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on 5 掌握原理比熟练技巧更重要
如果有人问我,什么时候是跳槽、找工作的黄金时间,我会告诉你“随时”;如果有人问我,一个新人进入职场,多长时间能第一次跳槽,我也想说“随时”;如果有人问我,简历怎么才能压缩成一页纸,我会说“那不重要,重要的是把自己的优点浓墨重彩地写明白,版式清晰好看”;如果有人问我,纪律性对于工作重要吗?我会说“很重要”。我知道有很多人说:招聘市场春节后工作机会多;年轻人第一份工作做满三年跳槽是比较合适的;简历要一页纸;还有谷歌和各种高科技企业的管理是多么人性化。他们说得对吗?其实也对,只是把问题简化了,并且口耳相传之后,这些说法背后的道理逐渐被湮没,只剩下教条。
比如求职的黄金时间,春节以后固然因为跳槽的人多而带来的岗位也多,但同时竞争的人也更多了,基本上处于应届生和社招人员混战的局面,对个人而言求职压力并不会小。
比如“跳槽之前要在一个单位或岗位做满三年”,这是因为一般人从新手进入一个行当,从熟悉岗位、行业到具备独立处理各种突发问题及综合性问题的水平,普遍来说是三年,但这有一个前提是已经选定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如果还没有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与其强忍着,不如早点跳槽尝试适合自己的方向。
一页纸简历的本意是写简历时要重点突出,叙述精炼一些,不要写太多与所求工作没有直接关系的信息,附着太多证件和证书。所以无论是一页还是两页纸,重点不是页数,是简历的陈述结构、对自己优势的表达,以及版面设计的润色。
至于人性化管理,我没有办法了解谷歌真实的管理运作,但从本土广大民企的发展水平来说,“勤俭闹革命”仍是唯一的出路。而作为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自律能力,你在对纪律性要求高的行业待着会比较不舒服,而在SOHO这样高度自由化的工作模式下工作则会更加无法有效产出。
不仅在求职和工作心得方面,几乎在人生的各个方面都有人写“不能不看的8句话”“最好的××经验”之类的指南。在网上说一句话、发表一篇文章的成本很低,这让阅读者更容易获得各种意见,但如果阅读者不能加以甄别,则会深受其害。我一直认为对人可以少琢磨一些“为什么”,一则人心隔肚皮,没那么好猜;二则一个人可以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与他人的互动模式。但对于一个现象或者一个含混不清的道理,多问几个“为什么”,追溯一下来龙去脉,人才会慢慢地“明事理”,才会头脑清醒地在纷繁复杂的变动中保持本心不变。知道道理是一回事,要把道理变成自己真懂且能够应用的,总得有一个“亲自做一遍,凡事问到底”的过程。
我最近遇到一个陌生的行业,在探索客户需求的过程中请教了一位业界大拿,这位大拿高举高打地给予了纲领性的指示,我听完之后觉得特别有道理,但回到电脑前却发现还是无处下手,然后又回头找大拿,大拿沉吟片刻后,告诉我去客户一线直接盯三天,看最好的部门和最差的部门都是如何工作的。在这个过程中,问题就慢慢解开了。
一直以来很多人把“读书”看作重要的学习手段,这没错;我们作为咨询培训行业人士,当然也会拼命向企业洗脑说要“重视培训体系建设”,这其实也没错;许多在职人士隔一阵子就觉得自己不懂的还有许多,要去做个进修,这当然更是好事。但对于在职人士来说,真正知识的力量体现并不主要在获取这些二手知识上,而在于对自己岗位中发生的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然后把自己的知识与之结合,形成解决与改进的方案——这一点无论对于管理者还是专业人士,哪怕是服务类岗位与操作工种来说,都是真正有效的提升之道。看起来最慢的方法,一旦搞通几个关键问题,就一通百通并且效果持久。
很多从事专业工作的人,往往在度过最初的学习期之后就走向另一个误区——“为专业而专业”,谈起岗位评估能拿出四五种工具,谈起招聘则能总结出各种“见微知著”的对人的评估方法……跟同行谈起来是一番指点天下、玉尺量才的气派,但一旦回归到企业内部管理上,总觉得业务部门都不配合,自己一番管理体系化、精细化的理想抱负无人理解、无法实施。
还有很多管理者困扰于制定了那么多制度流程,却总是一落地执行就走样,最后往往不了了之,如何提升管理效率终究成为痼疾。
这让我想起德鲁克先生在《组织的管理》中曾经讲过的“三个石匠”的寓言故事:
三个石匠相互闲聊,彼此询问将来准备做什么。其中一个石匠回答说:“我要挣钱谋生。”第二个石匠回答说:“我要做出全国最棒的石匠活儿。”第三个石匠眨了眨眼睛说:“我想修建一座大教堂。”
德鲁克先生认为,第一个石匠只是一个庸人,第三个石匠才是一个真正的管理者。但值得注意的是,德鲁克先生同时认为第二个石匠是一个大问题。专业是非常必要的,没有专业,任何商业都无法繁荣。但危险在于,工人和专家往往相信自己能够做成一些大事,而事实上他们不过是磨光石头或者清理废弃石块的人。专业在商业运作过程中是必须鼓励的,但是它永远要与整体的需求相联系。
在老国企的传统里,即使默认大学生是干部身份,是要做管理岗位的,也会有一个去一线的见习期,然后经历层层的选拔,一个部门接一个部门的历练,逐渐培养出做管理的能力。现在的整体趋势是企业组织的扁平化,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的客户,200人的企业有15个中层管理人员,然后上头就是老板。大家各做一摊,专业化是专业化了,企业也减少了冗员和出现不可替代者的风险,但作为个人的发展则受到了更大的制约。
传统上一直认为“有一门好手艺就饿不死”,这可能是真的,但如今我们的专业表现越来越需要靠智力成果以及团队绩效来体现,我们不太可能像一个好车工那样,去了哪里都是一个好车工,我们只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决企业当前最重要的问题”。举例来说,对于HR来说,很多时候招聘是一个麻烦,几乎从年头到年尾,业务部门就不停要人、走人。勤奋地去做招聘也算解决办法之一,做到了这个,起码领导也说不出什么了。如果想搞通这个问题,那必须从多种角度去思考——内部人员是否存在能力缺陷、内部是否存在工作流程的问题、招聘计划的提出是否盲目、现有人员是否能实现两个人干四个人的活儿拿三个人的钱……这些问题大多不能通过询问得到现成的结论,而是要自己逐个环节去观察摸索。摸索一轮之后,对于HR管理中什么环节会出现什么问题、问题的表现是什么就基本上清楚了。只有这样,方能被称为“行家”,否则最多不过是一个勤奋的办事人员而已。
当然,一个经验用一生如今也已经不现实,所以,这种实践的精神必须持之以恒,如果有一天我们发现我们不再跟一线有接触了,我们不再更新我们的知识和经验了,那就说明真的老了。希望我们都能永葆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