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线条的魅力
·摄影的形式美在很大程度上由线条决定
·发现并抽离事物中隐含的线条形式
·培养对形式之美的敏锐直觉
·学会从整体的角度去观看
斜阳与晚风相遇在白桦林·f/16·1/30s·ISO400·手动白平衡
◎何:对于摄影式观看的重要性,我们已经有了概念上的了解。可是在奇妙的大千世界中从何“看”起,能否请您为我们理出头绪或指出恰当的切入点呢?
●李:当然可以,那我们就从观察线条在摄影中的作用开始吧!
◎何:以线条为起始,是您随意选取,还是有特别的原因呢?
●李:摄影是以光为基本手段,而只要有光就有明暗,有明暗就会产生线条。德国美学家温克尔曼认为,物体的形式是由线条决定的。正因为如此,摄影的形式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线条决定的,所以我选择从观察线条开始。
◎何:为了能更好地理解您的观点,能否结合照片阐述您的见解?这样更直观,读者也更容易理解并获得启发,了解如何在摄影实践中进行有效地观察。
●李:有一次我和影友们在坝上拍摄,遇到了一片漂亮的白桦林。大家都非常兴奋,面对这片白桦林拍了很久,每个人都拍了不少照片,但最终能获得大家认可的,只有我拍摄的这张《斜阳与晚风相遇在白桦林》。
国家大剧院一隅·f/18·1/60s·ISO250·手动白平衡
◎何:为什么?
●李:因为我看到了他们没看到的东西。他人眼中只有白桦林,而我却看到了线条,看到了线条的排列与组合。面对这片白桦林时,我最初也和他人一样看见了白桦林,看见了树林里的小草和二月兰。但当我认真地观察时,我觉得这片白桦林之所以如此美丽,如此吸引人,是由于它的形式美。而其中最突出、最惹眼的,正是从笔直秀挺的白桦树干中抽象出来的线条的集合与排列。我发现了这一点,并且在拍摄时运用恰当的摄影语言,将我的发现强调甚至夸张地表现出来,使读者能一目了然地通过线条之美来认知,并且感受白桦林的艺术美。
◎何:请您详细介绍一下您的拍摄思路。
●李:我使用180mm长焦镜头,将视点(相机的位置)放在距离白桦林较远的位置。在构图时,切去前景白桦树的树冠,只保留树干,目的是突出其线条感。利用长焦镜头的压缩感,缩小树木与树木的间距,这样树干形成的线条就会显得愈发密集;同时使用小光圈、大景深,以保证线条的清晰。采用低速快门,让花草和树叶因风吹摇动而略显模糊,也增强了树干所呈现的清晰线条。正因为我看见了树林这个概念中隐藏的线条形式(看的方式不同),并通过镜头、光圈、快门速度和构图等技术手段将其加以突出并强化,这张照片才会如此与众不同。
◎何:我真没想到可以把白桦林看成粗细长短的线条排列组合。
●李:通过观察,发现并抽象出事物隐含的线条形式,这种眼光和能力可以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只有不断地练习,并加以强化,才能最终形成对形式之美的敏锐直觉。平时,大家可以多多练习,将平常事物中最具有形式美的部分抽离出来。以《国家大剧院一隅》为例。在拍摄时,我站在大剧院内较高的舞台上,透过玻璃窗向长安街方向望去。作为背景的天空十分明亮,以当时的视角拍摄,钢架结构相当于处在逆光中,于是钢铁的质感消失了,完全变成了线条的组合,对称式的构图令线条结构的张力更加突出。
是而非·f/22·1/100s·ISO1250·自动白平衡
藤蔓·f/11·1/50s·ISO400·自动白平衡
《是而非》同样利用了窗格形成的线条。为了不使画面单调无趣,我借助车身的反光,将车窗上映射出来的窗格线条一起纳入画面。于是现实中的线条与镜面反射的影像形成了似是而非的有趣对应。
参观苏州园林时,我的目光常常被粉墙上攀爬的藤蔓所吸引。细密的茎蔓百条千根纠缠在一起,似剪不断理还乱的线,网住了整面墙壁。如果你细心观察,会发现乱中也有秩序,所有线条都向着藤蔓生长的方向伸展、蔓延,仿佛在传递着一个信息:当夏的喧嚣过去,植物脱去了绿叶的华衣,在温柔的秋阳下,生命更显坚韧。于是我有意选择了一面带有图案的墙壁,拍下了照片《藤蔓》。画面中天然与人工,无序与规则,动态与静止,杂乱与简约,完全不同的两种线条形成的图案在彼此对比与呼应中碰撞出美感。
拍摄《竹影诗情》时,为了避免落入翻拍与复制的俗套,我舍弃了竹子的枝叶,只选取中间部分,并对粉墙曝光,进一步减弱竹子的细节,只突出其形状。在长焦镜头的压缩之下,诗文如点,竹影为线,粉墙好似一幅展开的画卷,别有一番古典诗画效果。
◎何:化繁为简,摆脱了整体的干扰之后,将注意力集中在最具有形式感的局部,的确有助于发现富于创意的线条之美。
●李:也不能放任目光迷失于细节之中,既要善于发现细节之美,又要学会从整体的角度去观看,如这张《晨曦中的箭扣长城》。长城是我一贯钟爱的拍摄主题,为了彰显它奇崛且险峻的面貌,我曾经一次次攀爬、拍摄过北京的箭扣长城。一次夜拍长城之后,我在山上静待黎明的到来。凌晨时分,东方虽然有了微光,可是月亮还高挂在天际。在微弱的光线中,我眺望着长城。石砌的城墙蜿蜒于高山之巅,线条感鲜明灵动,虽然不是我想要的铁马金戈,但却大有“纵横十万里”的气势。我知道,因为砖石的反光率比山体高,因此城墙迎着晨曦,才会展现出优美的身姿。如果再有迟疑,阳光转强,山体的细节就会逐渐显露出来,这美妙的线条也会消失,于是马上拍下了这张照片。在长焦镜头的压缩下,将层层叠叠的远山最大限度地收入画面之中。厚重的山体既是背景,又是长城依托的有力载体。长城沿着蜿蜒的山脊从容不迫地前行,令宁静、深远的氛围中又隐含着一种动势。
竹影诗情·f/5.6·1/125s·ISO100·+1EV·自动白平衡
◎何:暗色的崇山峻岭间,长城的身影跃然于纸上,令人们的视线完全随它的走势而移动。通过您对照片的解读,我已经初步了解了摄影线条的魅力。
晨曦中的箭扣长城·f/8·1/60s·ISO800·手动白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