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资金从哪里来,花到哪里去
1.首先要用自己的钱
很多创业者,在选好了投资项目以后,却苦于没有启动资金。这个问题看似空洞幼稚,实际却代表了很多创业者迷茫的现状。
针对创业的启动资金问题,马云提出了一个原则:启动资金必须是pocket money(闲钱),不能向家人朋友借钱,因为失败的可能性极大。我们必须做好接受“最倒霉的事情”的准备。
在创办阿里巴巴之初,马云没有向任何亲友借过一分钱,而是把自己的合伙人召集起来,他“身先士卒”,首先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而其他人也抖出了自己的箱底,最后总算凑够了50万启动资金。
回忆起当初的困窘,马云很开心:“那时真有一种‘不成功,便成仁’的悲壮感。”
对于创业者来说,最佳的融资渠道莫过于利用自己手中的资金来选择自己的创业项目,至少在起步阶段要这样做。因为用自己的钱有以下几点好处:
首先,没有压力,或者说压力比较小。因为创业资金属于自己,创业者必然会对自己负责,进退都可以自己做主,没有怨言,不会患得患失。成功了固然可喜,即使失败了也不用为此承受更多的压力和痛苦。而通过外部融资创业,则会使刚诞生的企业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
其次,没有分权的隐患。从资金成本或企业经营控制的角度来说,个人资金的成本最为低廉。而外部的融资会对企业的决策权、管理权等有一定影响,甚至会导致创业夭折。
另外,由于个人资金有限,所以最开始的创业规模会比较小,相对地缩小了风险。而且,船小好掉头,一旦产生经营上的错误,可以尽快扭转方向,最大限度避免损失。
商界永道营销公司总经理、绝代佳人合伙人龙平敬也说:“我们是反对借钱的。创业者借钱创业的成功率并不高。我的几个加盟商中,做得最好的是一个从摆摊开始一步步创业的老板。可能就是因为是自己的钱,所以使用起来更加谨慎。”
因为要靠自己的积蓄,所以一开始选择的创业项目不要太大,如果你有10万元,就用10万元来创业,如果你有5万,就用5万元来启动。
即使你手里一时没有任何启动资金,其实还有个不用借钱的创业方法。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业务员,就因为业务纯熟,能力出众,老板觉得是可造之材,便对他不断加以重用,最后,这名业务员成为了公司的股东。这也不失为一种非常好的创业方法,零启动资金,却用技术和能力入股。现在很多连锁店的店长利用的就是这种上升路径,即使以后要出去单干,靠积蓄也够了。
当然,除此之外,那些立志创业的人也可以参照以下方法:
首先,缩减创业规模。既然自己资金不充裕,又希望凭借自己的力量立刻创业,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削减投入,将投资减少到自己能够承受的限度以内。例如,可以放弃租金较高的商业中心,改在周边社区相对集中的地区;进行店面装修时尽量采用物美价廉的材料及设备。这样虽然规模、利润等都可能会小于最初的计划,但投资较小,风险也就相对小了很多。
其次,可以延迟创业的时间。如果创业者既希望创业规模不变,又不愿从外界吸取资金,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创业时间往后延迟一些,直到自己的资金足够为止。
比如,你可以先尝试做做业务员,但一定要记住,不要选择待遇优厚或者招若干名业务员的公司。因为前者的业务不好做,虽然薪水高,但需求量往往不大或者不易被人认可;后者就更不能去了,那种工作是碰运气的工作,多一个人就多一个人去碰运气。因为一个运作良好的公司一定有自己的财务体系,多一个人就要多发份工资,而市场是有限的,需要用多少人,老总心中有数。
在做业务员的过程中,我们便可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好的业务员善于分析和总结,也善于与客户打交道,懂得从顾客的角度想问题、做事情。如果你能做好一个业务员,不但能为你以后的创业积累资源、扩展人脉,更能为你的下一步创业积累资金。
最后,边创业边积累资金。如果创业者不愿意延长自己的创业时间,或者选中的项目时效性很强,时间拖得太长会错失良机,这时可以边创业边积累资金。
比如,马云在开始创办海博翻译社的时候,虽不是身无分文,但也窘迫至极,他和他的团队一边维持海博翻译社的营运,一边倒卖一些小商品,诸如小工艺品、鲜花、袜子等等。这样维持了三年,海博开始盈利,马云也走稳了创业的第一步。
所以说,创业资金完全可以靠自己,没有资金也可以靠技术和能力间接换取资金,根本没有必要去借钱。从存钱开始创业,一步步走踏实,成功几率才会高。
2.创业初期资金不是越多越好
多数人总是觉得,在创业初期拥有的资金越多越有底气,成功的机会也就越大。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对于这种说法,马云给出了这样的答案,他说:“阿里巴巴能够走到今天,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我们没有钱,很多人失败就是因为太有钱了。以前没钱时,每花一分钱我们都认认真真考虑,现在我们有钱了还是像没钱时一样花钱,因为我今天花的钱是风险投资的钱,我们必须对他们负责任。”
当然,资金对创业者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没有钱什么也干不成,更别说创业了。就如马云所说,创业需要一定的投资,如果没有资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创业就会成为泡影。但是,马云也不断强调“钱不能太多”的理论,他甚至把自己的成功都归功于曾经经历过的困窘日子。所以说,创业的钱够用就好。钱太多,会使人做事时变得浮躁和盲目,不一定是好事。
马云在《赢在中国》中点评一位选手说:“你的项目不错,人很踏实,但是不应该给你钱,给你钱会害了你。很多人失败的原因不是钱太少,而是钱太多。在开始时做得小一点,一点点积累,你会做得很踏实。今天我在这儿发现很多选手有这么一个趋势,数字张嘴就来,没有经过思考,不真实,别说是评委,任何一个投资者听到这样的数字都会发虚。”
有些人刚创业便想着如何尽快赶上同行们的脚步,不惜投入巨资,办公室选最繁华的地方,用最好的设备,花大量的钱去做广告,招聘一些拿着高工资却做不出实际成绩的人等等。
然而,马云却认为,创业初期,资金不需要太多,该省则省,不需要太多体面的排场,钱应该花在刀刃上。创业初期,钱多并不是一件好事,所以,刚创业时不要因为没有充足的资金就担心害怕,而是应该想方设法让自己有本事赚到这些后续所需的资金。
1996年,马云刚开始做中国黄页的时候,遇到过一次发不出工资的情况。离发工资的时间仅剩3天,马云的账户上只剩2000多块钱,而工资要发8000多块。虽然马云手下的员工都表示没关系,他们说即使两个月不拿工资也愿意跟着马云干下去。但马云认为:人家说两个月不拿工资可以,但是你即使出去借,也不能够拖欠员工工资。马云说:“毕竟你的部下、你的兄弟都在看着你,以你马首是瞻,你自己爬不好摔死了是你活该,但若砸死一堆兄弟就是你的不对了。”
从此以后,马云就把资金当成命脉一样“紧衣缩食”地过日子。他做阿里巴巴的时候,之所以从北京回到杭州,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在杭州的开支要比北京低得多,包括员工工资、房屋租金等,杭州的标准都要比北京低。马云回到杭州后,就在自己家里办公,尽量将开支压缩到最低。而且明确地告诉自己的伙伴们:月薪只有500元,不能打出租车,住的地方只能距离马云家5分钟之内的路程。
因为缺少资金而带来的窘迫还远不止这些。当年,美国的《商业周刊》要采访马云,马云死活不让,后来,他和《商业周刊》签订了“君子协定”,不许对方把看到的情景公布出去。然后,马云才给了记者一个地址——马云在湖畔花园的家。但是因为位置复杂,记者像走迷宫一样,绕了好久才终于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居民住宅区中找到了让他们“魂牵梦绕”的阿里巴巴:一个四居室的房间里,黑压压坐着20多个人,干什么的都有,地上还扔着凌乱的床单……
记者看得目瞪口呆:这就是拥有全球2万多名商业会员的阿里巴巴?不知是被感动还是被震惊,记者果然遵照了自己和马云的协定,没有公布这次采访所见的景象。直到马云融到第一笔天使基金,搬到了一个崭新的办公场所之后,记者才把当初看到的一幕透露给全世界。
后来,每当马云回忆起当初的那一幕,都会深深地感慨——资金对于企业是多么重要啊!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任何企业都是需要成本的,就算是最少的启动资金,也要包含一些最基本的开支。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资金就是企业发展的命脉。
但是另一方面,资金对于创业者来说也并不是越多越好。在企业融资的时候,马云强调的是,在融资的时候并不是拿的钱越多越好,而是应该在“合适的时候拿合适的钱”。因为钱多了,一方面会使刚创业的人养成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另一方面也会使创业者免吃一些苦头,而不曾经历苦难和挫折的人,何以具备抗击未来风险的素质和能力?
因此,在创业之初,一方面要做好筹备资金的计划,另一方面还要懂得“节省”,懂得在钱少的时候合理地发挥每一分钱的效力的道理,否则哪个投资人愿意把钱交给你呢?
3.利用人脉关系筹措资金
马云说:“一个创业者一定要有一批朋友,这批朋友是你这么多年来用诚信积累起来的,越积越多。”
人脉资源是一种潜在的资产、无形的财富。表面上看来,它不是直接的财富,可没有它,你就很难聚敛到真正的财富。即使你拥有很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具有雄辩的口才,却不一定能成功促成一次商谈。但如果有一位关键人物协助你,为你开开金口,或者直接在资金方面支持你,那么你在创业路上便能省去很多麻烦。
另外,人脉资源越丰富,赚钱的门路也就越多;你的人脉档次越高,你的钱就来得越快、越多。这已经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就拿阿里巴巴来说,在CFO蔡崇信到来之前,阿里巴巴在资金上已经濒临弹尽粮绝的困境,而蔡崇信就从资金上挽救了阿里巴巴。
蔡崇信原是瑞典Investor AB投资公司的副总裁,他本来是代表风险投资公司来跟马云谈投资的,结果被马云的魅力所吸引,临阵倒戈,做了马云的CFO。
阿里巴巴的第一笔风投资金来自高盛,这就是蔡崇信的关系所带来的。1999年8月,蔡崇信在为阿里巴巴寻找投资的时候,在一家酒店碰到了一位老朋友林小姐。林小姐是国际知名投资公司高盛公司香港区的投资经理,她是蔡崇信在学生时代就认识的一位老朋友。当时,还处于学生时代的他们偶然在从美国回台湾的飞机上相识,成了很好的朋友。后来,由于他们同在投资银行工作,也算是同行,所以一直保持着友好来往,关系也非常好。
两人久别重逢,自然非常高兴。在闲聊中,林小姐说起自己正在跑项目做投资。因为当时高盛的目光已经转移到了新兴的互联网行业,所以蔡崇信就问林小姐,高盛有没有兴趣对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进行投资。
林小姐爽快地答应前去考察,结果对阿里巴巴非常满意。考虑到高盛的国际背景以及在投资界的地位,对投资商一向很挑剔的马云决定接受高盛的投资条件,同意与之合作。就这样,在蔡崇信的帮助下,已经山穷水尽的阿里巴巴拿到了第一笔投资金——500万美元。
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一个人要想成功,光靠自己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或借助别人的力量。我们观察身边的成功人士,他们除了忙于正常的工作和生意,大部分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广交朋友上。因为朋友就是信息,朋友就是商机,朋友就是创意,朋友就是提携,朋友就是建议,朋友就是专家,朋友就是灵感,朋友就是财富……
在《赢在中国》里有一位选手郑女士,她曾经是个出色的销售,并一度在保健品和白酒行业创出了惊人的业绩。后来,她开始自己创业,公司的组织结构很简单:最高层是董事会和CEO,下面是酒厂和三家销售公司。销售公司管理销售业务、销售人员、人事、销售目标和企业文化等,她自己负责财务管理。
然而,她却遭遇到了一些她没有想到的棘手问题:曾经是合作伙伴和朋友的公司开始挖她的墙角,用高薪挖走她的员工;她的供应商开始对她丧失信心,他们可能要求提前付款;指望银行贷款也无门,因为国内银行不愿意为郑女士这样的中小企业贷款……如今,郑女士正面临着四面楚歌的困境。
这时,马云为之点评说:“郑女士犯了一个错误,她一开始就去做财务,她觉得自己有销售技能,管好财务基本上就解决了一大半问题。但CEO最重要的任务是制定战略,制定战略有两个核心的东西,一个是人,另一个是财,而人是最关键的。在整个创业过程中,团队最重要,有了团队就能管好钱、规划好产品,而她只抓了钱,财聚人散,问题就大了。”
并且,他还指明,一个CEO,一个创业者,最重要的也是最大的财富就是人脉和诚信。他说:“如果我今天问熊晓鸽或者吴鹰借1千万,他们如果有钱就会借给我,这是基于我们平时的了解、信任。如果是他不认识的人,即便只借1万他也觉得不行。”
因此,如今我们可以看到,读诸如EMBA、总裁训练班等培训的人越来越多,诸如高尔夫球会之类的各种贵族俱乐部也越来越多。为什么大家要花上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去学习这些大家都明白的东西,去参与这些华而不实的娱乐呢?其实,他们花这么多钱要买的不是课程,也不是娱乐,而是人脉。最有意思的一个现象就是,在一般人看来,越是成功的人,越注重人脉。其实恰恰相反,正因为这些人看重人脉,他们才能成功。
所以,在创业寻找资金的时候,我们要记住一句话:“若你认识100个亿万富翁,还怕没有能够帮你忙的吗?”
4.要在自己状态最好的时候去找钱
马云在《赢在中国》当评委的时候,曾经一再对创业者强调说:“不要在你最穷的时候去找资金、要钱,永远要在你最好的时候去找钱,要在企业发展最好的时候进行调整!”这是马云的经验之谈。当初马云融资的时候,就是因为选择了一个很好的时机,才顺利地得到了使阿里巴巴得以继续运营的资金。
阿里巴巴刚创立不久,正好赶上了互联网的春天,所有的风险投资商都愿意给互联网公司投资。而且,当时的阿里巴巴虽然刚刚开始运营,但是已经得到了迅猛发展,流量和客户都飞速增长,正处于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期。
正是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利用合伙人蔡崇信的关系,阿里巴巴实现了自己的第一次融资。经过再三考察,高盛决定为阿里巴巴投资500万美元,这虽然不是一个非常大的数目,却让阿里巴巴名气大增。
接着,1999年10月,当时在互联网界赫赫有名的投资公司日本软银也找上了门,投资大佬孙正义在6分钟之内就迫不及待地敲定向阿里巴巴投资,而且一出手就是4000万美金。而这时的马云却非常有底气地和软银讨价还价,连续三次说“NO”,并将孙正义的投资金额降到了2000万美金。马云之所以会拒绝孙正义的4000万美金,是因为马云觉得,虽然他已经成功吸引了风险投资商的融资,但融资并不是越多越好,要给自己设立一条底线。
融资之后,马云又总结出一个非常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结论:“投资人最怕的就是有人向他要钱,他最喜欢的不是你要钱,而是他主动送给你!”而能让投资人主动给你送钱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你要给他们充足的信心,你的项目能让他们看到前景,能为他们赚钱。
毕竟,投资商的投资是以赚钱为目的的,所以他们只会把钱主动送给情况最好的公司。
因此,在公司情况最好的情况下去融资,最有希望得到资金。
当然,不同的投资者对创业者的要求是不同的。如果创业者以借款的方式获得资金,比如从银行或其他渠道贷款,那么放贷者就会更加关心创业者在借款期限内的还贷能力和支付利息能力。因此,放贷人需要对新创企业的商业机会和风险进行客观的比较分析。
如果创业者希望寻找风险投资者来为自己的项目投资,那么投资者为了获得权益而提供高额的资本,希望获得足够的回报,并要求在一定时间内收回投资回报,所以投资者通常比放贷者更重视创业者的资格。他们经常花大量的时间来调查创业者的背景,不仅关心他的财务情况,还会从双方是否能够合作愉快等多方面加以考虑。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无论通过什么渠道融资——寻找亲朋好友借钱,找银行贷款,或者寻求风险投资,首先要树立他们对你的信心。在和投资人接触的时候,要说明三个问题:第一,市场有多大,要用具体的数字来说话;第二,凭什么选你,为什么只有你能够做得好;第三,你的商业模式是什么。只有让投资人充分了解了你的公司和项目,他们才会主动拿出钱来。
创业者在融资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具体的融资方式所具有的特点,并结合本企业自身实际情况,适时制定出合理的融资决策。比如,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下,企业可能不适合发行股票融资,却可能适合银行贷款融资;企业可能在某一地区不适合发行债券融资,但在另一地区却可能相当合适。
另外,还要有预见性。要及时掌握国内外利率、汇率等金融市场的各种信息,了解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国家货币及财政政策以及国内外政治环境等各种外部环境因素,合理分析和预测能够影响企业融资的各种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趋势,以便找到最佳的融资时机,果断决策。
5.我们为小气而骄傲
犹太富商亚凯德说:“犹太人普遍遵守的发财原则是,不要让自己的支出超过自己的收入,如果支出超过收入便是不正常的现象,更别谈发财致富了。”
对于一个真正有着商业精神的人来说,金钱的积累是从“每一枚硬币”开始的。一个成功致富的人绝不会因为钱小而弃之,他们知道,任何一种成功都是从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没有这种心态就不可能获得更大的财富。
马云也说过:“阿里巴巴不做广告,是全世界最小气的公司,还有很多事阿里巴巴也不做。”他还说:“我们每天考虑的是如何花最少的钱,去做最有效果的事情。”
在刚刚创办中国黄页的时候,他从来不鼓励他的员工打车,甚至连坐公交都是能免则免,出门办事常常以步代车。在他第一次建立阿里巴巴商务网站的时候,不要求华丽,一切以简单为好,因为他觉得,有些不必要的花费该省就得省。另外,关于自己的小气,马云曾讲过这么一个故事:
刚开始创立阿里巴巴的时候,公司情况并不好。当时有个亲戚突然想要创业,来找马云借钱。那时的马云也很穷,于是,他就卖掉了一些东西,还是在最亏的情况下卖掉的,凑了钱借给他。
马云问他的亲戚,什么时候能还钱,对方说一年以后还。一年以后,那位亲戚创业成功,条件也富裕了,而马云公司的状况也好了起来。这时,马云发现,他的那位亲戚又买车又买房,但就是不提还钱的事儿,因为他觉得马云的企业好了,日子好过了,并不缺那点钱,但马云还是找到他,跟他说:“你还我钱!”
那位亲戚说:“你还要这些钱干什么?”马云说:“我就是要这个钱,把它还我。”对方说马云太小气,马云也不否认:“我就是很小气,把钱给我。”
后来,“把钱还我”成了经典句子,在网上流传开来。有人说,马云的确太小气,自己又不缺钱,何况还是亲戚借的。其实,马云的小气是有道理的。一来,他希望他的亲戚从一开始就做到诚信,借钱还钱,不管借多少,借谁的钱,只要答应过会还就必须还;另外,作为一个商人,必须从各方面做到“小气”。如果你总是这也不在乎,那也不在乎,这里损失点,那里损失点,最后成功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小。
2010年,施瓦辛格访华,他的全程费用都由阿里巴巴支持。有人说,堂堂的加州州长大人,怎就如此小气,来华访问还要中国企业家赞助?要知道,拥有硅谷、洛杉矶、旧金山等经济重镇的加州富可敌国,其GDP高达1.85万亿美元,如果单独作为一个国家计算,可以排名全球前十。更何况,施瓦辛格此次访华是公务安排,是来向中国推销加州的。其原因就在于这关系到他的政治前途。美国崇尚的是“大社会,小政府”模式,政客们为了讨好选民,大力提倡减税、削减政府开支。因此,以加州GDP之高,其政府收入却不及我国的一个省份。在相关媒体的监督下,并且考虑到对选票的影响,施瓦辛格不得不特别检点自己的行为,小气也就理所应当了。
一个真正成功的人,往往是非常计较的,他们会把每一分钱花在该花的地方,并且从不会无故奢侈浪费。
尤其是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不仅要爱钱,更要会惜钱,不管多么富有,绝不能随意挥霍钱财。在2006年度《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排名第四的瑞典宜家公司创始人英瓦尔·坎普拉德,在30多个国家拥有200多家连锁店,这位家居用品零售业巨头却被瑞典人叫做“小气鬼”。
对于被扣上了“小气”的帽子,坎普拉德大度地说了句:“我小气,我自豪。”
对物品的斤斤计较和对金钱分分毫毫的计算和利用是商人职业的本能反映,或许正是这种小气才成就了那些成功的商人。如果你稍微留意一下你生活的周围,你就会发现,凡是经商的人,大抵都比较小气。有些人看不起小气的商人,这其实是一种无知的表现。相反,我们应该尊敬小气的商人,正是因为他们省吃俭用、拒绝享乐、只赚钱、不花钱,才能为中国创造出世界第二的GDP。
犹太人巨富洛克菲勒说:“紧紧地看住你的钱包,不要让你的金钱随意地出去,不要怕别人说你吝啬。等到你每花出去一分都会有两分钱的利润的时候,你的钱才可以花出去。”
有句话说:非常“小气”常常会成就“大器”。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商人,在商界有所建树,就一定要坚持走“非常小气”的经商路线。努力挣钱是开源,设法省钱是节流。巨大的财富需要努力才能得到,同时也需要杜绝漏洞才能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