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狭窄的心,一个大的宇宙:冯至画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冯至自传

冯至,原名冯承植,字君培,1905年9月17日生于河北省涿县(现河北省涿州市)。1916年至1920年在北京第四中学读书。在学校最后一个学年,阅读提倡新文化、新文学的报刊,对新诗产生兴趣。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1923年入本科德文系学习。在学习德语文学的同时,也进修国文系课程,并试作诗和散文。1925年与几个朋友创办刊物《沉钟》。《沉钟》先是周刊,后改为半月刊,1927年后经过长期的中断,又于1932年恢复,最后于1934年停刊。鲁迅说,这是一个“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1927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先后在哈尔滨第一中学、北京孔德学校当国文教员,兼北京大学德文系助教。

1930年9月赴德国留学,在海岱山海岱山,通称海德堡,上个世纪30年代的中国留学生称之为“海岱山”。冯至在《海德贝格记事》(收入《立斜阳集》)中译作“海德贝格”,本书中也采用这个名称。但如“海德堡大学”、“海德堡浪漫派”等专有名词,均采用通用译法。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德语文学、哲学、艺术史。1935年夏,在海岱山大学以一篇研究德国诗人诺瓦利斯文体的论文考取博士学位。在留学期间,喜读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作品,欣赏荷兰画家梵·高的绘画,听雅斯培斯教授讲课,受到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

1936年任上海同济大学教授兼附设高级中学主任。抗日战争爆发后,随同济大学内迁,经过浙江金华、江西赣州,最后到达云南昆明。1939年至1946年,任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德语教授。在艰苦的战争岁月里,西南联大师生思想非常活跃,民主运动蓬勃发展,我在这样的气氛里认真教书,努力写作,研究歌德,准备写《杜甫传》。在昆明创作的诗集《十四行集》出版后,朱自清、李广田都写出评论文章,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就不再有人提及了,但在国外被译成英、日、德、荷兰、瑞典等国的文字。在昆明的那段生活,是我一生中最难以忘怀的。

1946年回到北平,任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教授,1951年后兼任该系系主任。在50年代,曾被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这时期的写作大都是热情赞颂新中国成立后的种种变革和社会上的新气象。有时也写过不实事求是、违背自己心意的文章。

1961年,参加中宣部、教育部领导的高等学校中文系、外文系的教材编写工作,强调科学性、稳定性,这工作持续了两三年。1964年调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化大革命”期间,度过眼前荒凉、头脑混乱的10年,任何工作都无从谈起。粉碎“四人帮”后,哲学社会科学部改成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的工作渐渐走上轨道。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澄清了头脑里的一些混乱思想,好像又一次明确了文章应该怎样写,学问应该怎样做,力求实事求是,不作违心之论。1982年免去外文所所长职务,任该所名誉所长。从1979年到现在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曾被选为第五届和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0年被聘为瑞典皇家文学、历史、文物研究院外籍院士;于1981年、1986年分别被聘为联邦德国美因茨科学文学研究院、奥地利科学院通讯院士。

我在1979年写过一篇《自传》,曾用李商隐的名句“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表达我当时的心境,如今这两句诗对我还是适用的。

1987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