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摄影眼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点、线、面的相互转化

·视觉感受才是确立构图要素的关键

·点、线、面在特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高明的观察者需要具备的两种能力

◎何:世间万物虽然形态各异,但说到基本构成都离不开点、线、面的组合。我们已经着重讨论了点与线,您是否要开始有关“面”的话题?

●李:我正有此意。不如你先给“面”下个定义吧?

◎何:在几何学上,面可以由扩大的点或一根封闭的线形成,密集的点和线同样也能形成面。

●李:在摄影观察中,识别物象(即客观事物)的确离不开几何学的点、线、面概念,但是又不能拘泥于几何学的定义。我个人认为,镜头前的景物,面积很小的形状一般可以看成点,面积较大的形状则可以看成面,又细又长的面就可以看成线。

◎何:按照这种划分方法,分类就变得简单多了,如天空、田野、海洋、房屋和墙壁等都可以称之为面。

●李:但是你还要考虑观察距离。例如,一面近处的墙可以称之为面,但远处的墙可能就成了点;一张近处的面孔可以称之为面,而远处的面孔往往就成为点了。

公园一角·f/11·1/250s·ISO800·-0.3EV·自动白平衡

◎何:您的话很有道理。这是否意味着,在摄影领域里,点、线、面并不是绝对的,而会随着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李:对。我举个容易理解的例子,如《公园一角》这张照片。当时,我正在奥地利林茨的一座公园中漫步,非常欣赏当地的园林艺术。树木、花草仿佛绘画或雕塑一般经过精心设计,被修剪成各种美妙的造型。面对如此漂亮的景物,我当然要举起相机。然而,只是简单复制园林的美丽绝不能满足我的拍摄热情,我希望在美丽的公园中,发现那些感染我的形式诱因。当观察的视野超越事物的具体形象后,那些饱满且富于变化的色块就形成了巧妙的面的组合,色块即是面。在照片《公园一角》中,色块的抽象与枝叶的具象相结合,碰撞出几何之美、结构之美和形式之美的火花。

◎何:虽然我未曾欣赏过林茨美丽的园林艺术,但是这张照片却让我体会到您当时的视觉感受。正如您所说,构图时点、线、面的选择,要视当时最强烈的视觉感受而定。镜头中的枝叶尽管可以看作点与线,但是这些点与线最终还是在构图中镶嵌成面。

鹅群·f/16·1/160s·ISO100·+0.7EV·自动白平衡

●李:《鹅群》也很有代表性。这张照片拍自内蒙古通辽的养鹅场,数以百计的白鹅拥挤在一起,密密麻麻,颇为壮观。我从未见过如此庞大的鹅群,自然被它们吸引了。看着看着,我发现看似混乱的鹅群,实际上有领袖存在。当领头的鹅转弯时,跟随其后的整个鹅群都会一起转弯。就在鹅群改变方向的时刻,竟呈现出一种令人惊异、赞叹的秩序之美:眼前的鹅群就像受阅的士兵方阵,整齐划一,方向一致。我换上400mm长焦镜头,利用它的窄视角和对空间的压缩效果,最大限度地强化了我当时的视觉印象。镜头中的画面成为大的白色块、小的橘红色块和更小的黑色点之间的组合、镶嵌、对照与呼应,具象的鹅群在镜头中被转化成颇具抽象韵致的形式美。虽然满眼点(色块)与线(鹅颈)的疏密聚散,但观者已无暇顾及游离于整体(面)之外的视觉因素了。

◎何:这两张照片既有代表性,又十分生动。您能否进一步谈谈在构图观察时,如何提炼面这种形式结构吗?

●李:《金色的凡尔赛宫》就是一张以突出面这种形式结构为主的照片。

◎何:在这张照片中,最吸引读者视线的金色栏杆为线条结构,您为什么认为它是一张突出面的形式结构的照片呢?

●李:我说过,在摄影领域观察事物的形状和形式,与几何学不尽相同。虽然照片《金色的凡尔赛宫》中无论栏杆还是石墙,都含有线条成分,但是当时我的视觉感受却形成了两大色块——金黄与蓝紫。因此在构图时,还是按照面的形式结构来处理。

◎何:原来如此。也就是说,在观察事物时,要以视觉感受来确立构图要素是点、线,还是面。

●李:对。照片《百叶窗》可以加深你的理解。构成画面的主要视觉元素是线条,百叶窗呈规则的横线与放射状线条,墙壁上映射的光影因百叶窗的图案而纵向排列。规则的横线、竖线与放射线最终合成了色彩和谐的三大块,因而照片给人的整体印象并非线之美,而是面的组合。

金色的凡尔赛宫·f/11·1/250s·ISO200·自动白平衡

百叶窗·f/11·1/500s·ISO800·自动白平衡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世界之所以丰富多彩,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点、线、面不仅可以各领风骚,还可以相互转化。

◎何:以上几张照片都属于构图时点或线最终形成了面的视觉印象,是否存在相反的转化?即明明是面的组合,经过您的摄影观察与镜头的取舍提炼之后,在构图中最终形成了点或线的视觉印象?

●李:的确存在这种情况。摄影时经过仔细观察,发现镜头前事物或景物的主要形态虽然是色块(或几何学中的面),但经过视点的恰当选择,镜头的正确运用,最终在构图中呈现出的视觉感受还是突出了线的形式。《甲板上的奔跑》就是一张这样的照片。那些由玻璃窗、栏杆和地板构成的相似几何形状,在广角镜头强烈透视感的统率下,形成了线的放射、线的重复与线的节奏,而悬在空中纤细的少女身躯,呼应着线的合唱,展现出最强音。

◎何:这张照片构图工整又富于变化,色彩淡雅又兼具明快,而且现实世界中的块和面的确在您的镜头中,转化成了线的视觉美。

●李:照片《雨中的琉璃瓦屋顶》是典型的由块和面构成的画面,然而吸引我拍摄的原因并不是琉璃瓦的块面结构,而是片片琉璃瓦重复、重叠后呈现出来的长线、短线、直线、曲线、竖线、横线之间的排列组合。因此我在拍摄时,选择了俯视角与近视点;在构图时,完全排除琉璃瓦屋顶之外的其他景物,用广角镜头略显夸张地刻画由块、面排列组合而成的线之形式美。

甲板上的奔跑·f/11·1/500s·ISO400·+0.7EV·自动白平衡

雨中的琉璃瓦屋顶·f/11·1/160s·ISO400·-1EV·自动白平衡

◎何:从您拍摄的照片中,我再次体会到点、线、面之间的转化效果。然而作为一位摄影者,面对丰富多变,甚至是错综复杂的具象世界时,如何才能独具慧眼,不仅要从具象世界中看出门道,抽象出点、线、面的形式因素,还能对其进行主观化的视觉处理,呈现出更具有视觉感染力的形式美?

●李:高明的观察力不仅仅在于留意各种事物,也不仅仅要从这些事物中识别并抽象出构成事物的视觉要素与形式因素,还要有能力根据主观诉求,在构图时运用摄影语言,强化某些形式因素或改造这些视觉要素之间的排列顺序以及组合方式,以期使画面的形式美更具有新意,更具有陌生感。

◎何:是否可以这样认为,一位高明的观察者需要具备两种能力:①要比别人观察得更细,观察的视点更新;②要有把握整体视觉效果的能力。

●李:你总结的很对。

◎何:如果能在一般人看成点、线构成的事物中实现面的视觉效果转化(或者反之),这一定与把握视觉观察整体效果的能力有关,不知我的想法是否正确?

●李:我觉得你的提法很有道理,也很有新意。一张照片是否成功,当然有很多制约因素,但是整体效果却是首当其冲的。画家吴冠中先生就曾这样批评宋代画家李公麟:“他重视个体之形,忽视了全局的整体造型效果。”因而我们观察事物时,不能止步于提炼出其中的形式因素,还要有能力看出其形式的整体效果,才能正确地实现点、线、面之间的转化。

◎何:摄影爱好者们要顺着这个思路多看看,多想想。

云和月·f/5.6·1/320s·ISO5000·-2.7EV·自动白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