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3 员工激励的心理学基础是什么
A 激励的过程和机制
员工激励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在一定的机制下产生作用。员工激励机制是激励的各项活动在运行中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及其与激励效果之间内在联系的综合机能。下图反映了员工激励的过程和机制。
激励的过程和机制图中表明,当人产生需要而未得到满足时,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紧张不安。当遇到能够满足需要的目标时,即认为达到目标的条件时,这种紧张不安的心理就会转化为动机,并且在动机的推动下,向目标前进。目标达到以后,需要得到了满足,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就会消除。随后,由于人的欲望所起的作用,又会产生新的需要,引发新的动机和行为,这是一个循环。还有一条路线就是,行动的结果可能不能够达到目标,这个时候,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可能会采取不同的态度,有人会采取积极的态度,主动撤退,或者找其他的需要进行替代。
早期的激励理论回答了以什么为基础、或根据什么才能激发调动起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问题,包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等。激励理论中的过程学派认为,通过满足人的需要实现组织的目标有一个过程,即需要通过制订一定的目标影响人们的需要,从而激发人的行动,包括弗洛姆的期望理论、洛克和休斯的目标设置理论、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式、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等等。
A 期望理论
最具代表性的弗洛姆的“期望理论”认为,一个目标对人的激励程度受两个因素影响:
(1)目标效价。
指人对实现该目标有多大价值的主观判断。如果实现该目标对人来说,很有价值,人的积极性就高;反之,积极性则低。
(2)期望值。
指人对实现该目标可能性大小的主观估计。只有人认为实现该目标的可能性很大,才会去努力争取实现,从而在较高程度上发挥目标的激励作用;如果人认为实现该目标的可能性很小,甚至完全没有可能,目标激励作用则小,以至完全没有。
这个理论强调,个人的期望可以激发出个人向上的力量。根据期望理论,一个人所作出的决策是三个普遍观念——价值、绩效获奖估计与期望的产物。价值是员工对奖励价值的评价,绩效获奖估计是高工作绩效能够受到奖励的可靠性,而期望则是一个人对自己努力能够带来良好工作绩效的信心。这三者左右着员工潜力的发挥。那些相信自己的努力能够带来出色工作绩效,并预计他们的成就可以获得重大奖励的员工,定会提高自己的生产积极性,并在奖励与他们期望吻合以后继续保持这种积极性。
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实验,这个实验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教授设计完成的。1968年的某一天,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可朴森来到一所小学。他们从一至六年级中各选3个班,在这18个班的学生中进行了一次煞有介事的“发展测验”。
他俩将一份学生名单交给了有关教师,并以异常肯定的口吻说名单上的孩子都有优异发展的可能。出乎很多教师的意料,名单中的孩子有些确实很优秀,但也有些平时表现平平,甚至水平较差。对此,罗森塔尔解释说:“请注意,我讲的是发展,而非现在的情况。”鉴于罗森塔尔是这方面的专家,教师们从内心接受了这份名单。而后,罗森塔尔又反复叮嘱教师不要把名单外传,只准教师自己知道,声称不这样的话就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8个月后,他们又来到这所学校,对18个班进行复试,结果他们提供的名单上的学生成绩有了显著进步,而且情感、性格更为开朗,求知欲望强,敢于发表意见,与教师关系也特别融洽。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是“期望”这一神奇的魔力在发挥作用。他们提供的名单纯粹是随便抽取的,根本没有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罗森塔尔教授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在人们心中有很高的权威,老师们对他的话都深信不疑,因而寄予他们更大的期望。虽然教师们始终保守着这张名单的秘密,但在上课时,他们还是忍不住给予这些学生充分的关注,通过眼神、笑貌、音调等各种途径向他们传达“你很优秀”的信息,实际上他们扮演了皮格马利翁的角色。
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他们变得更加自信、自爱、自尊、自强,变得更加幸福和快乐,奋发向上的激流在他们的血管中汹涌,结果真的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个令人赞叹不已的实验,后来被誉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
其实,不仅是对学生,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积极的期望会使人向好的方面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面发展。因此,要想使你的下属表现得如你所愿,你应该学会使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学会传递积极的期望。告诉他你认为他很棒,告诉他你对他的期望,不断地鼓励他,他的表现绝对会超过你的想象。
自信决定于人们所做出的成绩与期望的接近程度。这两者的差距越小,那么所产生的自信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