,如外感风寒三四日不解,常用荆芥穗配紫苏叶,解表散寒。若表证兼胃寒者,用紫苏叶可起到宣肺散寒、芳香止呕、温中和胃作用。一般用量为10g。

2.用于咳喘

肺寒郁滞、升降失司而致咳喘胸闷、痰多稀白者,用此既可宣发肺寒,又可下冲逆,常与杏仁相须为用,如《温病条辨》杏苏散。临床一般用量为10g。

3.用于梅核气

紫苏能行滞气、开胸膈,用于气滞痰凝而咽中如有异物感,吐之不出,咽之不下者,用此行气消痰,常与半夏、厚朴、茯苓同用,如《金匮要略》半夏厚朴汤。一般用量为6~10g。

4.用于呕吐

紫苏归脾胃经而醒脾胃,用于胃气不和而致呕吐,无论寒热,或胎气上犯,均可应用。常与黄连同用,一温一凉,一升一降,共奏和中止呕之功,如《温热经纬》苏叶黄连汤。一般用量为6~10g。

5.用于脘腹胀满

紫苏可用于脾胃不和而致脘腹胀满疼痛、吐泻等,可单用,亦可与大腹皮、陈皮同用,如《济生方》分气紫苏饮;若肝气郁滞、木旺乘脾而致脘胁胀满,呕恶不食者,用此疏肝行气、和胃醒脾,常与陈皮、白芍、砂仁配伍。一般用量为6~10g。

6.用于子悬

紫苏用于胎气上逆,而致心腹胀满疼痛者,用之顺气安胎,多与当归、芍药、陈皮同用,如《济生方》紫苏饮。一般用量为6~10g。

7.用于治疗鱼蟹中毒

紫苏可解鱼蟹之毒,如《金匮要略》治食蟹中毒,即单用煮汁服用。若夏秋之交,暑湿之气偏盛,如居民食鱼蟹不慎引起中毒,出现胸闷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紫苏有香气,能芳香辟秽、祛暑化湿,可单用紫苏50~100g解鱼蟹毒。

8.用于醒脑开窍

紫苏味辛、性温,功能发散风寒、行气宽中、安胎、解毒。临床发现紫苏具有良好的化浊醒脑开窍作用。治疗肝昏迷时,在清热解毒药中加用紫苏可起到防治肝昏迷的作用。一般用量20~30g。

9.用于月经量多、崩漏

紫苏为临床常用中药,有叶、茎(梗)之分。紫苏叶长于解表散寒、消痰止咳,紫苏梗长于行气宽中、解郁安胎,紫苏茎叶则两者兼而有之。此外,紫苏尚有和血止血之作用,只是近代常易忽视。其实,古代早已有紫苏止血的先例,《本草纲目》中又称之为“苏”。李时珍说:“苏性舒畅,行气和血,故谓之苏。曰紫苏者,以别白苏也。”“其味辛,入气分;其色紫,入血分”。李时珍在说明紫苏茎叶的功用及主治时称其能“……和血温中止痛……”并在其后列举附方应用时记载有:“治诸失血病紫苏不限多少,入大锅内,水煎令干,去滓熬膏,以炒熟赤豆为末,和丸梧子大。每酒下三五十丸,常服之。”又“金疮出血不止,以嫩紫苏叶、桑叶同捣贴之……伤损血出不止以陈紫苏叶蘸所出血捣烂敷之,血不作脓,且愈后无瘫,甚妙也。”(《永类钤方》)可见古人早已认识到紫苏茎叶内服或外敷均有止血之功。

紫苏茎(梗)叶,味辛而甘,辛则疏肝以利藏血,甘则益脾以助统血,行气和血,肝脾两调,使血有所归,故能治崩漏下血等出血病症。受此启悟,临床医家徐青曾以紫苏等参合二至丸组成苏桑二至饮,内服治疗月经量多或崩漏等出血病症,疗效颇佳。苏桑二至饮基本方为:紫苏(或紫苏梗)6~10g,冬桑叶20~30g,女贞子15~20g,墨旱莲20~30g,白薇10~15g。随证加减,取得很好的疗效。由此可见,紫苏确能用于治疗漏下出血之病症,其和血止血治漏之功不可没,值得重视发掘。

10.用于口臭

临床上碰到口臭,出气臭秽,气味难闻,伴有口渴饮冷、口舌生疮,或牙龋赤烂肿痛等病症时,可以本品配黄连,既能祛浊辟秽,又能清胃泄热。现代药理研究亦证实,紫苏水煎剂对人肠杆菌、痢疾杆菌、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而黄连有明显的抗菌作用,两者合用,则口臭之病可除矣。一般用量为6~10g。

11.用于便秘

临床上多数内科疾病所引起的便秘以及老年习惯性便秘均可用紫苏配伍火麻仁以顺气通便,正如《药性论》称:“紫苏专下气消痰,润肺宽肠,治气滞便秘”,《日华子本草》也称其:“主调中,利大小便而消痰气。”一般用量为6~10g。

【古籍摘要】

①《名医别录》:“主下气,除寒中。”

②《滇南本草》:“发汗,解伤风头痛,消痰,定吼喘。”

③《本草纲目》:“行气宽中,消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安胎。”

【现代研究】 紫苏叶煎剂有缓和的解热作用;有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胃肠蠕动的作用;能减少支气管分泌,缓解支气管痉挛。本品水煎剂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紫苏能缩短血凝时间、血浆复钙时间和凝血活酶时间。紫苏油可使血糖上升。

细辛

细辛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温,味辛,有小毒;归肺、心、肾经;其基本功效有发散风寒、止痛、通鼻窍、温肺止咳。

【临床应用】

1.用于风寒表证

细辛辛温发散之力较强,可解表散寒、祛风止痛,故宜用于外感风寒,头身疼痛较甚者,常以之与祛风止痛药配伍,如《此事知难》九味羌活汤。此外,细辛既入肺经能散在表之风寒,又入肾经而除在里之寒邪,故阳虚外感,表里俱寒,症见恶寒、发热、脉沉者,亦宜使用,可与温助阳气之品配伍,如麻黄附子细辛汤,共收助阳解表之效。

2.用于风湿痹痛

《本草纲目》曰:“主治……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又曰:“辛温能散,故诸风寒风湿头痹……宜用之。”刘河间曰:“细辛气温,味大辛,气厚于味……入足厥阴少阴血分……温少阴之经,散水气以去内寒。”可见,历代医家均推崇将细辛用于治疗痹病。中医认为,不论是行痹、着痹、痛痹,痹病均因正气不足风、寒、湿邪反复侵袭肌表,“独居分肉之间”,留滞经络,又“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而发病。《景岳全书》风痹条曰:“痹本阴邪,故寒者多,而热者少,此则不可不察。”因此,痹痛之发生,必先有阴寒之内盛,又后有外寒之诱发。若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加细辛,可使内寒去,外寒散,则经不闭,络自通,血则畅,痹痛自愈。

张鸣鹤老中医治疗痹证善用细辛。张老认为,细辛为驱寒胜湿之良药,且有较好的止痛作用,适用于风寒痹证,但与寒凉药配伍亦可用于寒热错杂的痹证。细辛用量要大,不能拘泥于“细辛不过钱”的陈规,古人所定这一戒律只是指服用粉剂不能过1钱之量,并非指服用汤剂。张老认为,如欲发挥细辛的有效作用,细辛必须过钱,他常用的剂量少则6g,多则达20g,从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只要认证确切,就应大胆使用。

3.用于咳喘

细辛具有良好的温散作用,因此善能祛风散寒、温肺化饮,可用于咳嗽、哮喘、肺胀、寒痰停饮、风寒感冒及阳虚外感等肺系疾病的治疗。如治疗外感风寒、寒饮内停喘咳的常用方小青龙汤中就有细辛。在临床中如遇痰饮咳嗽,久咳成喘,致痰多白沫,不得平卧者,或见冷哮发作,喉中痰鸣,气喘胸满者,均当投以细辛,甚至重用细辛,并配伍干姜、五味子,以温肺化饮、行水化饮、止咳平喘。

老中医邵长荣认为细辛有祛风散寒、温经平喘、祛痰通窍的作用,是治疗肺部疾病的要药。祛风平喘常配川芎、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温肺平喘常配干姜、五味子、桂枝、炙麻黄、黄荆子、赤芍、白芍、柴胡、前胡;祛痰通窍则配苍耳子、辛夷、川芎、石菖蒲、黄芩、鱼腥草等。细辛古有“用量不过钱”的说法,邵老认为这种说法是针对细辛末吞服,用水煎不妨适当加重,治疗哮喘使用该药的剂量为4.5~6g,并未见不良反应。

4.用于牙痛

牙周病、牙痛、口腔溃疡由多种原因引起,虽不是大病,但痛得让人难以忍受,而细辛有很好的止痛作用。李时珍谓:细辛升散,能散浮火,即“火郁发之”之意,火性炎上,头面诸窍之痛,多因内胜郁火所致,细辛用于此类证,最为合拍。对于胃热风火引起之牙痛,以细辛配生石膏,收效甚好。

中医临床家张任城认为细辛治疗牙痛一证,表证、里证均可应用。而肾主骨,上齿龈多责之于阳明胃经,下齿龈多责之手阳明大肠经,张老常取细辛5~6g,辛温入肾,具有止痛之功。属胃火牙痛者,合清胃散、玉女煎加减,以清胃泻火止痛;属虚火牙痛者,合六味地黄丸加减,以滋阴补肾、泻虚火止痛。

5.用于鼻塞、鼻渊

细辛辛温发表,芳香醒脑,通里达表,宣肺开窍,为治疗鼻塞、鼻渊之要药。常以之与白芷、苍耳子、辛夷等散风寒、通鼻窍药配伍。

张任城老中医认为,肺气通于鼻,肺开窍于鼻,职司呼吸,因此,鼻病与肺密切相关,中医学称鼻炎为“鼻窒”“鼻鼽”,为肺卫失固,外邪侵袭,肺气失和,鼻窍不能通利所致。张老常取细辛5~8g,辛温入肺,具通窍开闭之功,再根据风寒、风热之不同辨证取方。

6.用于头痛

头痛之因诸多,总不离风邪,“巅高之上,唯风可到”,六淫之邪亦以风为先导而伤人,故《黄帝内经》称头痛为“脑风”“首风”。内伤头痛,亦多由外风引动,故治头痛当以祛风为首务。而细辛为治疗头痛不可多得的药物,如张元素所说:“入足厥阴少阴血分,治少阴头痛如神,亦止诸阳头痛,诸风通用之。”寇宗爽也说:“治头面风痛,不可缺此。”可见细辛为治头痛必用之药。

7.用于脱疽

细辛辛温,“祛风散寒止痛,温肺化饮,宣通鼻窍”“具通血闭、开结气,泄郁滞之功”。对脱疽,现代医学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之属于寒凝血闭者,用之有较好疗效,如《伤寒论》当归四逆汤,用之与当归、桂枝等养血通脉之品配伍。但细辛若入煎剂,量小则力微,量大则效宏。

8.用于胃痛

细辛辛温芳香,味辛能散寒,可行郁结之气,气味芳香,能化湿浊之邪,性温气厚,有温中散寒止痛之功。在临床治疗中,对胃痛患者也常在复方中加入细辛3~9g,对于中医辨证属于中焦虚寒的胃脘痛患者,在黄芪建中汤、香砂六君子汤等复方中加用细辛,可以明显增强止痛效果,而且减少近期复发。

9.用于跌打损伤

用细辛治疗跌打损伤,不论何部位,只要在活血化瘀药中加入细辛,可增强止痛与活血化瘀作用,患者肿痛减退快,效果明显。细辛的用量,以4~5g为常,对于跌打损伤之疼痛肿胀可用至5~15g。若患者服药后出现热象,可适当加入石膏、黄连等清热药,并不影响细辛的止痛消肿作用。

跌打损伤的病理机制是气滞血瘀,不通而痛,而细辛“善开结气、宣泄郁滞、疏通百节”。气行则血行,通则不痛,故效果良好。

10.用于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系太少两感之复证,不温补肾阳则无以扶正托邪,不散寒祛风则无以开窍启用,故可以细辛为君治疗突发性耳聋。将细辛用于耳病的治疗,乃受《本草正义》启发,其中有记载:“细辛,芳香最烈,故善开结气,宣泄郁滞,而能达颠顶,通利耳目……”

11.用于胸痹

细辛用于治疗胸痹,以治胸闷痛者为优。冠心病、心绞痛发作,胸闷、气短、胸痛彻背,脉弦,苔白,中医辨证属于寒饮侵居胸中,胸阳被阻,用瓜蒌、薤白以宣痹通阳,疗效不显时,方中加入细辛、檀香等,即能止痛。盖血得温则行,细辛温而能散,合芳香之檀香,驱散寒饮,使胸阳通而心脉畅。

12.用于阳痿

细辛味辛、性温,有祛风散寒、行水开窍之功。临床医家徐应坤在应用细辛治疗雷诺患者过程中发现,其5年余的阳痿旧疾竟有好转,经过药物分析,可能与方中细辛一味有关,遂嘱患者每日单用细辛5g,泡茶口服,按此方治疗月余,阳痿竟得痊愈。后又用此法治疗例阳痿患者皆获良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的研究应用。

【使用注意】 阴虚阳亢头痛,肺燥伤阴干咳者忌用。不宜与藜芦同用。

【古籍摘要】

①《神农本草经》:“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明目,利九窍。”

②《本草别说》:“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多则气闷塞,不通者死。”

③《本草汇言》:“细辛,佐姜、桂能驱脏腑之寒,佐附子能散诸疾之冷,佐独活能除少阴头痛,佐荆、防能散诸经之风,佐芩、连、菊、薄,又能治风火齿痛而散解诸郁热最验也。”

【现代研究】 细辛挥发油、水及醇提取物分别具有解热、抗炎、镇静、抗惊厥及局麻作用;大剂量挥发油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显示一定毒副作用。体外试验对溶血性链球菌、痢疾杆菌及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均有抑制作用。华细辛醇浸剂可对抗吗啡所致的呼吸抑制。所含消旋去甲乌药碱有强心、扩张血管、松弛平滑肌、增强脂代谢及升高血糖等作用。所含黄樟醚毒性较强,系致癌物质,高温易使其被破坏。

附:关于细辛剂量问题

细辛是临床常用中药,且如上述有诸多功效,但是其毒性剂量一直是限制临床使用和疗效的关键所在。下面就有关细辛毒性及剂量问题略谈管见。

细辛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书中没有注明细辛的用药剂量。而最早论述细辛剂量的本草著作是宋·陈承的《本草别说》,书中记载“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多即气闷塞不通者死”。所谓“半钱匕”,相当于今之1g。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发扬光大,书中记载,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一钱,多则气闷塞不通者死”。李时珍将《本草别说》“半钱匕”提升到一钱,“一钱”相当于今之3。

其间,尽管历代不少医药学家对陈、李之说提出了质疑,甚至持反对意见,但“细辛不过钱”仍然得到了普遍的认同而被传承下来。诚如近代著名医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例言》中所说:“细辛有服不过钱之说,后世医者,恒多非之,不知其说原不可废。”其主要的原因是细辛为“味辛兼能麻口之药……盖麻口者,即能麻肺,肺麻则其呼吸即停矣”。提示细辛有呼吸毒性作用。

正是由于往昔“细辛不过钱”之说,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药学》教材中,均将剂量规定在l~3g之间,这就使其临床应用受到较大限制。尽管近年来重剂细辛的临床应用取得捷效及挽救沉疴的报道屡见不鲜,但在临床仍存在着需要解决和亟待明确的问题。

其实,“细辛不过钱”之说是一种误传,以上论述不难看出,无论是《本草别说》还是《本草纲目》,都是针对“单用末”的散剂型而言。然而,在长期师徒口耳相传及传抄过程中,竟将“单用末”这个重要前提无端删去,以致后学者对之都未加重视。实际上剂型与剂量的关系问题是中医学历来都很重视的内容。陈承、李时珍所定的量并不包括汤剂。因此,在复方汤剂中,“1钱”并非是不可逾越的。“细辛不过钱”之说,应亟待予以更正。

即使从古方来看,细辛的用量就远远超过“1钱”。先于陈承的汉代中医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细辛用量一般在2~3两之间。如麻黄附子细辛汤中用细辛2两,小青龙汤中用细辛3两。根据目前古今度量换算制的研究结果,可有3种折算方法:一是1两折合15.6g;二是1两折合为13.92g;三是1两折合为3g。然而,无论怎样折算,古方细辛之用量均超过“1钱”之限。尤其是前两种折算量,实可谓超大剂量。晚于陈承的清代陈士铎,在《石室秘录·完治法》中,分别用细辛5钱和l两,治疗头痛。综上所述可见古圣今贤之共识。

近年来大剂量临床治疗中,细辛入汤剂时,20g以上屡见不鲜,有重用30~40g者,更有超大剂量达90g,河北刘沛然老中医则以善用、单剂量使用细辛而闻名,并且多后下使用,非但未发生不良反应,反而取得良效。

关于细辛的有效安全量问题,从收集到的资料看,认为入汤剂时,10g左右为一个比较安全有效量,对于一些特殊疾病如寒痹疼痛等可酌情加大剂量。大剂量细辛临床应用,可以说古有根、今有据。

纵观其用药经验,归纳为四点。①寒证选用。绝大多数情况下用于寒证,若有热证用细辛时,须与寒凉药同用,而且药量要轻。②汤剂煎服。一般应煎煮15~30min,亦有主张久煎达40min者。③注意配伍使用,以辨证为依据,宜伍以酸寒或咸寒之品。有报告伍用白芍、甘草为宜,白芍滋阴以和细辛之辛烈,甘草“调和诸药而解百毒”。④小量渐增,此法符合有毒药物疗病的传统服药方法。

白芷

白芷最早载于《名医别录》。其性温,味辛;归肺、大肠、胃经;其基本功效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临床应用】

1.用于风寒感冒

白芷辛散温通,祛风解表散寒之力较温和,而以止痛、通鼻窍见长,宜用于外感风寒,头身疼痛,鼻塞流涕之证,常与防风、羌活、川芎等祛风散寒止痛药同用,如《此事难知》九味羌活汤。一般用量为5~10g。

2.用于头痛、牙痛、痹痛、胃脘痛等多种疼痛

白芷辛散温通,长于止痛,且善入足阳明胃经,故阳明经头额痛以及牙龈肿痛尤为多用。治疗阳明头痛、眉棱骨痛、头风痛等症,属外感风寒者,可单用,即《百一选方》都梁丸,或与防风、细辛、川芎等祛风止痛药同用,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川芎茶调散;属外感风热者,可配伍薄荷、菊花、蔓荆子等药。治疗风冷牙痛,可配伍细辛、全蝎、川芎等药,如《御药院方》一捻金散;治疗风热牙痛,可配伍石膏、荆芥穗等药,如《仙拈集》风热散。若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屈伸不利者,可与苍术、草乌、川芎等药同用,如《袖珍方》神仙飞步丹。

名老中医李兰舫善用白芷治疗胃脘痛。李老认为,白芷辛温芳香,行足阳明胃经,味辛能散,可行郁结之气,气味芳香,能化湿浊之邪,性温气厚,有温中散寒止痛之功。用于湿浊中阻或寒凝气滞之胃痛,与砂仁、木香、干姜、豆蔻等辛甘通阳之药相伍,功效颇著。对胃阴不足之证,用小剂量白芷与北沙参、麦冬、白芍、石斛、谷芽、麦芽、乌梅等酸甘化阴之药相伍,既能动静相宜,阴阳相济,畅气机以助阴津化生,又可避免滋润滞中之弊。一般用蜜水炙用,以制其升发之性。小量可用5g,可行气健胃、芳香醒脾、增进食欲,多则可用10~15g,能温中散寒化浊、理气止痛。

3.用于鼻渊

白芷祛风、散寒、燥湿,可宣利肺气,升阳明清气,通鼻窍而止疼痛,故可用治鼻渊,鼻塞不通,浊涕不止,前额疼痛,每与苍耳子、辛夷等散风寒、通鼻窍药同用,如《济生方》苍耳子散。一般用量为5~10g。

4.用于带下证

白芷香燥,燥以胜湿,故擅长治寒湿带下,症见带下色白或淡黄,质黏稠,无臭气,绵绵不断,面色白,四肢不温,纳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缓。《医钞类编》补宫丸为温肾健脾化湿、收涩止带之剂,方中即有白芷。白芷可与海螵蛸配伍,白芷得海螵蛸不走表而入里,海螵蛸得白芷温散寒湿力强之妙,两药共奏除湿祛邪、固涩止带之功。有热象者,加黄芩既可清内热,又可制白芷温燥之性。施今墨则常用白芷配僵蚕治疗妇人带下。白芷性温气厚、芳香升散,僵蚕气味俱薄,轻浮上行,两药配伍,共奏升清止带之功。

名医章次公治疗子宫内膜炎所致的月经异常、带下腥臭常用白芷,随症加减,亦取其排脓除湿止带之功。《雷公炮制药性解》云白芷:“主排脓托疮,生肌长肉,通经利窍,止漏除崩”,《神农本草经》云白芷“主女人漏下赤白”。临床体会其对于炎症所致月经异常效佳,如急慢性子宫内膜炎表现为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流血、带下量多腥臭,即所谓“漏下赤白”,病理改变为内膜充血、水肿、炎性渗出物,或有肉芽组织及纤维质变,即内膜“痈疮”,用白芷正宜。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芷对多种细菌具有抑制作用。

5.用于妇科痛证

白芷辛香散结,能入血止痛,善治各种疼痛,如经行头痛、痛经、妇人腹痛等。王东梅主任医师治疗经行头痛在辨证基础上恒用白芷配伍藁本、蔓荆子,疗效显著。另外,还可用于产后头痛、身痛,产后气血俱虚,百节开张,卫阳不固,腠理不密,风寒湿邪易趁虚而入,留着经络,发为头身痛,白芷能和利血脉,祛风散寒,除湿而止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芷能够明显提高痛阈。一般用量为5~10g。

6.用于缺乳

李杲谓白芷“其气芳香,能通九窃”,《蒲辅周医疗经验》云:“白芷祛风为主,并能下乳”,其气味芳香,性升浮,气温力厚,功善通窍达表,故能通乳窍。产后缺乳者,可重用白芷20~30g,煎汤代茶饮或配当归、穿山甲、漏芦、通草、王不留行,并随症加减。《清太医院配方》下乳涌泉散乃疏肝解郁、通络下乳之剂,方中即有白芷。因白芷入胃经,为阳明经要药,既兼顾脾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又可通畅阳明经经气,通经下乳,故不论虚实皆可用之。

已故中医名家陈玉峰认为,乳汁不足多因气血不足或肝气郁滞而致,且气血的生化与阳明胃经有密切关系。而白芷入阳明经,能通阳明经络,并能引药入乳房,是治疗缺乳的有效药物。临证常用白芷与当归、川芎、穿山甲珠、漏芦、冬虫夏草、黄芪、路路通、通草相配伍治疗缺乳。如属肝郁者可用上方加柴胡、青皮。

7.用于乳痛及乳头皲裂

《本草经疏》云:“白芷,味辛气温无毒,其香气烈,亦芳草也。入手足阳明、足太阴,走气分,亦走血分,升多于降,阳也。性善祛风,能蚀脓……辛香散结入血止痛,故长肌肤。芬芳而辛,故能润泽。”白芷能消肿排脓,临床上常配瓜蒌、贝母、蒲公英治乳痈,以解毒散结消肿。外科常用的著名方剂仙方活命饮中的白芷即取此意。乳头皲裂多发于哺乳期妇女,中医临床家王丽霞用生白芷10g,烘干研细末,每日3~4次涂于患处,1~3天即可痊愈。《神农本草经》云白芷“长肌肤、润泽”,该药辛香入血、透达肌肤,故能生肌止痛、润泽肌肤,直接将药物外涂患处,使药力直达病所,可收到满意的疗效。

8.用于外阴白色病变

外阴瘙痒是外阴白色病变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该病发生的内在原因为肝肾不足,精虚血少,血虚风燥,脉络受阻。《日华子本草》云白芷“治疮癣”,《雷公炮制药性解》谓白芷:“去头面及皮肤之风,除肌肉燥痒之痹。”白芷性善祛风,且入血分,可与淫羊藿、鹿衔草、补骨脂、蛇床子等配伍,水煎熏洗坐浴或制膏外涂皆可,能够有效改善或消除瘙痒症状。

9.用于黄褐斑及美容

《日华子本草》谓白芷能“去面皯疵瑕”。《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玉容散中即用白芷等药共研末,“早晚洗面去斑”。白芷芳香升散,能通九窍、透达肌肤,且肺主皮毛,白芷味辛入肺,有引药入经之功。故临床上治疗黄褐斑,常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加用白芷。京城名医施今墨治疗黄褐斑常用白芷伍僵蚕,两药并走于上,以收祛斑美容之效。

《本草纲目》谓白芷“长肌肤,润泽皮色,可作面脂”,是历代医家喜用的美容药,可与僵蚕、白附子、菟丝子等共研细末调制成面膜敷面,可收柔面增白之效。白芷能温养润泽肌肤,其增白作用与其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色素在组织中过度堆积、促进皮肤细胞新陈代谢有关。

10.用于破伤风、惊风、中风等肝风证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白芷入足厥阴肝经,能平肝息风、祛风定惊,故“疗风通用”。白芷配天南星、防风,治因皮肉破损,复被外邪侵入经络,发为牙关紧闭、四肢抽搐、角弓反张之破伤风。白芷配天竺黄、僵蚕,疗外邪入里,化热生痰,郁而化火,火极生风而致小儿抽搐之风热惊风。白芷配川芎、僵蚕,治疗面神经炎引起的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白芷配秦艽、石膏,用于风邪初中经络,口眼斜,舌强不能语,手足不能动,风邪散乱者。一般用量为10~20g。

11.用于疮痈肿毒

白芷辛散温通,对于疮疡初起,红肿热痛者,可收散结消肿止痛之功,每与金银花、当归、穿山甲等药配伍,如《校注妇人大全良方》仙方活命饮;若脓成难溃者,常与益气补血药同用,共奏托毒排脓之功,如《外科正宗》托里消毒散、《医宗金鉴》托里透脓散,其均与人参、黄芪、当归等药同用。一般用量为10~20g。

12.用于治疗皮肤疾病

白芷善“祛皮肤游走之风”,燥湿而止痒,多用于风疹、湿疹等引起的皮肤瘙痒,内服外用皆可。白芷配地肤子、蝉蜕,北京名医蒲辅周将其用于周身发红疹,皮肤红肿瘙痒;又用白芷配升麻、葛根,治疗湿疹痒甚,搔后皮肤流黄水;用白芷配雄黄、蛤粉,布包加热熨擦患处,治一切干湿痒疹及疥疮,有立能止痒之奇功。白芷配乌梢蛇、蝉蜕,著名中医皮肤专家朱仁康将其用于顽固性皮肤瘙痒症;白芷配僵蚕、何首乌,近现代中医皮肤科开拓者赵炳南将其用于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银屑病(牛皮癣)引起的皮肤瘙痒症。

13.用于肝炎

慢性迁延性肝炎症情复杂,湿热胶结难解,转氨酶波动不定,或持续偏高。通过多年摸索,实践证明,应用大黄、白芷等份研末,每次5g,日服2次,对降低转氨酶、消除胁痛、增进食欲,有较好效果。

14.用于泄泻

白芷含有白芷素和白芷醚,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白芷对多种急慢性肠道疾病,颇有效验。藿香正气散治夏令寒热头痛,呕吐泄泻,其效彰彰,方中白芷为主要药物之一。临床中医家金辉曾对慢性结肠炎泄泻的患者,应用金银花20g、连翘15g、白芷15g,观察治疗,效果比较满意。

15.疗面疾白芷为引

白芷色白味辛,性温气厚,芳香特甚,主入足阳明胃经,功可通窍行表,升多于降,善引药力达于头面,以疗目痒泪出、面黑瑕疵、前额疼痛、鼻塞鼻渊、面部红疹、疖疮、皮肤干燥等面部疾病。该药还可通经络、和气血、畅荣卫,“长肌肤而润泽颜色”,成为中国古代化妆品、美容品中最常用的一种原料,有很好的美容祛斑作用。对此,中医大家孙朝宗教授常谓:“白芷,疗风通用,尤善行头面,疏泄邪气,和利血脉,其质又极滑润,以祛风燥湿、消肿止痛而不枯耗精血为特长。”每以白芷3~5g,为之使药,随方潜用,治疗头面诸疾,收效甚佳。

16.用于痿证

已故名医谭礼初有“白芷质润治痿”之说,临床医家章厚亮案其要旨,临症时更合以玉竹,习用大剂白芷、玉竹起痿疗辟。他指出:白芷与一般辛温祛风药不同,味辛质润,善入肺胃二经,能和利血脉,长肌肤,且为阳明引经之药;玉竹甘而性平,补而不壅,功擅补中益气,润心肺,乃益阴长阳上品。两药并用疗痿,既合“治痿独取阳明”经旨,又避治痿“作风治用风药”之嫌,其润、燥、轻补特性适用于痿证各型。如与滋阴攻逐药相配治肉削肌枯为主的“枯萎”时,可使之刚柔相济,无滞气碍胃等弊端;若伍以燥湿清热药疗肉肿而润的“湿萎”时,又能防过燥伤阴、久服耗气之变。章老常用30g。

17.用于阳痿

中医临床家祝友韩收集的民间验方中有“香芷起痿散”一方,由白芷120g、当归90g、蜈蚣30条组成,共为细末,分30包,每次1包,每日2次,早晚用温开水送服。祝老在行医30余年间,为验证此方效果,每遇阳痿病人辄用之,投以香芷起痿散,临床治疗79例,年龄在23~60岁之间,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年7个月,服药最少1剂,最多3剂,有81%以上病人症状消失,性生活恢复正常。但对白芷是否有兴阳作用,仍需加以验证。于是遇到阳痿病人,经辨证治疗不愈,常加白芷,每达满意效果。

《黄帝内经》云:“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又云:“阳明虚则宗筋纵。”故有治痿“独取阳明”之说。白芷性味辛、温,归肺、胃经。《主治秘要》云:“味辛、性温、气味俱轻,阳也,阳明经引经之药。”又云:“阳明本药。”《日华子本草》谓:“补胎漏滑落,破宿血,补新血……长肌肉。”据现代药理研究,白芷主要成分是白芷毒素、白芷酸、挥发油,可兴奋中枢神经,使呼吸增强,血压升高,大量可致惊厥。可见白芷不仅善治头痛、痈肿疮疡肿毒,而且具有补益健脾燥湿之功。其治疗阳痿,一是引诸药直达阳明,增加效用;二是兴奋中枢神经,激发活力,使机关利,宗筋张,阳事兴。

【使用注意】 本品辛香温燥,阴虚血热者忌服。

【古籍摘要】

①《神农本草经》:“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寒热,风头侵目泪出,长肌肤,润泽。”

②《滇南本草》:“祛皮肤游走之风,止胃冷腹痛寒痛,周身寒湿疼痛。”

③《本草纲目》:“治鼻渊、鼻衄、齿痛、眉棱骨痛,大肠风秘,小便出血,妇人血风眩运,翻胃吐食;解砒毒、蛇伤、刀箭金疮。”

【现代研究】 小量白芷毒素有兴奋中枢神经、升高血压的作用,并能引起流涎呕吐;大量白芷毒素能引起强直性痉挛,继以全身麻痹。白芷能对抗蛇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白芷水煎剂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有解热、抗炎、镇痛、解痉、抗癌作用。异欧前胡素等成分有降血压作用。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为“光活性物质”,可用于治疗白癜风及银屑病。水浸剂对奥杜盎小芽孢癣菌等致病真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香薷

香薷最早载于《名医别录》。其性微温,味辛;归肺、脾、胃、膀胱经;其基本功效有发散风寒、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临床应用】

1.用于风寒感冒

香薷外能祛风寒而解表,内能祛暑化湿而和中,性温而不燥烈,发汗而不峻猛,故暑天感邪而致恶寒发热、头重头痛、无汗、胸闷腹痛、吐泻者尤为适用,故《本草纲目》言“世医治暑病,以香薷为首药,然暑乘凉饮冷,致阳气为阴邪所遏,遂病头痛,发热恶寒,烦躁口渴,或吐或泻,或霍乱者,宜用此药,以发越阳气,散水和脾……盖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如冬月之用麻黄。气虚者尤不可多服,而今人不知暑伤元气,不拘有病无病,概用代茶,谓能辟暑,真痴人说梦也。”该证多见于暑天贪凉饮冷之人,故前人称“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常配伍厚朴、扁豆,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香薷散。此外,夏日常用香薷泡饮或煮粥服食,既可预防感冒,又可增进食欲。但本品有耗气伤阴之弊,气虚、阴虚、表虚多汗者不宜选用。传统习惯认为本品热服易引起呕吐,故宜凉服。一般用量为10g。

2.用于暑泻

暑月饮冷脾伤湿阻而寒热、吐泻、腹痛者,用此清暑和中利湿,常与白扁豆、黄连、厚朴、茯苓同用,如《医方集解》四味香薷饮。一般用量为10g。

3.用于和中化湿

香薷有温胃和中、化湿利水之功,暑季饮冷不节,损伤脾胃,导致吐泻、烦闷、挥霍缭乱者,用之温中止泻,可与大蒜、厚朴、生姜合用,如《急救方》香薷汤。一般用量为10g。

4.用于水肿、小便不利

香薷辛散温通,能发越阳气,启上膈、运中州、利下窍,有彻上彻下之功,故利水之效甚捷,用于水湿泛溢而致暴水、风水、宿水者。单用或配白术同用,即《外台秘要》深师薷术丸。治疗脾虚水肿,尤能散水和脾,常配茯苓、猪苓等同用。一般用量为10g。

【使用注意】 本品辛温发汗之力较强,表虚有汗及暑热证当忌用。

【古籍摘要】

①《名医别录》:“主霍乱腹痛,吐下,散水肿。”

②《滇南本草》:“解表除邪,治中暑头疼,暑泻肚肠疼痛,暑热咳嗽,发汗,温胃,和中。”

【现代研究】 其挥发油有发汗解热作用,能刺激消化腺分泌及胃肠蠕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脑膜炎双球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海州香薷的水煎剂有抗病毒作用。此外,香薷酊剂能刺激肾血管而使肾小球充血,滤过性增大而有利尿作用。

藁本

藁本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温,味辛;归肺、膀胱经;其基本功效有发散风寒、祛风湿、止痛。

【临床应用】

1.用于风寒表证

藁本辛温发散,有散风祛湿、胜湿止痛之功,故善治风寒湿邪袭表,恶寒发热,肌表无汗,头痛项强等外感表证,常与防风、羌活等药同用,如羌活胜湿汤等。一般用量为5~10g。

2.用于外感头痛及偏头痛

藁本有较强的散寒止痛功效,用于外感头痛特别是巅顶头痛最为适宜。对于内伤头痛,在辨证处方中加入少许藁本(6g),有引药上行直达颅脑的作用。因此,藁本实为治头痛之圣药,能芳香通络、活血止痛。

3.用于风寒湿痹

藁本辛散温通,具祛风湿、止痛之功,能入于肌肉、经络、筋骨之间,以祛除风寒湿邪,蠲痹止痛。常与羌活、独活、细辛等祛寒止痛之品同用。一般用量为10g。

4.用于腹泻

藁本有祛风散寒功效,属于风药,而《医宗必读》提出治泻九法中的升提即重视风药的运用:“又如地上淖泽,风之即干。风药多燥,且湿为土病,风为木药,木可胜土,风亦胜湿,所谓下者举之是也。”历代本草对藁本治疗泄泻也有论述,如《本草求真》:“藁本,书言能治胃风泄泻”;《本草汇言》:“藁本升阳而发散风湿,上通巅顶,下达胃肠之药也……治风客于胃,久利不止”;《本草正》:“疗风湿泄泻”;《本草再新》:“治……泄泻疟痢”;《中药辞海》:“……寒湿腹痛,泄泻疝瘕。”然今日已较少有人运用这一功效,实为可惜。一般用量为5~10g。

5.用于原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是妇科常见的月经病,属中医痛经范畴。多因经期感受寒邪、过食寒凉生冷,寒客冲任,胞脉气血壅滞,“不通则痛”,导致痛经,正如《素问·痹论篇》所说:“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素问·举痛论篇》曰:“寒气入经而稽迟,凝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所以治疗当以温经散寒除湿、化瘀止痛为法,而藁本辛温止痛,如《神农本草经》所说:“主妇人疝瘕,阴中寒,腹中急。”临床合用四物汤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最为合拍。一般用量为10g。

6.外用于药枕

(宋)蒲虔贯在《保生要录》中言:“常枕药枕,胜于宝玉,宝玉大冷脑。其药枕,性大热则热气冲上,太冷又冷气伤脑。唯理风平凉者,乃为得宜。”并创制了治疗头风目眩的药枕方,药如藁本、蔓荆子、细辛、白芷、菊花、防风等芳香辛散之品。

【使用注意】 本品辛温香燥,凡阴血亏虚、肝阳上亢、火热内盛之头痛者忌服。

【古籍摘要】

①《神农本草经》:“主妇人疝瘕,阴中寒,肿痛,腹中急,除风头痛。”

②《医学启源》:“治头痛,胸痛,齿痛。”

③《本草正义》:“藁本味辛气温,上行升散,专主太阳太阴之寒风寒湿,而能疏达厥阴郁滞,功用与细辛、川芎、羌活近似。”

【现代研究】 藁本中性油有镇静、镇痛、解热及抗炎作用,并能抑制肠和子宫平滑肌,还能明显减慢耗氧速度,延长小鼠存活时间,增加组织耐缺氧能力,对抗由脑垂体后叶素所致的大鼠心肌缺血。藁醇提取物有降压作用,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癣菌有抗菌作用。藁本内酯、苯酞及其衍生物能使实验动物气管平滑肌松弛,有较明显的平喘作用。

苍耳子

苍耳子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温,味辛、苦;归肺经;其基本功效有发散风寒、通鼻窍、止痛。

【临床应用】

1.用于风寒表证

苍耳子发散风寒之力弱,一般风寒感冒不多用,但因长于通鼻窍,且兼能止痛,故可用于外感风寒,症见头身疼痛、鼻塞流涕者,常以之与羌活、桂枝、白芷等解表药物同用。一般用量5~10g。

2.用于鼻塞不通

苍耳子善通鼻窍以除鼻塞、止浊涕,并止痛以缓解前额及鼻内胀痛,对鼻塞不通,浊涕不止,难辨香臭,前额昏痛之症,一药数效,标本兼治,可内服亦可外用,被古今视为治鼻塞不通之要药。常与善通鼻窍、祛风湿止痛药如辛夷、白芷等同用。一般用量5~10g。

3.用于风湿痹痛

苍耳子止痛功效不仅仅在于外感身痛和鼻塞头痛,对于风湿痹痛亦有止痛之效,常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可辅助其他祛风湿药,以增强疗效。一般用量10g。

4.用于食积

苍耳子辛开苦降,作用温和疏达,行气消壅以除积滞,开郁化气以除胀满,具理气燥湿除浊腻,启脾开胃之功,能消化一切饮食积聚。《本草纲目》谓苍耳子“最忌猪肉”,《唐本草》亦谓“忌猪、马肉”,但临床观察,吃猪肉后,又服苍耳子,未见不良反应,窃思所谓苍耳子之忌,乃如人参忌萝卜两者合用则无效,但亦无害。从而也提示苍耳子最善于克肉食油腻,对于油肉之积,能荡涤而下,速通胃肠,直至积滞秽浊排消,气机通畅,食积乃愈。一般用量5~10g。

5.用于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多由进食生冷不洁之物,或兼受寒、湿、热、暑等邪客于肠胃,邪滞交阻,气机不和,胃肠的运化与传导功能失常,导致消化吸收功能紊乱,引起腹痛、肠鸣、腹泻。苍耳子性味甘、温,功效祛风湿、解痉止痛。用苍耳子药液浸浴小腿与足,一方面通过水疗的方法,“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发挥药物的作用。另一方面小腿及足部有多个止泻、止痛的穴位,如足三里、内庭、厉兑、大都、太白等,用药液浸浴按摩刺激穴位,激发经气,发挥经络效应,达到止痛、止泻的效果。再一方面,无服药、扎针之苦,更易为小儿接受。方法:苍耳子30~100g煎水外洗。

6.用于痔

痔是肛肠科常见病,具有发病急、痛苦大的特点。中医药治疗痔有其独特的治疗方法。从保守治疗角度来看,中医药治疗痔有其独特的疗效。现代医学多以激光、微波、红外线等手段治疗痔取得良好的疗效,但治疗费用高,患者不易接受。苍耳子为风寒头痛、痹痛、鼻渊所常用。而苍耳子“疗诸痔”的作用早在清代名医罗国纲的《会约医镜》中已有记载。因此,苍耳子煎水外熏洗痔,具有良好的消肿止痛功效,且突出了中医中药简、便、廉的治疗特色。方法:苍耳子50~100g煎水外洗。

【使用注意】 血虚头痛者不宜服用。过量服用易致中毒。

【古籍摘要】

①《神农本草经》:“主风头寒痛,风湿周痹,四肢拘挛痛,恶肉死肌。”

②《本草备要》:“善发汗,散风湿,上通脑顶,下行足膝,外达皮肤。治头痛,目暗,齿痛,鼻渊,去刺。”

③《玉楸药解》:“消肿开痹,泄风去湿。治疥疠风瘙瘾疹。”

【现代研究】 苍耳苷对正常大鼠、兔和犬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其煎剂有镇咳作用。小剂量有呼吸兴奋作用,大剂量则有呼吸抑制作用。本品对心脏有抑制作用,使心率减慢,收缩力减弱;对兔耳血管有扩张作用;静脉注射有短暂降压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并有抗真菌作用。

辛夷

辛夷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温,味辛;归肺经;其基本功效有发散风寒、通鼻窍。

【临床应用】

1.用于风寒感冒

辛夷辛散温通,能发散风寒、宣通鼻窍。用治外感风寒,肺窍郁闭,恶寒发热,头痛鼻塞者,可配伍防风、白芷、细辛等发散风寒药。若风热感冒而鼻塞头痛者,亦可于薄荷、金银花、菊花等疏散风热药中,酌加本品,以增强通鼻窍、散风邪之力。一般用量为6~10g。

2.用于鼻部疾病

辛夷辛温发散,芳香通窍,其性上达,外能祛除风寒邪气,内能升达肺胃清气,善通鼻窍,为治鼻渊头痛、鼻塞流涕之要药。偏风寒者,常与白芷、细辛、苍耳子等散风寒、通鼻窍药同用,如《济生方》苍耳子散;偏风热者,多与薄荷、连翘、黄芩等疏风热、清肺热药同用。若肺胃郁热发为鼻疮者,可与黄连、连翘、野菊花等清热泻火解毒药配伍。因此,凡鼻部疾病都可在对症方中加入辛夷。

四川名老中医江尔逊认为,鼻窒的基本病机不外乎两条:一是本虚,即脾肺肾虚,清阳不升;二是标实,即浊邪凝滞鼻窍。运用内治法治疗本病,无论选用何方,均需以开窍通塞药为向导,方能直达病所而奏效。所以开窍通塞药的恰当运用,实为一大关键。

实践证明,通鼻塞的药物中,辛夷最负盛名。但如入煎剂,其有效成分破坏较多,入丸剂,其有效成分又不易发挥作用,唯在散剂中有效成分保存最多,且易发挥药效。

江老过去曾试验:取辛夷1000g,微火烘脆,轧为细末。先后分别给予10位慢性鼻炎患者,嘱其每次用温开水吞服6g,日3次,并停用其他药物(包括滴鼻药)。后随访,10人均在3日内见效。最快者仅服1次,鼻腔即感通畅,但不久均反复。可知开窍通塞之药,难以治其病本。若再配合治本之方,则标本兼治也。

江老治疗慢性鼻炎,首诊时喜用辛夷散剂,取其速效,增强患者继续服用标本同治方药的信心。如果首诊时就标本同治,服数剂鼻塞依旧,有的患者便不愿坚持长期服药了。

【使用注意】 鼻病因于阴虚火旺者忌服。

【古籍摘要】

①《神农本草经》:“主五脏身体寒热,风头脑痛。”

②《名医别录》:“温中解肌,利九窍,通鼻窍、涕出,治面肿引齿痛,眩冒、身几几如在车船之上者。生须发,去白虫。”

③《本草纲目》:“辛夷之辛温,走气而入肺,能助胃中清阳上行通于天,所以能温中、治头面目鼻之病。”

【现代研究】 辛夷有收缩鼻黏膜血管的作用,能保护鼻黏膜,并促进黏膜分泌物的吸收,减轻炎症,乃至鼻腔通畅。辛夷浸剂或煎剂对动物有局部麻醉作用。辛夷水或醇提取物有降压作用。水煎剂对横纹肌有乙酰胆碱样作用,并能兴奋子宫平滑肌,亢奋肠运动。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其挥发油有镇静、镇痛、抗过敏、降血压作用。

鹅不食草

鹅不食草最早载于《食性本草》。其性温,味辛;归肺、肝经;其基本功效有发散风寒、通鼻窍、止咳、解毒。

【临床应用】

1.用于风寒感冒

鹅不食草辛散温通,能发散风寒,但药力较弱,一般风寒感冒较少选用。因其长于通鼻窍,故主要用于风寒感冒而见鼻塞、流涕、头痛者,可与细辛、白芷、苍耳子等药配伍。一般用量为6~10g。

2.用于鼻塞不通

鹅不食草辛温升散,入肺经,能通肺窍、利鼻气。古方多以本品塞于鼻内,治疗鼻息肉以及鼻渊鼻塞、头痛。现代临床多用于鼻炎[包括急性鼻炎、慢性单纯性鼻炎、肥厚性鼻炎、变应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经鼻腔给药,剂型多种,单用有效。或配伍苍耳子、辛夷、白芷等散风寒、通鼻窍药内服,治疗鼻塞不通属于风寒所致者。若偏于风热者,可与薄荷、黄芩、野菊花等药同用。吾师冯先波先生治疗过敏性鼻炎,表现为鼻塞不通、流涕、打喷嚏者,常在辨证方中加用鹅不食草10g,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迅速缓解临床症状。

3.用于寒痰咳喘

鹅不食草兼能化痰、止咳、平喘,因性偏辛温,治疗咳嗽痰多,较宜于寒痰所致者。可配伍麻黄、细辛、百部等药。一般用量为6~10g。

4.用于疮痈肿毒

鹅不食草兼能解毒消肿,治疗疮痈肿毒,《濒湖集简方》以本品和穿山甲、当归捣烂,加酒,绞汁服,药渣敷患处。《泉州本草》以鲜品捣敷局部,治疗蛇伤肿痛。一般用量为6~10g。

5.用于头痛

《本草纲目》曰:“鹅不食草气温而升,味辛而散,阳也,能通于天。头与肺皆天也,故能上达头脑,而治头顶痛、目痛。”中医临床家何彤国应用鹅不食草治疗偏头痛,配川芎、白芍、全蝎、蔓荆子等药作为煎剂服用常获效验。一般用量为6~10g。

6.用于急性腰扭伤

鹅不食草味辛,性温,有祛风利湿、通窍散寒、散瘀消肿的功效,特别是对于跌打损伤有很好的消肿止痛效果。临床可用鹅不食草15g(鲜品30g)、米酒50ml(不饮酒者可酌减),先将鹅不食草加水400ml,煎至约200ml,兑入米酒1次内服,每日1次,一般1~2次可愈,若连服3次无效,改用他法治疗。鹅不食草配合米酒,更能增强行气散瘀之功,故用于治疗急性腰扭伤可收到良好的疗效,本法有简、便、廉之优点,值得临床应用。但鹅不食草属辛散之品,有耗气伤血之弊,故不适宜体质虚弱患者。

7.用于痹证

鹅不食草功能除风湿、止痹痛、利关节、缓拘挛,对“良性关节痛”“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类风湿”等病症有较好的疗效。如症见肌肉关节酸痛、筋急拘挛、不可屈伸、久治不愈的风寒湿痹者,常配以川芎、防风、羌活、威灵仙、伸筋草等药。一般用量为10g。

【古籍摘要】

①《四声本草》:“通鼻气,利九窍,吐风痰。”

②《本草纲目》:“鹅不食草,上达头脑,而治顶痛目病,通鼻气而落息肉。”

【现代研究】 其挥发油及醇提液部分有祛痰、止咳、平喘作用。50%水煎剂可抑制结核杆菌的生长,并对白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甲乙型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卡他球菌、伤寒杆菌、福氏和宋氏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实验菌株均高度敏感。其蒸馏液1:8400浓度有抑制流感病毒作用。

生姜

生姜最早载于《名医别录》。其性温,味辛;归肺、脾、胃经;其基本功效有发散风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临床应用】

1.用于风寒感冒

生姜辛散温通,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但作用较弱,故适用于风寒感冒轻证,可单煎或配红糖、葱白煎服。本品更多是作为辅助之品,与桂枝、羌活等辛温解表药同用,以增强发汗解表之力。一般用量为6~10g。

尽管在治疗风寒外感中生姜似乎并不被医者所重视,但是在治疗表虚证的桂枝汤中不可缺生姜。豫北名医陈瑞春认为,桂枝汤中五味药,即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严格分析,五味药有两味是血分药,即桂枝和白芍。因而,要说桂枝汤调和营卫,真正起到调和营卫作用的是生姜、大枣。所以说,用桂枝汤调和营卫,姜枣不能缺。

陈老曾经治疗一老教授,因终日畏寒,经常感冒,在某年夏天来诊,自称背部怕冷,既不能洗冷水,也不能睡凉席。据其脉症,拟用桂枝汤原方合玉屏风散,服5剂后身腹如热浴,和煦自如,嘱其再服上方。适逢生姜用完,遂煎无生姜的桂枝汤服。未料,吃了没有生姜的桂枝汤后,全身瘙痒难忍,且不得汗出,皮下郁郁不畅,十分不舒服。第二天又来咨询,问是否有何变故?诊脉察舌,仔细询其各部体征,均如常人。告之暖如热浴,温煦自如。病者惊叹不已。生姜是一味常用药,居然如此重要,可见中医的奥秘。

国医大师何任教授用生姜常考虑姜枣并用,《伤寒论》用姜方近40余则,其中姜枣并用者约30余方。《金匮要略》用姜方,除见《伤寒论》者外,犹有30余方,而姜枣并用近20方。可见其协同应用之多。何故也?以邪中于表必表气之虚,但知去邪,不知崇正,则往往邪去正伤。姜枣协同,据“随剿即抚”之原则是也。以枣而论,守中有走;以姜而论,生者虽散,干则能守。两者同用于内伤杂病,亦相辅相成。故习用仲景之法,亦是探索中之收获。

2.用于脾胃寒证

生姜辛散温通,能温中散寒,对寒犯中焦或脾胃虚寒之胃脘冷痛、食少、呕吐者,可收祛寒开胃、止痛止呕之效,宜与高良姜、胡椒等温里药同用。若脾胃气虚者,宜与人参、白术等补脾益气药同用。

著名老中医叶熙春治疗胃痛,对姜的应用十分讲究,生姜用于和胃止呕,干姜用于温中止痛,炮姜用于暖肾止血。有时取其性,以姜汁拌炒竹茹。有时减其味,用淡姜渣性温味淡以理胃气。一般用量为6~10g。

3.用于胃寒呕吐

生姜辛散温通,能温胃散寒、和中降逆,其止呕功良,素有“呕家圣药”之称,随症配伍可治疗多种呕吐。因其本为温胃之品,故对胃寒呕吐最为适合,可配伍高良姜、白豆蔻等温胃止呕药。若痰饮呕吐者,常配伍半夏,即《金匮要略》小半夏汤;若胃热呕吐者,可配黄连、竹茹、枇杷叶等清胃止呕药。某些止呕药用姜汁制过,能增强止呕作用,如姜半夏、姜竹茹等。一般用量为6~10g。

4.用于肺寒咳嗽

生姜辛温发散,能温肺散寒、化痰止咳,对于肺寒咳嗽,不论有无外感风寒,或痰多痰少,皆可选用。治疗风寒客肺,痰多咳嗽,恶寒头痛者,每与麻黄、杏仁同用,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三拗汤。外无表邪而痰多者,常与陈皮、半夏等药同用,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二陈汤。一般用量为6~10g。

5.用于斑秃

可用鲜生姜、墨旱莲等量,用适量95%酒精浸泡,用棉签蘸药酒涂于患处,治疗斑秃效果满意。

另外,中医临床家张登如认为,产后饮食慎用生姜。张老按本草皆云生姜性温而散,产后血亏气弱之人,岂能用此燥烈之品?而乃风俗习惯产妇饮食动辄投生姜调味,寒性之人,食之犹可,若热性之人,食之如火添薪,其害不可不知。故张老认为产后饮食应慎用生姜为佐料。曾治产妇,产后即厚用生姜投入汤中,数日后口干咽燥,仍强以食之,渐至心烦身热,肌肉消瘦,不欲进食,此热证已极,气血消烁。此时恰好鲜梨上市,张老嘱其多吃鲜梨,方挽转颓势。

产后有宜温之说,故食物常用生姜作调味,婴儿有宜热之言,故襁褓虽夏天亦如冬天之厚,为此俱多引起疾病。寒者温之,热者凉之,用需适宜,非谓生姜不可用。

【使用注意】 本品助火伤阴,故热盛及阴虚内热者忌服。

【古籍摘要】

①《名医别录》:“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

②《药性论》:“主痰水气满,下气;生与干并治嗽,疗时疾,止呕吐不下食。”

③《医学启源》:“温中去湿。制厚朴、半夏毒。”

【现代研究】 生姜能促进消化液分泌,保护胃黏膜,具有抗溃疡、保肝、利胆、抗炎、解热、抗菌、镇痛、镇吐作用。其醇提物能兴奋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心脏。正常人咀嚼生姜,可升高血压。生姜水浸液对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堇色毛癣菌、阴道滴虫均有不同程度的抑杀作用,并有防止血吸虫卵孵化及杀灭血吸虫作用。

葱白

葱白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微温,味甘、辛;归肺、胃经;其基本功效有发散风寒、宣通阳气。

【临床应用】

1.用于风寒感冒

辛温不燥烈,发汗不峻猛,药力较弱,适用于风寒感冒,恶寒发热之轻证。可以单用,亦可与淡豆豉等其他较温和的解表药同用,如《肘后备急方》葱豉汤。风寒感冒较甚者,可作为麻黄、桂枝、羌活等的辅佐药,以增强发汗解表之功。

国医大师朱良春善巧用葱白鲜散外感风寒。朱老认为,葱白辛温而润,是一味发散表邪、宣通阳气之佳品。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即谓其“主伤寒寒热”。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载有葱豉汤,治伤寒初起,寒热无汗。方中豆豉功擅解表透邪,与宣肺通阳之葱白相伍,对外感初起寒热身痛者,不失为简约速效之良方。朱老用葱白治外感初起,有以下三法。一法,用葱白一握,和米煮粥,粥成,加入食醋,趁热食之,可迅速收发汗解表退热之效。此方又名“神仙粥”。盖借米粥以助胃气,充养津液以益汗源,托邪外出,对老人、虚人之外感发热更为相宜。二法,婴儿感冒,不便服汤药者,用葱白绞汁,兑入母乳或牛奶中,然后放奶瓶中吮吸,服后得汗便热退身安。此用药之巧法也。三法,葱白、生姜各30g,同捣如泥状,临用加食盐少许,布包,对感冒发热患者,涂擦其前胸后背,每日2次,涂后盖被取汗,如适当加热后再用,效果更好,此外治法也。

2.用于阴盛格阳证

葱白辛散温通,能宣通阳气、温散寒凝,可使阳气上下顺接、内外通畅。治疗阴盛格阳,厥逆脉微,面赤,下利,腹痛,常与附子、干姜同用,以通阳回厥,如《伤寒论》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一般用量为10~15。

3.用于二便不通

阳不化气,而致小便不通,或大便虚秘者,用此通阳化气,二便自出。可内服,亦可外用,如《全幼心鉴》同乳汁煎服,治小儿不尿;同生蜜阿胶服,治小儿虚秘。亦可单用捣烂,外敷脐部,再施温熨,治膀胱气化不行之小便不通,亦取其通阳散寒之功。外用适量。

4.用于乳汁不通

葱白味辛,性温,通阳。中医临床家郝现军临床发现葱白连根须同煎具有通乳作用。盖葱白多窍,味辛善走通,具有活血作用,故能通达乳络。治疗缺乳时常用葱白连根须5根煎服。此外,葱白外敷有散结通络下乳之功,可治乳汁瘀滞不下,乳房胀痛。

5.用于胸痹

李时珍《本草纲目》菜部第一十六卷云:“卒心急拍,牙关紧闭欲绝,以老葱白五茎去皮须,捣膏,以匙送入咽中,灌以麻油四两,但得下咽即苏。”张仲景《伤寒论》治疗急症用“白通汤”“通脉四逆汤”,皆加葱白以通脉回阳。受此启发,张介眉老中医结合多年临床实践,以法统方,倡导“通阳宣痹”之功治冠心病,认为“通阳”是根本,阳气一通,痰瘀得化,心脏得养,胸闷胸痛方能得解,尤其对防治支架术后再狭窄运用葱白而收良效。

6.用于解毒疗伤

葱白微温而不燥不热,能解毒、消肿、止血、止痛。用于热毒内蕴发为乳痈、疔疮、痈疽、痔,用此解毒消肿止痛,内服、外用皆可。如《备急千金要方》治乳痈初起,单用煎洗;《圣济总录》治疔疮恶肿,同生蜜捣敷;《外科精义》乌金散,治痈疖肿硬,和米粉炒黑,醋调贴之。治疗跌打损伤,外伤未破者,用此煎汤渍,或捣涂;已破者,用此捣烂,焙热厚封。内服一般用量为10~15g;外用适量。

【古籍摘要】

①《神农本草经》:“主伤寒,寒热,出汗,中风,面目肿。”

②《用药心法》:“通阳气,发散风邪。”

③《本草纲目》:“除风湿,身痛麻痹,虫积心痛,止大人阳脱,阴毒腹痛,小儿盘肠内钓,妇人妊娠溺血,通奶汁,散乳痈。”

【现代研究】 对白喉杆菌、结核杆菌、痢疾杆菌、链球菌有抑制作用,对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此外还有发汗解热、利尿、健胃、祛痰作用。25%的葱滤液在试管内接触时间大于60min者,能杀灭阴道滴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