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百育德为首——做北大人从修德开始
毋庸置疑,品德是推动世界发展最为强大的动力之一。一个人拥有高尚的品德,是人性最高形式的体现,因为,高尚的品德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出人的自我价值。
1.爱国的情操永远不能忘记
北大箴言:
蔡元培、鲁迅、钱伟长、华罗庚……这些耳熟能详的人名,在中华民族遭遇危机之时毅然站了出来,用铮铮铁骨为年轻人做出了榜样。今天的我们,虽不必再遭受炮火的袭击,但爱国的情操是永远都不能忘记的。“振兴中华,扬我国威”,在我们的肩头,有一个沉甸甸的爱国使命。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这八个字出自《燕园情》:“红楼飞雪,一时英杰。先哲曾书写,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这几个词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北大的历史功绩,不管经历了多少次院系调整,经历了多少次校址搬迁,不管在物质上有多少变化,他的精神始终不变。
民族精神是以人为主体,以文化为传承的,它要通过民族的共同记忆来认定,历史就是民族的记忆。基辛格在《重建的世界》中说:“一个国家的成就只有通过共同的历史意识来鉴定,这是各个国家仅有的经验,也是它们唯一能从自身学习到的经验。历史就是国家的回忆。”所以爱国主义本身也是历史情感的表现。重视祖国的历史,崇敬民族的先杰,是民族的自信。
1913年,上海《时报》载文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招生,考卷中有一题是列出自己所崇拜的人物,应试的三百多人都是中小学生,统计结果前十名是孔子、孟子、孙中山、颜渊、诸葛亮、范仲淹、岳飞、黎元洪和华盛顿。从这份名单上我们可以看到历代圣贤,民族英雄,革命元勋和有节操、有智谋的文人名士都受到了青少年的崇拜,孙中山更是位列第三,仅在孔孟之后,而数千年来被奉为万岁爷的皇帝却没有上榜。
值得注意的是,在外国的革命家和思想家中除了华盛顿名列十人榜以外,受到景仰的还有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培根、卢梭、安重根、马丁·路德·金等。
小小的一张试卷,反映了上世纪二十年代人们的价值取向。
所以在世风败坏、道德滑坡中最可悲的就是对祖国观念的淡漠,无可否认这是民族精神在衰退的征兆,这也正是顾炎武呼唤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近代科学先驱、著名工程师詹天佑,在国内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艰难局面面前,满怀爱国热情,受命修建京张铁路。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张家口之间的山山岭岭,只用了500万元,4年时间就修成了外国人计划需资900万元,需时7年才能建成的京张铁路。前来参观的外国专家无不震惊和赞叹。当时,美国有所大学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决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学位,并请他参加仪式。可是,詹天佑正担负着另一条铁路的设计任务,因而毅然谢绝了邀请。他这种为国家不为个人功名的精神,赢得了国内外的称赞。
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爆发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历史上的爱国表现有多种形式,从整体上观察不外乎以下三种情况:
其一、是对父母的依恋和对故土的热爱;
其二、忠君。由于君国一体的封建专制主义体制,忠君也是爱国的表现,当国家利益与君主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服从君主,放弃国家利益,那就是愚忠,不可取,但忠君确实是古人的爱国观念,这是不能苛求的;
其三、为发展中华文化所做的认同和反思,也是爱国行为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中包含少数民族入侵中原,虽然是侵略者,但最后又认同中原文化并被中原文化所同化,不以侵略者的意志为转移地壮大了中华民族,中华文化正是在不断地吸收周边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才得以源远流长的。不过人们只习惯地看到他们是侵略者,而没有看到他们也是被同化者,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并和汉族人民一起,共同组建了民族的大家庭。当然,这不是在否定抗击侵略者的汉族英雄,这是在不同范畴进行历史评价和道德评价的一组悖论,对这种悖论不能用简单的办法,以甲否定乙,或以乙否定甲。历史评价和道德评价有一致性也有相背反的情况,这要看爱国行为的具体内容以及在什么历史条件下具有的合理性,不能一概而论。至于以揭露、抨击、谴责社会黑暗的形式而进行的文化思考,那就具有更加复杂的内涵了。
上述三种形式的社会效应是不一样的。最具有人民性和普适性的是第一种,作为父母之邦,这是不可取代的。正如人诞生在这个世界上,可以有好几个养母、继母、教母,但生母只能有一个,这是不可选择、不可更替的,因为是唯一的,所以又是神圣的、至上的,这就是热爱祖国的情感!
2.做人从修德开始,修德从孝亲尊师开始
北大箴言:
做万事从做人开始,做人从修德开始,修德从孝亲尊师开始。
在中国历史上,从古到今,没有哪个朝代不重视孝道,孔子把“孝”放在一切道德的首位,视为“立身之首”、“自行之源”。
孝敬父母看作是人生处理人际关系的第一台阶,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关心他人、自觉上进、热爱祖国等品德形成的基础。孝顺父母为孝道,尊敬老师为师道,师道是以孝道为基础的,没有孝道就谈不上师道了。
历史告诉我们:凡是精忠报国、事业有成的人,都和听从父母善言、尊敬奉养父母、不忘父母养育之恩是分不开的。
凡是不敬师长、不讲信用、不思进取、好逸恶劳、自私自利、无恶不作的人,都是败家子、逆子;尤其是对父母忘恩负义的人更是不孝之子。
在古代,帝王选用良才时,首先就看你是不是孝子。他们认为:连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怎么会对君王尽忠呢?此想法十分有理。
现在不少人在交朋友、找对象、招聘、选拔时,也把“孝”字作为条件之一。因为孝敬父母的人一定忠心耿耿、实在可靠,在工作上也会忠于职守。
可见,孝敬父母是一切良好品德形成的基础。所以,中国古代是以孝道作为思想教育的中心,有德之君以孝治天下,其本人也是百姓行孝尽孝的好榜样。
反之,尊师也是孝道的延伸。假若有人不尊敬教师,那么他一般也不会孝敬父母,因为父母总是希望子女听老师的话、依照老师的教导去做。
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就是因为老师关心、爱护、教育学生的慈善之心同父母对待子女的慈善之心是一致的,老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为学生付出的心血和代价是无法估量的。因而,“孝亲尊师”是做人根本准则中的根本。
此外,无论是国家元首还是将相重臣,无论是政治家、军事家,还是科学家、艺术家,无论是总裁、董事长,还是厂长、经理、大老板……总之,世界上各类大大小小优秀人才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的精心培养和教育。
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得好:“世界上最希望一个人有作为的,最真心愿让一人超过自己的,除了他的亲生父母之外,就是他的老师了。”
又说:“当老师的,即使是水平不高的老师,也都真心诚意地盼望自己的学生能德智体全面发展,做梦都想着自己的学生们进步了、成绩提高了、比赛得胜了、个个成才了。老师盼望每个学生都好的心情是一点都不用怀疑的。”
所以,师情与亲情是天下最纯真之情。
假如世间没有教育,也就不可能有人类的今天,因为人类本身就是教育的产物,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人类能够高效地实施教育和接受教育,在教育中承先启后、继往开来,既学会做人,又学会做事。
尊师敬师者不一定有大学问,但有大学问的人一定是尊师敬师者。
任何一位学生,只有真正做到尊师敬师,才有可能很好地接受教育,才有可能充分开发自己的潜能,才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反之,如果一个学生不尊敬老师,不肯听老师的话,即使老师再有学问,再有能力,也没有办法传授给他知识。就好比一个空瓶子,在没有把盖子打开之前,就没有办法往瓶子里装入任何物质。
一个人如果不尊师、不学习,虽然有点小聪明,但大是大非分不清,那么也是难得大智慧、难有大成就的。此外,一个对老师非常尊敬的人,必定能够很好地尊重他人、关心他人。所以,尊师无疑是做人的基础。
过去有一位云居大师,曾经说过人生在世事上有八种后悔,其中,前两种后悔说的便是:
一、逢师不学去后悔。
善知识难遇难求,良师给予我们的影响非常深远,一句真实话,就能够终身受用,像善财童子不辞艰苦去五十三参,赵州禅师活到八十岁还行脚参访,都是因为“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如果遇到了人天师范,却不知道好好亲近学习,等到机缘流失,徒然悔憾不已。
二、事亲不孝丧后悔。
所谓“生前一滴水,胜过死后百重泉”。父母长辈在世的时候,不能承欢膝下、甘旨奉养,等到慈亲逝世了,纵然身后极尽风光体面,墓冢巍峨,又有什么意义呢?“堂上双亲你不孝,远庙拜佛有何功?”倒不如在父母活着的时候,多尽一点孝心。
愿天下所有的人都能很好地孝敬父母、尊师敬师,并以此为基点,来面对家庭、社会;面对他人,面对工作。那么,我们所得到的将会是天下太平、福满人间。
3.失去道德标准,你将失去一切
北大箴言:
古人云:“道之以德,德者得也。”这就告诉我们,要以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体会人生的乐趣、生命的精彩。
一个人智商再高,如果失去了做人的道德标准,他将失去一切。
人的一生需要源源不断的支持才能成功。如果把人生大成比喻成要爬越一面两人高、光滑无比、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作为支点的墙面时,若想获得大成就需要你的亲人、朋友以及其他人的支持,需要下面有人推你、助你,上面有人拉你、提携你。只有这样你才能跨越人生之墙,达到成功的境界。
可是我们中的很多人往往是将自己的助力变成了自己的阻力——如果你有很高的德商的话,那么身边所有人都会是你的助力;可是当你失去德商的话,你的助力就将成为你的阻力。
据史书记载,商纣王天生神力、异于常人,能够托梁换柱、倒拽九牛。此外,他还天赋聪颖、才思敏捷、能言善辩。可见,我们印象中的“暴君”纣王,绝非传统意义上低智商的“昏君”。
以纣王独有的天赋,本可治理好国家,成就惊天动地的伟业,与祖先商汤、盘庚、武丁等明君一并载入史册、扬名后世。但令人遗憾的是,他的聪明才智未能用到好的地方。
具体表现在他一系列“缺乏德行”的行为中:荒淫无度,宠信奸妃妲己,建造“酒池肉林”;凶残成性,创立炮烙、虿盆等多种残酷刑法;残害忠良,就连自己的叔父比干也要“挖心”而后快……
总之,纣王的所作所为真是人性泯灭、罄竹难书,因而在周武王起兵伐商后,早已恨透纣王的平民和奴隶们纷纷阵前倒戈。纣王见大势已去,便自焚身亡,商王朝也随之覆灭。至此,纣王终在史册上稳坐“首席暴君”的头把交椅。
天时、地利、人和这治天下的三大要素商纣王其实都拥有了,但由于自己“德行不够”以致众叛亲离、国破家亡。可悲兮,应然哉!德商是我们的立人之本,是我们成功道路上不可缺少的基石,拥有较高的德商我们才能拥有自己的人脉,为成功的人生道路铺上坚实的基础。
欲成功,你需要高的德商;要提高自己的德商,你必须光明磊落、心地纯洁、公正无私、宽厚仁爱。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拥有健康、成功和幸福。
没有高尚的道德,便没有高尚的品格,便没有高尚的事业,也没有高尚的命运。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学万学,要学会做人。”我国古代圣人们也告诉我们:德高才能望重。我国著名的高等学府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意思就是说:道德是人生的基础,以后人生发展的每一步,都跟我们是否有高尚的道德有着直接的关系。
隋炀帝杨广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
杨广是隋文帝杨坚的第二个儿子,年少好学,善诗文,著有文集55卷。开皇元年(公元585年),年仅13岁的杨广被封为晋王,做了并州的总管,拱卫京城。随后,杨广亲率军队统一国家,组织修建畅通国脉的京杭大运河,亲自开拓、畅通丝绸之路,开创科举,修订法律……
不可否认,杨广真的是才华出众,但有才的杨广总不免恃才傲物、我行我素。由于缺少道德监控和自我约束,导致他后来做出大逆不道的弑父篡位之举。成为皇帝后,他过度沉迷于享乐之中,无心治国,最终走上了荒淫无道、自取灭亡的不归路。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所以,有才无德之人既让人感到可怕,又让人觉得可惜。这种德商非常低的人虽然不多,可一旦他们掌握了权力便会贻害无穷。
其实,一个人是否能成才成功,智力因素往往仅占20%,而另外起作用的80%是人格因素。良好的品德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忽略了品德培养和健康人格的构建,就容易出现一些智商很高、成就很小的人,甚至有的智力优秀的人成了“歪才”、“邪才”。真正大成之人,是道德与智慧并存的。
4.明确学习的目的
北大箴言:
学习是一种进取的精神。正是由于有了这种精神的存在,人生才有意义。过去的成绩仅仅代表过去,我们应当注重的是未来。人应当是在进步中体会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体会着人生的快乐。从求知中也可以获得自我的幸福和满足,由此可见人的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人类社会越来越文明,作为个体的人,一生中需要学习的东西也就越来越多。
以前有句话叫做“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总结起来就是,读书可以有钱、有粮、有娇妻。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只要考取了功名,这一切就都有了。这样能算“为己而学”吗?当然不能,这只能算是为了名利而学。
不仅仅是以前的人这样,现在的人也同样如此。小学我们读书,是为了上重点中学;初中我们读书,是为了上重点高中;高中我们读书,是为了上重点大学;大学我们读书,是为了找一份好的工作;工作我们读书,是为了升职加薪……
从古至今,“为己而学”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孔子所说的“古之学者”中的古人,虽然是泛指,但其真正包含的,却只有那些先秦的圣贤们。
在某些人眼里,读书只是他们在社会竞争中的砝码,是他们在人前卖弄的资本,是急功近利的快餐。
曾经有一位记者走访了一个大学校园,发现无论是在学生自习室的书桌上,还是在学生寝室的床头,外语、电脑和经济类的书籍占绝大多数。
于是记者就问这些学生为什么都喜欢读这类的书籍?
一位学生回答记者说:“为了将来找工作啊。现在的招聘广告都是‘熟练掌握英语者优先’、‘懂电脑者优先’,在大学时期多读些实用类的书籍,将来可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现在的人读书很盲目,并不知道到底应该读什么样的书,社会上流行什么就读什么,招聘单位要求什么就学什么,许多人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对自身素质的培养。这种看似“务实”的求知心态,从某种意义上说,却是一种“功利化”的表现。许多人甚至认为除实用类的书籍外,读其他书是在浪费时间,不务正业。
其实,求学的目的应该是追求真知,为了使自己的人格、修养、气质得到完善和升华,而不应该是做给别人看。古人在做学问上的基本原则是完善自我,而用之当代,则正好与目前求学者急功近利的心态相辉映,体现了病态的社会价值观。
诚然,人要在社会上生存,必要的谋身手段还是需要具备的,学习这些知识是无可厚非的,也是必须的,因为我们毕竟是社会的一分子,不能将自己割裂出去。但是,千万不能把升学、升职、考试这些来当做自己的终极目标而学习。不能因为一时的利益,而将那些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硬灌输给自己。那样,只怕会破坏了自己对于学习的兴趣。这岂不是本末倒置,得不偿失。
有句老话说得好,叫做“活到老,学到老”,人的一生都应该不断地学习新的东西,在孔子看来,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没有年龄阶段的限制。正因为这种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世事才会有更高的觉悟。
现在人每每说到“读书”这个问题,总是有诸多的抱怨:“哎呀,我都这把年纪了,早过了读书的年龄了,再说了,每天都还得为生计奔波,都有做不完的工作,哪里还有时间看书啊!”
其实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习与年龄无关,不单纯是少年、青年人的需要,也是中年人和老年人的需要。若是凡事都找借口的话,那你的确没有时间去读书了。
师旷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宫廷乐师。一天,师旷正为晋平公演奏,忽然听到晋平公叹气说:“可我现在已七十多岁了,再想学习,估计也来不及了吧!”
师旷答道:“那您怎么不点蜡烛呢?”
晋平公有些不高兴:“哪有为人臣子戏弄君主的,我说的学习和点蜡烛又有什么关系呢?”
师旷赶紧解释道:“我怎敢戏弄您啊!我只是听说,年少时学习,就像初升的太阳;壮年时学习,犹如正午的阳光;老年时学习,那便是在夜间点起的蜡烛。烛光虽然微弱,但总比摸黑强吧!”
晋平公听了,点头称是。
从自身来讲,学习也是对精神的充实,在学的过程中,我们会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人性会得到升华。在我们短暂的一生中,需要突显自身的价值。年轻时,学习是为了理想,为了安定;中年时,学习是为了补充,补充空洞的心灵;老年时,学习则是一种意境,慢慢品味,乐在其中。
一位老先生去报名参加外语班课程培训,补习班的训导员以为老先生是帮别人报名,没想到是老先生自己要学。于是好奇地问:“伯伯,您多大年纪了?”老先生回答说:“六十八岁。”
训导员告诉老先生说:“要学会这门课程需要两年的时间,那时候您都已经七十岁了。”老先生笑着对她说:“如果我现在不学,两年后会是六十六岁吗?”
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明朝文学家张岱曾经说过:“学海无边,书囊无底,世间书怎读得尽。”庄子也曾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世间的知识是无穷尽的,谁都学不完,所以我们才要穷尽一生不断地去学习。
有时候,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人们常常以为自己已经触到事物的边界了,而事实上你只要轻抬贵足,跨出一步,就会发现自己离事物真正的边界还很远。
曾经有人对爱因斯坦说:“您可谓是物理学界空前绝后的人才了,为什么还要这样艰苦的学习呢?”爱因斯坦笑了笑没有说话,而是找来一支笔、一张纸,在纸上画上一个大圆和一个小圆,说:“在物理学这个领域里,我可能比你懂得多一点。好比说这个小圆就是你,而我则是这个大圆。然而整个物理学识是无边无际的,小圆周长小,所以与未知领域的接触面小,他感受到的未知就少;面大圆与外界接触的周长大,所以感到未知的东西更多,会更加努力地去探索。”
有人将人生比作是一辆列车,唯有不停地学习,才能使生命的车轮不停地前进,才能感觉到生命的动力,从而品尝到成长的喜悦;不学习的人生,就像是抛锚的列车一样,停在原地不动,只会慢慢生锈而已。
5.行有德之事,才能留有德之名
北大箴言:
宋著名词人辛弃疾曾经说过:“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见,身后名要靠生前事才能得到,要立有德之言,行有德之事,才能留有德之名。
南宋末代丞相文天祥曾说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一生为国操劳,最终为国捐躯,虽寿不过五十,但他的一片丹心却流传千古,永垂不朽。
文天祥是南宋末年的抗元英雄,他少年时期便敏而好学,年仅二十一岁便高中状元,因为当时朝廷奸臣当道,所以一直得不到重用。咸淳十年(1274)七月,度宗病死。贾似道抑长立幼,扶四岁的赵显继位,即宋恭帝。九月,二十万蒙古铁骑由丞相伯颜统领,分两路进攻南宋,各地宋军将官在铁骑压境时纷纷叛变。
无奈之下,太皇太后下了一道《哀痛诏》,述说继君年幼,自己年迈,民生疾苦,国家艰危,希望各地文臣武将、豪杰义士,急王室之所急,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文天祥于是起兵勤王,两年时间内,转战大江南北。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二十日,文天祥在五坡岭不幸战败被俘。
蒙元的元帅汉奸张弘范率水陆两路军队直下广东,要彻底消灭南宋流亡政府。文天祥被他们用战船押解到珠江口外的伶仃洋(今属广东省)。张弘范派人请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毅然坚拒写招降书,但写了一首七言律诗,表明自己的心迹。这便是名流千古的《过零丁洋》。
文天祥被俘后,起先被押到广州,张弘范对他说:“南宋灭亡,忠孝之事已尽,即使杀身成仁,又有谁把这事写在国史上?文丞相如愿转而效力大元,一定会受到重用。”文天祥回答道:“国亡不能救,作为臣子,死有余罪,怎能再怀二心?”
大元为了使他投降,决定把他押送元大都,忽必烈下了谕旨,拟授文天祥高官显位。投降元朝的宋臣王积翁等写信告诉文天祥,文天祥回信说:“管仲不死,功名显于天下;天祥不死,遗臭于万年。”
元朝统治者见高官厚禄未能使文天祥屈服,又变换手法,用酷刑折磨他。大元丞相孛罗威胁他说:“你要死,偏不让你死,就是要监禁你!”文天祥毫不示弱:“我既不怕死,还怕什么监禁!”
文天祥誓死不降,元朝统治者也渐渐失去了耐心,于是决定处决文天祥,消息一出,数万百姓就聚集在街道两旁为他送行。从监狱到刑场,文天祥走得神态自若,举止安详。行刑前,文天祥问明了方向,随即向着南方拜了几拜,随后便英勇就义了。
蔡京是宋神宗熙宁三年的状元,可谓是才高八斗,但正是因为他有才欠德,为了自己的权势私欲,不顾百姓死活,在任时设应奉局和造作局,他大兴花石岗之役;建延福宫、艮岳,耗费巨万;设西城括田所,大肆搜刮民田;为弥补财政亏空,他尽改盐法和茶法,铸当十大钱,以致币制混乱,民怨沸腾。
蔡京先后四次任相,长达十七年之久。十七年的时间里,他将一个原本还算富足的大宋,硬生生地掏空了底子,以至于最后被金国所灭。
宋代可谓是中国历史上人才辈出的一个朝代,惊才艳艳之辈不知凡几,当中既有像欧阳修、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辛弃疾、苏轼这样德才兼备之人,也不乏蔡京、秦桧、贾似道这类有才无德的奸佞。就如秦桧来说,他的字比起蔡京来可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今天所说的宋体,据说就是他首创,只不过因为他是个奸臣,所以我们没有称之为“秦体”。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分析智伯无德而亡时写道:“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他提出的选才标准是:“苟不能得圣人君子,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既然不能得到德才兼备的圣人,那就宁可用有德无才的愚人,也不用有才无德的小人。
每一个人的心里大概都存着流芳百世的愿望,然而大多数的人在岁月的打磨下,终将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有极少一部分的人能名垂千古,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生前立德,我们之所以这么长久地怀念、尊崇他们,就是因为他们的德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他们一生的所作所为,都是在积累功德,而这些功德就是他们青史留名的保证。
6.品格比智慧更重要
北大箴言:
任何贪图便宜的诡异都将在事实面前曝光,只有高尚的品质才能真正地帮助人们获取胜利。
春秋时期,晋国逐渐失去霸主地位,国势愈加衰落,到了晋定公时,晋国六卿势力强大,渐渐互相争权,根本不把国君放在眼里。自范、中行二氏灭后,只存智、赵、魏、韩四卿。四卿听说齐国发生了田氏弑君专国的内乱,而诸侯各国无人过问,于是私自立议,各自拓占土地,作为自己的封邑。
直到晋出公即位时,国君所属的土地,反而少于四卿的封邑,却也无可奈何。后来,晋出公秘密派出使者向齐国、鲁国求助,请他们派大军讨伐四卿,以正国君之名。不料齐、鲁反以其谋告于智伯。智伯大怒,联合韩、魏、赵三家,索性把一个有职无权的国君赶出晋国。自此后,晋之大权,尽归于智伯。
智伯以结好卫国的名义,派出使者赠送给卫侯四匹良马和一枚白璧。卫侯热情地款待了使者。他看着膘肥体健、四蹄生风的良马喜不自胜;捧着价值千金,通体透明白如凝脂的宝璧爱不释手,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线。见到国君十分高兴,群臣都来祝贺。
上大夫南文子也来了,他看过良马,又看了宝璧,不仅没有向卫侯致贺,脸上却顿时蒙上了一层忧虑之色。卫侯奇怪地问:“智伯派人送给寡人良马宝璧,举国上下无不欢喜庆贺,而你面带忧虑是怎么回事?”南文子说:“没有功劳受到赏赐,没有力量收到重礼,不可不考虑一下。良马宝璧,这是小国贡奉大国的礼物,而大国却把礼物送给我们弱小的卫国,国君您不觉得奇怪吗?智伯眼下独揽晋国大权,早有吞并赵、魏、韩三家的野心,怎么会向卫国结好呢?”“上大夫的意思是……”卫侯有些明白了。“臣以为,智伯定有吞并卫国,壮大自己势力的企图,国君不可不防严。于是,卫侯命令大将屯兵边境,严加戒备。
智伯果然发兵偷袭卫国,他带着大队人马刚至边境,见卫国边防戒备森严,严阵以待,只好叹了口气说:“卫国有贤人,已料到我的计谋了。”智伯见无机可乘,回晋后又生一计。他与长公子颜密谋,假装父子失和,带着部分军队投奔卫国,以便里应外合。
南文子再次识破这一阴谋,他说:“公子颜贤名远近皆知,智伯又很宠爱他,无缘无故逃亡卫国,其中必然有诈。”他对晋国来的密使说:“卫国可以收留公子颜,但他的车乘若超过5辆,就不许入境。”智伯听说了此事,赞叹道:“南文子真是料兵如神啊。”从此,他打消了偷袭的念头。
南文子识破了智伯的阴谋诡计,不仅靠的是自己的智慧,还有自己高尚的品格,最终使卫国逃过了灭顶之灾。
俗话说:“无功不受禄”,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别人无缘无故送给自己东西时,就要考虑到这件事情背后的意义,毕竟天上没有掉馅饼的美事,贪小便宜往往会吃大亏。因此,一个要成就大业的人,不仅要有智慧,还要有优秀的品格。
魏文侯为宰相的人选感到困惑时,征求宾客李克的意见。
“先生曾说过:‘家贫要有贤妻,国乱要有名相。’现在丞相的人选有魏成和翟璜二人,这二人都非常优秀,难分轩轾,究竟要选谁呢?”“俗话说:‘身分低微的人,不要插手管伟人的事,也不要管别人的家务事。’卑职实在不敢回答这个问题。”
“先生不要顾虑那么多,请多多指教。”
“不,卑职并不是顾虑太多,只是希望国君好好考虑。至于鉴定人物的原则有以下五项:一、际遇不佳时和谁亲近?二、富裕时帮助过谁?三、居高位时任用谁?四、在困境中是不是守正不阿?五、贫穷时是不是能去贪念?国君只要依照这五项原则来决定就可以了。”
“嗯!有道理,我已经决定好了。”
李克离开王宫,在归途中顺道经过翟璜的住处,于是谈起魏文侯选择宰相的事情,并且重述这段谈话。翟璜问李克:“依阁下看,魏文侯会决定用谁呢?”“恐怕是魏成吧!”“这就奇怪了,我翟璜哪一点比魏成差呢?更何况把阁下介绍给魏文侯的人是我啊!”“大人该不是为了自己升官,自组派系而把我推荐给魏文侯的吧?我只不过提供他五个原则,至于决定宰相的人还是魏文侯。依我看来魏成被拔擢为宰相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魏成把十分之九的薪俸施舍别人,自己只留下十分之一。魏成因此获得国君的老师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三人的支持,而大人所推荐的五个人只不过是魏文侯一般的下臣罢了。”翟璜低下头来向李克道歉,懊悔自己的自大。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实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就体现了自己很高尚的一面了。这些,他周围的人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的。所以培养好的品质对于自己的发展是有很大作用的。
人性本善,尤其自己在困境中仍然能帮助别人,这是最难能可贵的精神。所以要在小事中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不能唯利是图、贪图享乐。当一个人拥有这样的品质的时候,成功的机会就一定会比别人多。
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北大箴言:
《国语》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登喻难,崩喻易。人学恶学坏,那是很容易的。要杜恶从善,就要下定决心,从点滴做起,从小处做起,从眼前做起,切实“不以恶小而为之”。这样,才能堵死一切从恶的缺口!
首先,“小恶”也是“恶”,要认清它的危害。事无论大小,只要是恶事、坏事、丑事、见不得人的事,都会危害社会,危害人民,归根到底,也会危害自己。因为既是恶事,多属利私害人、邪淫逞欲之类,纵是“小恶”,但其“恶”的本质是没有什么不同的。
偷一根针和偷一头牛,前者可能被称为“小恶”,后者也许才算“大恶”,但是二者在“偷”这一点上,没什么差异,它们在害人这一点上也是共同的,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所以,无论作“大恶”,还是为“小恶”,都为人们所不齿,甚至深恶痛绝。而为“小恶”之人似乎不明乎此,他们多以为小事一宗,不致引起大惊小怪,也不致于造成更大的危害。殊不知人眼如镜,一举一动,哪能逃过群众的眼睛,你今天为“小恶”,明天为“小恶”,在损人的同时,你这种“恶”的形象,便日渐其深地种到了人们的心里。当群众认为你卑微渺小、面目可憎时,恐怕你也就很难昂首挺胸地以一个“大写的人”站立人前了。为恶的结果,只能激起受害者和全社会的反对,到头来,为恶者是会自食恶果的。
再者,事情都是由小到大,由量变到质变的。“小时偷针,长大偷金”,这是一种变;“喜时玩火,怒时放火”,也是一种变;“空穴来风,堤溃蚁巢”,又是一种变。“小恶”做多了,便可能“由小到大”,对“大恶”也不在乎,于是由量变到质变,以致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正因为如此,许多古人都重视防微杜渐,对恶“谨小慎微”。
古代有位名叫乐羊的人,在路上拾到一块金子,拿回家里,被他的妻子批评了一通,指出“拾遗求利”会“污其行”,劝他要励志洁行,不要苟取贪得;三国时的刘备,临终时还嘱咐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他们都认识到了“小恶”会发展到“大恶”,小错误会发展成大错误,到头来,多行不义必自毙,那就要悔之不及了!
刘备临死前曾告诫他的儿子刘禅,要“勿以恶小而为之”,他还提出了“勿以善小而不为”的要求。真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后一句话,同样是流传千载的至理名言。
人生在世,总要有个基本的生活态度,起码要自觉做到为善不为恶。对于善与恶的解释,不同的人当然有不同的标准。对我们来说,就是要为人民做好事,不做坏事,要有益于人民群众,而不是有害于人民群众。好事可以有大小,但做好事的精神却不可以有懈怠,尤其对于那些不为人们关注甚至不为人们理解的好事,也要坚持不懈地去做。山不拒细壤,固能成其高;海不拒涓流,才能成其大;坚持做小的好事,才可以做大的好事。
然而,有的人虽然想做大的好事,却对小的好事不重视,懒怠去做小的好事。
《后汉书》中写了一个叫陈蕃的人,就是这类角色。这个踌躇满志的少年,不要说做别的好事,他当时独居一处,连自己住处的环境卫生,也不愿打扫。一天,他父亲的一个好朋友薛勤来访,见他的屋里、院里脏得实在不像话,便问他为何不去打扫,陈蕃却振振有词地说:“大丈夫处世应当扫天下,岂能只扫一屋?”薛勤反问他:“连一屋都不肯扫,你又怎能扫天下?”问得他张口结舌,无话可答。
“扫一屋”虽然不足挂齿。然而,薛勤将它与“扫天下”联系起来看,认为不愿扫一屋的人,便不可能扫天下,这个见解是很对的。你想,小事都不愿去干,怎么能干出大事?“小善”尚且不去“为”,怎么能“为”“大善”呢?
事物都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人们常说:合抱之木,起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上。积少可以成多,积小可以变大。
生活中有这样一种人,他们不愿意在平时一点一滴地做好事,不愿一步一个脚印地锻炼自己,而奢望有朝一日“一鸣惊人”,作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转眼间便可一举成名天下知。不客气地说,这只是幼稚者的幻想。
古人说人人皆可以为尧舜,只要不以善小而不为,是可以由小善而成大善的。
8.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北大箴言:
当你面临选择的关头,使你做出决定和行动的永远是你的价值观。你的价值观就是你人生的指南针,引导你前进的探照灯。
公元前314年,秦惠文王欲发兵攻齐,因齐楚结盟而不能如愿。于是,秦王即派张仪赴楚游说,以“离齐楚之党”。张仪入楚,得知楚怀王的宠臣靳尚,“在王左右,言无不从”。于是先以重贿于靳尚,然后去见怀王。张仪说,秦王派我来与贵国交好,可惜大王却与齐国通好,若大王与齐绝交,秦王愿把商于之地600里献给楚国。贪利的楚怀王一听便动了心,他高兴地对张仪说:“秦肯还楚故地,寡人何爱于齐?”此事遭到大臣陈轸的极力反对,已得利的靳尚却为之辩护说:“不绝齐,秦肯与我地乎?”楚怀王遂以相印授张仪,并赐其良马、黄金。之后就与齐断交,同时派使臣随张仪去秦国接受商于之地。张仪回秦都咸阳后,称病不出,等到离间齐楚之目的达到后,便向楚臣道出他的骗局,说献给楚王的土地是6里而不是600里。楚怀王因此而恼羞成怒,于公元前312年派10万大兵攻打秦国,结果兵败将亡,丢失楚地600里,真可谓,偷鸡不成蚀把米,贪利不得反失利。
《军谶》曰:“香饵之下,必有悬鱼。”军事作战的双方,无不是为利而战,也就容易为利所惑。而指挥战争,以谋取利,可以说是广大指挥员所共有的主观愿望。
正如《兵经百篇·法篇》所云:“行兵用智,必相其利。”但利与害总是密切相连的,“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因此,辩证地看待利害,权衡利弊,趋利避害,既是每个指挥员必须把握的问题,更是决策者选择手段时应该把握的基本原则。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必须把握全局,对每一个军事行动都应兼顾利弊,在利思弊,在弊思利,始终处于主动地位,而那些楚怀王式的贪利之徒,见利忘义,必然为利所惑,成为“贪饵之悬鱼”。
以利诱之,使其就范,也是重要的政治谋略之一。古往今来,不乏其例。利令智昏,必然乱谋,从而上当受骗。
金钱的万能论在今天似乎广为称道。但是,那些推崇这种观点的人,是否意识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光为了金钱,过分的注重金钱,最终将会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建国是个才毕业的大学生,专业知识很扎实,可是他的求职之路却一直不顺利。万般无奈之下,他找到了自己的叔叔,请他跟当地的一家知名化工企业的老板介绍一下自己,看能不能到化工公司工作。
没过几天,建国的叔叔给他打来电话,说正在一家酒店和这位老板喝酒,让他赶紧过来跟老板见个面,老板现在也需要这样的专业人才,只要过了老板的法眼,工作这事就算定下了。
建国非常高兴,打扮整齐,急匆匆地赶到酒店,和叔叔、老板一起就坐,老板问了建国几个化工方面的问题,建国胸有成竹,对答如流,老板一看就高兴了,又要了一瓶酒,三个人喝了起来。
宴会结束后,建国得意洋洋地等着公司给他打电话,可一等不来,二等也不来,建国等不及了,便给叔叔打电话,问什么时候去上班。叔叔接了电话,告诉他那件事没希望了,老板不同意接收他。
“不同意接收?喝酒那天不是说得好好的吗?”建国愣了。
“这还不全怪你自己!”叔叔气冲冲地说:“还记得最后要的那瓶酒吗?”
“记得,可我也没有因为喝多酒失态啊?”建国奇怪地问。
“那瓶酒的酒盒里放着一个礼品打火机,是不是你拿了?”叔叔问。
建国点了点头,说:“那个打火机也不是什么精品,根本就不值钱,他一个大老板怎么会缺这种东西?所以我就拿了。”
“问题就出在这里!”叔叔说:“老板说你这个人学问还行,就是太爱贪小便宜了,打火机一拿出来,你的眼睛就没离开过它,你既不抽烟,也不爱收藏打火机,但对打火机却那样专注,说明你是个贪小便宜的人,贪小便宜的人,他是不敢用的,因为将来万一别人给你点儿小恩小惠,没有人敢保证你不会背叛公司。”
建国理解的不错,是,那个打火机老板并不稀罕,但是建国对打火机的过分关注使老板产生了反感。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逢光必沾、斤斤计较、爱贪小便宜的人是不受欢迎的。
摆正个人对金钱的追求态度,“金钱不是万能的”,至少金钱不能买到亲情。再者,就是不要利令智昏,耽误了自己的大好前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正确地对待利益的诱惑,才能正身修性。
9.心中怀着感恩和爱,去孝顺父母
北大箴言: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风不止,是树的无奈;而亲不在,则是孝子的无奈。
网上曾经流传过一篇很火的文章,叫做《你还有多少时间和父母在一起》,在这篇文章里,没有什么优美的语言,也没有什么感人肺腑的话,只有一堆枯燥的数据,但就是这么一堆枯燥的数据,感动了无数人。
文章里说,对于现在很多在外地上班的人来说,大多过年了才回一次家,回一次家的时间应该是5~10天不等,我们就算是10天,而这10天的时间里,我们还要出去和朋友聚会,还要忙一些自己的事情,能待在家里的时间,也就是一半。现在我们国家的人均寿命是72岁,用72减去父母的岁数,再乘以5就可以得出我们还能够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了。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原来我们能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已经这么少了,即便他们还能再活三十年,算起来也只有150天,连半年都不到。
从小到大,我们都已经习惯了父母一直在身后默默地等着我们,我们的潜意识里总是认为,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我们回头,总是能够看到他们还一直静静地站在那里。
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生命总是在悄然流逝,也许当你回过头来的时候,那个肩膀宽厚的父亲,那个手脚利索的母亲,却都已经是步履蹒跚、白发苍苍了。
从前有一个叫做赵恬的人,家里很穷,每餐都以米汤野菜为食,有一天他的父亲实在是嘴馋,很想吃肉,于是就偷了邻居家的一只鸡,他发现之后,就劝父亲把鸡还给邻居,但是他父亲没有答应,还是把那只鸡给宰了吃了。后来邻居发现少了一只鸡就来问他,他怕邻居告发他父亲让父亲坐牢,就包庇了他的父亲,可是最后还是被官府给查到了。官府派了衙差来抓他的父亲,这时候,赵恬站出来说道,其实那只鸡是他偷来给父亲吃的。于是,衙差放了他的父亲,把他带到了公堂上。没有想到,这个知县非常聪明,一下子就看出事情的原委了,在问清了事实的经过后,知县被他的孝心所感动,不但没有处罚他,反而又赏了他一只鸡,让他回去侍奉老父。
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是不会犯错的,父母也是人,所以也会犯错,但是父母毕竟是父母,生我们养我们,即便是有错,我们也不能直言苛责,而应该多一点耐心,温颜劝慰。回想我们小的时候,谁不是三天两头犯错,不是砸了邻居家的玻璃,就是打了邻居家的孩子,哪一次不是父母陪着笑脸,带着我们,低三下四地给人家赔礼道歉外还加赔钱。这都是为了谁?作为儿女,我们应该牢记这一点——多一点宽容。小时候,我们犯了错,有父母帮我们承担,现在,我们长大了,父母老了,也是时候帮助父母承担一些责任了。
当然,以现代社会的生活水准,我们不用给父母洗衣服了,很多父母甚至都不需要儿女来养活,但这并不代表我们没有什么可以为父母做的了。
人常说:人越老越孤独。我们应当在物质条件丰富的同时,多多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想法,许多老人要的不是多么优越的物质享受,他们真正想要的是来自儿女精神上的关心和慰藉。只要自己的孩子能在闲暇时放下工作,开开心心地陪自己说会儿话,他们就很知足了。
许多人把孝顺父母当成是一种负担,其实这是不对的,孝顺父母应该是一种爱,一种子女对于父母的爱,心中怀着感恩与爱去孝敬父母,那才是真正的孝。
回想一下,当我们跌倒的时候,父母多少次不厌其烦地扶起我们;当我们生病的时候,父母曾经多少次不眠不休地照顾我们;当我们迈步向前的时候,父母多少次不遗余力地支持我们;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父母又是多少次不辞劳苦地安慰我们。
父母对我们的爱无私而又深重,现在他们老了,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对他们抱有一些感恩的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