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何惧问出身:沙船、海运、开埠
上海市市标
上海市的市标,由沙船、白玉兰、螺旋桨三个元素构成,白玉兰是市花,而螺旋桨表示航运,寓意不断前进。沙船是什么?现如今别说知道沙船甚至听说过沙船的人都不多,从登上市标这一点来判断,其必定对上海有着特殊的意义。
沙船是一种平底船,是上海特色,也是上海人的发明。
上海向南海水较深,向北较浅,南来的船只习惯在深水区航行,到了上海无法继续向北航行,而且从上海往北的海域,洪沙多,退潮时沙滩露出海面,南方的尖底船就被困住了。因此,南来的货船不到上海便卸货,转运河送货,直到沙船被发明出来。
发明沙船的是浦东人张瑄和崇明人朱清,他们是结拜兄弟,都不是有学问的人,张瑄根本不识字,俩人一起干的活,是当海盗。有些记载为先人避嫌,忽略不提。其实,英雄何惧问出身,张瑄从一介草莽到朝廷重臣,一生经历跌宕起伏,非常励志,好一个威武霸气的浦东人。他没文化但本领高强,胆识过人,被海盗推为首领,率领一帮好汉,在浦东沿海纵横叱咤,主要贩卖私盐,当然一定干过抢掠的事。到底是上海人,张瑄不仅彪悍,也精明得很,具有审时度势的眼光。元朝初年,他掂量了下形势,决定率众海盗归顺朝廷。他判断准确,行动迅速,顺顺当当入朝为官,立了很多战功,得到最高领导忽必烈的赏识。当时政府财赋主要依靠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供给,而那时的大运河干涸不畅,漕粮北运成了一大难题。张瑄站了出来,提出海运设想。驰骋海上多年,让张瑄把这片海域的脾气摸得透透的,他设计督造了60条专用海上运输的帆船,沙船诞生了。
这种平底船完全不惧北方的浅滩,也无畏多洪沙的海,它最多平搁于沙滩,待海潮上涨便可继续航行。海上漕运从此开始,上海的发展步入上行通道。张瑄的官越做越大,忽必烈对他的赏识也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临死前还要手下大臣必须保全张瑄,想来也是有预感的。果然,新皇帝上位不久,找个借口就把张瑄杀了,海上霸王以悲剧的形式落下人生帷幕。
张瑄的传奇人生和他的沙船,在上海历史留下明亮的一笔,正是他的作为让上海海运港口的地位及政治地位重要起来。连着带动江浙沿海几十万人从事海运活动,不少人赚得盆满钵满,促进了这个地方的经济发展。造船技术也得到极大发展,郑和下西洋的造船技术及人才队伍,都与张瑄、朱清的班底有关。上海的造船和航海技术、航海人才,就是在这个时候培养出来的。
沙船
因而,沙船在上海的发展和海洋文化品格的形成中,是关键的起点和推力。到了清朝,黄浦江上大小沙船300余条,常年航行在上海到天津的北洋航线上,上海也成为江海均可航行的大都会。
历史到了1843年,又是一个拐点,上海开埠,全世界冒险家纷纷涌入,英、法、德、日、美利用先进的造船技术挤兑打压中国航运业,垄断航运交通,控制沿海经济。沙船日落西山,终于出局。
与沙船一起被掠夺的还有黄浦江两岸的码头,从1853年,浦东出现第一个外商码头,到1926年黄浦江两岸的外商码头已有37个。软弱腐朽的清政府,把保税特权也给了老外,德国瑞记洋行在陆家嘴附近建造的油码头,就是最早享有这一特权的码头。
在外国人的虎视眈眈之下,中国的民族资本家并没有弃权,他们中有人拍案而起。煤炭大王刘鸿生与人合资购进了英商怡和洋行在浦东董家渡路的码头产业,之后又频频出手购买码头,1927年豪掷32万银元,买下浦东周家渡地区的荒滩,建了座水泥钢筋码头,即今天的周家渡码头,是上海港规模最大的私营华商码头。
痛感中国工业之落后,1872年洋务派的领袖李鸿章,开启中国近代工业的序幕。在此重要时刻,一位贴有浦东、沙船标签的重量级人物出场,义无反顾地扛起振兴中国航运的重任。他就是朱其昂,浦东高桥人,张瑄的同乡,沙船世家,也是个卓有见识的富豪。他受李鸿章所托,为最早的官督商办轮船企业——轮船招商局,拟定章程,并成为实际创办人。朱其昌招来两个也是沙船大腕的兄弟朱其诏、朱其彝共同创业,从劣势中奋起,艰苦地与外商抗争。他们从洋商手中挽回利权,开拓了日本、菲律宾、新加坡航线,驶向世界。
1876年,一个特别值得纪念的年份,轮船招商局以222万两白银购并了称霸中国江海10余年的外国最大航商——美国旗昌轮船公司,扬眉吐气。这是晚清第一个走向世界、参与海上航运市场竞争的中国企业。此后,招商局创办近代第一家保险公司,第一家修船厂等等,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1947年,以招商局为首的轮船业在上海成立全国轮船商业联合会,理事长也是个浦东高桥人,他是大名鼎鼎的海上闻人杜月笙。
轮船招商局兼并了外企旗昌轮船公司。图为轮船招商局大楼(1901年)
原马勒船厂办公楼
那时浦东还有个英商的马勒船厂。马勒这个名字听着耳熟,没错,他就是浦西那座漂亮的、有童话风格的马勒公馆主人。在浦东的造船厂,他也建造了一幢现代独立式花园别墅,取名为“浦东马勒公馆”,也非常幸运的得以完整保留至今。1937年11月上海沦陷,马勒造船厂因远离战争而着力发展生产,闷声大发战争财。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马勒造船厂进入衰退期。抗战期间,马勒造船厂的工人在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下,以互结兄弟的形式发展抗日组织,进行抗日活动,留下了光辉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