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谦虚是保身第一法
1.才华不可肤浅外露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弘一法师
古人曰:“直木先伐,甘井先竭。”修理房屋时所用的木材,一般多选择挺直的树木;先涌出甘甜井水的水井往往先干涸。有一些才华横溢却锋芒太露的人,虽然容易受到重用提拔,可是也容易遭人暗算。
弘一法师说:“中国人向来是很精明的,然而越是精明的人越知道聪明人处世难,容易招致妒嫉、非议,甚至为聪明而丧生。曹操因为妒嫉杨修的才能而杀了他;隋炀帝也因为妒嫉王胄的诗才把他杀了。所以,从老子开始,中国人就深知‘大智若愚’的道理——越是聪明的人,越是要表现得愚笨,以便在别人的轻视和疏忽中找到自我发展的空间。”
隋唐著名才子薛道衡,13岁就能讲《左氏春秋传》,到了隋文帝时,已经官至内史侍郎。大业五年,被召进京,此时已是自负才气的隋炀帝杨广在位,薛道衡为了显示自己的文章水平,呈上了《高祖颂》,炀帝看了后很不高兴,说:“这只是文词漂亮而已。”
有一次,炀帝与下臣聊天,说自己才高八斗,傲视天下文士,御史大夫乘机说道:“薛道衡自负才气,不听训示,有无君之心。”于是炀帝便下令将薛绞死。
如此看来,薛道衡由于不懂得深藏不露、明哲保身,得罪了不少人,不但有隋炀帝,还有那个进谗言的御史大夫,甚至可能还有其余的一些大臣,否则怎会没人替他求情于隋炀帝呢?
因为锋芒太露而把人得罪光了,薛道衡算得上是一个典型。韩信也算是一个。
韩信是汉朝的第一大功臣:在汉中献计出兵陈仓,平定三秦;率军破魏,俘获魏王豹;攻下代,活捉夏说;破赵,斩成安君,捉住赵王歇;收降燕;扫荡齐;屡挫楚军。连最后垓下消灭项羽,也主要靠他率军前来合围。司马迁说:汉朝的天下,三分之二是韩信打下来的;项羽,是靠韩信消灭的。
但是,功高震主,本就犯了大忌,加上他又不懂得谦退自处,看到曾经是自己部下的曹参、灌婴、张苍、傅宽等都分土封侯,与自己平起平坐,心中难免矜功不平。樊哙是一员勇将,又是刘邦的亲戚,每次韩信访问他,他都是“拜迎送”,但韩信一出门就要说:“我今天竟与这样的人为伍!”
就这样,韩信终于一步步走上了绝路。
孔子年轻的时候,曾经受教于老子。当时老子曾对他讲:“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即善于经商的商人,总是隐藏其宝货,不令人轻易见之;而君子之人,品德高尚,而容貌却显得愚笨。其深意是告诫人们,过分炫耀自己的能力,将欲望或精力不加节制地滥用,是毫无益处的。
中国古时的店铺里,在店面是不陈列贵重的货物的。店主总是把它们收藏起来,待遇到有钱又识货的买主,才告诉他们好东西在里面。倘若随便将上等商品摆放在明面上,是很难卖上好价钱的。不仅是商品,人的才能也是如此。俗话说“满招损,谦受益”,才华出众而又喜欢自我炫耀的人,必然会招致别人的反感,往往吃大亏而不自知。无论你的才能有多高,都要善于隐藏,即表面上看似没有,实则充盈的境界。
我们不可否认,才华是一笔财富,关键在于怎么使用——财富可以使人过得很好,也可能将人毁掉。真正聪明的人会善用自己的聪明,深藏不露,或者火候不到时不轻易使用,并且一定要貌似浑厚,让人家不眼红于你。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不难遇到以下问题:有一些事,人人已想到、认识到了,却无一人当众说出来。这些人并非傻,而是都学精了。老话说得好:“枪打出头鸟。”欲名而又好喜,岂非自揽世人的怨恚吗?善于处世的人应该懂得在“名利”两字上瞻前而顾后,做到适可而止,有所节制。
2.不懂装懂是最大的愚蠢
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
——弘一法师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知识是宝库,浩如烟海,没有人是全知全能的。首先要承认自己不懂,然后再去认真学习,才是科学的态度,也是务实的态度。
弘一法师说:“愈是虚荣的人,愈是不能事事精通,但是愈是虚荣的人,却愈爱表现,常常不懂装懂,自以为是。比如他们对于某种学问技术不过初窥门径,还未登堂,更未入室,居然自命专家,到处宣扬,一副煞有介事的样子。”
有一个人想拜见县令求个差事。为投其所好,他事先找到县令手下的人,打听县令的爱好。
他向县令的随从问道:“不知县令大人平时都有什么爱好?”
“县令无事的时候喜欢读书。我经常看到他手捧《公羊传》读得津津有味,爱不释手。”随从告诉他说。
这个人于是把县令的这个爱好记在心里,然后胸有成竹地去见县令。县令问他:“你平时都读些什么书?”
“别的书我都不爱看,一心专攻《公羊传》。”他连忙讨好地回答说。
县令接着问他:“那么我问你,是谁杀了陈佗呢?”
这个人其实根本就没读过《公羊传》,自然不知陈佗是书中人物。他琢磨了半天,以为县令问的是本县发生的一起人命案,于是吞吞吐吐地回答道:“我平生确实不曾杀过人,对于陈佗被杀之事更是一无所知。”
县令一听,知道这人并没读过《公羊传》,才回答得如此荒唐可笑。县令便故意戏弄他说:“既然陈佗不是你杀的,那么你说说,陈佗到底是谁杀的呢?”
这人见县令还在往下追问,更加惶恐不安起来,吓得狼狈不堪地跑出去了,连鞋子也来不及穿。别人见他这副模样,问他怎么回事。
“我刚才见到县令,他向我追问一桩杀人案,我便不敢待下去了。还是等这桩案子搞清楚后,我再来吧。”他边跑边大声地说。
不懂装懂其实是内心无知的表现。为了掩饰自己的无知,费尽心力去假装自己是个“专家”。也许开始的时候,人家还真以为你是个“专家”,可你话一出口就露了馅,只能贻笑大方罢了。
一个人应该用诚实、谦虚的态度去对待知识,对待别人。不懂就不懂,为何要装懂呢?但凡有此陋习者都是爱慕虚荣之人,肚中本无多少知识,偶然被人问住,欲明说“不知道”,又恐丢了面子,只好不懂装懂,信口胡诌,答非所问,从而敷衍了事,聊以脱身。或者明明知道自己能耐不大,却不甘寂寞,人前人后“打肿脸充胖子”,摆出一副博古通今的架势,张嘴就是“张飞打岳飞,打得满天飞”,专唬那些学识浅薄之徒,借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承认自己也有不知道的事并不丢人,而为了自抬身价不懂装懂,自欺欺人的做法只会贻笑大方,就像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终有灰溜溜逃走的那一天一样。
连孔子都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可见没有人能门门学问都通,任何事情都了解,再有才能的人也必然有很多需要学习和弥补的地方。而不懂装懂就像给不足之处盖上了一块遮羞布,施了个障眼法,虽然能暂时挡住别人的视线,使自己得以苟延残喘。但事情终有真相大白的一天,到那时你就要为自己的欺骗行为付出代价了。
承认不懂就是要谦虚、谨慎,要客观评价自己的优缺点,正视自己的不足,并勇敢地承认自己在某些问题、某些事情上的“不懂”。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把自身的不足看成可以进步的潜力,进而去弥补不足、挖掘潜力。
承认不懂既要在心里承认,有些时候也要把它说出来。放下所谓的“面子”和“尊严”,真诚而坦率地承认自己的“不懂”。
央视的《东方之子》栏目对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进行了一次专访,丁教授面对记者紧追不舍的一个简单问题,连续说了几个“不知道”,令人感慨万千。
记者提的是这样一个问题:“我感觉您对自己每一个人生阶段都有很明确的选择。比方说小时候对科学、对科学家感兴趣;大学的时候,就锁定了要研究物理;然后您所做的每一个实验也是力排众议,自己坚持下来。一个人怎么能够做到每一次选择都能这么坚定和正确呢?”这位记者想要获得的答案大家心里都明白,因为在太多的名人访谈中,这样的问题显然都是为方便对方作秀进行的铺垫。然而,丁肇中的回答却是:“不知道,可能比较侥幸吧!”
记者不死心,又追问道:“在这里面没有必然么?”丁肇中依然回答:“那我就不知道了。”
记者还是不死心:“怎么才能让自己今天的选择在日后想起来不会后悔?”丁肇中依然回答:“因为我还没有后悔过,所以我真的不知道。”
记者无奈:“我发现在咱们谈话过程中,您说得最多一个词就是‘我不知道’。”丁肇中这次作了正面回答:“是!不知道的却硬要说知道,这在我们那里是绝对不允许的。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的你不要猜。”
丁肇中的严谨态度,的确是到了常人无法理解的地步。然而,这就是作为科学家的丁肇中,他认为不知道的就一定要回答“不知道”。
承认不懂不是目的,最主要的是要把不懂的地方搞懂。这就要求我们多读书、多学习,充实自己,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在不懈的学习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攻坚克难的本领。
敢于说“不懂”,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认真对待工作的态度,也是一种做人的美德。
3.留一步,让三分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弘一法师
古人有言:“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
弘一法师说:“留一步让三分,不仅给别人留一条活路,也是拓宽自己人际资源的绝妙之策。今天你让了他一步,明天他会还你两步。如果你不懂利益均沾,凡是好处都自己独吞,那你的路只怕会越走越窄。”
与人交往就应该做到平和谦让,在道路狭窄之处,留下一步让别人走;在享受美味的时候,分一点给别人品尝。可不要小看这小小举措的力量,它可能会让你多几个朋友,少几个敌人,从而让你的事业发生截然不同的改变。也许你并不在乎这一点,全然不留余地。西瓜也要,芝麻也不放过,那可能会给你带来短期的利益,但却会让你失去道义、信用、名节、信任,等等!
有人说,堵塞别人的道路等于断了自己的退路!凡事留一线,这一线不光光是留给别人的,有时候,也是留给自己的。
一只狼发现了一个山洞,这个山洞是动物们去往树林的唯一通道。这只狼很高兴,觉得只要守住这个洞,那自己就可以衣食无忧了。于是他便坐在山洞的另一头,等着动物们前来送死。
第一天,来了一只羊。狼拼命地追了过去,可是这只羊发现了一个可以逃命的小洞,便从小洞中仓皇逃跑。狼气急败坏,于是堵上了这个小洞。
第二天,来了一只兔子。狼照旧地追赶兔子。结果,兔子在危急时刻又发现了一个比昨天更小的洞,又从小洞中逃脱了。于是狼这次把类似的小洞又堵上了。
第三天,洞口出现了一只松鼠。狼再次奋力追捕,但是松鼠却还是找到了一个比较小的洞口钻了出去。狼这次再也受不了了,疯狂地封住所有的洞。并且在上面糊上一层厚厚的泥巴,连一只小鸟都跑不了。狼心想,这回可算是万无一失了吧!
第四天,一只老虎从洞口蹿了出来,狼吓得拔腿就跑。可是所有的洞口都被自己封死了,狼在里面找不到任何出路,最终被老虎吃掉了。
这只贪心的饿狼,由于没有留下丝毫的余地,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最终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据说韩国北部的柿农在收柿子的时候,经常会留下一些熟透的柿子给过冬的喜鹊,让他们在冬季不至于挨饿,而受益的喜鹊因为“吃人家嘴短”而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
这是一个讲求“双赢”的时代,对手有时候也是伙伴。若你做事丝毫余地都不留,那恐怕也没有谁会愿意与你合作交往了。
在苏门达腊岛上,生长着许多咖啡树,岛上的居民都靠采集咖啡豆制作咖啡谋生。同时,岛上还生活着一种叫做棕榈猫的动物,平时也以咖啡果为食。而且它们比人类更善于爬树,往往在人们还没有开始采摘时,那些最熟最圆润的咖啡果,就已经成为他们的美餐了。于是,为了生计,岛上的居民开始捕杀棕榈猫。
然而,有一天突然有人发现,那些棕榈猫的排泄物中,竟有很多没有消化的咖啡豆。原来,棕榈猫只是喜欢吃甜美的咖啡果实,但果实里的咖啡豆却因无法消化,所以就被排出了体外。
这个人就试着把这些咖啡豆收集起来,卖给经营咖啡的商人。没想到,人们在品尝到这些咖啡时却震惊了。原来,棕榈猫的消化系统,会对咖啡产生特殊的发酵过程,使得原本很普通的咖啡豆,变得更加美味。
有时候为了别人的利益,可能会牺牲到我们部分的利益。表面上看,我们仿佛是吃亏了,但是从大局来看,我们可能是最后的赢家。
谦让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智慧。绝壁小道上,两人交错而行,若是都不肯相让,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双双地掉进悬崖。拥有美味的时候,若想一人独享,只怕也会遭人嫉恨,而若是与人共享,说不定就会有意外的收获。
4.争名夺利,本身就是一种痛苦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弘一法师
吴承恩的《西游记》中有这样一首诗: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封宰相望王侯。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弘一法师说:“贪心似乎就是与生俱来的。大多数人活着都在追求物质,贪图利益,拥有了还想有,得到了还盼望破的换成新的,新的换成时尚的,时尚的又想换成高档尊贵的。一换再换,一新再新,人心总是不知道满足,欲望总是会随着你的所得变得越来越大,有一句话说得好:人最想得到的,永远是你还没拥有的。”
有一个僧人,虽然在修行禅道方面颇下苦功,但始终不得入门,眼看许多比他入门还要晚的师弟对禅都能有所领悟,他顿时觉得自己实在没有资格学禅。于是他心想:我还是做个行脚的苦行僧算了。于是僧人就打点行李,计划远行。临走时他去向师父辞行。
僧人禀告道:“师父!我辜负您的期望,自从拜在您门下至今已有十多年了,可是对禅仍是没有什么领悟。我想我实在没有学禅的慧根,今向您辞行,我将云游他方。”
师父非常惊讶地问道:“为什么没有觉悟就要走呢?难道到别处就可以觉悟吗?”
僧人诚恳地禀告道:“我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之外,都全身心地修行,却迟迟不见成效。反观那些师兄弟们一个个都能有所领悟。在我内心的深处,已经萌发一股倦怠感,我想我还是做个行脚的苦行僧吧!”
师父听后开示道:“悟,是一种内在本性的流露,是学不来也急不得的。别人有别人的境界,你修的是你的禅道,这是两回事,为什么要混为一谈呢?”
僧人道:“老师!您不知道,我跟师兄弟们一比,立刻就有小麻雀在大鹏鸟面前的感觉。”
师父装作不解似地问道:“怎么样的大?怎么样的小?”
僧人答道:“大鹏鸟一展翅能飞越几百里,而我这只小麻雀只囿于草地上的方圆几丈而已。”
师父意味深长地问道:“大鹏鸟一展翅能飞几百里,它已经飞越生死了吗?”
僧人听后默默不语,若有所悟。
俗语说得好:家有广厦万间,不过六尺小床;纵有黄金万两,不过一日三餐。
当然,不争也并不是代表不去奋斗,而是要明白凡事有度,万事随缘,懂得适可而止。在现实生活中,名誉和地位常常被视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所以追求一定的名声、地位和荣誉,已成为一种极为普遍的心态。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只有有了名誉和权力才等于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其实,人生的目的,不在于成名、成家与否,而在于面对现实,去努力而为之,去尽情享受生命,去细心体验生活的美好。
人生在世,谁都想活得更好,人们总是在各种可能的条件下,选择那种能为自己带来较大幸福或满足的活法。然而只有学会控制欲望,不为名誉权力所累,懂得知足常乐,方能品出生命的美好,享受到生活的快感。
5.越有能力,越是要谨慎
古人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
——弘一法师
洪应明先生在《菜根谭》中说:“君于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弘一法师认为:“学问到了最高的境界,就是以最平凡、最肤浅的人做自己的老师,做自己的榜样,如此就成功了。如果你的技术、学问到了最高处,认为自己天下第一,那你注定会失败。因为没有天下第一!只有小心加小心,谨慎更谨慎。”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太多恃才傲物的人,他们大多自以为能力很强,很了不起,因此看不起别人。由于骄傲,他们听不进别人的意见;由于自大,他们做事专横跋扈,轻视有才能的人,看不起别人的长处,也就看不见自己的短处了。
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关羽北伐曹魏。东吴都督吕蒙想趁关羽领兵围攻樊城之机夺取荆州,但是关羽在沿江设了许多的烽火台,如果遇有敌情,留守士兵就会点燃烽火,关羽看见烽火,便会派兵救援荆州。
吕蒙知道关羽不是个简单的人物,但同时也知道他是个很自负的人,所以要想夺取荆州,最好的办法就是激起他的孤傲,让他不加防备,这样东吴才能有机可乘。于是,吕蒙便装病辞职。推荐没有名气的年轻将领陆逊当都督。陆逊上任之后,就给关羽写了封信,信中用华丽的辞藻歌颂了关羽的功绩和自己对关羽的敬仰之情,表现得非常谦卑。
关羽果然因此而轻视了陆逊,讥笑孙权没见识,用个毛孩子当都督。因此,他将把守荆州的大部分兵马都调到了樊城前线与曹军大战。孙权当机立断,任命吕蒙为大都督,统兵三万偷袭荆州。他们活捉了烽火台的守军,带着这些俘虏长驱直入,来到荆州城下,让俘虏叫开城门,东吴兵将随后一拥而入,轻而易举地占领了荆州城。
关羽算得上是三国时期顶尖的骁将了,不仅忠义无双,而且文武双全。但就是这样一位能文能武的全才,却因为性格中恃才傲物,自视甚高,看不起别人,最后被吕蒙所败。不但丢掉了荆州,就连自己也做了东吴的俘虏。
曾国藩说:“傲为凶德,慢为衰气,二者皆败家之道。”骄傲自满是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还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一个骄傲的人,结果往往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如果你总觉得自己很了不起,那失败离你就不会很远了。
陈毅元帅有诗说道:“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即使一个人很有能力,如果总是自视过高,也难以避免一世英名一朝尽丧的结局。
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英雄豪杰,因为骄傲自满最后功败垂成。只有谦虚,才会令人保持高度警惕,小心谨慎从事,才不会因为一时的大意而导致失败。
6.众生都是我们的榜样
众生都是我们的榜样,世界就像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我们最原始的模样。而这面镜子能帮助我们时刻检讨自己,认真看待自己。重要的是,我们通过照镜子,能够拥有一颗开放的心,能够聆听到更多的声音。若是我们常常将心封闭起来,懂得再多的道理也是无用的,因为心是闭塞的,你就无法领悟真理,而真理在日常生活中最易得到。
——弘一法师
古人说过:“马看不见自己的脸长,羊看不见自己的角弯。”意思也就是说有些人总是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总是拿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沉浸在自我构建的虚妄世界里自我陶醉而无法清醒。
弘一法师主张“观天地生物气象”,是将他自身的体悟融汇在了佛经之中,我们在生活中能看到的日月更迭、四季变化都是自然规律,也是参悟佛法最初的起点。万物都有它们的表象与内在的本质,有时就是要从简单平凡的事物表象中,体会到其内在蕴涵的深刻道理,从而更好地把握我们面对他人的态度、行为。
人通过聆听与省悟,来学习圣贤对于万事万物的慈心、气度,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没有固定的时间或期限,全看个人修行与悟性,当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心打开,这一点看似容易却是最为困难。正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很多人眼睛虽然没有被遮住,但心却被蒙蔽了。他们不懂得省察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也难以发现他人的优点与长处,永远将自己困在那一方小世界中,看不到外面的天地有多大。
这种心理,弘一法师称之为“傲慢”。傲慢其实是我们求知路上最大的障碍。因为傲慢,我们看不见别人的长处;因为傲慢,我们看不见自己的短处;因为傲慢,我们不屑于向别人学习。因此,我们也就无法进步了。
“大善知识来去自由”是潜藏在我们身边的大智慧,只要心敞开了,对众生就敞开了,对万事万物也敞开了,那么,你能聆听与学习的渠道也就多了。不一定需要走到很远的地方,即使坐在原地,即使每日看着窗外的树叶与落日,也能有所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