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什么是爱情
一、爱情三元论
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爱情三元论”,又叫做“爱情三角理论”。他认为三块不同的基石能够组合成不同类型的爱情:第一个成分是“亲密”,它包括热情、理解、交流、支持及分享等特点;第二个成分是“激情”,以身体的欲望激起为特征,形式常常是对性的渴望,但是从伴侣处得到满足的任何强烈的情感需要都属于这一类别;第三个成分是“承诺”,包括将自己投身于一份感情的决定及维持感情的努力。亲密是“温暖”的,激情是“热烈”的,而承诺是“冷静”的。这三个元素就如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比如,只有激情,没有承诺,也没有亲密感,这就是一夜情;既有承诺,也有激情,但缺乏亲密感,这就是粉丝对偶像的爱。
激情是爱情的发动机,没有激情,爱情就缺少了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亲密是爱情的加油站,没有了亲密,爱情就容易枯竭,承诺是爱情的安全气囊,没有了承诺,爱情就多了几分危险,时刻有崩溃的可能。
激情、亲密和承诺共同构成了爱情,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不能称其为爱情,正如三点确立一个平面,缺少任何一个点,这个唯一的平面就不存在。斯滕伯格之所以把具备三个基本要素的爱情称为完美式爱情,是因为建立一段稳定、持续的爱情需要恋爱双方耗尽毕生的精力去培育、呵护,那是一项贯穿人生的浩大工程。
然而,具备三个要素并不意味着爱情就成为现实,爱情需要更多的努力来调节这三者的关系。爱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难怪现在有人认为爱是一种能力,并非天生就有,需要不断的锻炼和实践才能培养出来。爱是一种能力,被爱也是一种能力,而且还需要成为一种艺术。在这个连爱情都需要能力才能支撑的时代,艺术地谈一场真正的恋爱谈何容易!
从这三个构成要素来看,要找到并享受真正的恋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许多人以为他们正在谈恋爱,但他们不知道那并不是爱情,充其量只是还没成熟的类爱情或者非爱情。
二、你的爱情是什么味道
每个人的爱情都是不同的,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恋爱的方式,一千个恋爱的味道。你的爱情是什么味道呢?
斯滕伯格根据激情、亲密和承诺三大要素组成了七种不同类型的爱情:
第一种是喜欢式爱情:只有亲密,在一起感觉很舒服,但是觉得缺少激情,也不一定愿意厮守终生。没有激情和承诺,如友谊。显然,友谊并不是爱情,喜欢并不等于爱情。不过友谊还是有可能发展成爱情的,尽管有人因为恋爱不成连友谊都丢了。
第二种是迷恋式爱情:只有激情体验,认为对方有强烈吸引力,除此之外,对对方了解不多,也没有想过将来。只有激情,没有亲密和承诺,如初恋。第一次的恋爱总是充满了激情,却少了成熟与稳重,是一种受到本能牵引和导向的青涩爱情。
第三种是空洞式爱情:只有承诺,缺乏亲密和激情,如纯粹的为了结婚的爱情。此类“爱情”看上去丰满,却缺少必要的内容,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第四种是浪漫式爱情:有亲密关系和激情体验,没有承诺。这种“爱情”崇尚过程,不在乎结果。
第五种是伴侣式爱情:有亲密关系和承诺,缺乏激情。跟空洞式“爱情”差不多,没有激情的爱情还能叫爱情吗?这里指的是四平八稳的婚姻,只有权利、义务却没有感觉。
第六种是愚蠢式爱情:只有激情和承诺,没有亲密关系。没有亲密的激情顶多是生理上的冲动,而没有亲密的承诺不过是空头支票。
第七种是完美式爱情:同时具备三要素,包含激情、承诺和亲密。只有在这一类型中我们才能看到爱情的庐山真面目。
斯坦伯格很聪明,在这些爱情前面都加了一个“式”字,因为在他看来,前面列举的六种都只是类爱情或非爱情,在本质上并不是爱情,只有第七种才是爱情,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碰到的类爱情和非爱情的情形太多,以致把具备三要素的爱情基本当作是一种超现实的理想状态。
另外一种类型叫做无爱:三个因素都不具备。很多包办婚姻属于这种类型。
三、男人和女人眼中的爱情
男人和女人,永远都是两种不同的动物。即使彼此相爱,也会在做着同一件事情的时候想着不一样的问题。男人与女人的哲学,是两个宇宙间的事情,永远弄不到一起去。恋爱中的男人不乏“呆头鹅”,他们不知道女人心里想的是什么,要的是什么,往往需要被女人指挥。女人生气了,男人也着急:“你到底要我怎么样,你倒是说呀!”恋爱中的女人变得很幼稚,本来自己能搞定的事情一定要男人来帮忙,享受被宠坏的感觉。
男人和女人对爱情持不同态度,恋爱中的男女们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在爱情战役中“所向披靡”。
爱情有多重
对女人来说,爱情占生活的百分九十,她们一旦进入爱情,整个世界都开始围绕这个男人转。每次约会都打扮得花枝招展,只为赢得男友的赞美;闺蜜的约会可以推掉,只为陪男友吃顿晚饭;本来胖嘟嘟的可爱女孩可以减肥,只为男友不经意间说到喜欢骨感女人。女人更崇尚浪漫唯美的爱情,琼瑶阿姨笔下那些“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的誓言会让她们感动得泪水涟涟。
可是对男人来说,说不定刚好相反,爱情只占了生活的百分之十!在男人眼中他们并不了解为什么爱情可以是女人的第二生命,可以是生活中的氧气,还要把所有心力倾向于爱情,这是男人无法懂的。男人只懂得要实际一点,因为爱情与面包上,还是要先填饱肚子后才可能去谈风花雪月的事,所以很多事情上,有时会推迟你们的约会,有时会很无情地打发掉你,有时会将兄弟的事比跟你的约会排到更重要的位置上,让你觉得他无情或是他不够爱你之类的。其实,他一点儿也没有蔑视你,只是他很专心地做眼前他认为比较实际的事情。
沉默与诉说
“三个女人是一个菜市场”,正是形容女人特有的爱说话毛病,不管大事小事,不管熟人生人,从生活到公司,从屋内到巷口等,只要开口就很难停得了口。这是因为女生喜欢跟人分享事情或是秘密,所以就会絮絮叨叨地数落。女人正因为觉得信得过你、毫无心机才跟你说。
可是男人并不这样想,他会觉得你聒噪,甚至一点神秘感也没有了,变得只是无聊,而且有时他想要说的话都被你抢光了,那么他就更不愿意开口了。这时男人要的是女人聆听他想要说的话,并沉默一些,并适时的给男人一个肯定的眼神,这就足够了!
分享的欲望
女人很喜欢跟姐妹们分享事情,无话不谈是女人私交的象征!买了新衣服要兴高采烈地向姐妹们展示,新交了男友更要大张旗鼓地给姐妹们过过眼。心里有什么忧愁烦闷都一股脑倒给朋友们,希望得到安慰和开解。
可是男人并不喜欢这样,他会觉得这是两人的事情,没有必要给第三者知道,把隐私透露给别人,会造成他有被背叛与出卖的感觉,你的事毫无隐瞒地说,会让他很不自在,如果是第三者在不了解的事情上又加油添醋一番,更会让他无法忍受。
想法简单或复杂
女人总会想一些很奇怪的问题,例如:为什么他挑这个时间打过来找我出去?为什么他要明天请我去看电影?是不是有特殊的原因?其实男人的想法很简单,他并没有女人这么复杂的想法,他想知道的事就会直接问出口“今晚有空吗?”就是真的指今晚,“你现在方便接电话吗?”就是真的指现在。不要特别去想为什么,因为他会找你,打给你,想法很简单,就是喜欢你才会找你罢了!
失恋后的心情
女人只要一失恋,很容易观察出来的,比如头发剪了、换了习惯、并会异常地欢笑或是伤心,大吃大喝或是滴水不沾等,都是很容易看的出来的。
男人就很难看得出来,也许是生理、心理因素不一样,不过有学者说过:“在心理上,男人比女人更易产生克服痛苦的精神化学反应。”也许男人比较懂得因为还会再恋爱,所以何必让自己老是处于失恋状态呢?因为最好的疗伤方法就是再找一个爱情,因为男人懂得“天涯何处无芳草”这个道理。
四、同性之爱
同性恋是指一个人在性爱、心理、情感上的兴趣主要对象均为与自己同性别的人,无论这样的兴趣是否从外显行为中表露出来。
同性恋古已有之,即所谓的“断袖之癖”。故事源于西汉建平二年,汉哀帝钟情于御史董恭的儿子董贤,对其宠爱有加,常常同车而乘,同榻而眠。一次午睡,董贤枕着哀帝的袖子睡着了。哀帝想起身,却又不忍惊醒董贤,随手拔剑割断了衣袖。后人将同性恋称为“断袖之癖”。
当今社会,大家对同性恋并不陌生,从电影《断臂山》到香港演员张国荣在演唱会上的表白,从台湾著名主持人蔡康永在某谈话节目中大谈自己的男友到张敬轩坦白承认自己是同性恋,社会对同性恋的容忍度似乎越来越大。
究竟应该怎样看待同性恋呢?同性恋是少数人特殊的性取向。国外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同性恋并非罕见的现象。许多学者也曾试图从生物学角度揭示同性恋的现象,寻找同性恋的基因,但目前的研究尚无确切结论。更多的专家认为,同性恋既有生物学的基础,又有社会心理学的因素。
在2001年修订的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关于《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中,已将同性恋删除。它不再被当作一种疾病,只将同性恋人群中伴有心理障碍的部分列为精神科关注的问题。终生不变的同性恋,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素质性同性恋”,在整个同性恋群体中并不很多;大多数同性恋者在外界影响下可以改变或减轻其同性恋倾向,我们称之为“境遇性同性恋”。
同性恋之谜是个复杂深奥的学术问题,但同性恋作为社会现象又令人无法回避。作为现代人,每一个公民都有自己的合法权益和相应的社会责任。对于性爱问题也同样如此,每个人都应该有权利选择过他自己想要的生活,有权利决定未来和谁在一起,建立怎样的关系。但是这些选择既要尊重个人的需求和选择,又不可妨碍他人的权益,须遵守社会的道德和法律。
某疾控中心的专家表示,虽然目前我国尚未制定针对同性恋群体的专项法律,但这部分人的现实存在已是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对卫生工作而言,同性恋群体是艾滋病传播的高危人群之一,及时贴近地对其进行督导是疾控部门应尽的职责。此外,隐蔽环境下生存的同性恋群体应该受到社会的广泛帮助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