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肢体语言分析的四项基本原则
肢体语言分析既是一门技术,同时也是一门艺术,要想正确地解读肢体语言的意义,窥探对方内心世界的秘密,识别对方的谎言,必须遵循肢体语言分析的四项基本原则。
1.连贯性原则
肢体语言分析的初学者经常会犯一个最致命的错误,那就是将每个表情或动作分离开来,在忽视与其相联系的表情或动作的情况下,孤立、片面地解读和分析肢体语言。其实肢体语言的解读与分析和两个人交谈时的情境是一样的,结合上下文才能理解句子和词语的意义。肢体语言也有自己的“单字”“词语”和“句子”,每一个表情或动作就好比一个词语,而每一个词语的含义也都不是唯一的。所以,如果你想获取准确的肢体语言信息,就必须坚持连贯性原则,全面掌握这个动作前后的变化情况,完整地、持续地、连贯地观察对方的肢体语言特征及变化规律,否则,就可能误读误判,引起分歧和争端。
举一个例子,挠头所表示的含义有很多,尴尬、犹豫不决、头痒、健忘或者撒谎等,如果看到一个人挠头的动作,就立即去进行分析和解读,出现失误的概率就会非常大。因此,单独对某个动作进行断章取义式的解释和分析,并不具有真正的解释意义,只有将某一个动作还原到其所在连贯的动作序列中,通过连续的观察,才可能真正地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意思。
2.一致性原则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孤立的事物,肢体语言也是一样的,虽然在学习肢体语言的过程中,我们会一一分析人在举手投足间每一个姿势和动作的意义,但是如果仅仅凭借某个动作或某个表情就对某人轻易下结论,很容易得出荒谬的答案。在人们之间的日常交流中,除了语言本身会传递信息外,肢体语言和语音语调也会传递丰富的信息,如果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那么,我们听起来和看起来都会觉得非常舒服,但是假如三者之间的表现是不一致的,我们会觉得不舒服,可能会怀疑其是否在说谎。单独对肢体语言来说,道理也是一样的,单独的一个动作,可能其意思并不能完全确定,但假如上肢体动作和下肢动作的性质是一样的,相互呼应,彼此一致表达,那么,其意思就比较容易确定。
比如,一个人在听到意外的信息后,腿向后退了几步,并且手也出现了回缩的动作,脸上出现了恐惧的表情,这种一致的肢体动作可能告诉我们,这个意外的消息让听者内心感到恐惧了。假如,听者脸上露出了恐惧的表情,但是身体却前倾,两者的不一致透露可能另有隐情,若简单地依据其面部表情判断其为恐惧,可能会失去探索真实情况的机会。也许,他内心并不恐惧,但却需要装出恐惧的样子,目的是为了博得他人的同情和理解。
3.背景性原则
在分析肢体语言的时候,了解动作产生过程中的背景特别重要,背景中往往蕴藏着肢体动作产生的原因,而原因是我们正确理解肢体动作的重要依据。背景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大背景,即事件发生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另一个是小背景,即事件发生的现场情境。比如,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你看见某个人坐在一辆公交车里,双臂紧紧抱于胸前,双腿也紧紧地夹在一起。那么,我们结合现实环境,应该可以明白,他的这个动作是因为太冷而做出来的,其他的解读可能会曲解对方的意思。但假如在一个温暖的房间里,在谈话不太友好的情况下,对方做出这样的姿态,那可能就不是因为太冷,而是一种拒绝的意义。总之,应遵循背景性原则,在分析解读肢体语言时,全面充分地掌握发生肢体语言的背景,全面衡量、综合分析。
4.可能性原则
肢体语言分析是一件非常复杂的智力劳动,要求分析者耳听六路、眼观八方,但是人的注意力分配是有规律的,研究表明,一个成年人可以同时注意到事物的数目,一般为4~6个。虽然人们在进行沟通表达时,全身都在传递信息,但是,人们总会在关注对方的时候忽略某些信息,而注意到其中一些信息,仅凭这些信息去做判断,显然是不够全面的。尽管这些关注到的信息可能更加重要,但依靠不全面的信息来下结论,总是有错误的可能性。因此,在根据肢体语言解释来进行分析判断或下最终结论时,应该遵循可能性原则,即不要随便做出绝对肯定的判断。虽然通过肢体语言解读,可以提高我们对人类语言的理解深度和判断能力,但绝不是百分之百准确的,过于相信肢体语言的分析结果,有可能会适得其反,我们在分析时可以大胆猜测,但在下结论时,必须小心求证。唯有这样,才会让我们在肢体语言分析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