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学最受推崇的财商开发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斯坦福的财富始于“野心”的膨胀(1)

根据美国《福布斯》杂志2010年的盘点,美国培养亿万富翁最多的大学中,斯坦福大学名列第二,亿万富翁数量达到28位,仅次于哈佛大学。

白手起家的富翁们到底有什么不同于常人的地方?被记载于史册的成功人士们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成功秘诀吗?

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告诉我们,有。但这个秘诀绝对不是什么难以触摸、无法理解的神奇代码,它只是一个简单的道理:保持一份难以熄灭的激情和一颗想要成为富人的野心。

1.正确认识潜能:真正的谋财者,无一不善于挖掘自身潜能

斯坦福大学告诉我们:“你的内心拥有无穷的力量,能够引导你追求任何人生的目标。”其实,即使是再平凡的人,他的内心深处也埋藏着巨大的潜能。真正的谋财者,无一不是善于挖掘自身潜能的成功者。

日本首富孙正义两三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一再告诉他:“你是天才,你长大以后会成为日本首屈一指的企业家。”

在孙正义6岁的时候,他就这样跟别人做自我介绍:“你好,我是孙正义,我长大以后会成为日本排名第一的企业家。”孙正义每一次自我介绍都加上这一句话,直到他后来成为日本首富。

孙正义给自己制定的个人蓝图:

19岁规划人生50年蓝图。

30岁以前,要成就自己的事业,光宗耀祖!

40岁以前,要拥有至少1000亿日元的资产!

50岁之前,要作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

60岁之前,事业成功!

70岁之前,把事业交给下一任接班人!

他是这么规划的,也是这样实施的,并且最终成功做到了。

当然了,这并不是“魔法”,你肯定不能仅仅通过幻想就得到物质财富,实现个人理想,你还需要实际的行动。但在付出同样努力的情况下,如果你善于关注,那么实现理想的可能性就会增大。

曾经有位记者在乡下遇到一位正在山坡放羊的少年,于是有了下面的对话:

记者:为什么要放羊?

放羊娃:放羊为了卖钱。

记者:为什么要卖钱?

放羊娃:卖钱为了娶媳妇。

记者:为什么要娶媳妇?

放羊娃:娶媳妇为了生个娃。

记者:为什么要生个娃?

放羊娃:生个娃以后好接着放羊啊!

也许看完这个故事大家都会会心一笑,笑这个孩子和他的下一代都是周而复始地生活,没有大志向,也没有改变自己生活的想法。

从环境角度来说,由于他生活在条件艰苦、信息闭塞的农村,他所关注的主要是放羊,于是他的生活也就坠入了这样一个循环。这个孩子生活在那样一个环境,他的大部分想法都围绕着放羊,他基本上不会有成为篮球明星去打NBA的想法,更不会有成为电脑专家去研发芯片的理想,因为他每天关注的是哪里草多好放羊,哪天天气不好要去打草。

这个故事从反面说明,你所关注的,在很大程度上就可能变成一种现实。

如果没有人去打扰,放羊娃也许会继续过着他所说的理想中的生活:放羊、卖钱、娶媳妇、生娃、让娃接着放羊。他的这个关注很容易实现,而且也很容易坠入一个循环。但是如果这位记者告诉他,山的外边不再是山,还有更多梦想,那么这个孩子就可能变成另外一个他想变成的人,过上他所希望的另外一种生活。由此可见,意识总是在所要发生的生活之前产生,从而促使我们关注的生活到来。

一项调查显示:在阅读一本书时,正常人的阅读速度为每小时30~40页,而潜能得到激发的人却能达到每小时300页。人脑兴奋时,也只有10%~15%的细胞在工作;人脑可储存非常多的信号,而保留在记忆中的却只是很小一部分。由此可见,我们的进步还有待于对潜能的进一步激发。

我们知道,这个社会一般有三种人生道路,第一是从政;第二是从商,搞经济;第三是学术,比如老师、学者之类。另一方面,每一个人一出生,身上就带有一种长处,这个长处不仔细研究很难发现,只有经历了社会上的磨炼,最后才会慢慢显现出来。有的人做什么好像是天生的,比如说文人的骨相,武将的骨相。有的人要经过长期的磨炼,随着外缘而变化,那也是一种人生。

人都能学会写字,但是并非人人都能成为作家,最优秀的作家具备某种无法教授的内在才能。任何技能都是如此,往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就像学会如何正确弹奏所有的乐符与成为一个钢琴家之间有着巨大的区别一样,同样的一群人里,某个人有可能在若干年以后成为这群人的领导者、主宰或是最有成就的一个。

李明近一年从一个普通员工升到了其公司部门经理,工资更是翻了几倍。

曾经,李明觉得自己在这家企业满腔抱负却没有得到上级的赏识,但他又是一个存在性格缺陷,比较唯唯诺诺和软弱的人,但内在能力却有一定水准。在企业5年以来默默无闻忍受低薪的痛苦,与他内在能力的无法发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发现他有着很强的管理能力和领导才能,于是他决定要将这项潜能发挥出来,但苦于没有机会。他经常想:如果有一天能见到老总,有机会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干就好了!

于是,他去打听老总上下班的时间,算好他大概会在何时进电梯,他也在这个时候去坐电梯,希望能遇到老总,有机会可以打个招呼。并且他详细了解了老总的奋斗历程,弄清了老总毕业的学校、处事风格以及关心的问题,并精心设计了几句简单却有分量的开场白,在算好的时间去乘坐电梯,跟老总打过几次招呼后,终于有一天跟老总长谈了一次,不久就争取到了部门经理的职位,并且薪水也涨了几倍。

“当一件事‘不得不’做时,我们往往能够做得非常好,但很少有人逼我们做什么,所以很多人就放任自己了。一个人真正的潜能只有在你的自控力和行动力足够强时,才能真正发挥出来,而自控力和行动力都是可以训练的。”李明说。

许多时候,我们都会听到有人抱怨“人才被社会埋没了”,但是仔细思考,也许是那个所谓的人才缺乏信心和勇气,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自我埋没。许多情况下,我们需要给自己一点刺激,适当的时候给自己某些有益的暗示,让自己对事业多一份信心,多一点勇气,多一些胆略和毅力,就有希望使自己的潜能从休眠状态下苏醒,发挥无穷的力量,创造成功。

俄国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排一场话剧时,女主角因故不能参加演出,出于无奈,他只好让他的大姐担任这个角色。可他大姐从未演过主角,自己也缺乏信心,所以排演时演得很糟,这使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非常不满,他很生气地说:“这个戏是全戏的关键,如果女主角仍然演得这样差劲,整个戏就不能再往下排了!”这时全场寂然,屈辱的大姐久久没有说话,突然她抬起头来坚定地说:“排练!”一扫过去的自卑、差涩、拘谨,演得非常自信、真实。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高兴地说:“从今天以后,我们有了一个新的大艺术家。”

当然,发挥潜力需要抓住机遇,当机立断;需要有的放矢,躬身实践。这时候,你会发现令你开心的事不在别处,就在你自己身上;你可以永远和乐观相伴,尽管危机和挑战会随时来临,但是你总有能力使自己生活得风平浪静。

美国的笛福森,45岁以前一直是一个默默无闻的银行小职员。周围的人都认为他是一个毫无创造才能的庸人,连他自己也看不起自己。然而,在他45岁生日那天,他读报时受到报上登载故事的刺激,遂立下大志,决心成为大企业家,从此他前后判若两人,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和顽强毅力,潜心研究企业管理,终于成为一个颇有名望的大企业家。

努力从正面的角度看待事情,关注你的成功条件,想什么也许真的会得到什么。如:我们渴望财富,就应该把自己的关注点集中在如何获取财富上,坚信自己总有一天会成为富翁,并积极地向着这个方向迈进,你就真的会成为一个富翁。

相反,如果你整天想为什么我会这么贫穷,由于你的注意力当中有贫穷,也许你就真的难以摆脱贫穷了。

【致富的力量来自强烈的“野心”】

斯坦福大学告诉我们:“有一股力量能够使你马到成功,随心所欲,不管你曾经遭遇过什么障碍、阻挠、挫折、失败,有了这一股力量,你就能排除万难,勇往直前,直叩成功之门。”——这股力量来自强烈的“野心”,所以,我们应当把追求成功的欲望转化为一种必先实现而后快的强烈野心,强烈的野心赋予我们追求的动力和坚强的自信。

1.穷人激动一时,富人激情一世

不管穷人还是富人,绝大部分人都有遇到好机会、想到好主意的时候,但大多数人只为此激动一时,或因为害怕风险,或因为畏惧艰难,或因为贪图安逸。只有小部分人为此激情奋斗三年五载,甚至一生一世。这就导致了大部分人平淡一生,小部分人叱咤风云。

很多人都经历过或者耳闻过这样的事情,决定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总是大张旗鼓,踌躇满志,明明还没有开始行动,就感觉到胜利已经近在咫尺了。可是往往只过了几天,大家就开始意志消沉,忘记了目标和胜利,也忘记了当时满怀希望的样子,依旧和往常一样过着曾经的生活,还是曾经的样子。

虽然穷人们也渴望财富,渴望成功,可是怀揣这样的热情,只停留了3分钟就把这希望的火苗掐灭了。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只有三分钟热情的普通人,他们做事只凭一时的热情,缺乏耐性,不能持之以恒。比如,听完某个先进人物的事迹报告会后,有的人就会被深深触动,开始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决心向先进人物看齐,为此还洋洋洒洒写下长篇的感悟和决心,可是高标准还没持续几天,就又产生惰性,陷入原来的懒惰状态,结果,先进人物还是先进人物,他也还是他。

战国时期,魏文侯的将领乐羊子有一位贤惠的妻子。有一年,乐羊子去远方寻师求学,没过多久就匆匆回来了,妻子问其故,乐羊子说:“出门时间长了,想家而已。”妻子听罢,操起一把刀走到织布机前说:“这织布机上织的绢帛产自蚕茧,成于织机。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才有一寸长;一寸寸地积累下去,才有一丈乃至一匹。今天如果我将它割断,就会前功尽弃,从前的时间也就会白白浪费掉。”乐羊子被妻子的话深深打动了,于是又回去继续学业,一连七年没有回过家,最终学有所成。

如果乐羊子出门求学,只有三分钟的热情,那么他就如同历史中很多无名氏一样,永远不为其他人所知道。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做事情只凭一时的激动,待激动劲头过去就草草结束,这样的人永远不会有所成就;一曝十寒,半途而废,即使目标仅有一步之遥,成功也会从身边溜走。

晚清名臣曾国藩在《家训育纪泽》中曾告诫后人:“尔之短处,在言语欠钝讷,举止欠端重,看书不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峥嵘。若能从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功,进之以猛,持之以恒,不过一两年,滋而精进而不觉。”这也告诉我们,做事情只有锲而不舍,孜孜不倦,才能有所收获。

很多女孩子对下面的故事肯定不陌生:

“三月不减肥,四月徒伤悲,姐妹们,从今天开始我一定要减肥,我的柜子里还有好多漂亮裙子呢,不减肥都要穿不下去了,你们可一定要监督我啊!”

“哎呀,我也要减肥,从今天起,咱们去操场跑步吧?坚持一个月,我就不信咱减不下来!”

“好的,好的,搭伴减肥相互促进,咱们要将减肥进行到底!”

当天晚上,这几个姐妹兴冲冲地直奔操场,每人跑了3圈,大家都兴高采烈,好像已经看到了自己夏天裙角飞扬的样子。

第二天晚上,领头的女孩说:“走,跑步去!”只有一个女孩响应了,她们每人跑了2圈,回来的路上已经没有了昨天的兴致。

第三天晚上,她们都在宿舍里休息,有人问:“还跑步吗?”几个女孩相视一下,几乎异口同声地说:“过几天再跑吧,好累啊,前天跑得腿到现在还酸疼呢!”

第四天晚上,第五天晚上……她们再也没有人提起跑步的事情。

夏天到了,她们纷纷抱怨起来:“唉,这么胖,裙子都穿不进去了,真是的,说减肥也没减下来。”

其实,人和人的区别就在于,激动情绪过后,激素分泌减少,当人人都能感受到的初期的兴奋体验过去后,你还能不能在平静甚至单调的周期内持续下去,把兴趣培养成专长。多数人不能忍受单调和平静,更不要提忍受孤独和痛苦,这就是穷人的思维,只凭着一时的激动做事情,激动劲一过去,立即没有了兴趣。

问问你自己:什么事能够让你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呢?你是否曾经为了实现愿望而努力拼搏?

斯坦福大学的富翁们,总是在沸腾的热血中生活,他们不甘于平凡,不相信失败,决定要去做的事情就勇往直前地尝试。

露丝·汉德勒这个名字我们也许并不熟悉,但是如果提起她的“孩子”芭比娃娃,则会引起无数小朋友的尖叫。芭比娃娃承载了全世界女孩儿的“公主”情结:漂亮的身材、都市女郎的品位、各种令人羡慕的职业、健康的生活方式,还有年轻痴情的男友和世界各地不同种族的朋友。芭比娃娃的诞生和露丝的激情创造是分不开的。

当时,露丝已经有了一个女儿,作为一个母亲和一个做玩具的商人,她十分重视孩子们的想法。一天,她突然看见女儿芭芭拉正在和一个小男孩玩剪纸娃娃,这些剪纸娃娃不是当时常见的那种婴儿宝宝,而是一个个少年,有各自的职业和身份,让女儿非常沉迷。“为什么不做个成熟一些的玩具娃娃呢?”露丝脑中迸发出了灵感,也燃烧起了无限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