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地球——2036,击败阿波菲斯
2036年4月13日,阿波菲斯(Apophis)可能正面撞击地球,约3/4物种灭绝,这一纪人类文明时代结束。
阿波菲斯以每秒约15公里的速度直冲地球而来,高速摩擦产生的巨大热量使得空气温度急剧上升。如果有人正好在撞击区域的100万平方公里以内,在撞击之前他就能看到,天空将变得耀眼无比,太阳似的东西从天而降,犹如10万颗广岛原子弹同时引爆,最后这一区域中心的所有生物都被压扁,与尘埃一起消失在炙热的空气之中。
阿波菲斯如果击中太平洋,将会掀起200米高的巨浪,引发巨大的“星击海啸”。
阿波菲斯撞击的冲击波导致烟尘将阳光完全遮蔽。没有阳光,即使最强悍的植物也只能支撑4周;食草性的动物因饥饿而死;肉食动物失去了食物来源,会在绝望和相互残杀中慢慢消亡……
地球每天都要受到数十亿个小物体的撞击,它们大多都是小行星和彗星的碎片,很多碎片还没有针头大。但每一亿年总会出现一个大得足以毁灭所有生物的入侵者。这些撞击决定了我们的过去,更影响我们的未来。
“人类曾在历史上遭遇数次大的浩劫,一度全球人数降低到2000左右,但是人类的文明依然在延续。地球的撞击威胁是不可避免的。”行星专家说,“1000年内谈人类移民其他行星都不现实,与其选择逃避,不如想想怎么积极应对。”
对于这场可能要到来的浩劫,人类准备了以下这些应急措施和预案。
1.安放天体跟踪器
据NASA公布,2013年是观察“阿波菲斯”空间运行轨迹的最佳时机。届时,如果观察结果证实了这块太空巨石撞击地球的可能性,搭载着无线电跟踪器的太空船将在10年内启程飞往“约会”地点,安放天体跟踪器,对其进行严密监视。
2.引力拖车
提出这个方案的NASA科学家爱德华·卢和他的小组认为:事实上太空飞行器不一定非要在小行星上着陆不可。人类只需要将一个重质量的人造天体放在小行星附近,并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就能通过引力有效地改变它的轨道。
如果是一颗直径为200米的小行星,用一个重量为20吨的太空拖车停在距离小行星50米的地方,经过一年的时间就足以将其踢离轨道。
根据计算,如果能提前约20年发现具威胁性的小行星,NASA完全可以发射宇宙飞船,平均一年就可以使小行星偏离轨道200米。
3.发射太空飞行器撞击小行星
欧洲宇航局“先进观念小组”设计出了太空飞行器撞击小行星,使其偏离地球轨道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派遣一艘太空船猛烈碰撞小行星,从而改变它的方向。欧洲宇航局计划在下个十年发起“堂吉诃德”计划,派两艘太空船前往测试小行星。其中一艘太空船名叫“西达尔戈”,它将和这颗小行星高速相撞,而另外一艘名叫“桑科”的太空船则将在小行星附近测量其轨道改变情况。
4.激光拦截系统
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的科学家称,他们目前正在研发一套新的激光系统,如果获得成功将可以成功阻止天外小行星撞击地球。该研究项目负责人理查德·弗克博士说,强激光系统具有速度快、精度高、拦截距离远以及不受外界电磁波干扰等优点。强激光束从发射到击中来袭小行星所用的时间极短,延时问题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同时它也没有弯曲的弹道,因此根本不需要预设提前量,这些特点对于拦截小行星具有重要意义。
5.用机械力改变轨道
NASA科学家还提出一套用机械力改变小行星轨道的方法。就是将人造天体发射到太空后,调整到和小天体(或称小行星)平行的位置,并使两者的相对速度为零,然后用机械推它一下,小行星就会改变轨道。
另外一个异曲同工的方案就是在小行星星体表面上安装一台大型火箭发动机。发动机将被一个常规火箭发送到小行星上,然后,将固定在小行星上的发动机启动,把小行星推离它原来的运行轨道,从而使它错过与地球相撞的机会。
还有一个选择就是把一面“太阳帆”附着在小行星上。技术人员利用常规火箭把太阳帆发送到小行星上,并把它植根于小行星星体的表面。这面帆一旦附着在小行星表面上,就能够吸收太阳放射出的光子,从而像风吹动船帆一样,把小行星推离开原来的轨道。
6.毁誉参半的核弹攻击计划
核弹攻击一直是毁誉参半的疯狂计划,NASA科学家也不断改进使其更安全。美国宇航局马歇尔空间飞行中心设计了一艘最新的核弹飞船,一旦有威胁地球的近地天体出现,这艘飞船将由“战神5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届时,这艘长达8.9米的“摇篮”似的核弹飞船将携带6枚1500公斤像导弹一样的拦截器,每个拦截器都会携带一个核弹头,这些核弹头将会在类似“阿波菲斯”这样的天体上引爆,以阻止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威胁。
NASA表示,在发射核弹飞船前,会预先发射一个重约1500公斤的太空观测飞船,接近阿波菲斯,以观察其内部组成。
俄罗斯行星防护中心主任阿纳托利·扎伊采夫表示,为了能够确保摧毁小行星或是改变其轨道,需要同时运用两部拦截器。据专家们计算,拦截直径不超过100米的小行星,需要一颗数万吨级的核弹;而拦截直径接近1公里的小行星,则需要百万吨级的核弹。
番外:科学家呼吁联合国统筹应对危机
仰望无限苍穹,我们的星球显得何等渺小。前苏联宇航员谢氏斯季诺夫曾经这样讲过:“从太空俯视我们这个小而脆弱的行星时,就会特别清楚地意识到它是多么没有防御能力和多么容易受到打击。”
目前各国的宇航机构都已经开始重视小行星问题。
1993年4月,在意大利的埃里斯召开了保卫地球的专题国际会议。会上不仅讨论了地球目前的处境及准备采取的措施,还发表通过了《埃里斯宣言》。会议要求,应将国际上现有的天文设备发展成互联的“空间警戒网”,用来共同检测和防范外来“侵略者”对地球的攻击。会议还提出国际间应加强相互合作,并及时交换各国掌握的有关小行星威胁地球的情报和数据资料。
《埃里斯宣言》的第二条明确指出,从很长远的视角来看,地球有可能发生一次足以毁灭人类文明的近地小天体碰撞。这种威胁近期虽还不会发生,但是一旦发生,影响决不亚于其他自然灾害。这种威胁是现实的,国际社会需要进一步地协调努力,以唤起公众的注意。
1996年,美国宇航局的“尼尔”号(也叫“接近”号)小行星探测器成功地环绕并降落在小行星“厄洛斯”上。“尼尔”号的使命是探明该小行星的体积、构成成分、重力以及磁场情况,科学家希望借此对小行星有更多的了解。目前欧洲宇航局正在计划实行一个撞击小行星的试验:发射航天器撞击一个直径为457米的小行星,与此同时派出另一个太空船近距离监测撞击结果。
在旧金山会议上,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史蒂文·切斯利介绍了目前正在进行和筹划的近地小天体搜寻项目。根据该实验室的最新统计,目前有127个近地小天体有在100年内撞上地球的可能性。切斯利说,目前可能有两万个对地球有潜在威胁(直径大于140米)的小天体尚未被发现。小天体发现得越多,就能够发出更多警告。
自2001年以后,尽管全球的目光都集中在反恐上,但理论上小行星撞地球的威胁却无时无刻不紧紧地攫住科学家们的心神。对此,英国皇家天文学会邀请专家们召开了一个国际性的反小行星撞地球威胁的会议。此后,全世界的天文学家们联合署名,请求澳大利亚政府出钱,资助科学家们制造一个特殊的小行星探测望远镜。接着,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宣布,将在华盛顿成立一个特殊的研究实验室,专门研究如何利用科学方法解除近地彗星或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威胁。该实验室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设备和最优秀的天文学家,它的运行为人类免除小行星的撞击灾害增添了新的砝码。
2007年3月,美国华盛顿还举办了一场“行星保卫大会”,全球数百名科学家聚在一起,探讨、防止小行星撞地球的具体方案。科学家们表示,联合国应该积极应对这场可能到来的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