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修身(4)
赞人言不由中
原文
起晏。心浮不能读书,翻《陈卧子年谱》,涉猎悠忽。饭后,读《易·蹇卦》。因心浮,故静坐,即已昏睡,何不自振刷也!未初,客来,示以时艺,赞叹语不由中。予此病甚深。孔子之所谓巧令,孟子之所谓,其我之谓乎?以为人情好誉,非是不足以悦其心,试思此求悦于人之念,君子乎?女子小人乎?且我诚能言必忠信,不欺人,不妄语,积久人自知之。不赞,人亦不怪。天头:不管人怪否,要忠信。艮峰。苟有试而誉人,人且引以为重。天头:重否?若日日誉人,人必不重我言矣!欺人自欺,灭忠信,丧廉耻,皆在于此,切戒切戒!接次客来,申正方散。写联二付。灯后,仍读《易》,心较静。作《忆弟》诗一首。誊本月诗。记昨日、今日事。(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十四日)
评点
有客人来,向曾氏出示自己写的时艺。时艺即科场中的八股文,曾氏称赞他写得好。但在当天的日记中,曾氏却对自己的“赞叹”大加批判,且将它上升为“不忠信”的高度。倭仁赞赏曾氏的自我批判:不要管别人的看法,只问自己忠信与否。
示人以诗文著作这种事,在文人圈中司空见惯,今日更盛。今日的风气,示者多想以此博得别人的称赞,真心想要别人“批评指正”的人很少,想必古人也一样。所以,看到别人的诗文后称赞几句,原也是人之常情,似乎并不需要如此苛责自己。笔者就常常收到别人送来的诗文著述,也常常这样称赞几句,心里也不觉得多么过意不去。但是,若往深里想一想,看到别人的东西后,真的发现有什么差错,或是有什么对别人有帮助的想法,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要比空泛的称赞强得多;只要态度诚恳,作者也决不会见怪的。只是,说空泛话容易,说中肯话难。撇开道德层面不谈,仅从操作层面来看,表扬也比批评要简单容易,难怪世间表扬的多,批评的少。
今天,曾氏又写了一首怀念九弟的诗。笔者也将它抄下,供读者欣赏:忽忆他时襄水上,恶风半夜撼春雷。舟人捩舵声同泣,客子扶床面已灰。仰荷皇天全薄命,信知浮世等轻埃。汝今归去复何似,回首世途诚险哉。
为人好名可耻
原文
早起,作《忆九弟》五律二首。饭后,读《夬卦》、《姤卦》。读书时,心外驰,总是不敬之咎,一早清明之气,乃以之汩溺于诗句之小技,至日间仍尔昏昧。文辞溺心最害事。朱子云,平淡自摄,岂不较胜思量诗句耶!艮峰。巳正会客一次。申初进城看房子,便拜客三家,灯时始归。车上有游思。归,乏甚。夜读《夬》、《姤》二卦,颇入。记《茶余偶谈》一则。日内不敬不静,常致劳乏,以后须从“心正气顺”四字上体验。谨记谨记!又每日游思,多半是要人说好。为人好名,可耻!而好名之意,又自谓比他人高一层,此名心之症结于隐微者深也。何时能拔此根株?天头:此心断不可有。(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日)
评点
在理学家看来,读圣贤书,穷理尽性,方为正务,而吟诗作赋乃末技。倭仁是个彻头彻尾的理学家,所以他要正告曾氏“文辞溺心最害事”,但曾氏从骨髓深处里爱好诗词文章。以今天的语境来说,他的本色是个作家,是个文人。我们且来读读他给家人写的几段话:“余于诗亦有功夫,恨当世无韩昌黎及苏黄一辈人可与吾发狂言者。”“惟古文与诗二者用力颇深,探索颇苦,而未能介然用之,独辟康庄,古文尤确有依据,若遽先朝露,则寸心所得遂成广陵之散。”“余所好者,尤在陶之五古、杜之五律、陆之七绝,以为人生具此高淡胸襟,虽南面王不以易其乐也。”这些话足以看出曾氏的心之所向,志之所在。于此我们便不难理解,何以曾氏被称为理学名家,而他却没有一篇专门研究理学的学术论文,更无论专著的缘故了。王闿运在挽曾氏联中说了直话:经学在纪河间阮仪征之上,致身何太早,龙蛇遗憾礼堂书。但王为他开脱,说曾氏是因为死得太早了,来不及写。其实,真正的原因不在这里。要说年寿,曾氏活过花甲,也不算太短;要说他长年忙于军务,那他为什么可以在军营中编《经史百家杂钞》、《十八家诗钞》,写作如许多的文章呢?
在笔者看来,曾氏沉溺文辞是好事,不然,文学史上便没有湘乡文派了。但在当时修身养性的曾氏看来,一再督促自己要专心专意以《朱子全书》为功课,而又心有旁骛,这是不敬、不主一的体现,故而要不得,必须严加纠正。
日记中两次说到“游思”。游思,应是指脱离主旨的一些游移的思想活动。曾氏检讨自己游思中的主要内容,是想如何博取别人对他说好话,是想求得一个好名声。一个人,若想求得权力,求得财产,求得地位,常常会被人认为是贪婪;若是想求得好名声,受到的指责是少些,说不定还会常常受到鼓励。其实,名与权、位、财是一样的东西,本质上并没有大的区别,贪权贪钱不好,贪名同样不好。再说,做事时老想得名,这本身就是不诚了,不主一了,事情也就会做不好,更难做到出神入化、精妙绝伦的地步。
这一天,曾氏作了两首忆九弟的五律诗。为什么四个弟弟,独忆九弟呢?原来九弟国荃,道光二十年随父亲、大嫂、侄儿来到北京后,便一直住在大哥家。三个月前,离京回湘,大哥亲送至卢沟桥,此刻或许还在归途中,故专门写诗来忆念他。这两首诗,其一为:别汝经三月,音书何太难!夜长魂梦苦,人少屋庐寒。骨肉成漂泊,云霄悔羽翰。朝朝乌鹊噪,物性固欺谩。其二为:尚余词赋好,随众颂康哉。报国羌无力,擎天别有才。寒云迷雁影,远道望龙媒。百尺金台矗,看君躞蹀来。
对于四个弟弟,曾氏都有很深的骨肉情怀,但对这个九弟,其情似更深些,期望也似更大些,一句“擎天别有才”,足已表达大哥的此情此意。曾氏此时还是希望九弟能通过科第之路来到北京,他当然不可能料到日后老九的飞黄腾达,却是靠的另一条道路。
再次戒烟
原文
晨醒,贪睡晏起,一无所为,可耻。饭后,读《易》仅两页。竺虔来,久谈。接九弟信,喜已到省,而一路千辛万苦,读之深为骇悸。又接郭云仙信并诗。两信各一二千字,读之又读,兄弟友朋之情,一时凑集。未正出门,为办公礼事,拜客三家,归。饭后,岱云来,谈至三更。说话太多,神倦,心颇有骄气。斗筲之量,真可丑也。岱云每日工夫甚多而严,可谓惜分阴者,予则玩世不振。客去后,念每日昏锢,由于多吃烟,因立毁折烟袋,誓永不再吃烟。如再食言,明神殛之!(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一日)
评点
我们还记得曾氏九月初一的决心:“从今永禁吃烟,将水烟袋捶碎。”但十月初七日记又有“吃烟太多”的字样。可见曾氏的决绝态度并没有起到实际作用,真还不知道他戒了几天便又死灰复燃了!这次又“立毁折烟袋,誓永不再吃烟”,并且下毒誓,如果再翻戒,则让神明来严格处置。决心更大!
一个人若对某东西上了瘾,要戒掉它就很难。明知它不好,明知它对自己影响很大,甚至对健康对生命都有影响,但就是戒不掉。为了一时的快乐,可以不顾一生的祸患,正所谓饮鸩止渴。这或许也是人类的弱点之一。曾氏是一个有大志的人,也是一个有意志力的人,要戒烟尚且如此艰难,可见普通人更不容易了。
父亲的教导
原文
早起,读《萃卦》,心颇入,总有浮气。饭后,读《升卦》,未毕。走晏同甫处拜寿,便拜黎樾乔前辈。渠今日请客,因被留住谈诗。又是说话太多,举止亦绝无瑟之意。灯后归。接家信,大人教以保身三要:曰节欲、节劳、节饮食。又言凡人交友,只见得友不是而我是,所以今日管鲍,明日秦越,谓我与小珊有隙,是尽人欢、竭人忠之过,宜速改过。走小珊处,当面自认不是。又云使气亦非保身体之道。小子读之悚然。小子一喜一怒,劳逸疴痒,无刻不萦于大人之怀也。若不敬身,其禽兽矣。仍读《易》数刻。记昨日、今日事。翻阅杜诗,涉猎无所得。(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二日)
评点
这一天,曾氏接到父亲的家信。父亲在信中对这个已为家族争得很大脸面的长子,提出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懂得节制。二是不要自以为是,与朋友不和时要主动承认不是。三是发脾气对身体有影响。曾氏将父亲的这些话写在日记上,意在要牢记这些教导,并切实去执行。我们看到在十一月十二日的日记中,有“走小珊、竺虔处闲谈”的记载,可知曾氏与小珊已和好如初了。
曾氏在日记中说人子的一举一动、喜怒哀乐都为父母所关怀,故而一个人若不爱惜自身,则与禽兽无异。这里说的是中国伦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爱惜自身,不但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父母负责,其本身就是孝道的体现。《礼记》中讲孝子“道而不径,舟而不游”。走大道而不走小路,坐船而不是泅渡过河,大大减少单身在外的生命风险,这就是孝顺父母的好孩子。儿女与父母血肉相连、休戚一体,可惜这一点,许多未为人之父母的年轻人难有切身的体会。
日记中的“瑟”二字,现在已不大多用。此二字出自《诗经》中的《淇澳》篇“瑟兮兮,赫兮咺兮”,意谓庄重严肃。
以日记修身可获好评
原文
早起。因昨诗未成,沾滞一辰。饭后,办公礼送穆世兄吉席。退文昌馆寿筵,摒挡一时。又作诗二首。未正走金竺虔处,不直,归。昨日今日,俱无事出门,如此大风,不能安坐,何浮躁至是!静坐工夫,须是习熟,不勉强苦习,更说甚?作书复筠仙,并诗,计千五六百字,更初乃毕。抄艮峰先生日课,将寄舍弟,共三页。记昨日、今日事。日来自治愈疏矣,绝无瑟之意,何贵有此日课之册!看来只是好名,好作诗,名心也。天头:既知名心为累,当如大敌克之。艮峰。写此册而不日日改过,则此册直盗名之具也。亦既不克痛湔旧习,则何必写此册?(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五日)
评点
曾氏说,他写日记,其目的是借以每天改过自新。可惜,他没有很好做到,依然是心绪浮躁,举止不庄重。于是,他问自己,若不是意在改过,天天写日记做什么,岂不是为了“好名”、“盗名”?我们读到这里有点费解:日记与名声怎么可以联系在一起?今天,人们记日记纯是个人的行为,记与不记,如何记,都不可能给本人带来什么名声上的利与弊。笔者想起五十年前,《雷锋日记》风行海内,许多人仿效雷锋,写与他类似的日记,且公开发表,或在某一个团体内传阅,从而博得“活雷锋”的美誉。于此联想到,在曾氏时代,至少在京师官场士林中,一个人若严格按圣贤教导修身,并以日记这种方式来慎独,则有可能获得主流社会的好评。这篇日记透露了这个消息。
最是静字功夫要紧
原文
晏起。意欲节劳,而游思仍多,心动则神疲,静则神裕,不得徒以旷功坐废为敬身,所谓认贼作子也。饭后,临帖二百字。巳正出门会竺虔、道喜两处,城内拜艮峰前辈,谒唐先生,拜竹如、窦兰泉,灯初方归。艮峰前辈言:无间最难,圣人之纯亦不已,颜子之“三月不违”,此不易学,即“日月之至”,亦非诸贤不能,“至”字煞宜体会。我辈但宜继继续续求其时习而说。唐先生言,最是“静”字功夫要紧,大程夫子是三代后圣人,亦是“静”字功夫足。王文成亦是“静”字有功夫,所以他能不动心。若不静,省身也不密,见理也不明,都是浮的。总是要静。又曰:凡人皆有切身之病,刚恶柔恶,各有所偏,溺焉既深,动辄发见,须自己体察所溺之病,终身在此处克治。天头:心静则体察精,克治亦省力。若一向东驰西骛,有溺焉而不知,知而无如何者矣!艮峰。余比告先生,谓素有忿很不顾气习,偏于刚恶,既而自究所病只是好动不好静。先生两言盖对症下药也。务当力求主静,如使神明如日之升,即此以求其继继续续者,即所谓缉熙也。知此而不行,真暴弃矣!真小人矣!夜,何子敬来,久谈,语多不诚,总是巧言,二更去。戏作《傲奴》诗。子敬讲字甚有益。(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七日)
评点
这一天,曾氏进城拜会四位师友。其中吴廷栋(竹如)、窦垿(兰泉),曾氏以友视之;唐鉴,则以师视之;至于倭仁(艮峰),曾氏则以亦师亦友视之,故而日记中着重记下倭、唐的谈话。
倭仁说的是“无间”,即不间断,持之以恒。“三月不违”、“日月之至”出于《论语·雍也》。原文为: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孔子在谈到他的弟子们对待“仁”的态度时说:颜回的心中长久地不离开仁德,而别的人则只是偶尔想起一下罢了。倭仁认为对待仁德不间断是一件难事,像颜回那样不容易学,即便是偶然想起,若不是七十二贤那些人,别人也做不到。曾氏郑重记下这番话,应当是提醒自己时时要想到仁德。
唐鉴说到两个话题。
一个是静。唐就“静”展开:程颢被认为是三代后的圣人,他也就是静字功夫做得很足够。王阳明也是在静字上有功夫,所以他能做到心不为外物所动。若是不静,则不会细密地反省自身,也不会明晰地悟得道理,一切都是浮躁的。总之一个字,就是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