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的进化:人工智能将如何重塑人类的交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作者简介

牟怡

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特别研究员,媒体与设计学院传播学专业副教授,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中心副主任。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分别在美国波士顿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和康涅狄格大学获得化学硕士、传播学硕士和传播学博士学位。同时担任10种国际学术期刊的邀请审稿人,曾获得过新闻与大众传播学会、美国传播学会、上海交大一国际传播学会国际新媒体论坛最佳论文奖等荣誉。长期致力于新媒体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与效应的研究,尤其在人机传播和技术在健康传播的应用等领域著述颇丰。

作为跨界的研究者,牟怡博士主张从问题出发,打破既有的学科界限。近年来关注的领域跨越传播学、心理学、公共健康、人工智能、认知科学、技术哲学等。目前的研究课题尝试摸索人与智能机器的交流模式,并从跨文化的角度将本土文化特点融入其中。

彭兰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

数字时代,人机传播是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之外的另一种重要的传播形态。在人工智能的推动下,人与机器的对话,正深化到人与自我对话的层面,成为入内传播的一种投射或处化。机器作为“人的延伸”,也是人际传播的一种中介,而人工智能将为冷冰冰的、程式化的机器赋予温度与灵性,使机器在人与人的互动中扮演更聪明的角色。人工智能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今天我们习以为常的传播形态。本书作者将人工智能置于传播的视野下洞察,让我们看到人工智能与传播两者碰撞后的耀眼光亮,也让我们思考人工智能时代全新的人机关系及其挑战。

庞建新

优必选科技公司(中国人工智能与服务机器人领先企业)研发副总裁

从传播的角度去看人工智能是一个根有趣的话题。人工智能是一种通用的科学技术,通过在一个个应用场景中的应用去影响人和他所在的人群。通过读种方式,人工智能影响了几乎所有的领域,传播就是其中一个。人工智能的进步,改变了传统的信源(信息的源头)、信道(信息传输的通道)和信宿(接受信息的终端)的表现方式,正是因为这些改变让人们对人工智能开始有点儿凝虑和担心,但这种疑虑和担心何尝不是入类本身的一个进步呢?我相信入工智能带给我们的是美好。尽管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人工智能只能应用在一些特别的场景里,不过我们应该时刻准备好拥抱这种进步。这本书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