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拾趣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4章 历史纵横(2)

第三节 “寒食由来”的故事

宋诗

寒食

王禹偁

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

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

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

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

作者介绍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北宋诗人、散文家、史学家,济州钜野人(今属山东)。

王禹偁于太平兴国八年考中进士,历任成武县主簿、大理评事、长洲知县、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等职。王禹偁素有雄心大志,他在《吾志》一诗中写道:“吾生非不辰,吾志复不卑,致君望尧舜,学业根孔姬。”他为人正直,为官刚正,誓言要“兼磨断佞剑,拟树直言旗”(《谪居感事一百六十韵》),故而敢于直言讽谏,屡屡在朝廷上激浊扬清,也因此屡受贬谪。

宋真宗时,王禹偁上书提出“谨边防”“减冗兵,并冗吏”的建议,参与修撰《太祖实录》。他因直书史事,引起宰相的不满,又遭谗谤,于咸平二年再次被贬出京城,因贬所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湖北蕲春),病死任所。

欧阳修对王禹偁赞赏有加,在滁州时瞻仰其画像并作《书王元之画像侧》。苏轼对王禹偁的人格也予以高度评价,并在《王元之画像赞并序》中赞美王禹偁“以雄风直道独立当世”“耿然如秋霜夏日,不可狎玩”。

从文学史的角度看,王禹偁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在诗歌方面推崇杜甫、白居易。诗歌内容多反映社会现实,语言风格清新平易,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小畜外集》等。

诗歌赏析

这首《寒食》写于北宋淳化三年春,当时,王禹偁因论说庐州妖尼道安诬讼徐铉之事而获罪,被贬至商州担任团练副使一职。虽然身在贬谪之中,诗人依然兴致勃勃地描写了商州的自然景色和风土人情,表现了诗人对商山风光人情的喜爱,以及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首联“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即写今年的寒食节在商山度过,点明地点与时节,也点明诗人被贬谪在外的现实处境,点明题旨。其中“可怜”二字是“可爱”的意思,诗人虽然在贬谪之中,却依旧以一种诗意的、审美的眼光和心怀面对生活。“亦”字即是“也”的含义,承认山里风光美好可爱,但其中又暗含着比较的关系。与什么相比?自然是以前的生活环境。实则依然流露出诗人心中些许的失落和淡淡的无奈。这个“亦”字用得含蓄委婉,耐人寻味。

首联是静态全景式的展现,颔联是动态的细节描写。颔联描写了孩童在花丛中捕蝴蝶和百姓在树上系秋千的场景。两幅画面都是用白描的手法描写平凡人家的寻常游乐。诗人在不经意间触摸到了日常生活的平静、安乐,以及百姓在春日中表现出的喜悦、怡然,而这种情味,是身处庙堂之中为案牍所劳的官员心向往之却不可得的。诗人用简单直白的语言加以描写,但构思却十分巧妙。前一句写孩童捕蝴蝶的场面,第二句并未依前句的形式描写荡秋千的场景,而是写系秋千绳的准备,使得整个画面处在一系列连贯的动作之中,秋千欲荡而未荡,更引人遐想,惹人喜爱。

颔联写人,颈联写景,整首诗在艺术表现上动静结合,远近相适,色彩明丽,格调清新,既饱含了诗人对春天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又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尾联中,“副使”指诗人自己,说“官闲莫惆怅”实际上是诗人的自我安慰,从反面透露了贬谪之后诗人惆怅无奈的心情,一种微怨之情在不经意间流露于笔端。“酒钱犹有撰碑钱”说的是诗人用替人家写碑记、墓志铭得到的“润笔费”来买酒,可见其生活虽然艰辛清贫,但心境却终究是豁达超然的。

这首诗主要体现了诗人贬谪之后略有惆怅、失落的心理状态,又真实表现了诗人在春光之中走入平民生活,在闲散诗意之中获得自适、自得的心境。两者的结合是自然融洽的。

“寒食由来”的故事

寒食节是诗人创作中常见的题材。除了王禹偁的这首《寒食》之外,涉及寒食节的诗歌还有很多,如苏轼的《和子由寒食》:“寒食今年二月晦,树林深翠已生烟。”;韩翃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宋之问的《途中寒食》:“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杨万里的《寒食上冢》:“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等等。

寒食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节日,使得历代诗人的情丝牵系于斯呢?关于寒食,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寒食节,又叫“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清明节前一或二日。在这一天,禁止生火做饭,人们只吃冷食,“寒食节”之名由此而来。沈佺期有《寒食》诗,其中写道:“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就写明了这种风俗。相传青团也是由寒食节而来的。

那么寒食节是缘何而起的呢?

相传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为了躲避宫廷斗争,被迫流亡国外。期间,重耳历经艰难与屈辱,许多原来追随重耳流亡的人纷纷离他而去,只有介子推等少数几个随从依然忠心耿耿、一路随行。有一天,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烤熟了给重耳吃,救了重耳的命。

后来重耳回国即位,成为后来著名的晋文公。晋文公在封赏有功之臣时唯独忘记了此时已经归隐的介子推。经人提醒后,晋文公才想起了介子推,后悔不已,于是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

然而,为人清高的介子推面对一再登门的使者总是辞谢不就,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介子推不愿见晋文公,竟然背起老母躲进了绵山。晋文公搜山寻找介之推,没有找到,于是听信了旁人放火烧山逼介子推出山的办法。不料,火烧三日,介子推始终没有出现。晋文公上山查看,发现介子推母子两人抱着一棵大柳树已经被烧死了。晋文公悲伤至极,将介子推母子二人安葬在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从此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这就是寒食节的来历。

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日期临近,后来逐渐合二为一,发展为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等风俗活动为一体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既慎终追远又踏青游春,赋予生命厚重而丰富的内涵。

第四节 “一毛不拔”的故事

宋诗

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

黄庭坚

爱酒醉魂在,能言机事疏。

平生几两屐,身后五车书。

物色看王会,勋劳在石渠。

拔毛能济世,端为谢杨朱。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著有《山谷集》《山谷词》。

黄庭坚开创了江西诗派,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一同被称为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黄庭坚曾游学于苏轼门下,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幼年便聪颖过人,读书数遍就能背诵。黄庭坚七岁所作的《牧童诗》:“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广为人知。八岁时,黄庭坚作诗送人赴举,写下的“万里云程着祖鞭,送君归去玉阶前,若问旧时黄庭坚,谪在人间今八年”诗句,已显露出超越其年龄的非凡才能。

黄庭坚于英宗治平四年进士及第。历任叶县尉、国子监教授、太和知县、著作佐郎、秘书丞。哲宗时期,黄庭坚被召为校书郎,参与《神宗实录》的编写工作,后擢起居舍人。绍圣初年,新党称黄庭坚修编的《神宗实录》“多诬”,于是,黄庭坚被贬为涪州别驾,安置黔州等地,于1105年死于宜州贬所。

黄庭坚在诗歌方面与苏轼并称为“苏黄”,在词作方面与秦观并称“秦黄”,在书法方面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

诗歌赏析

这首《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是黄庭坚与钱穆父唱和的诗作。钱穆父,名勰,字穆父,杭州人。当时钱穆父在朝中担任中书舍人,因出使高丽而得到了名贵的猩猩毛笔。猩猩毛笔是一种高丽笔,芦管黄毫,健而易乏,旧说是用猩猩毛制成的(见《鸡林志》)。钱穆父得到此笔,就写了一首《咏猩猩毛笔》,黄庭坚以此诗相答,扣住古人用猩猩毛制作毛笔的特点,一方面幽默地表现了猩猩的习性特点,另一方面委婉地流露出自己希望为国家、社会奉献的人生追求。

传说猩猩爱喝酒,能说人话,喜欢穿木屐。古代《唐文粹》中裴炎《猩猩说》记载:“阮研使封溪,见邑人云:‘猩猩在山谷间,数百为群。’人以酒设于路侧,又爱著屐,里人织草为屐,更相连结。猩猩见酒及屐,知里人设张,则知张者祖先姓字,乃呼名骂云:‘奴欲张我!’舍之而去。复自再三,相谓曰:‘试共尝酒。’及饮其味,逮乎醉,因取屐而著之,乃为人所擒获。”[4]可见猩猩是贪小又怕死。“能言机事疏”则是指因为猩猩会说人话所以也就不能守住机密之事。

这首诗中“平生几两屐,身后五车书”也是化用典故。阮孚很爱屐,曾叹息人生短暂,说:“未知一生能著几两屐。”(《晋书·阮孚传》)所以“平生几两屐”在这里说的是猩猩因贪小欲而丧生。“五车书”的说法出自《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猩猩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是在它死后,用它的毛制成的毛笔却能著书五车。在这里实际上完成了对猩猩形象塑造的转折与升华,由前句表现猩猩性格形象的缺陷,转为肯定猩猩拔一毛以利天下文化繁兴的价值。

“物色看王会,勋劳在石渠”连用了“王会”和“石渠”两个典故。《逸周书·王会篇》孔晁注为:“王城既成,大会诸侯及四夷也。”“王会”即是周天子会聚四方之意,这里指猩猩笔是来自国外的贡品。班固的《西都赋》中曾经说道:“天禄、石渠,典籍之府。”“石渠”即为汉代的皇家图书馆。这里看似没有直接写猩猩,实际是高度肯定猩猩之毛在制作毛笔时发挥的巨大而长远的作用。

诗歌最后两句“拔毛能济世,端为谢杨朱”,扣住“拔毛”这一共性,将猩猩拔毛制作毛笔、造福世人,与杨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态度进行对比,肯定了牺牲自己而兼济天下的人生价值追求,自然巧妙。“端为谢杨朱”句子的意思是说:“看来真该把拔一毛而利天下的道理告诉杨朱才对。”表达非常具有有幽默感。

纪昀曾经评价这首诗:“点化甚妙,笔有化工,可为咏物用事之法。”[5]对这首诗将咏物、用典巧妙结合,从而挖掘出所咏之物更深层价值的艺术手法予以高度的肯定。

“一毛不拔”的故事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用“一毛不拔”来形容一个人吝啬至极。在历史上,提出“一毛不拔”观点的杨朱多被人们认为是提倡一种极端的利己主义思想,故而广受诟病。虽然杨朱一门并没有著作留传下来具体解释其学说观点,但其论述往往被其他门派的著作引用,如《孟子》中就写道:“杨朱氏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这就似乎进一步坐实了杨朱的学术观点为一种利己主义思想。

然而,杨朱真的是一个利己主义者吗?其实在战国时期,有“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的说法,可见杨朱的学说在当时的影响很大。对于杨朱的片面认识,一方面缘于杨朱一门学术不兴盛,无著作流传;另一方面也是缘于其他学派在转述、引用杨朱观点时有意无意的望文生义、断章取义。

那么,“一毛不拔”到底是在怎样的语境中被提出的呢?这句话的真意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回到《列子·杨朱篇》的原文中详看究竟:

禽子问杨朱曰:“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汝为之乎?”杨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济。”禽子曰:“假济,为之乎?”杨子弗应。禽子出语孟孙阳。孟孙阳曰:“子不达夫子之心,吾请言之。有侵若肌肤获万金者,若为之乎?”曰:“为之。”孟孙阳曰:“有断若一节得一国,子为之乎?”禽子默然有间。孟孙阳曰:“一毛微于肌肤,肌肤微于一节,省矣。然则积一毛以成肌肤,积肌肤以成一节。一毛固一体万分中之一物,奈何轻之乎?”禽子曰:“吾不能所以答子。然则以子之言问老聃、关尹,则子言当矣;以吾言问大禹、墨翟,则吾言当矣。”孟孙阳因顾与其徒说他事。

这段故事的大意是:

禽子是杨朱的弟子,他问杨朱:“如果拔去你的一根汗毛来救济天下,你会去做吗?”杨朱回答说:“一根汗毛本来就不足以救济天下。”禽子追问:“假设可以的话是否愿意去做?”杨朱不回答。后来孟孙阳反问禽子:“有人损害你的肌肤给你万斤黄金,你愿干吗?”禽子回答:“愿意干。”孟孙阳又追问:“有人砍断你一段肢体给你一个国家,你愿干吗?”禽子无言以对。孟孙阳接着说:“一根毫毛轻于肌肤,肌肤又轻于一段肢体,这是很明白的。但肌肤是由一根根毫毛构成的,肢体又是由一块块肌肤构成的,一根毫毛虽然只是身体的万分之一,难道就可以轻视它吗?”

《列子·杨朱篇》又有记载:“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说的是人们不应该有为了天下牺牲自我的态度,因为正是有了这种思想,就使要求“小我为大我牺牲”具有了合理性和合法性。反过来说,正因为个人没有义务牺牲自我来服务国家,他人也就没有权力要求个人做出不必要的牺牲。看似是利己主义,实际上是对当时贵族统治阶级假借“天下”的名义进行残酷的阶级统治,满足自己私欲的丑行,从学术思想上进行了釜底抽薪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