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趣味历史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刘家港——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出发地

小明和妈妈玩“天下第一”的小游戏,一个问一个猜。

小明率先发问:“天下第一奇石是什么石?”

“风动石!”妈妈很快就猜出了答案,“天下第一粥是什么粥?”

“牡蛎瘦肉粥!”小明也很快就说出了答案,“天下第一奇山是什么山?”

“黄山!”妈妈说,“天下第一瀑布是什么瀑布?”

“大龙湫!”小明说,“天下第一行书是什么书?”

“《兰亭序》! ”妈妈说,“天下第一码头是什么码头?”

“……”小明想了想,摇摇头,“我不知道!”

妈妈说:“天下第一码头是刘家港,这个港口可是有着非凡的历史价值,它可是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

小明问:“郑和下西洋是怎么回事?”

聪明的小朋友,你知道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吗?

郑和是回族人,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又作三保,是明朝时期的航海家、外交家。他是中国对外交往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他一生最杰出的成就是下西洋。下西洋是中国和世界航海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体现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开放、进取、和平、友好、交流合作、经略海洋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郑和前后总共有七次下西洋,时间跨越28年,从1405年第一次航行,到1433年最后一次航行结束。这七次航行的出发地都是刘家港。

刘家港,就是现在的江苏太仓的浏河镇。刘家港在宋朝初步出现,在元代时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元朝时期,中国的疆域版图非常大,物资运输的需求也比较多,原来的交通运输系统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为此,在短短的几十年之间,元朝重修大运河,开辟新的海运,不断扩大海外贸易,当时的刘家港就成为江南漕运和海运的中转地。

1405年7月11日,郑和从刘家港出发,开始了第一次出使西洋。此后的28年时间内,郑和七下西洋,都是从刘家港出航,归航的船队也是在此港停留,然后再派小队船只到南京报捷。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十分庞大,船与船之间需要时刻联系,以应对复杂的海上情况。当时的通信方式非常落后,不像现在有对讲机和卫星电话。那么,人们是怎么联系的呢?

为了解决通信问题,船队专门配备了交通艇、旗帜等装备。在白天的时候,以传统的旗帜为信号,夜晚的时候就以灯笼联系,做到前后左右都相互联系,不至于有船只掉队和迷航。在遇到大雾或刮风天气时,能见度比较差,则通过铜锣、喇叭、螺号进行联系。这充分说明中国古代人在海运指挥上的智慧是了不起的。

郑和在航行中还把航海天文定位与导航罗盘结合起来应用,提高了测定船位、方向的精确度,叫作“牵星术”。这项技术表明了那个时候中国天文导航达到了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

郑和七次下西洋,穿越了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三个大洋。在当时靠木船,仅凭借自然的风力航行的条件下,能克服各种困难进行航行是很了不起的,不仅要掌握各种技术和知识,而且需要勇气和探险精神。

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功绩是辉煌的,它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他从30多岁开始,一生中有28年献身海洋,最后一次下西洋,他已经60岁高龄了。但这次他没能回来,病逝在印度的古里,时年62岁。

了解到郑和七下西洋的历史知识之后,小明说:“郑和太了不起了,他真是我学习的榜样。”

历史小链接

在南京市牛首山有郑和的衣冠冢,是为纪念郑和航海580周年而修建的。据说里面只有一颗郑和的牙齿。郑和墓前台阶共4组7层,计28级,寓意郑和7下西洋,历时28年。至于他的真身究竟葬于何处,一直备受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