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历史纵横(4)
……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6]
第七节 “投笔从戎”的故事
宋诗
柳州开元寺夏雨
吕本中
风雨潇潇似晚秋,鸦归门掩伴僧幽。
云深不见千岩秀,水涨初闻万壑流。
钟唤梦回空怅望,人传书至竟沉浮。
面如田字非吾相,莫羡班超封列侯。
作者介绍
吕本中(1084—1145),原名大中,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北宋诗人、词人,寿州人(今安徽凤台)。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
吕本中早年任承务郎,于宋徽宗宣和六年担任枢密院编修官,后迁职方员外郎。高宗绍兴六年,召赐进士出身。吕本中历官中书舍人、权直学士院等职。后因触怒了当时把持朝政的秦桧而被罢官。
吕本中作为江西诗派的代表诗人,在诗歌创作方面颇受黄庭坚、陈师道等人的影响。与此同时,吕本中又向李白、苏轼等大家学习,博采众长,其诗歌明畅灵活,在继承和发展江西诗派风格的同时又避免了江西诗派的艰涩。南渡后,吕本中诗歌的艺术风格有所变化,常常通过作品悲慨时事,表达思乡怀国之情,诗风也更为浑厚。吕本中的词作仅二十七首,呈现出工稳清润、新奇清丽的风格特点。
值得一提的是,日后所谓“江西诗派”的命名,其实来源于吕本中二十岁左右的戏作《江西诗社宗派图》。
诗歌赏析
本诗题目中有“开元寺夏雨”。首句便迅捷点题,以“风雨潇潇”四个字呈现“风雨”,给人强烈的第一印象。“潇潇”二字将雨声之大、风雨之疾体现出来,牢牢抓住了诗中“夏雨”的特点。写景是为了表现诗人内心的情感。“风雨潇潇”是对夏日大雨的真实描写,“似晚秋”进而将天气与人的内心活动勾连起来。虽是夏日,一场雨却使诗人的心境添上了秋日的丝丝萧瑟之情。首联下句的“鸦归”点出时间是黄昏之时,“门掩”表现了幽居的情景,“伴僧幽”写出僧寺的空旷寂寥。到此,诗人通过意象的巧妙选取呈现出自己惆怅孤苦的心境。
颔联紧承首联,首先从视觉的角度描写大雨过后山中水气弥漫,暮云高涨,层层叠叠的山峰掩藏在云雾之中的不可得见之景,给人迷茫之感,同时为下文做铺垫。接着从听觉角度表现由于大雨刚过,水势上涨,山谷中的涧壑仿佛都发出了哗哗的流水声。这一句化用了顾恺之形容会稽山川之美的句子“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世说新语·言语》)。虽然吕本中的处理同为前一句从视觉角度着笔,后一句从听觉角度着笔,却又有所不同。吕本中笔下的千岩竞秀是视而不可得见的,因为视而不可得见所以转而聆听,承接过渡,自然天成。
经过前两联景物的渲染到颈联,诗人自然而然地进行了情感的抒发。在诗人笔下,由于钟声将诗人从思乡的美梦中唤醒,回到世事沉浮,家国板荡,连家乡亲友也杳无音讯的现实中。这两句,以美梦与现实进行对比,体现出强烈的反差,从而更加强烈地表现出诗人流落在外的思乡之情。同颔联一样,诗人在语言运用上是极为精巧而又不留雕琢之迹的。“钟唤梦回”,唤醒美梦的是钟声,“怅望”本已是伤心至极,再加上一个“空”字,将诗人醒后无可奈何、空虚怅惘的心情写得更加传神逼真。同样的,“竟沉浮”中的“竟”字也沉淀着许多人生况味,留给读者体味。
如果仅仅止于思乡之情,那这首诗无非是众多反映游子思乡之情作品中平庸的一首罢了。然而,诗人在尾联中又添一转,由个人思乡转入对国事、家事的感叹,借李安民与班超的典故,说自己命相不得显贵,既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功名的鄙视,又隐隐抒发报国无门的伤感。在结尾之处将诗歌的境界又陡然拔升,可谓不同凡响。
“投笔从戎”的故事
这首《柳州开元寺夏雨》的末句“莫羡班超封列侯”用的是汉代班超的典故。
班超(32—102),字仲升,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外交家,是史学家班彪的幼子,班超的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学家。
班超年轻时不拘小节,但却孝顺恭谨,居家操持很勤苦。少年时代就有大志,广泛阅读典籍,常拿着《春秋公羊传》阅读,故而熟悉历史与外交,口才也很出众。
永平五年,班超的兄长班固被召任校书郎,因此,班超得以随着哥哥一同迁居至京城。当时班超的家境比较贫寒,依靠每日替官府抄写公文换的钱粮维持生活。一天,一个看相的人告诉班超说:“你日后定当在万里之外封侯。”班超问其缘故,那人道:“你额头如燕,颈脖如虎,飞翔食肉,这是万里封侯的相貌啊!”
班超每日为官府伏案抄写文书,非常辛苦,曾扔下笔感叹:“我身为大丈夫,尽管没有什么突出的计谋才略,但也应该学学在异域建功立业的傅介子和张骞来封侯晋爵,怎么能够老是干这笔墨的事呢?”面对旁人的嘲笑,班超说:“凡夫俗子又怎能理解志士仁人的襟怀呢!”后来班超下定决心,投身行伍,留下了“投笔从戎”的典故。
班超凭借自己非凡的政治、军事才能,出使西域三十一年。其间出色地执行了汉王朝“断匈奴右臂”的政策,争取了西域多数国家的支持,分化、瓦解和驱逐了匈奴势力,进而使得汉军战必胜,攻必取。在外交和军事上取得了重大成功,维护了汉朝和西域各国的和平稳定,加强了内地百姓与西域各族的联系,为促进民族融合做出了卓越贡献,被封为“定远侯”。
第八节 “高士严光”的故事
宋诗
钓台
李清照
巨舰只缘因利往,扁舟亦是为名来。
往来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过钓台。
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是婉约派词人的重要代表之一。著有《易安居士文集》《漱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家境优渥的士大夫家庭,家中藏书甚富。李清照自幼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王灼《碧鸡漫志》)李清照随父亲生活在繁华的汴京,对生活的好奇心和细腻的观察激发了李清照的创作热情。当《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问世后,更是引起了轰动,“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尧山堂外纪》卷五十四)
李清照在十八岁时嫁给了时年二十一岁的太学生赵明诚。李清照与赵明诚有着共同的文学情趣和生活雅好,在琴瑟和鸣中过着令人羡慕的二人生活。后来李清照的父亲被贬出京,夫家也回到青州的私第,李清照与赵明诚于是开始了屏居乡里的生活。虽然生活艰苦,但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生活依然平静安宁而又充满乐趣,他们一同搜集金石古玩等的生活情景后来都被记录在了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之中。
李清照四十四岁时,金人大举南侵,北宋朝廷崩溃。李清照与赵明诚在青州多年积攒的金石古玩也被付之一炬,李清照押送剩余的文物辗转流落到了南方,赵明诚却在战乱颠沛中染病而死,剩余的文物在后来的不断颠沛中也丧失了大半。绝境中的李清照再嫁张汝舟,然而遇人不淑,终究以对簿公堂、不欢而散收场。
晚年的李清照在颠沛无助中将赵明诚遗作《金石录》进行了校勘整理,表进于朝廷。李清照晚年颓唐,最终在孤独无助中离开了人世。
李清照的诗词作品以南渡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多表现闺阁幽情及悠闲的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感叹家国,情调感伤。在文艺理论方面强调协律,崇尚典雅,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
诗歌赏析
这首诗的第一句“巨舰只缘因利往,扁舟亦是为名来”将“巨舰”与“扁舟”进行对举。虽然“巨舰”与“扁舟”相差悬殊,然而它们都是受到名利的驱使而往来奔忙。其中“亦”字,既表示两者相似,也指出世人为名利竞相追逐,唯利是图的现象是何等普遍。
后两句“往来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过钓台”中的“先生”指严子陵,运用了严子陵过钓台的典故,歌颂了他不图名利,在钓台隐居、淡泊不仕的高尚品德。
李清照只用短短二十八个字,就淋漓尽致地描写出了当时天下之人皆卑怯自私的情形,“特地通宵过钓台”中,实则有亡国之人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深切的道德反思。
“高士严光”的故事
本诗中的钓台相传为汉代严子陵垂钓之地。
严光,字子陵,年轻的时候就有清高的美名,并与后来称帝的刘秀一同游学。传说他曾经在平乐山上写出“王莽服诛,光武中兴”的预言,预测了“王莽篡权”和“光武中兴”两个重要的历史事件。
后来,刘秀建立了东汉政权。本可以借此机遇施展才华、谋求高位的严光却出人意料地隐名换姓,在浙江杭州桐庐富春江畔隐居起来,每天垂钓度日。因此,后人将此地命名为桐庐严子陵钓台。
当上皇帝的刘秀想念有大贤大能的故友严光,便下令让人绘制严光的画像到处寻访。有人报称有一男子披着羊裘在湖边垂钓,很像画中人,刘秀怀疑此人就是严光,立刻备车前往。然而严光却避而不见,只是口授使者:“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后来,刘秀亲自到馆驿中看望严光,严光依旧卧躺不起。刘秀于是亲切地抚摸着严光肚子说:“哎呀!你这个严子陵,为什么不愿意出来辅佐我呢?”严光并不回答,过了很久之后才张开眼睛仔细地注视着刘秀,说道:“士人本来就有自己独立的志向,为什么要来逼迫我呢?”刘秀听罢,只能上车叹息而去。后来刘秀终于成功请严光入宫小住,两人论道旧故。然而刘秀终究不能说服严光出山,严光最终归隐富春山耕读垂钓。
后世将严光以及有关他的典故作为知识分子淡泊名利,面对权贵依然保持人格独立,坚持自我生命姿态的典范而加以传扬。
第九节 “刘备失箸”的故事
宋诗
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视雷雨,每大雷电,但闻云中如婴儿声,殊不闻雷震也。
苏轼
已外浮名更外身,区区雷电若为神。
山头只作婴儿看,无限人间失箸人。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眉州眉山人。其父为苏洵,其弟为苏辙,世人合称为“三苏”。
苏轼于嘉祐二年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期,苏轼曾先后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二年,因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的有关政策措施,力推变法的所谓新党借苏轼诗文中有非议新法的诗句,以“讪谤朝政”的罪名将苏轼下狱查问。因为主管此案的御史台多有乌鸦聚集,被人称为“乌台”,所以这一著名的历史事件就被称为“乌台诗案”。
苏轼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后又改任汝州团练副使。哲宗即位后,以司马光为代表的旧党执政,曾经反对新党的苏轼此时再次登上政治舞台,历任登州知州、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充任侍读。然而不久后,苏轼又因与司马光等政见不合,主动请求外任,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后任兵部尚书兼侍读、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元祐八年,新党再度执政。绍圣元年,苏轼又被贬为惠州安置,再被贬为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朝廷大赦,苏轼复任朝奉郎,却在北归途中因病卒于常州,谥号文忠。
苏轼是宋代文学成就最高的代表人之一,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诗歌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经历北宋朝廷复杂尖锐的政治斗争之后,退居杭州任通判时所作。当时的苏轼得以在杭州旖旎的自然风光与淳良谦和的民风民情之中,忘怀政治上的得失起伏,时而投身于百姓之中,为黎民谋福祉,时而结交志趣相和之人,一同游山玩水,吟咏唱和,过着得意自适的生活。
一日,苏轼与一位姓唐的道士一同登杭州天目山,唐道士告诉苏轼一个有趣的现象:当雷雨天气时,从天目山上俯瞰下边,闪电照亮天空,只觉得云彩在脚下,雷声如婴儿啼声,丝毫不觉得是雷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