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旷世奇才的16堂人生智慧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深思熟虑——思想有多远,人就走多远

凡事深思熟虑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有比较理想的结果;而不习惯思考的人,其生活和事业很可能都以失败告终。当我们的判断因为感情的冲动失去理智时,冷静下来之后就发现自己的愚蠢。因此,永远不要不加思考就做出重大决策或采取行动。

1.思想有多远,人就走多远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看得远,看得透,不计私利,深谋远虑,才能使事业一步步地发展起来。

刘备的前半生非常坎坷,自“桃园结义”后,由于缺乏切实可行的长久之计,他们总是东奔西跑,打到哪算哪,要么寄刘焉、卢植、公孙瓒、陶谦、曹操、刘表等群雄篱下,要么就是有了地方也守不住。陶谦让徐州给刘备,刘备好不容易单干一回,但没多久便丢了这块地盘。多少年来,刘备无地无兵,四处奔命,人生路上如履薄冰,连性命都险些被刘表的部下蔡瑁、张允所害。刘备前程渺茫,就是因为缺乏长远的计划。后来,诸葛亮出山,一个“隆中对”便使形势立即好转,这个“隆中对”即是远谋。

诸葛亮认真地分析了敌、我、友、天、地、人各方形势,“我方”占人和之利:刘备乃“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若渴”,“皇叔”这面金字招牌和刘备的仁义形象是有利条件。但是,刘备手下将领只有关、张、赵,兵弱势微,至今尚无自己的一块根据地,这是不利条件。

诸葛亮和刘备制订了“中兴汉室”的最高奋斗目标。但挡住刘备前进道路的有“四虎”——两强两弱。曹操、孙权乃强大的对手,以刘备现在的实力还无法与这二强抗衡。孔明认为曹操在中原“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城不可与争锋”。那么孙权呢?割据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刘表、刘璋是两个相对弱小的对手。荆州方面,“刘表不久于人世”;益州方面,“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为了中兴汉室,前面的“四虎”当然都应当打败,但与曹操、孙权之间你死我活的天下之争,时机尚未成熟。要实现目标,首先要使自己强大起来,取荆州、益州之地才是上策。取了荆、益二州,就实现了中兴汉室的近期目标——成就霸业。

为了实现远谋,必须权衡利弊,不争一时之快,不以近利而舍弃长远的目标。该让则让,该软则软,该弃则弃。诸葛亮“华容放曹”,即为舍近利的远谋。

赤壁周郎一把火,烧掉了曹操八十三万军马,孙、刘联军取得决定性胜利。周瑜、诸葛亮从水、陆两路出击,设下重重埋伏。曹操的残兵败将走到哪里,哪里就有孙、刘联军的埋伏,一路上,曹操的兵将越来越少,且多数带伤。行至华容道,曹军“人皆饥倒,焦头烂额者扶策而行,中箭着枪者勉强而走。衣甲湿透,个个不全,军器旗幡,纷纷不整,号哭之声,一路不绝”。

至此,曹操身边只有三百名疲惫不堪的兵将,正是诸葛亮擒杀曹操根除后患的绝好机会。诸葛亮只要想除曹操,十拿九稳。但诸葛亮却“派”第一号大将关羽把曹操放了。曹操回到许昌,如虎归山。照诸葛亮解释所说:“亮夜观乾象,操贼未合身亡。”意思是说,天不灭曹,曹操命不该绝,我又奈何?其实是诸葛亮不灭曹,让关云长做了人情。诸葛亮为什么不灭曹?因为灭曹会干扰总策划,妨碍总目标的实现。

有人认为,诸葛亮的总目标就是刘、曹、孙先三足鼎立,然后再寻机一统天下。灭了曹,少了一个最强的对手,刘、孙两分天下,岂不比三分天下更进了一步,何乐而不为呢?其实,灭了曹不但实现不了两分天下,连三分天下也实现不了。

如果杀掉曹操,曹姓及夏侯姓的人势必要报仇雪恨。曹操在大本营许昌、荆襄、合淝等地还有相当势力。倘若点起几十万兵马复仇,恐非难事。到那时,孙、刘联军再难演出“草船借箭”、“群英会”、“苦肉计”、“连环计”、“借东风”的精彩大戏了。放了曹操,他当然也要复仇,但余悸未了,总得要停歇一段时间再战。刘备和诸葛亮正好利用无战事的这段时间,养精蓄锐,做好充分准备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此外,如果杀掉曹操,除了刘备的大患,同时也除了孙权的大患,这样,孙、刘两家之间的大战就会即刻到来。周瑜即使在曹操大军压境的最危险时刻,还念念不忘除掉刘备和诸葛亮。只要曹操一死,孙权、周瑜就会趁北方一时惊魂未定,立即毫无顾忌地进攻刘备的弹丸之地,这对在江南尚未立稳脚跟的刘备极为不利。诸葛亮为了保存、发展力量,必须维持三方相互制约的关系,尽可能延续孙、刘两家的联盟。

所以,为了实现三分天下的目标,曹操是万万杀不得。诸葛亮不灭曹,不但是远谋,而且产生了一举数得的效果。

其一,树立了自己的威望。如果诸葛亮明令放曹,刘、关、张和诸将都不会理解;如果诸葛亮不派人在华容道埋伏,又显得失算,不能料事如神。于是诸葛亮派“重义”人物关羽去华容道,这就等于向天下表明:我算到了,只是由于关羽的“重义”才未果。这就给自己的形象增添了光彩。

其二,巩固和加深了“人和”的局面。关羽放曹以后,诸葛亮与刘备二人合演了一场问斩与说情的戏给众人看,这场戏显示了刘备的统治地位,进一步加深了刘、关、张三人的兄弟情谊。

其三,制约了关羽。关羽这样的人才,属于有缺点的高才,驾驭得好,作用极大;驾驭得不好,也会犯下弥天大错,误了大事。此次,关羽放曹,自知有罪,“黄牌”在身,今后岂敢不谨慎。诸葛亮制约了关羽,同时就是制约了诸将。

其四,灭了曹操的气焰。曹操三次大笑,引出了三支伏军、三员猛将。此后,曹操再也笑不出来了。华容道上,曹操真正认识了诸葛亮,从此不敢轻举妄动。赤壁之战后的相当长的时间内,刘、曹两家无战事,这就使刘备能集中力量从容取荆州、入成都。

其五,巩固了孙、刘联盟。在孙权眼里,刘备和诸葛亮并非坐山观虎斗,而是尽心尽力地破曹。诸葛亮如果明令放曹,或根本不去截击曹操,孙权马上会怀疑刘备联合自己的诚意,必然给两家联盟造成危机。

诸葛亮的“隆中对”和华容道放曹,充分体现了他为实现总目标,不计较一时得失,深谋远虑的战略思想。

目标是行动的永恒主题。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并非只有一味地进攻才能奏效。有时需要攻,有时需要守,有时需要迂回,有时需要后退,有时需要放弃眼前局部的利益,有时会得罪一些人,但这些都是远谋所必需的。连兔子都懂得远谋,“狡兔三窟”是它的远谋,“不吃窝边草”更是它的远谋。吃窝边草倒是省事,但如果把窝边草吃光了,兔子的窝巢就会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不是说眼前利益不可取,关键是看取了它是否会影响长远目标和全局利益。

兵战需远谋,商战需远谋,人生也需远谋。一个人只顾眼前利益,得到的也必将是短暂的欢愉,吃光用尽,又是一无所有。一个人应有远大的目标,但也必须讲究实际,总得先求生存才能求发展。过去,人们在要鱼还是要鱼竿,且两者只能取一的问题上观点基本一致:要鱼只图一时之快,要鱼竿才是长久之计。其实不然,远谋必须既面向未来,又面对现实。下面一则关于鱼和鱼竿的故事,令人久久回味。

甲、乙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鱼。甲希望得到鱼,乙希望得到鱼竿,于是他们二人各遂己愿。按当今普遍的观点看,乙是智者,甲是愚者。其实不然。甲在原地生火煮鱼,大吃一顿,不久鱼吃光了,他便饿死在鱼篓旁。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空着肚子走向海边,但他走到半路时已一点力气也没有了,也倒地死去。可见,乙也不智。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丙和丁,他们同样得到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他俩商定共赴大海捕鱼,而且每次只煮一条鱼,一篓鱼被吃光后,他们也走到了海边。从此,他俩以捕鱼为生。又过了几年,他们盖了房子,造了渔船,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远谋与近利的辩证关系,远谋并非一定要排斥近利,而近利则必须服务于远谋。如果好高骛远,第一步总是迈不出去,这并非远谋,而是空想。远谋是理想与现实的有机结合,生存与发展的有机结合,是取得成功的保障。

在决策目标与眼前利益产生无法调和的矛盾时,应毫不犹豫地放弃眼前利益,或者把因二者矛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许多人生决策失误都有一个共同点:考虑得不周,谋划得不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挖东墙,补西墙;只顾一时得失,不顾长远利益;只思进攻,不愿退让;只知直来直去,不懂变通迂回;只求在某个局部“夺魁”、“锦上添花”,不重视系统的整体优化;只知盲目制订目标,不顾现实条件;只考虑方案带来的好处,不考虑付出的代价。这些错误的思维方法,都是人生决策的大忌。

2.看待问题要全面

一个人如果不能全面地看待问题,只看到对自己有利的一面而忽略了其中隐藏的危险,就很容易走向极端。因此,在看待问题时要全面,才不会被表面所迷惑,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这是在思考过程中尤其应该注意的。

知了在树上叫个不停,一只螳螂见后非常高兴,想着抓住了知了便又是一顿美餐!为逮住这送上口的美食,螳螂没有过多考虑,就侧着身子过去准备用它那锋利的前爪抓知了。那只螳螂在打主意的时候,一只黄雀正紧紧地盯着它,突然毫无顾忌地扑上去抓住了螳螂。而当黄雀准备美滋滋地一饱口福的时候,树下的一个顽童早就拿着弹弓瞄准了黄雀,最后使劲一拉弹弓,黄雀应声落地。

螳螂和黄雀都想美餐一顿,不料反遭他人暗算,搭上了身家性命,演出了一场悲剧。造成这悲剧的原因,固然是黄雀阴险恶毒,顽童无聊调皮,但似乎也与螳螂、黄雀各自缺乏思虑有关。如果螳螂、黄雀在进攻对手、捕捉猎物时,能够多一个心眼,前思后想,左顾右盼,看看周遭的环境是否利于自己出击,想必最后也能避开暗算。

诸葛亮认为:“君子行事,无论大小,都要深思熟虑,着眼近处而作长远的谋划。人无长远考虑,必有眼前忧患。君子处事常常要以自身和周围的条件、环境做参考,思考问题不超出自己所处的地位和能力范围。大事的发起很困难,小事的产生较容易。因此,要想获得利益,必须先预想到危害;要想成功,就必须先想到可能的失败。

建兴二年,益州名士、主簿杜微因病请求归乡,诸葛亮给他写了封信,希望他留下来继续工作。信中,诸葛亮阐述了自己的施政要略:让农民休养生息,发展农业生产;厉兵讲武,训练一支勇敢善战的军队。

其实,蜀中的政治、经济形势还不错,而魏吴相争,也使蜀汉从战火中暂时摆脱出来。如此境况下,诸葛亮还抢时间守关劝农、发展生产、整修武备,是为了蜀汉的未来着想。要实现一统天下的理想,少不得要打仗;要打胜仗,没有军队、武器自是不行,没有粮食更是白搭。

可见,处世行事,要从长计议,既能明察目前事态的变化,又能多为未来想,多为后果计,是十分要紧的事情。

明智之人常在事物略露端倪的时候就有所察觉,然后经过反复思考、斟酌和研究,静待事物的发展而相机行事。我们来看一个历史故事。

在吕后设计害死了梁王彭越和楚王韩信后,与二人同称“汉初三大名将”的淮南王英布无奈兴兵反汉。刘邦向文武大臣询问对策,夏侯婴推荐了自己的门客薛公。

汉高祖问薛公:“英布曾是项羽的手下大将,能征惯战,我想亲率大军去平叛,你看胜败会如何?”

薛公答道:“陛下必胜无疑。”

汉高祖道:“何以见得?”

薛公答:“英布兴兵反叛后,料到陛下肯定会去征讨他,当然不会坐以待毙,所以有三种情况可供他选择。”

汉高祖道:“先生请讲。”

薛公道:“第一种情况,英布东取吴,西取楚,北并齐鲁,将燕赵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然后固守自己的地盘。这样,陛下也奈何不了他,这是上策。”

汉高祖急忙问:“第二种情况会怎么样?”

“东取吴,西取楚,夺取韩、魏,保住敖仓的粮食,以重兵守卫成皋,断绝入关之路。如果是这样,谁胜谁负,只有天知道。”薛公侃侃而谈,“这是第二种情况,乃为中策。”

汉高祖说:“先生既认为朕能获胜,英布自然不会用此二策,那么,下策该是怎样?”

薛公不慌不忙地说:“东取吴,西取下蔡,将重兵置于淮南。我料英布必用此策——陛下长驱直入,定能大获全胜。”

汉高祖面现悦色,道:“先生如何知道英布必用此下策呢?”

薛公道:“英布本是骊山的一个刑徒,虽有万夫不当之勇,但目光短浅,只知道为一时的利害谋划,所以我料到他必出此下策!”

汉高祖连连赞道:“好!好!英布的为人朕也并非不知,先生的话可谓一语中的!朕封你为千户侯!”

“谢陛下。”薛公慌忙跪下谢恩。

汉高祖封薛公为千户侯,又赏赐给薛公许多财物,然后于这一年(公元前196年)亲率大军征讨英布。

果然如薛公所料,英布在叛汉之后,首先兴兵击败受封于吴地的荆王刘贾,后又打败了楚王刘争,把军队布防在淮南一带。

汉高祖刘邦戎马一生,南征北战,也深谙用兵之道。双方的军队在蕲西(今安徽宿县境内)相遇后,刘邦见英布的军队气势很盛,于是采取了坚守不战的策略,待英布的军队疲惫之后,金鼓齐鸣,挥师急进,杀得英布落荒而逃。

英布逃到江南后,被长沙王吴芮的儿子设计杀死。英布的叛乱最终以失败告终。

智士英雄谋大事、绘宏图、打江山、坐天下,要周密地思虑,长远地计划;动一念、谋一事也当深思远虑,纵观全局,切不可鼠目寸光,只盯住眼前的蝇头小利而不顾将来的得失利弊。

因此,我们面对复杂的形势要全面分析、推理,开动脑筋想办法,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被事物的复杂性所引诱,就一定能够科学而正确地透过事物的表象认清其本质,为以后的行为做出指导。

3.未雨绸缪,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未雨绸缪,有备无患。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原则。

实际上,在做每一件事情之前,如果我们已经预先将这件事情的准备工作全部做好了,那么我们就不会因为没有准备充分而导致自乱阵脚,使事情无法掌控,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了。

对每一个人来说,唯有真正做到了未雨绸缪,才能够真正地做到处变不惊、临危不乱、胸有成竹、稳如泰山。诸葛亮就是这么一个人,他的未雨绸缪是我们有目共睹的。

刘备猇亭兵败后,陆逊引得胜之兵,往西追袭。距离夔关不远,陆逊在马上看见前面一阵杀气冲天而起。于是他遂勒马回顾众将曰:“前面必有埋伏,三军不可轻进。”即倒退十余里,于地势空阔处,排成阵势,便差哨骑前去探视。回报并无军队屯在此。陆逊不信,下马登高望之,杀气复起。

陆逊见日将西沉,心中犹豫,令心腹人再往探看。回报说江边只有乱石八九十堆,并无人马。陆逊大疑,令寻土人问之。须臾有数人到。陆逊问曰:“何人将乱石作堆?如何乱石堆中有杀气冲起?”土人曰:“此处地名鱼腹浦。诸葛亮入川之时,驱兵到此,取石排成阵势于沙滩之上。自此常常有气如云,从内而起。”

陆逊听罢,上马自来看石阵,但见四面八方,皆有门有户。陆逊笑曰:“此乃惑人之术耳,有何益焉!”且看仔细。遂直入石阵观看。部将曰:“日暮矣,请都督早回。”陆逊方欲出阵,忽然狂风大作,一时间飞沙走石,遮天盖地。但见怪石嵯峨,槎丫似剑;横沙立土,重叠如山;江声浪涌,有如剑鼓之声。陆逊大惊曰:“吾中诸葛之计也!”急欲回时,无路可出。正惊疑间,忽见一老人立于马前,笑曰:“将军欲出此阵乎?”陆逊曰:“愿长者引出。”老人策杖徐徐而行,径出石阵,并无所碍,送至山坡之上。

陆逊问曰:“长者何人?”老人答曰:“老夫乃诸葛孔明之岳父黄承彦也。昔小婿入川之时,于此布下石阵,名‘八阵图’。每日每时,变化无端,可比十万精兵。临去之时,曾吩咐老夫道:‘后有东吴大将迷于阵中,莫要引他出来。’老夫适于山岩之上,见将军从死门而入,料想不识此阵,必为所迷。老夫平生好善,不忍将军陷没于此,故特自生门引出也。”陆逊慌忙下马,拜谢而回。

陆逊回寨,叹曰:“孔明真‘卧龙’也!吾不能及!”于是下令班师。

正是诸葛亮未雨绸缪,在入川前就布好了八阵图才有效地阻击了陆逊对刘备的追杀,为蜀国保存了力量。诸葛亮是出于对全局的考虑,为了防患于未然,才主动布置的八阵图。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像诸葛亮那样居安思危,为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情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们必将获得成功!因此,请从现在开始要求自己,做像诸葛亮一样的智者,未雨绸缪,自动自发地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我们在生活中对各种各样的事件进行最佳的控制。

4.三思而后行

人们必须养成“三思”的习惯,这是因为问题的发生是由许多原因导致的,其背景复杂,单凭直觉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查、分析和归纳,才能理出头绪。因此,思维必须精细缜密,才能确保行动万无一失。

关羽丢失荆州败走麦城后,守城之兵仅剩三百余人,粮草皆已耗尽,他们只好突围去益州,作东山再起的打算。包围麦城的吕蒙让开北门,预先在通往益州的小路上设下了埋伏。这一阴谋被关羽的部属王甫识破,王甫说:“小路有埋伏,可走大路。”关羽竟说:“虽有埋伏,吾何惧哉!”遂不听王甫之言,坚持走小路突围。

这一决策犯了大错误:一是东吴拥有绝对优势的兵力,用于埋伏的兵马成千上万,关羽仅带200人突围,无异于以卵击石。二是东吴兵马以逸待劳,战斗力极强,而跟随关羽突围的残军,尽管忠勇,终因日夜守备麦城而疲惫不堪,早已无法发挥出以一当十的战斗力。三是关羽本人纵有万夫不当之勇,也因连日守城疲惫,更兼前不久右臂受过箭伤,终究不如往日英武。

因此,关羽走小路突围的决策,实在是冒险的举动。结果,他们出城进入吴兵的埋伏圈后,跟随的军士渐渐稀少,关羽本人的力气也愈发不济,最后,其座下的赤兔马被吴军的绊马索绊倒,素有“万人敌”之称的关羽被擒,拒不投降后引颈就戮。

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三思而后行,否则会出现不堪设想的后果。

很久很久以前,在西班牙的某个小城里有一个人,他以卖“忠告”为职业。有一天,一个商人知道后,就专程到他那里去买“忠告”。那个人问商人,要什么价格的忠告,因为忠告是按价格的不同而定的。

商人说:“就买一个1元钱的忠告吧。”那个人收了钱,说道:“朋友,如果有人宴请你,你又不知道有几道菜,那么,第一道菜一上,你就吃个饱。”

商人觉得这个忠告不怎么样,于是又付了两倍的钱,说要一个值2元钱的忠告。

那个人又说:“当你生气的时候,事情没有考虑成熟,就不要蛮干;不了解事实的真相,千万不要动怒。”

像上次一样,商人觉得这个忠告不值那么多钱,于是又要一个值100元钱的忠告。

那人对他说:“如果你要想坐下,一定得找个谁也撵不走你的地方。”

商人还是觉得这个忠告不理想,于是又要了一个价值110元钱的忠告。

那人就对他说:“当人家没有征求你的意见时,你千万不要发表议论。”

商人觉得这样下去会弄得自己身无分文,于是决定不买任何忠告了。他把已买来的这些忠告一一铭刻在心,就走了。

有一次,商人让怀孕的妻子留在家中,自己到外地经商去了。结果一连20年都没有回家。妻子一直没有得到丈夫的消息,以为他早已客死异乡了,感到万分悲痛。于是她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儿子身上。

终于有一天,已经发了财的商人,拍卖了他的全部商品回家了。他没有对任何人说一声,就直接来到自己的家并闪身躲进一个难以被人察觉的地方,窥视着屋里的动静。

黄昏时候,儿子回来了,妈妈亲切地问道:“亲爱的,告诉我,你从哪儿回来的?”

商人听到自己的妻子这么亲切地对那个年轻人说话,心里不由产生了一种恶念,恨不得当场杀了他俩。但他突然想起那个用钱买来的忠告,便没有动火。

天黑了,屋里的两人在桌旁坐下用餐。商人看到这一情景,又想杀他们。但那个忠告又在耳边响起,使他克制了自己。

熄灯前,母亲哭泣着对儿子说:“唉!儿呀。听说有一条船刚刚从你爸爸当年经商的地方来。明儿一早,你就去打听一下,或许还能打听到你爸爸的消息。”

听到这番话,商人这才想起,他离家的时候,妻子已经怀孕在身,原来那个年轻人就是他的儿子。他高兴得不知怎么是好,更觉得买的忠告实在有用,正因为有了它,他才没有动火。

当你觉得自己的判断并不十分准确时,应宁可稍待些时日,多多斟酌一番,切勿草率从事。在等待的时日中,你也切勿忧虑伤感。你所应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多搜集一些可以帮助你做决定的实际材料,多参考些先例。搜集的参考资料越多,你的决定也会越正确。

等到你对于那个问题完全了解,对于“决定”的后果,也有了充分的把握之后,不妨立刻做出决定,因为这时的你的确已无所顾忌了。

然而,“三思而后行”不能作为优柔寡断的借口,有时候有些事情必须做出果断处理。所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如果思虑过头,进而犹豫不决、优柔寡断就大错特错了。

莎士比亚的著作《哈姆雷特》则告诉了我们犹豫不决的后果。

哈姆雷特是丹麦国王的王子,他有魅力、好思索、接近人民、对人类抱有美好的希望。正当他在德国的威登堡大学学习时,国内传来噩耗,他的父王突然惨死,叔叔克劳斯迪篡夺王位,母亲改嫁克劳斯迪。父亲的鬼魂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哈姆雷特,让他为自己报仇。哈姆雷特知道真相后,精神恍惚,他整天穿着黑色的丧服,一心想着复仇。但哈姆雷特一方面碍于母亲的面子,一方面又不是十分确定父亲鬼魂的话,因此他非常苦恼。

一天,哈姆雷特无意中听到了克劳斯迪的忏悔,哈姆雷特本可以杀死他。可又觉得忏悔中的人被杀后会进入天堂,结果罢手。克劳斯迪挑拨哈姆雷特的情人奥菲利娅的哥哥同哈姆雷特决斗,并在暗中准备了毒剑和毒酒,哈姆雷特第一回合获胜,克劳斯迪假意祝贺送上毒酒,但哈姆雷特没喝。哈姆雷特第二回合获胜,王后非常高兴,端起原本准备给哈姆雷特的毒酒喝了下去。决斗中,哈姆雷特中了对手的毒剑,但他夺过剑后又击中了对方。王后中毒死去,奥菲利娅的哥哥也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揭露了克劳斯迪的阴谋。哈姆雷特使尽最后的一点力气用手中的毒剑击中了克劳斯迪,自己也毒发身亡。

哈姆雷特天性优柔寡断,没有把握住最好的机会,尽管最后杀死了仇人,但他的情人、母亲和他自己也都被害死。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该出手时没有出手,才落得个如此结局。

机会是稍纵即逝的,犹豫不决的人很难抓住。把握好时机,在做好必要准备的时候果断出手,先人一步,往往能够获得成功。如果缺乏勇敢追求的精神,机遇就可能与我们失之交臂。

人生会面临许多选择,有些重大的选择将影响我们的一生,因此,在做出重大选择和决定的时候,一定要多方考虑,慎重行事。“三思而后行”是千百年来经过无数次实践而得出的一条真理,深思熟虑避免了草率决定和盲目行事,毫无疑问会提高成功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