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卡锡与明斯基
麦卡锡(见图1.4),1927年出生于波士顿,他的父母都是美国共产党员,曾经为劳工和妇女的权利做出过斗争和贡献,他似乎也从父母那里继承了一些理想主义思想和组织才能。麦卡锡从小就天资聪颖,小学时连续跳级,高中时开始自学加州理工学院一、二年级的微积分教材,把书上练习题全作了一遍,后来,他被加州理工学院数学系录取,并立刻申请直接进入大学三年级学习,而且很快得到了批准。
图1.4 麦卡锡
在加州理工学院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麦卡锡听到了伟大的计算机先驱冯·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的学术报告:“自动操作下的自我复制”。在报告中,冯·诺伊曼提出能够设计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机器,这个观点激发了麦卡锡的极大兴趣。他不禁暗暗思索,这种机器能不能拥有像人类一样的智能呢?可以说,与冯·诺伊曼的这次相遇和后来的交流,最终确定了麦卡锡终生的职业方向。
麦卡锡在24岁时就拿到了普林斯顿大学的博士学位,后来又结识了香农和IBM公司的纳撒尼尔·罗切斯特这些大师,还认识了他的好友明斯基。这些交往使得达特茅斯会议的组织成为可能。
明斯基(见图1.5),1927年出生于纽约,和麦卡锡同岁,他的父亲是一名眼科专家,也是画家和音乐家,他的母亲是一个活跃的犹太复国主义者。明斯基回忆童年时,说起过父亲:“我们家没有什么复杂的家具,只是到处都布满了各种各样的凸透镜、棱镜和光圈。我经常把父亲的这些器材拆得七零八落,但他从来不会因此责备我,而只是不声不响地将这些零件重新组装回去。”
图1.5 明斯基
父母亲所创造的这种充满科学和艺术氛围的环境,帮助明斯基从小就对自然科学表现出了很高的天分和学习热情,并取得了优异的学习成绩。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暂时终止了他的学业,明斯基应征加入海军,接受了电子学的训练,退伍后他进入哈佛大学攻读数学。明斯基的专业是数学,同时对物理学和生物学也有浓厚的兴趣,后来他又对人类最复杂的器官——大脑的奥秘开始着迷。
1951年,明斯基和迪安·埃德蒙兹(Dean Edmonds)合作设计了SNARC,SNARC是“Stochastic Neural Analog Reinforcement Calculator”的缩写,意思是“随机神经网络模拟强化计算器”。它是第一个人工神经网络,尽管它只是用3000个真空管模拟40个神经元的运行,但它仍然能够在不断地尝试过程中学会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明斯基将这项成果写成了博士论文,在进行博士论文答辩时,因为是数学博士论文,一位答辩导师抱怨说,明斯基所做的这些研究跟数学并没有多大的关系。对此,当时世界上最牛的数学家之一,伟大的冯·诺伊曼为他辩护说:“就算现在看起来它跟数学关系不大,但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它们之间是存在着密切联系的。”明斯基顺利地拿到了博士学位,笔者认为,他当时也许有“人生得一知己,斯世当以同怀视之”的感受吧。
在达特茅斯会议上,西蒙和纽厄尔的“逻辑理论家”、明斯基的SNARC和麦卡锡的α-β搜索法,是最受关注的学术成果。另一关键事件是麦卡锡首次提出人工智能,大师们的深入讨论和传播,推动人工智能成为计算机科学中一门独立的学科。
1958年,麦卡锡和明斯基先后转到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工作,他们共同创建了MAC项目,这个项目后来演化为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智能实验室,为人工智能行业培养了无数的精英人才。1969年,明斯基获得图灵奖。1971年,麦卡锡获得图灵奖。他们两人都曾被称为“人工智能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