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学国学(科教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天文历法(2)

【闰月】

如果你常翻日历,你会发现阴历上总是出现闰月。闰月是怎么来的呢?

气候由冷到热,再由热到冷,这个周期就是一个回归年。在这个回归年内,月亮的圆缺变化会发生12次。所以,阴历的一年分成12个月,共有354天或355天。例如丙申年(1956年)就是354天(6个大月,6个小月),戊戌年(1958年)是355天(7个大月,5个小月)。阴历一年是354天的时候,比回归年短11天多。一年是355天的时候,比回归年短10天多。

这样三年不是就要短30多天吗?为了适应气候冷热的周期,就要增添一个月。这个额外增加的月就叫闰月。有闰月的阴历年是383天或384天,如乙未年(1955年)就是384天(7个大月,6个小月),丁酉年(1957年)是383天(6个大月,7个小月)。

但是每三年增添一个闰月,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为阴历每三年比回归年短33天左右,而增添一个闰月只是增添了29天或30天,仍短3天左右,为此,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采用了“19年7闰”的方法,就是每19年中,有7个闰月。如此一来,19个阴历年和19个阳历年只有2个小时之差。

【旬】

旬是从古时候遗留下来的。那时用的是纯粹的阴历,把一个月分成上、中、下三旬,每旬10天。以十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10天的名称。但是小月只有29天,下旬是9天,所以壬是小月的最后一天,下月第一天依然从甲开始。

现在我们还习惯用旬这个名称,把一个月的前10天称为上旬,当中10天称为中旬,21日到月底称为下旬。

【朔望月、上弦、下弦】

当月亮绕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月亮的黑暗半球对着地球,这时叫朔,正是农历每月的初一。

当月亮绕行至地球的后面,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对着地球,这时叫望,一般在农历每月十五或十六日。

在农历每月初八前后,这时月亮的西半边是明的,东半边是暗的,叫做上弦。

农历每月二十三日前后,这时月亮的东半边是明的,西半边是暗的,叫做下弦。

【漏壶】

古时,人们没有钟表,计时所用的仪器是漏壶,又叫壶漏、铜漏、刻漏、漏刻、铜壶漏刻或铜壶滴漏等。据《周礼》、《史记》等记载,周朝时,漏壶就已出现,至春秋时期已经被普遍使用了。

我国最早的漏壶是用铜壶盛水,壶底穿一小洞,壶中插一只标杆,叫做箭,它的上面刻有度数,箭下有箭舟托着,浮在水面上,当壶里的水慢慢漏下时,箭上的度数开始陆续显现,古人就用这种方法来计时。这种漏壶也称为箭漏。

我国还使用过以滴水的重量来计时的称漏,最早制造于北魏时期,唐、宋时代盛行。此外,还有一种以沙代水的沙漏,其记载最早见于元代,但使用得并不普遍。中国历史上用得最多、流传最广的还是箭漏。

随着时代的发展,漏壶的制法也日渐复杂。起初的漏壶,在水逐渐减少时,水流的速度就会变慢,这也影响了计时的稳定性和精确性。后来人们发明了补给壶,补充漏壶的水,使水流速度保持稳定。如果水速还不够稳定,人们就开始增加补给壶,这就形成了后来的多级漏。这种补给壶可能于西汉末年开始出现。东汉张衡已使用二级漏壶。晋代出现了三级漏壶,到唐代的吕才设计了四级漏壶。多级漏壶可以提高漏刻的稳定性,但漏壶总不能无限地增加。

怎样能使各级漏壶的水面保持恒定的高度,是漏壶发展史上的关键问题之一。北宋燕肃创造的漏壶叫莲花漏,北宋时曾风行各地。到我国使用钟表计时以后,漏壶开始退出历史的舞台。

【日、气、朔】

中国最迟从殷商时代起就采用干支纪日。从甲子到癸亥,六十干支日轮流循环使用,所以中国古代没有星期这个概念,日的周期为六十天。

“气”是中国古历的阳历成分。从冬至点开始到下一个冬至点为一年(回归年)。一年分成二十四个“气”,称为二十四节气。古代二十四节气的划分方法不尽相同,按时间等分的叫平气,按一年中太阳所走的路程等分的叫定气。

朔是中国古代历法的阴历成分。日月的黄道经度相同的时刻叫朔,也就是天气晴朗无云却看不见月亮的日子。由于日、月运动都不均匀,所以每连续两次朔之间的时间也是不相等的。不过,经过长期观测统计,可以求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平均数,这个平均数就称为一个朔望月,基本在三十天左右。很多时候,需要对朔望月进行日、月运动不均匀性的改正,得到真实的朔,称为定朔。

【古人怎么计时】

从西周开始,中国就根据日月运行规律定出了计时的方法,为十二个时辰,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跌、晡时、日入、黄昏、入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23点至1点为子时,1点至3点为丑时,3点至5点为寅时,依次递推。有的时候为了区分得更细,也有将十二个时辰中每个时辰分为初、正两段,如子初、子正、丑初、丑正等,如此一来就和我们今天的一天二十四小时相像了。

中国古代计时器具常见的有三种,圭表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计时器,圭表是通过直立一根长柄形的物体,由土、玉、石制成,利用太阳射影的长短来判断时间的。日晷在现在比较常见,是由一根长针和一个带有刻度的圆盘组成,也是靠日影来判断时间,不同的是,它是利用太阳射影的方向来判断时间的,所以长针的影子就好像今天时钟的指针一样。

遇到阴雨天气,古代人民也发明了用水计时的漏刻,就是通过漏斗的水所流动的时间来计时,原理很像沙漏。小的计时单位常见的还有一盏茶、一炷香等,具体换算为:一时辰(十二时辰制)有四刻,一刻有三盏茶,一盏茶有两炷香,一炷香有五分,一分有六弹指,一弹指有十刹那(一刹那就是一秒钟)。所以一盏茶为十分钟,一炷香为五分钟,以此类推。

【二十八宿和三垣】

三垣、二十八宿是中国古代的星空区划体系,颇似现今天文学上的星座。

三垣是北天极周围的三个区域,即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紫徽垣包括北天极附近的天区,大体相当于拱极星区;太微垣包括室女、后发、狮子等星座的一部分;天市垣包括蛇夫、武仙、巨蛇、天鹰等星座的一部分。

二十八宿从角宿开始,自西向东排列,与日、月视运动的方向相同。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七宿:斗、牛(牵牛)、女(须女或婺女)、虚、危、室(营室)、壁(东壁);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七宿:井(东井)、鬼(舆鬼)、柳、星(七星)、张、翼、轸。此外,还有贴近这些星宫与它们关系密切的一些星宫,如钩钤、坟墓、离宫、附耳、伐、钺、积尸、右辖、左辖、长沙等,分别附属于房、危、室、毕、参、井、鬼、够等宿内,称为辅官或附座。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辉煌文化,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由于2000年来,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如立春总是在阳历的2月3—5日。但在农历中,节气的日期却不太好确定。

【农历】

中国的一种历法,是阴阳历的一种,一般叫做阴历。平年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全年354天或355天。由于每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11天,所以在19年里设置7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24个节气,以利于农业种植等活动。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60年周而复始。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又称为夏历,也叫旧历。

【四象】

古人把东、南、西、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做“四象”(或作四相)。

四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在二十八宿中,四象用来划分天上的星星,也称四神、四灵。春秋易传的天文阴阳学说中,是指四季天然气象,分别称为少阳、太阳、少阴、太阴。中国传统方位是以南方在上方,和现代以北方在上方不同,所以描述四象方位,又用左青龙(东)、右白虎(西)、前朱雀(南)、后玄武(北)来表示,并与五行学在方位(东木西金,北水南火)上相呼应。

四象的概念在古代的日本和朝鲜极度受重视,这些国家常以四圣、四圣兽称之。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近来受到日本流行文化的影响,而开始习惯这种说法,但事实上中国历来对此四象并没有四圣的说法,一般所指的四圣乃伏羲、文王、周公和孔子等四个圣人。四象也指风、雨、雷、电四种自然天候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