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欲望只可浅尝,不可沉溺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意思是说,君子有三种戒忌:年少的时候,血气尚未稳定,要戒女色;到了壮年,血气旺盛刚烈,要戒争斗;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衰弱,要戒贪得无厌。
南怀瑾对“君子三戒”进行了解读:“少年戒之在色,就是性的问题,男女之间如果过分贪欲,很多人只到三四十岁,身体就毁坏了。有许多中年、老年人的病,就因为少年时的性行为,没有‘戒之在色’,而种下了病因。壮年戒之在斗,这个斗的问题也很大,不止是指打架而已,一切闹意气的竞争都是斗。这里说戒之在斗,就是事业的竞争,处处想打击人家,自己能站起来,这种心理是中年人的毛病。老年人戒之在得,这个问题蛮严重的,不到这个年龄不知道。譬如说,一个人的个性相当慷慨,自己就要常常警惕,不要老了反而不能做到。曾经看到许多人,年轻时仗义疏财,到了老年却一毛钱都舍不得花,事业更舍不得放手。早年慷慨好义,到晚年一变,对钱看得像天一样大。”
每一个人都有欲望,有的人求安乐,有的人求长寿,有的人求名,有的人求利,总之大家都在追求不同的东西。欲望深藏在人的心里,正是欲望促使我们不断向前。然而,它就像一颗种子,一旦浇灌,就会迅速膨胀,直至紧紧缠绕你的心灵。
赵高为人强力能干,而且精通书法,被秦始皇提拔任用,秦始皇非常器重他,不仅许其高位,还让他去辅导自己的幼子胡亥。但赵高却对自己的职位不满意,他觉得以自己的能力再提拔三级才合适。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巡游的途中病逝。赵高趁机谋划政变,他说通了丞相李斯一同篡改了遗诏,改立胡亥为皇帝,发诏书赐死了公子扶苏和蒙恬。其实,胡亥本不想让蒙恬死,不过赵高以前犯过罪,想请求蒙恬的弟弟蒙毅不要告发,但因为蒙毅为人刚正,拒绝了他,赵高因此怀恨在心,最后,赵高命令蒙毅上吊自杀。
很快,赵高获得了政变的胜利。但他并没有停止杀人的脚步,他利用李斯的儿子李由通外敌的莫须有罪名杀了李斯全家。之后,各地起义军雄起,他害怕二世知道外面的情况会怪罪自己,于是派遣自己的女婿阎乐带兵入宫杀死了二世,立子婴为帝。他本想借助子婴继续控制秦国的国政,结果被子婴先出手杀死于秦宫之中。
欲壑深不见底,贪婪的人一心想填满它,却越发无法填满,致使心境无法平静,生活失去平和,整个人只能永远不得安宁地在两极情绪间起落挣扎,品尝着绵绵无尽的焦虑与惶恐、无奈与苦涩、疲惫与怨怒、失落与惆怅,最终陷入恶性循环当中。
《老子》有曰:“知足之足,常足矣。”人必须学会“知止”,当欲望膨胀的时候,我们应该克制自己,收敛欲望,将欲望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只有这样,在面对诱惑时,我们才能保持一份淡然平和的心境,在知足中得以常乐。
一个画家去寺院朝拜,无意中看见了一个和尚,对方身上的那种气质深深地吸引了他。于是,他去找那个和尚,许诺重金,条件是给他做一回模特。
后来,画家的这幅作品轰动了当地,画家说:“那是我画过的最满意的一幅画,因为给我做模特的那个人让人看了一定认为他就是佛,他身上那种清净安详的气质可以感动每一个人。”画家后来给了那个和尚很多钱。
因为这幅画,这名画家得了个“画圣”的称号。
过了一段时间,他在监狱里看到一个人,被他那种气质深深吸引,觉得他很像魔鬼。然而,那个犯人在他面前失声痛哭道:“为什么你上次画佛的时候找的是我,现在画魔鬼的时候找的还是我?是你把我从佛变成了魔鬼。”
画家看了一会儿,终于认出了他。
那个人悲痛地说:“自从我得到了你给我的那一笔钱,每天就只知道寻欢作乐。后来钱花完了,而我的欲望却一发不可收拾,于是我就去抢别人的钱,还杀了人。”
画家听完他的话,深深自责,他感叹道:“原来,欲望可以让佛变魔鬼啊!”
欲望面前,我们要懂得适可而止。欲望是无穷无尽的,而我们的一生所能承载的东西是有限的,任由欲望无限制膨胀,最终会超越我们所能承受的范围。在变幻莫测的世界里,收敛自己的欲望是保护自己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