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拜金”五记(5)
四 不悔不该纪晓芙
谈纪晓芙,总会先想起玉娇龙。初读《玉娇龙》与金庸是20多年前的事情了,与之同时的,还有金童、全庸、金庸巨、陈青云、诸葛青云等等一大堆。不过,我从来没把《玉娇龙》和那些看作一类作品。从地位上来说,武侠当时被认为是诲淫诲盗的地摊刊物,而连载《玉娇龙》的《今古传奇》好歹是扶正了的“通俗文学”。从文笔上,《玉娇龙》是纯粹的白话文,而金庸的遣词造句,往往在文白之间。从内容上看,《玉娇龙》颇少怪力乱神,当然不能说一点没有。但是天下第一的“九华剑法”,敌不过罗小虎的一身蛮力加一把宝刀,武力在该小说中的地位可知。
《玉娇龙》的形式更接近于剧本,满篇都是:
A:……
B:……
C:……
D:……
彼时民风淳朴,尚无骗稿费的念头,如此行文,大概是标新,当然也可以说袭古。此处的古,并非指笔名古龙的熊耀华先生,而是唐传奇《柳毅传》:
君曰:“所杀几何?”
曰:“六十万。”
“伤稼乎?”
曰:“八百里。”
“无情郎安在?”
曰:“食之矣。”
其后,鲜少有小说用如此简洁紧凑的对话,再后来,古龙体又过于泛滥了。流行大概是不讲道理的。
那时候《今古传奇》还是双月刊,且每本的价格对于小学生来说过于昂贵,所以,上面连载的《玉娇龙》包括后来的《春雪瓶》都看得不太连贯。但是,我依然觉得,玉娇龙是性格刻画最为深刻的武侠人物。
玉娇龙的故事起初和《书剑》的李沅芷比较类似。总兵的女儿,遭遇反贼拦路抢劫,不打不相识,爱上反贼。但是,二人的后续反应是截然不同的。李沅芷一旦爱上,就绝不回头,甚至在众目睽睽之下,甩脱父亲的手,拉住反贼的手。同样,赵敏爱上反贼的头目,也毅然与父兄决裂,投入情人的怀抱。金庸人物往往有这样的决绝,不仅仅是女生外向而已。郭靖去蒙古,奔宋朝,一样的顺理成章。而杨康在生父、养父之间轻易做出抉择,一样没有经历痛苦挣扎。所以我认为1983年版《射雕》最成功的一点,就是对杨康的细化。杨过在杀郭救郭中挣扎,很大程度上,是缘于误会,一旦误会解开,他便成功地变成了为国为民的大侠。
玉娇龙的纠结完全是个人原因。一方面,她遵从内心的呼唤,与罗小虎相爱;一方面,却又不能摆脱伦理道德的束缚。所以,只能一生坎坷颠沛。
为了爱情,她可以放弃父母之命的婚姻,舍弃清白的女儿身,为罗小虎未婚生子;为了父亲的颜面,玉府的前程,她可以跳下万丈悬崖,虚构金童玉女的神话,骗取节烈的声名。
可是,束缚她的不仅仅是家庭,束缚她更深的,是深入骨髓的世俗伦理。一旦死里逃生,成为自由身,内心的矛盾更加彰显。她自由之后,不是去寻找罗小虎,双宿双飞,共享天伦,而是独自流落江湖,病痛的折磨、失子的痛苦,都一肩扛了下来,却从来没有想过去罗小虎那里寻找安慰。在她心目中,他始终是个马贼,而他们的爱情是不对的,是不应该幸福的。
李慕白和俞秀莲深更半夜,孤男寡女,孤灯对坐,却无一语涉私。这令偷窥的玉娇龙十分愤怒,一方面恨他二人的虚伪,一方面却不能不佩服他们的守礼。她的愤怒,很大程度上是恼羞成怒,因为李、俞二人,就像是一面道德的镜子,照出她与罗小虎的“错误”。正是这种道德刺激,导致了她后来的盗剑的行为。
金庸书中,和玉娇龙略略相近的,只有纪晓芙了吧。
纪晓芙和玉娇龙一样,背叛了未婚夫,和别的男人未婚生子;一样带着孩子在江湖流落许多年。可是即便在身受重伤的情况下,她也不曾向杨逍求救——尽管她知道他就在“昆仑山坐忘峰”。
杨逍大概是爱纪晓芙的,所以会赠她火焰令;所以听到她的死讯会面临强敌,心神大乱;所以听到女儿名叫“不悔”会欣喜若狂。
可惜的是,这份爱情没有正面地传达给纪晓芙。晓芙的孤独,一半固然因为伦理,一半也出于自尊吧。他们的开始太过不堪,以至于她不知道杨逍是否爱她,所以不能冒昧地去找他。
她还是在意杨逍的身份,倘使她活着,决不肯把女儿送给他当“邪教妖女”,宁肯让她陪自己受苦。
她知道自己不该。
不该背叛师门——她不在意掌门的位子,不意味着她不在意师门情谊。可是,爱上了那个魔头,她不能再回峨嵋。
不该负了殷六侠——峨嵋武当素来交好,纵然结不成姻亲,友情尚在。可是她的“不悔”让峨嵋上上下下都对武当有愧。
不该弃了父母——金鞭纪老英雄绝非默默无闻之辈。可是未婚生子的她,再不能在父母膝下承欢。
杨逍只管享受“不悔”的甜蜜,又何尝体味“不该”的辛酸;他知道晓芙的骄傲,晓芙的刚烈,可是又怎么能了解晓芙的牺牲,晓芙的挣扎。
罗小虎爱玉娇龙的风华,爱她的叛逆。可是,他永远也不能理解,“伦理道德”四个字在玉娇龙心目中的分量。他恨她疏远,恨她绝情,却永远不知道,她为多情付出的代价——不仅仅是家庭,甚至不仅仅是生命。
晓芙说她不悔,玉娇龙从不言悔,甚至不屑去向世人表白“不悔”。
这是两个绝世奇女子。玉娇龙的深刻,远远过于众口交赞的厉胜男。而纪晓芙由于作者角色分配的缘故,着墨不多,生平际遇只是片言带过。所以,我建议,读《倚天》的时候,应该同时去读《玉娇龙》。这样,或许能更多了解晓芙的个性,也更能理解,她为什么值得武当殷六侠心心念念十六年。
五 “不肖子”杨过
子不似父谓之不肖。《说文》:“肖,骨肉相似也。从肉,小声。不似其先,故曰不肖也。”子自称“不肖”,往往是一种谦辞,表示不如先辈之贤。
“不肖子”杨过则大大颠覆了“不肖”二字:
杨过道:“柯公公,晚辈拜托你一件事,请你替先父立过一块墓碑,碑上便书:‘先父杨府君康之墓,不肖子杨过谨立’几个字。”柯镇恶一怔,随即会意,说道:“不错,不错!你原是不肖令尊。你之不肖,远胜于旁人之肖了。(《神雕侠侣》第三十七回)
这个情节让我很不舒服,颇易联想到骨肉亲人之间“划清界限”的某项运动。
且杨过过于自负自傲,以为自己的不肖是“不肖不贤”。
杨过啊杨过,你的确不肖。不过你的不肖果然能胜过旁人之肖吗?我看未必。
令尊虽为汉人,然长于金国。疏于宋,亲于金,正是因为养恩重于生恩,未便深责。其为金国也,屡下南朝,觅《武穆遗书》,破宋元联盟,启武林争端。于南宋诚为罪人,对金国实为功臣。国力衰微而不离不弃,虽不能挽既倒狂澜,却也无愧为国为民。他和你的郭伯伯虽然各为其主,但“鞠躬尽瘁”却毫无二致。
再看看你,神雕杨大侠。与四王子密谋复仇,竟然中途反水。取襁褓婴儿换取性命,却又临时变计。为恶不能尽,为善不能终,无所作为的不生事竟然还是不能。首鼠两端,反复无常。金轮法王的评价很对,你就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你自思,为国为民,尔能肖乃翁乎?
令尊事生母则投其所好,待养父则“父慈子孝,无话不谈”。丘处机之古板,梅超风之乖僻,令尊在其门下,竟然一无所忤。
神雕杨大侠,以郭靖之厚,竟不容于桃花岛。凭郭靖之重托,复不能容于重阳宫,反倒和那个欧阳锋对脾气得很。你处于亲情骨肉,能肖乃翁乎?
令堂南国一平民女子耳!而令尊一旦倾心,绝无二色。
杨大侠累累情债,我也懒得说了。那些女孩子固然都是傻瓜蛋,可是你对陆无双之谑浪,对公孙绿萼之调笑,也功不可没。对完颜萍乘人之危,大施轻薄,因未造成严重后果,暂且不提。向郭大小姐示威,向郭二姑娘示好的三件大礼,竟然害得胸襟磊落的好女子,终老峨嵋!以用情专一论之,杨大侠,你能肖乃父么!
嘉兴立碑,彰显父过,以扬己名,却不料适得其反。“不肖子杨过”,你之不肖与不孝,远过于旁人之不肖!
六 相逢恨早张无忌
相识是缘,厮守却是看分。有缘无分,空种兰因,终结絮果。
分多半要看时机。最后的那个人,未必是最好的,却是出现时机最对的。
武二惊喜道:“不信见哥哥恁早!”
查慎行惆怅地说:“生不同时怜我晚。”
其实早逢未必便可喜,晚遇也不一定就有恨。初恋男女修成正果比例甚低可证之。
汉水舟中初识芷若,张无忌情窦未开。那个女孩子的温婉美丽其实并不曾使他动心,他念念不忘的是喂饭之“德”而非喂饭之“情”。他的初恋终究在知慕少艾的时节,献给了那个空有好皮囊的朱九真。再相逢,那人更加美丽更加温柔,却变得琢磨不透。她要执倚天剑取屠龙刀掌峨嵋派,所以只能放弃张无忌,只能希望无忌仅仅惦记她七年八年。其实,如果他们晚遇见七年八年,芷若领略尽巅峰滋味,说不定会觉得“味止此耳”,说不定在权力与爱情之间做出不同抉择。是的,她和赵敏一样,都只是抉择,并不存在牺牲。不过是二人都放弃已有的,选择了未知的。阅尽繁华的赵敏选了无忌,事业上升期的芷若选择了权力。
不悔是无忌第一个拼命呵护的女孩子。两个孩子在乱世中从中原跑到西域,一路上同甘共苦,甚至同生共死的伟大情谊竟然不能发展成爱情,真是太可惜了。可惜不悔太小了,四岁的女孩子再早慧,也不会对依赖的男孩产生绮思,尽管她长大以后也知道,凭着旧时的恩义,她理当“服侍他一辈子才是”,但是她已经遇见那个最大的糖人了。不悔妹妹变成殷六婶,无忌也曾怅然若失,若失也只是失去妹妹,还不能算作失恋。毕竟,在那个年纪,彼此都不可能产生恋情。
女孩子发育较男孩要早。所以表妹殷离爱上那个凶恶的小坏蛋的时候,小坏蛋表哥还懵懂若番薯。“啮臂之盟”对男孩而言,不过街头斗殴,对女孩子来说,却已经是刻骨铭心。相逢恨早,殷离恨得尤其痛切。不仅仅因为她遇见无忌太早,早得他尚不懂得爱情,更因为她邂逅爱情太早,早得分不清幻影与真相。以至于多年后,小坏蛋成长为老好人时,她竟然不识张郎是张郎。
七 逃姓更名马夫人
长篇小说人物繁多,作者偶有不慎,或误记,或手误,致使前后人名不符,亦是常情,贤如《红楼梦》不能或免;诚为大病,粉丝如某亦不能诡饰。然“马门温氏”当不在其列。
杏子林中,马夫人自称“马门温氏”,后段王爷呼为“小康”,甘宝宝、秦红棉、王夫人称之为“康敏这贱婢”。则马夫人显是曾名康敏,然不妨后改“温氏”,凭丐帮权势,本不难办到,初无待于“派出所正式批准”。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逃姓更名,应为常见。赵钱孙无名无姓,逃得彻底。谭公谭婆,有姓无名。且同是一人,众人认作谭婆,赵钱孙呼作“小娟”,谭公却叫“阿慧”。个中缘由,如非身为狗仔,逼不得已要以挖隐私、写秘辛为业,大可含混过去。
其实,康敏变成“马门温氏”的原因不难猜测,甚至古龙小说《楚留香传奇》中就有注解:
白玉魔瞧他的模样,像是也觉得十分奇怪道:“秋灵素?秋灵素是谁?”
楚留香奇道:“你方不是说她乃是任慈任老帮主之妻么?”
白玉魔冷笑道:“任慈的老婆姓叶叫叶淑贞……”
楚留香失声道:“那么这画上……”
白玉魔道:“画上的正是叶淑贞,你收藏她的画像,难道还不知道她的名字?”
楚留香恍然道:“难怪江湖中无人知道秋灵素的下落。原来她竟已改了名号嫁给了丐帮的帮主……唉!以这妖女昔日的名声之坏,若要嫁给个武林中著名人物,自然是要改名换姓的。这点我早已该想到了。”(《血海飘香》第十四回)
马夫人康敏与任夫人秋灵素境遇相似,任帮主夫人自不能是江湖妖女,马帮主正室又岂能是镇南王外宅?所以改个名号,也在情理之中,不过古龙解释得明显,金庸隐讳得含蓄而已。只看叫康敏旧名的都是昔日情夫情敌,而丐帮中人亲密如白世镜者,亦不曾呼“康”唤“敏”,可知“马门温氏”原是,绝非笔误。
补记:此本旧文,待新修版出,该章已俨然“马门康氏”,则先前“有意为之”之词谬矣!虽然,作者未必有此想,读者却不可无此言,“马门温氏”自有其道理在。金庸从谏如流,自能体现虚怀若谷,但不听闲言,亦可见心明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