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学含义 动态考察
“国学”是一个不断演变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其内涵和外延差异较大。《周礼·春官》谈到乐师的职责时说:“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孙诒让《周礼正义》对此解释说:“国学者,在国城中王宫左之小学也。”可见,周代的“国学”是指国立小学。从西汉开始,历代政府普遍设立太学,以实施高等教育,“国学”随之发展成为包括小学与太学在内的国立学校的统称。到了东汉,“国学”又专指太学或国子学。《后汉书·朱浮传》记载,在建武七年的时候,太仆朱浮以“国学既兴,宜广博士之选”建议国家在太学兴起后,要广招博学之士传播学术。可见此时的“国学”还不是指“学术”,而是指“太学”。
清末民初,西学东渐,西方文化以席卷之势汹涌而来,许多人担心中国学术消亡,就借鉴日本提倡国学的做法倡导国学。1902年,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首次以“国学”一词称代中国传统学术,以示与“西学”相区别。此后,邓实、章太炎、谢无量、罗振玉等一大批学者或创办报刊,或建立社团,纷纷加入倡导国学的行列,“国学”用以称代中国传统学术得到了广泛认可。
与此同时,还有两个名词与“国学”并行使用,一是“国故”,一是“国粹”。1910年,章太炎发表《国故论衡》,以“国故”指称中国传统学术,以示与“国新”(国之新学)相区别。钱玄同、刘师培、黄侃等人也使用过“国故”一词指称中国传统学术。对此,1923年1月,胡适在《〈国学季刊〉发刊宣言》中说:“‘国故’这个名词,最为妥当,因为它是一个中立的名词,不含褒贬的意思。‘国故’包含‘国粹’,但它也包含‘国渣’。”胡适的这一说法得到许多学者的认可。曹聚仁在《国故学之意义与价值》一文中对此还做了进一步解释:“‘国故’之‘国’,乃专指‘中国’而言,非泛称也。‘故’之义为‘旧’;以今释之,则与‘过去’二字相当。”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章太炎等人所提倡的“国故”,是主张用传统的方法研究传统学术,而胡适等人则主张借鉴西方的研究方法来“整理国故”。胡适于1919年8月在《新潮》上撰文说:“用科学的研究法去做国故的研究。”同年11月,他又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中提出了“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主张。
与此同时,邓实、黄节、梅光迪、吴宓等人则以“发明国学,保存国粹”为口号积极倡导“国粹”。邓实创办《国粹学报》,并以此为阵地,宣传国粹。1905年2月,黄节在《国粹学报》上发表《国粹学报叙》说:“国固吾国也,学即吾学也。海波沸腾,宇内士大夫痛时事之日亟,以为中国之变,古未有其变,中国之学诚不足以救中国,于是醉心欧化,举一事革一弊,至于风俗习惯之各不相侔者,靡不惟东西之学说是依,慨为吾国固奴隶之国,而学固奴隶之学也。不自主其国而奴隶于人之国,谓之国奴;不自主其学,而奴隶于人之学,谓之学奴。”看来,邓实、黄节等人抵触西学,并非完全出于对西学的认知,而是出于一种文化情感,同时也是出于一种深沉的忧患,他们担心中国学术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不能独立自主,由此可能导致中国文化成为西方文化的奴隶。
经过一番讨论后,19世纪20年代,大家终于统一了认识,开始普遍使用“国学”一词来概括中国传统学术。蔡尚思在《中国学术大纲》一文中说:“国是一国,学是学术,国学便是一国的学术。其在中国,就叫做中国的学术。既然叫做中国的学术,那就无所不包了。既然无所不包,那就无所偏倚了……中国的固有文化,都不能出此国学二字范围外。”胡适也有类似的说辞:“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国学季刊〉发刊宣言》)
从此各大学所成立的以中国传统学术为研究或传播内容的学术机构或教学机构都以“国学”一词命名。1922年,北京大学成立国学门;1925年,清华大学成立国学研究院;与此同时,燕京大学、厦门大学、齐鲁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大学等纷纷成立国学研究机构或国学院系,一时间国学得到了蓬勃发展。但是“九一八事变”的一声炮响阻断了中国学术的自我更新之路,学术界开始分化。一部分人投身抗日,放弃了学术;一部分人转向后方,继续坚持研究。后者在国民党败退以后又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去了我国港台地区或海外,一部分留在了中国大陆。留在中国大陆的这部分学者,在“文革”中又受到严重冲击。国学的研究几乎断裂。
“拨乱反正”以后,政府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国民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当生存不再成为人生困扰的时候,人们开始寻找精神的家园。中国的发展虽然得益于西方科学技术和管理科学的引进,但是能够安抚国人心灵的还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在20世纪90年代,一股来自民间的“国学热”开始兴起,一直持续至今,热度不减,而且大有蓬勃发展之势。
时至今日,“国学”的内涵已经发生明显变化。在学术界尚未对国学做出统一界定之前,广大人民群众早已对国学有了自己的理解,国学似乎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学术,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永恒价值和普遍意义的思想观念、文化底蕴和精神家园,是与外国文化共生并存、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精神。
人民的普遍共识就是这个时代的主题,学科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学术发展到今天,学科门类越来越多,科目划分也越来越细。传统国学所包含的内容已经被分列到不同的学科门类,比如文学、史学、哲学、语言、艺术、社会、政治、教育、法律等。在这种情况下,再笼统地将国学锁定为中国传统学术,国学就无法与其他门类相提并论。所以要想让国学的概念能够独立存在,就必须赋予它不同于上述学科门类的内容,于是人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支撑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文化基础——中国文化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