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的15条家教忠告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前言

李开复,1961年出生在台湾,11岁留学美国,18岁进入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政治科学”专业。两年后,他发现自己的兴趣并不在政治方面,于是就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转系。他原来所读的专业在全美排名第三,而他转入的计算机专业当时还名不见经传。但是李开复最终还是听从了内心的选择,他的这个决定也改写了他的人生轨迹。

李开复是一名信息产业公司的执行官和计算机科学的研究学者。1998年加入微软,任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2005年加入Google(谷歌),任Google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2009年9月宣布离职并创办“创新工场”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这一切都和他当初的那个决定不可分割,如果当初他的父母坚决反对并阻止他转系,他的人生或许没有这么精彩。所以,李开复当了父亲后,也承袭了父母对他的管教观,敢于让孩子独立自主的做决定。

对于自己的一对千金,李开复舍弃了中国传统的教养观,他并不以教女儿“乖巧”为目标,而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律而非他律的孩子”。李开复也曾给中国家长写过信,告诫中国的家长要做好家教工作,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李开复曾在自己的新浪微博中列出15条针对中国家庭教育的忠告:

1.和孩子打成一片,甚至和他一起胡说八道;2.对孩子说心里话;3.让孩子知道他对你多重要,但是不要“有求必应”;4.培养孩子的好奇心;5.不要把成绩看太重;6.鼓励孩子做个主动的人;7.抓住每一个“机会教育”,多用正面例子;8.孩子需要你的回馈,尤其是正面的回馈……

本书就围绕这15条建议展开来写,从案例分析到具体方法的指导,全面深刻地告诉中国家长,什么才是正确的家教方式,如何才能培养出一个在未来有成就的孩子。

李开复认为,父母应该学会做孩子的玩伴而不只是做一个指导者。李开复说:“如果你现在问我的孩子:‘你最喜欢你父亲的什么地方?’她们会说:‘风趣甚至疯狂、没架子,就像我的朋友,让我许多话都愿意和他说。’”

许多时候,亲子间不能够良好地沟通,原因就在于父母总是实行“威严教育”,把孩子当成什么都不懂的小毛孩。其实,孩子们更希望父母可以做自己的知心朋友,而不是总摆着一副长者姿态动辄训人。

李开复说:“家长们如果有时间的话,最好能和孩子们面对面地谈一谈。这样我们才会知道孩子们藏在心底的话,才可以和孩子们彼此沟通和理解,甚至成为无所不谈的‘朋友’。”

无论多忙,家长都要抽时间多陪陪孩子,和他们聊聊天,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当他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也不要去责怪他,而是对他说:“妈妈相信你的实力,下次一定能考出好成绩,要努力加油噢!”这样,孩子每次考试不管考得如何,都会告诉你结果。

李开复说:“要培养孩子的好奇心,不要什么都教他们。让他们自己去尝试,失败也没关系。”很多家长管理孩子特别严,生怕孩子出事,什么都限制孩子。其实,教育孩子需要适当放手,让孩子去尽情尝试。在尝试的过程中,孩子才会学会发问,学会思考。孩子尝试的越多,他们的收获就会越多。这里的收获不单单是快乐的感觉,还有知识、能力、经验、体会等等。

李开复说:“在今天这个‘应试教育’的学习环境里,我们很难完全忽视孩子们的课业成绩。但是,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里面临很大的压力,我们需要更多地体谅他们,而不要总是将一些不切合实际的目标加在他们身上。”作为父母应该让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帮助孩子减轻心理压力,增强其自信心。

李开复也曾说:“在中国,父母对孩子的关爱特别深,生怕孩子受一点伤害。所以他们对孩子更多的是保护,放不开手脚,这样却导致孩子有很大的依赖性。教育子女有许多需要重视的原则,但如果我只能挑选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我会说是培养孩子的积极性。”孩子总有一天要长大,离开父母帮他建造的窝,与其到时候抱怨孩子没有自理能力,不如早一点放手。

李开复还说:“父母应尽量抓住每一个‘教育机会’——生活中随时可能出现的,可借以教导孩子、帮助孩子的小事——的时机对孩子进行教育。但应当在教育中多用正面的例子,少用负面的例子。”生活中,教育孩子的好时机有很多,父母理当从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枝末节入手,多给予孩子一些正面的教育与示范,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李开复也说:“成长在一个期望高、只有批评没有夸奖的环境里的孩子很难得到自信。相对来说,一个积极夸奖、正面回馈的环境更会激发孩子的自信。”

李开复非常关注中国学生的成长。他曾给中国学生写过多封公开信,创办我学网,对有关学生成长、学习、情感、留学、职业等问题做出真诚的指导和帮助。如果每一位父母都能抱着学习的态度,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孜孜不倦,那么一定能像李开复说的那样成为“我能做到的最好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