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我国海水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我国海水养殖总量已经不小,当前重点不在于数量的扩张,而在于通过调整、优化和提升,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要着力保护好养殖水域及其水质,着力形成有利于健康养殖的模式、条件和监管机制,着力提升病害防治、风险保障、科技支撑等社会化服务能力和水平。
第一,建立基本养殖水域保护制度,保障养殖空间。确保基本的养殖海域和沿海滩涂,是保障海水养殖业发展的根本前提。强化规划约束。2012年批准的《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和最近印发的《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海域管理的基本依据。要抓紧推进沿海省市县新一轮的海域功能区划编制工作,把全国的功能区划落实到点。沿海地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港口规划涉及海域使用的,应与海洋功能区划相衔接。完善海域功能管制制度,落实建设项目用海预审制度,严禁不按海洋功能区划审批项目用海。划定海水养殖用海保护线。相对于工业、城镇开发等,海水养殖等渔业活动相对弱势。要扭转近海建设无序、严重挤占养殖海域和滩涂的局面,需从严设限。建议参照基本农田保护办法,划定海水养殖用海保护范围,线内区域不得随意改变其海域用途,严格保护水生生物资源和养殖水域。限制养殖水域的征用,限制对海洋水生生物资源影响较大用海工程的规划和审批。征占养殖水域,要研究制定合理的补偿办法,保护养殖者利益。
第二,强化海洋环境保护,控制外源性污染。控源头。根据海水养殖海域周围污染状况和海域环境容量,落实好主要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制度,严控高污染产业在沿海布局,禁止污染物排放转嫁进入海洋。强监管。严格执行海洋功能区中关于海水养殖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的环境质量标准,细化海洋环境保护要求和具体管理措施。加强对养殖海域环境的跟踪监测,加大污染惩罚力度。严追责。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损害责任追究办法》,将海洋环境明确纳入适用范围。加快建立实施海洋环境事故的生态损害评估和赔偿制度。促修复。对于已形成的污染,要加快推进修复工程,逐步恢复受损海洋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
第三,推进养殖方式变革,促进健康养殖。一方面要引导改进养殖模式和条件。对于最常见的海水池塘养殖,关键要鼓励推广循环水养殖模式,改善循环水设施等最基本的环保条件,让水活起来,减少病害滋生。对于深海养殖,要提高水体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支持鱼、虾、蟹、贝、藻类混养和梯级养殖;着力提高深水网箱抗风浪水平,稳步推进深水网箱养殖,逐步提高养殖海域的深耕程度。另一方面要加强科学、精细管理。一些养殖大国在这方面已有比较成熟的做法。像挪威,他们通过养殖许可证制度,对养殖场规模、产量、饵料用量、水产养殖使用抗生素及处理死鱼等都作了严格规定,对养殖超限者征收额外费用,用经济手段引导合理生产。要深化海水养殖容量的研究和应用,增强对健康养殖的引导、服务和监管能力。把养殖权证的发放与养殖监管结合起来,把养殖者权利与责任结合起来,科学控制放养密度、量化投饵数量、改进投饵方式、规范海水养殖防疫用药标准等,提升海水养殖的质量安全水平,减少养殖海域的内源性污染。
第四,明确水产病害防治责任,增强防疫能力。要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衔接,健全水生动物防疫管理制度。目前与病害防治有关的是《动物防疫法》,但该法所称动物,指家畜家禽和人工饲养、合法捕获的其他动物,没有明确是否包括水产品。畜牧兽医部门的职能不包括水产病害防治,渔业部门的水产病虫害防治没有明确的法律授权。但在用药方面,《兽药管理条例》补充规定,水产养殖中的兽药使用、兽药残留检测和监督管理以及水产养殖过程中违法用药的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渔政监督管理机构负责。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由谁来承担水生动物防疫职责进行明确的授权。探索建立渔业兽医制度和渔用兽药处方制度,完善重大水生动物疫病监控,规范养殖用药。逐步健全沿海地区水生动物防疫体系,尽快提高预防监测处置能力。
第五,促进海水养殖保险发展,增强风险保障能力。对于水产养殖的风险,社会上有个说法,“三年养鱼奔小康,一朝遭灾赔精光”。海水养殖风险更突出,渔民投保意愿更强烈。但海水养殖保险业务推进还是步履维艰。之所以开展不起来,有两个重要原因,一个是海水养殖生产经营风险大,另一个是损失核查难度大。风险大意味着保费高,核查难度大意味着道德风险高。对此,一方面要落实中央要求,把包括海水养殖在内的水产养殖保险纳入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范围,沿海地区地方财政要加大对海水养殖保险保费补贴力度。另一方面要鼓励沿海地区根据实际探索行之有效的海水养殖保险模式。特别像渔业互助保险,在降低保险费用、化解道德风险等方面有天然优势,要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加快发展步伐,扩大覆盖面。
第六,加强海水养殖科研与推广,增强技术支撑能力。基础科研对于提高海水健康养殖水平、增强病害防治能力等,意义重大。典型如挪威,因为成功研发三文鱼病害疫苗,使得1986年到1996年10年间,海水养殖业抗生素使用量从48.5吨骤降到1吨,而三文鱼产量却由4.6万吨上升到29.2万吨。要加大政府对海水养殖科技研发的财政投入,加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海水养殖物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重点提高海水养殖品种、饵料和防疫用药的研发水平。良种繁育,要加强海产原种保护和良种培育,加快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化的良种生产基地,提高良种保种、供种能力和良种覆盖率,满足养殖生产需要。技术推广,要深化沿海地区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加强基层水产技术推广能力建设,鼓励渔区经济合作组织、渔业科研教育机构、企业等参与技术推广活动,逐步构建充满活力、相互竞争合作的多元化水产技术推广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