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历史系列(套装共6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t1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思想、史学、文学、艺术的大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丰沛源泉,影响十分深远。

 

一 诸子百家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阶级关系的新变化,特别是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为文化繁荣创造了有利条件。面对剧烈的社会大变动,拥有不同背景、来自不同阶层和集团的知识分子,代表各自的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各国新兴的统治者,出于自身统治的利益需要,礼贤下士,延揽人才,寻找治国之策和思想上的代言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汉代史学家司马迁之父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指》,将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总结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汉书·艺文志》引用刘歆《七略》的诸子略则分为十家: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家。以下主要介绍道、儒、墨、法四大家,以及两部重要的兵书。

1. 道家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姓李名耳,又称老聃(dān),楚国苦县厉乡曲人里(今河南鹿邑)人一说安徽涡阳人。,大约与孔子同时而年纪稍长,曾任周的守藏史,晚年隐居于楚。现存《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凡5000言,约成书于战国初期,分《道》经和《德》经上下两篇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图3—2)。

图3—2 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图

老子的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的社会,“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他既反对仁义,又反对法治,主张清静“无为”,以无为达到“无不为”。“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是一种“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抟之不得”、“不可名状”的精神实体,因为它是无形体的虚无,故又称做“常无”。老子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无—有—万物,就是老子以“道”为核心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但是,老子又认为事物矛盾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是老子思想最宝贵之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庄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也是道家思想的主要创始人。庄子,名周,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人。一说河南商丘人。曾在家乡当过管理漆园的小吏,与魏相惠施交游很深,后来拒绝楚威王的聘请而过着隐居生活。

庄子思想从老子思想发展而来,但对“道”的解释更加神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地生”的“非物”,是精神性的东西。他还把老子关于对立转化的看法引向极端,认为无论大小、长短、贵贱、美丑、成毁等一切差别都不存在,从而走向了“不别同异”、“万物一齐”的相对主义。他提出“齐是非”、“齐万物”,以至“齐物我”的命题,宣扬“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把人引入神秘主义境界,最终导致不可知论。

2. 儒家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是儒家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人,出生于没落的宋贵族家庭。少年时做过管理仓库(委吏)和看管牛羊(乘田)的小官,50岁左右,当过鲁中都宰和鲁司寇。后来他带着弟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思想。最后回到鲁国,从事教育和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论语》是孔子门徒记载老师言行的语录,是研究孔子思想最基本的资料。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他认为,“仁”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仁”的中心内容是“爱人”,引申来讲,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他提倡以“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作为“仁人志士”的人格标准,主张将“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作为“君子”的行为规范。他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德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反对残虐行为;他主张节用,“使民以时”,反对富贵淫威、财富不均等现象。孔子言“仁”,往往与“礼”联系在一起,认为“仁”是礼的核心,而“礼”是“仁”的表现形式,二者相辅相成。面对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他主张“克己复礼为仁”。孔子所追求的“礼”是周礼,即尊卑有别的等级制度。他“复礼”的标准是“正名”,以达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纲常之道,从而各按名分,忠于职守,防止天下大乱。孔子的政治思想带有某些保守性,他坚持“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而不赞成春秋时代发生的一些社会变革。

孔子虽然承认天命,但与商周传统的天命观又有所不同,而是把天看成自然规律的运行,认为“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他对鬼神也持保留态度,“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可以看出,孔子心目中的神鬼,已不像过去人们认识的那样决定一切、主宰一切了。

孔子又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打破“学在官府”的传统,兴办私学,提倡“有教无类”,扩大了施教范围。孔子积累了一套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启发式等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出了诸如“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每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等至今仍脍炙人口的关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名言。孔子以《诗》、《书》、《礼》、《乐》、《易》、《春秋》《诗》即《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书》即《尚书》,是古代历史文献的汇编,存世的有28篇(近年又有新的发现)。《礼》指《仪礼》,后与《礼记》、《周礼》合称“三礼”,系记录古代社会的礼仪规范。《乐》即《乐经》,已经失传。《易》即《易经》,是古人占卦的用书,讲述八卦的排列组合,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孔子及其弟子、再传弟子作《易传》诠释《易经》。《春秋》是鲁国的编年体史书,后来有《左传》、《公羊》、《穀梁》三传解释该书,以《左传》最为著名。此六部典籍,合称“六经”,其中的五经(因《乐经》失传)加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又合称“四书五经”,是儒学的基本经典。作为教材,孔子及其后学曾对这些典籍做过一定程度的整理和辑录工作,对保存和传播古代文化作出了杰出贡献。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鲁邹邑(今山东邹县)人,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继承者。他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自认为是儒家学派的正宗,一生以教书为主,游说于宋、滕、薛、邹、魏、齐诸国。曾拜见魏惠王、魏襄王、滕文公等,发表自己的政见,当过齐宣王的客卿。晚年退居于邹著书立说,他的言论被整理为《孟子》一书。

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继承孔子的“仁”,进而发展成为“王道”、“仁政”学说。他主张“王道”,反对“霸道”,反对春秋战国时代的争霸战争。他认为,统治者应“以德服人”而非“以力服人”,应“行仁政而王”,提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箴言。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言论,成为历代民本思想的渊源。孟子重视人的道德修养,提倡树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

荀子,名况,赵国人,又称荀卿。曾游学于齐稷下学宫,访问过秦,议兵于赵,后来到楚,投靠楚春申君,担任楚的兰陵(今山东苍山西南兰陵镇)县令,晚年居家著书,老死于楚。《荀子》一书是他的代表作。

荀子认为,万物都是由物质的“气”构成,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的结果。天也是自然的天,他认为“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不受社会政治好坏的影响。他主张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即“知天”,并利用它来为自己服务,称为“勘天”,并进一步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强调天人关系中人的主观能动性。荀子还提出“形具而神生”,即先有身体后有精神,精神依附于身体。在政治思想方面,荀子主张人性本恶,因此强调后天的约束。他所谓的“隆礼”实则是“礼表法里”,把礼与法统一起来,以维护“贵贱有等”的封建等级制。在君民关系上,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吸收了法家思想的部分内容,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思想。

3. 墨家

墨家创始人为墨子据孙诒让《墨子间诂》附录《墨子年表》,墨子约生于公元前468年,卒于公元前376年。,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科学家,也是社会活动家。名翟(dí),鲁国人(或说宋国人),自称“贱人”,当过工匠,后任宋大夫。今存《墨子》一书,反映了墨子及其后学的思想。

墨子在当时很有影响。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葬”、“节用”、“天志”、“明鬼”等思想,其中“兼爱”是他的政治思想核心,即不分贫富贵贱差别,彼此“兼相爱,交相利”。为达到“兼爱”的境界,他主张“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他反对不义战争,主张“非攻”。

墨子还提出“尚贤”的主张。他认为“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主张向“农与工肆之人”开放政权,提出“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这对“尊卑有序”的世卿世禄制是个挑战。从墨子的主张可以看出,墨子是小生产者的代言人。墨家始于宋,传布于鲁以至楚、秦。因为得不到统治者的支持,在秦汉以后衰落下去。

4. 法家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是战国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出身韩国贵族,和李斯同为荀子的学生。后从韩入秦,他的思想得到秦王政的赏识,后来在秦受诬陷而被迫服毒自杀。《韩非子》是他的代表作。在韩非之前,法家分法、术、势三家。“法”家一派在春秋后期郑国的子产和邓析等人的思想中已露端倪,而李悝和商鞅两位,既是法家学说的奠定者和继承人,更是有力的实践者。他们强调颁布成文法于世。“术”这一派源于道家和墨家,以韩国的申不害为代表,强调国君控制臣民的权术。“势”这一派学说的代表者则是在齐国稷下学宫游学的慎到,主张君主要握有统治百姓的权势。韩非融合这三家思想,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新的法家思想体系。

韩非的历史观与儒、道、墨各家都不同。他把社会发展分为“上古”、“中世”和“当今”三个阶段,指出三个阶段有不同的特点。他主张“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即统治者应该根据形势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他认为“当今之世”,必须“争于气力”。他坚决批判复古思潮,主张“法后王”,讥笑复古派是守株待兔的蠢人。这些思想非常适合新兴地主阶级当权者的需要,被秦王政所采用。

5. 《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

《孙子兵法》不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兵书,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兵书,被译成多国文字出版,相传是春秋末年齐人孙武所作。孙武,字长卿。因齐内乱而逃亡到吴,经伍子胥推荐,被吴王阖闾重用为将。孙武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所著兵法13篇,保存至今。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发现的《孙子兵法》竹简,其中13篇与传世本基本相符。另外发现《吴问》等不见于现存史籍的佚文。《孙子兵法》强调军事的重要性,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并揭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普遍军事规律,提出“避实而击虚”、“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等一系列作战原则。书中特别强调作战要注意观察对立双方,如敌我、攻守、胜败、虚实、奇正等,闪耀着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思想光辉。

《孙膑兵法》是战国时代孙武的后代孙膑所著。本书失传已久,直到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同时出土《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竹简后,《孙膑兵法》才重新见之于世。其内容继承和发展了孙武的军事思想,尤其在总结战国时期战争实践经验方面,更有较多的发挥和深刻的见解。

 

二 文学和史学

1. 文学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部分,共305篇。风基本上是民歌,多为西周末年和春秋前期的作品,有十五国风。雅是宫廷乐曲,有大小雅之分。颂是庙堂祭祀的颂歌,包括《周颂》、《鲁颂》、《商颂》。《诗经》运用赋、比、兴三种基本表现手法“赋”为陈述铺叙,“比”为譬喻、比拟,“兴”为先说他物作为发端,以引起所咏的词,也有即兴、起兴之意。,音律整齐和谐,语言丰富优美,在艺术上取得了较高成就,后经孔子删定而流传于后世。

散文有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种。《左传》、《国语》、《战国策》都是著名的历史散文代表作;《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则是著名的诸子散文,它们的特点是文笔流畅,语言丰富,逻辑性强,长于讽喻和比兴。

屈原的楚辞是战国时期文学成就的突出代表。屈原,名平,楚贵族出身,在楚怀王时曾任左徒。他的政治主张在楚国不被采纳,怀才不遇,遭到楚王的放逐,相传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自沉于汨罗江。屈原是我国古代具有爱国思想的浪漫主义大诗人,他开创了楚辞文体,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楚辞是当时南方楚国的一种文学体裁,大量吸收民间歌谣,富有想象力地使用许多神话传说,形成了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浪漫主义流派。屈原的《离骚》是楚辞中最重要的作品,因此又把楚辞叫做骚体。屈原的作品相传有25篇,以《离骚》、《天问》、《九歌》等最著名。除屈原外,宋玉也是楚辞的著名作者。

2. 史学

《春秋》是孔子根据鲁国历史修订的一部编年史。它概括地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以鲁国历史为主的重大历史事件,具有文字简洁、寄寓褒贬的特色。

《左传》也是一部编年史,相传是春秋人左丘明所著,被认为是解释《春秋》之作。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记事、记言都比《春秋》更为详尽,因此史料价值很高。

《国语》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国别史。以“国”分类,以记言为主,分为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语,主要记载春秋列国的史事。

《战国策》是战国时代游说之士世代传习、随时增益和编录的总集,到西汉末由刘向编辑成书。该书同《国语》一样以记言为主,书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等十二国策,保存了战国时代的某些史事,文辞生动,也不失为一部文学名著。

 

三 艺术、体育和娱乐活动

1. 绘画

战国时代的绘画成就,主要反映在铜器、漆器的纹饰和帛画上面。河南汲县出土的水陆攻战纹铜壶,上面刻铸图像40组,表现出人物的格斗、射杀、划船、击鼓、犒赏、送行等种种姿态。这个时期有些铜器和漆器的纹饰,着重描绘人物和动物,已经从单纯的图案趋向于重视写实。

战国帛画现已发现两件,一件是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的《龙凤人物帛画》(长31厘米,宽22.5厘米),另一件是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见彩图十二)。这两幅画以人物为主体,大意都是由神物引导灵魂升天。画面成功表现了人物的体态神情和在天际翱翔的意境,在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 音乐

春秋战国墓葬中出土了数十件成套的巨型编钟,如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乐器有124件之多,其中成套编钟65件、编磬32件,钟架分上、中、下三层。这些编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具有12种音阶关系的特大型定调乐器。

3. 体育和娱乐活动

体育往往与军事训练、狩猎活动有关,西周以后就把射御之术设为贵族教育的重要科目。同时,有些娱乐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礼制,如春秋时流行的投壶之礼,既是射礼的一种,又是贵族的娱乐活动。活动时,双方在一定距离内以箭矢投入壶中为胜。春秋时期,围棋也广泛流行。围棋古称弈,起源很早,当时有许多围棋名手。中国象棋也可溯源至春秋战国,古称博,又写作“簿”,但其形制与今日象棋不同,大概到唐以后才逐渐形成今日的形制。

 

四 科学技术

《春秋》一书记载了观测到的37次日食,其中32次已被证明可靠。书中所记的“有星孛入于北斗”发生于公元前613年7月,这是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春秋时,已有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八个节气的名称,并能准确地推算出冬至的日期。到战国时期,基本确定了一年的24个节气,这种由我国独创的节气制后来流传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家。

春秋战国时代采用四分历,这种历法的岁实(回归年)是365天,闰法为19年7闰,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历法之一。

战国时发明了计时器——刻漏。刻漏是依据水在同一孔中同一时间流量一致的原理而作的。水随着壶下部小孔滴下,根据箭标指示的刻度,来确定当时的时间。这种计时器,后来一直沿用了两千多年。

大概在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我国天文学家创立了二十八宿体系。在《诗经》中就有毕、心、织女、牵牛、箕、斗等星宿名称。作为总称的二十八宿,最早见于《周礼·冯相氏》。另外,《吕氏春秋》和《礼记·月令》中均记有二十八宿的名称和方位。

战国时期天文学家齐人(一说是鲁人或楚人)甘德的《天文星占》和魏人石申的《天文》合称《甘石星经》。书中记录的恒星名称有800多个,其中测定了黄道附近约120个恒星的方位,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可惜已经失传。书中还记录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动规律。

《墨经》是墨子后学著作,记载了物理学方面的成就,包括简单的机械原理以及力学、光学、声学等方面的知识。大约在战国时代,出现了磁性指向仪器“司南”;当时还发明了一种名叫鉴燧的青铜凹面镜,可用来取火。

《尚书·禹贡》成书于战国时代,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地理著作之一,它记述了九州各地的山川、土壤、矿产和动植物资源,以及人口、贡赋、交通运输等内容。

《考工记》大概成书于战国时代,是我国古代工程技术史的重要著作。书中记载了生产工具、生活用品、乐器、兵器等制作工艺,并总结了当时有关数学、力学和声学等方面的知识。

春秋时期秦国有医和、医缓两位名医。医和提出了六气(阴、阳、风、雨、晦、明)与疾病的关系,奠定了后来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的中医病理学说基础。

战国时代医学方面的成就更大。民间医生扁鹊(本名秦越人)总结出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他还精通内、儿、妇产、五官等科的医疗技术,并能运用针灸、按摩、手术、汤药等疗法。战国时代还出现了气功疗法。《庄子·刻意》篇讲的所谓“道引”,相当于现在所说的气功。

春秋战国时期,建筑技术迅速发展。出现了两层或三层的楼房,用瓦覆顶更为普遍,宫殿顶棚还出现了斗拱。鲁班,春秋末年鲁国人,又名公输般,传说他能修建宫室台榭和桥梁,而削竹木做成的鹊形物,可在天上“三日不下”,他被后人奉为建筑工匠的祖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