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西汉王朝的兴衰
一 西汉的建立与汉初“黄老无为”政治
公元前206年,刘邦进入咸阳后,废除秦苛法,与民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深得民心。楚怀王曾与诸侯约定,先入咸阳者为关中王。项羽听说刘邦已先行入关后,率40万诸侯联军进入函谷关,进驻鸿门(今陕西临潼东),准备攻打刘邦。由于力量对比悬殊,刘邦亲往项羽驻地谢罪,后在樊哙等人护卫下,从鸿门宴机智脱险。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主持分封了十八诸侯。封刘邦为汉王,领巴、蜀、汉中。由于分封不均,引起普遍不满。齐国贵族田荣率先起兵反楚,天下再度出现诸侯混战局面。
五月,汉王刘邦领兵出汉中,夺取关中,东向攻打楚国,楚汉战争爆发。战争初期,项羽占据军事优势。刘邦知人善任,积极联合反对项羽的力量,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逐渐扭转不利局面。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十二月,刘邦大败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项羽退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楚汉战争结束,刘邦重新统一天下。汉高帝五年二月,刘邦称帝,建立西汉王朝,是为汉高祖,五月定都长安。
汉初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制,略有增损。汉高祖命丞相萧何在秦律六篇的基础上,增订有关行政、民政方面的法律《兴》、《厩》、《户》三篇,制定《九章律》。又命韩信申明军法,叔孙通制作礼仪。中央集权专制政治体制进一步完善。
长期战乱给汉初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百姓大量死亡流散,大城名都“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物资极度匮乏,连皇帝都找不到四匹同样颜色的马驾车,将相有的只能乘坐牛车。物价飞涨,小米一石达到万钱,马一匹百金。这种情况下,汉初统治者不得不把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汉高祖即位当年就推出一系列安抚措施:解散军队,赏赐复员战士爵位,优先授予田宅,减免赋役;鼓励流亡人口重新登记户籍;恢复战争期间自卖为奴婢的庶人身份;重申重农抑商政策,对商人加倍征收算赋。高帝九年,将六国旧贵族、豪杰十余万口迁到关中,强干弱枝。
汉初统治者认为“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是造成秦速亡的原因,因此将黄老“无为”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实行无为而治、与民休息政策。汉高祖约法省禁,节省用度,根据需要向百姓征发赋役。
惠帝刘盈(公元前194—前188年在位)即位后,继续奉行这一政策,将田租从十税一减为十五税一,废除挟书律,奖励孝悌、力田,鼓励生育。曹参任丞相后,沿袭前任丞相萧何的做法,无所变更,史称“萧规曹随”。惠帝死后,高祖皇后吕雉临朝称制(公元前187—前180年在位)。吕后虽重用吕氏,大封吕姓子弟为王、侯,诛杀刘氏宗室,但政治上仍然奉行无为方针,相继废除夷三族罪、妖言令,并放宽对商人的限制。惠、吕时期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司马迁评价说:“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吕后死后,刘氏宗室与大臣周勃等人合力消灭诸吕,迎立高祖之子代王刘恒,是为文帝(公元前179—前157年在位)。文帝躬行节俭,宫室车服无所增益。重视农业生产,建立皇帝亲耕藉田、皇后亲桑礼仪制度,劝课农桑。减免赋税徭役,以减轻农民负担。为了营造安定的发展环境,对内、对外均采取忍让怀柔政策,力图避免战争。强调道德教化作用,相继废除收孥(nú)相坐律和诽谤妖言罪。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又废除肉刑,代以笞刑,并将徒刑从无期刑改为有期刑。文帝在位二十余年间仅处理数百起案件,有“几致刑措(几乎置刑法不用)”的美誉。他还一度取消关卡检查“传”(通行证)的制度,以促进商品流通。文帝临终前,下令薄葬,丧礼一切从简。继立的景帝刘启(公元前156—前141年在位)继续奉行轻徭薄赋政策,将三十税一的田租率作为定制,并将男子服正役的年龄从17岁提高到20岁,减轻笞刑。
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出现了人给家足、国库充实的繁荣景象:“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仟伯之间成群,乘牸牝(zì pìn)者摈而不得会聚。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人人自爱而重犯法,先行谊而黜愧辱焉。”史称“文景之治”。
二 西汉前期与诸侯割据势力的斗争
汉初各种制度大体沿袭秦制,只有地方行政体制未像秦一样采取彻底的郡县制,而是实行郡县与分封并行的体制,史称“郡国并行制”。刘邦在统一战争过程中,分封了若干诸侯王。汉朝建立时,共有7个异姓诸侯王。异姓王占据了关东的广大疆域,拥兵自重,对朝廷和统一造成严重威胁。汉统一当年,燕王臧荼就发动反叛。汉高祖在位期间,采取不同手段,将异姓诸侯王一一剪除,仅剩下国力最弱且地处边远的长沙国,存续至文帝时。
汉初君臣将秦速亡的原因归结为废除分封,因此,汉高祖在消灭异姓王的同时,又陆续分封子弟9人为王,史称同姓诸侯王。高祖与大臣盟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同姓王封国跨州兼郡,连城数十,占据半壁江山。汉中央直辖地只有关中附近15郡。诸侯王宫室、百官一如中央,在封国内权力与皇帝无异。这给汉王朝的统一和稳定埋下巨大隐患。
汉初同姓王与中央的矛盾尚不突出,随着时间推移,同姓王对中央的威胁日益显现。文帝时相继发生济北王刘兴居、淮南王刘长谋反事件。当时著名政论家贾谊形象地将汉朝比喻为患了“大肿”病的病人,若不及时治理,必然危及存亡,因此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策略。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重新分封齐国和淮南国时,用贾谊之策,将齐国一分为六,淮南国一分为三。
景帝即位后,御史大夫晁错建议削藩。他认为“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削夺楚王封地。削藩触动诸侯王根基,于是吴王濞联络楚、赵、胶西、胶东、淄川、济南六国,打着“诛晁错”的旗号,起兵反叛,史称“七国之乱”。景帝诛杀晁错,想以此换取七国罢兵,遭到拒绝。这反而坚定了景帝彻底平叛的决心,太尉周亚夫三个月内平定叛乱。中元五年(公元前145),景帝下令诸侯王不得治国,将任用王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降低官员级别,减省吏员,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势力。
三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景帝去世后,16岁的太子刘彻即位,是为武帝(公元前140—前87年在位)。汉王朝经过六十余年的休养生息,经济繁荣发展,国力大幅提升,但国家仍面临着各种社会矛盾。黄老“无为”政策已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要求。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认识到“汉家庶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他即位后,逐步将国策从清静无为调整为积极有为,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内加强中央集权和皇权,统一思想;对外北伐匈奴,巩固边防,拓展疆域。
1. 独尊儒术,确立新的统治思想
战国后期以来,儒家广泛吸收阴阳五行、法家等诸子百家思想,形成新的儒学。他们主张的大一统思想、完备的王制理论和严格的尊卑等级观念,符合汉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一、建立和巩固社会秩序的需要。因此,自文帝以来儒学的影响不断增强。
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丞相卫绾建议,罢黜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学说的贤良。建元五年,设五经博士,提高儒学在官学中的地位。次年听从丞相田蚡建议,将不治儒家五经的太常博士一律罢黜,优礼延揽儒生数百人,形成儒家独尊局面。武帝还接受董仲舒建议,建立太学,设置博士弟子50人,培养儒生官僚。
但在治政方面,武帝并非纯用儒术,而是广泛吸纳法家思想和手段,外儒内法。他重用的三位儒者董仲舒、公孙弘、兒宽,均“通于世务,明习文法,以经术润饰吏事”。董仲舒把儒学引入法律,以《春秋》经义断狱。后来宣帝将汉代政治总结为“霸王道杂之”,实道出西汉政治的特点。
2. 加强中央集权
(1)创立中朝。武帝即位后,不拘一格任用人才,提拔一些资历浅、有能力的人,赐给他们侍中、给事中等加官,出入宫禁,参与决策,形成“中朝”(或称“内朝”)。外朝丞相职权被削弱。元狩四年(公元前119)设大司马官,冠将军号,以尊宠对匈奴作战有功的外戚卫青、霍去病,权势超过丞相。武帝临终前遗诏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辅佐年幼的昭帝,大司马领中朝取代丞相成为权力中心。
(2)加强京师军力。汉初,京师有南、北二军。北军负责卫戍京师,由中尉统率;南军负责保卫皇宫,由卫尉领导。地方郡县设材官,北方边郡设骑士,由郡尉和边郡长史统领。武帝于建元三年、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分别设立期门军和建章营骑(后更名羽林军),隶属郎中令,加强近卫军力量。期门郎、羽林郎均从西北六郡善骑射者中选拔,骁勇善战,成为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又创建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八校尉,隶属北军,加强京师守备。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在中央与地方兵力部署上“内重外轻”、“以内驭外”的格局由此滥觞。
(3)完备监察制度。元封五年(公元前106),武帝将京畿以外地区分为十三州部,设刺史,秩六百石,每年定期巡视所部郡国,监察守、相二千石官和强宗豪右,以“六条问事”。征和四年(公元前89)又置司隶校尉,专门监察京畿七郡及朝廷百官。
(4)推行察举制。汉初高级官吏主要来源于郎中令(后更名光禄勋)属下的郎吏。郎吏主要通过“任子”和“赀选”选拔。任子,指二千石以上高官任职三年以上可保举子弟一人为郎。赀选,即具备一定家资可为郎。这一选官制度显然不利于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元光元年(公元前134),武帝在董仲舒建议下,命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并成为制度,称“举孝廉”。又设举秀才、贤良方正、文学等特科。察举制通过“乡举里选”,以德才为标准,从地方选拔人才,拓宽了人才选拔的范围,是两汉最重要的入仕途径。
(5)削弱王侯力量。武帝时,诸侯王势力仍然很强大。元朔二年(公元前127),武帝采纳主父偃建议,颁行“推恩令”,允许诸侯王分割国土,封子弟为列侯。此后诸侯国大者不过十余城,朝廷不用削藩,就使王国面积自然析分、缩小。元狩元年,武帝进一步出台“左官律”和“附益法”,将仕于诸侯王的官吏称作左官,贬抑其地位,禁止官僚士人依附结交诸侯,私自在诸侯国任官。元鼎五年,武帝以宗庙祭祀时列侯所献酎(zhòu)金分量、成色不足为由,削夺106个列侯。此后,诸侯只能衣食租税,不得治民参与政事,对朝廷的威胁基本解除。
(6)任用酷吏,严刑峻法。武帝大批任用执法严厉的酷吏,打击地方豪强游侠势力。进一步严密法律,命张汤作《越宫律》27篇,赵禹作《朝律》6篇。律令合计达359章,死刑法令409条1882事,死罪判例13472件,汉律令规模至此达到顶峰,有“禁罔浸密”之称。
3. 巩固边防,拓展疆域
(1)北伐匈奴。秦汉之际,匈奴冒顿(mò dú)单(chán)于迅速扩张势力,控制了塞北广大地区,拥有控弦之士三四十万。汉初,匈奴不断侵犯汉边。高帝六年,匈奴攻马邑(今山西朔州),韩王信不敌投降。次年,高祖率32万大军前往征伐,在平城白登山(今山西大同东北)被匈奴围困7日。高祖采纳刘敬建议,与匈奴缔结“和亲”,选宫女为公主嫁给单于,每年馈赠大量丝绸、酒、食物,并开关市贸易。惠、吕、文、景四朝均与匈奴续订和亲之约,但匈奴常毁约入侵,文帝朝最为严重。文帝十四年,匈奴骑兵甚至深入到距长安仅700里的地方。匈奴边患对汉朝统治造成重大威胁。
武帝即位后,决心改变以往被动忍让政策,全面展开对匈奴的反击。元光二年,汉在马邑设30万伏军,准备诱歼匈奴,被匈奴发觉,计划失败。元光六年,汉军首次取得反击匈奴的胜利。至元狩四年止,汉与匈奴发生大小战争十余次,其中,决定性战役有三次。
元朔二年,卫青率兵击败楼烦白羊王,收复河套地区,设朔方(治今内蒙古杭锦旗北)、五原郡(治今内蒙古五原),并从内地招募10万人移民到那里。元狩二年,霍去病两次出兵陇西(今甘肃临洮),大败匈奴。匈奴浑邪王杀休屠王,率部4万余人降汉。汉在河西陆续设立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元狩四年,卫青军重创单于部,追至窴(tiān)颜山赵信城(今蒙古杭爱山南);霍去病军大败左贤王部,封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筑坛祭天以告成功,临瀚海(今贝加尔湖)而还。此役匈奴共损失八九万人,汉军损失也大。
匈奴遭受一系列沉重打击,主力向西北远徙,出现了“幕(漠)南无王庭”的局面,匈奴威胁基本解除。汉王朝在河西及居延(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一带修筑长城、烽燧,派兵数十万屯田戍守,这一地区逐渐被开发。武帝后期,汉与匈奴又发生了一些战争,彼此互有胜负。
(2)西通西域。汉时将玉门关、阳关以西包括今新疆和中亚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以天山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布着数十个大小不等的国家。汉初,匈奴征服西域各国,设僮仆都尉,强迫收缴赋税。
武帝即位后,为了联络与匈奴结仇的大月氏(ròu zhī)人共同夹击匈奴,建元三年征募张骞出使西域。张骞西行途中被匈奴人抓获,十年后伺机逃脱,抵达已迁居妫(guī)水(今中亚阿姆河)流域的大月氏。大月氏已无意复仇,张骞返回途中,又被匈奴扣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回到长安。张骞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但自此打通了中原与西域的联系,因此被誉为“凿空”。
元狩四年,霍去病在河西大败匈奴后,匈奴势力转向西北,西域成为汉与匈奴争夺的焦点。武帝再次派张骞出使西域,联络乌孙共击匈奴。当时乌孙内乱,无暇他顾。张骞于是派副使前往大宛(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康居(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大月氏、大夏(古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今阿富汗北部)等国。这些国家多派使节随汉使来到长安,与汉朝建立了联系。
元封三年,汉派兵征服北道的姑师(后称车师,今新疆吐鲁番)、楼兰(今新疆罗布泊西),控制了西域门户。元封六年,汉与乌孙和亲,将宗室女细君嫁给乌孙王,定都于赤谷城(今吉尔吉斯斯坦伊什提克)的乌孙成为钳制匈奴的重要力量。太初元年,武帝因求购大宛马遭到拒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攻打大宛,汉兵战败。太初三年,李广利率兵20万第二次西征,攻破大宛国都外城,迫使大宛讲和。汉声威大震,西域各国纷纷归附。
汉通西域后,形成了经由河西走廊沿天山南北两路,越过葱岭,西达大秦(罗马帝国)的陆上交通路线,进行丝绸等贸易,后人称为“丝绸之路”。
(3)南平百越。秦末,岭南与中央联系断绝。秦灭亡后,南海尉赵佗(tuó)自立为南粤武王,高帝十一年封为南粤(越)王。高帝五年封闽越王。惠帝三年封东海王(又称东瓯王)。三国实际处于独立状态。吕后时汉与南越关系一度恶化,赵佗自尊为南武帝,屡犯汉边境。文帝采取安抚政策,为他修祖坟,岁时祭祀,厚待亲属,派陆贾出使南越,令赵佗去除帝号,重新修好。
武帝建元三年,闽越围攻东瓯,在东瓯的请求下,汉将四万余东瓯人迁往江淮间。建元六年,闽越王郢攻打南越,汉发兵讨伐,郢的弟弟余善杀郢谢罪,汉立王孙丑为越繇王。后余善自立为王,汉封为东越王。元鼎六年,东越王反叛。次年,武帝派兵平定,将东越人也迁往江淮一带。迁往江淮的越人逐渐同汉人融合。
元鼎四年,南越丞相吕嘉起兵反叛。次年,武帝派10万大军平定叛乱,置儋耳(治今海南儋县西北)、珠崖(治今海南海口东南)、南海、苍梧(治今广西梧州)、郁林(治今广西桂平西)、合浦、交阯(治今越南河内西北)、九真(治今越南清化西北)、日南(治今越南广治西北)九郡。至此,百越地区全部受汉中央管辖。
(4)西南通西南夷。秦灭亡后,西南地区与中原联系中断。武帝建元六年,派唐蒙率兵千人出使西南,夜郎归附,元光五年在此设犍为郡(治今四川宜宾)。此后又派司马相如出使,收降邛(qióng)、莋(zuó)等族,设都尉进行管理。元鼎五年,夜郎反叛。次年,汉出兵平定,在该地相继设立牂牁(zāng kē)(治今贵州福泉)、越巂(xí)(治今四川西昌东南)、沈黎(治今四川汉源东北)、汶山(治今四川茂汶)、武都(治今甘肃西和)诸郡。元封二年,汉出兵征服滇国,以该地为益州郡(治今云南晋宁东)。汉在西南地区设郡管理的同时,也封当地酋长为王、侯,实行双重统治。
(5)东定朝鲜。秦汉之际,燕人卫满称朝鲜王,建立政权,定都王险(今朝鲜平壤),惠帝时对汉称臣纳贡。卫满逐渐征服真番、临屯,控地数千里。武帝元封二年,卫满之孙卫右渠不奉汉诏,汉派兵从海陆两道攻入朝鲜。次年,朝鲜大臣杀右渠降汉。汉在该地设置真番(治今朝鲜黄海南道信川郡)、临屯(治今朝鲜江原南道江陵)、乐浪(治今朝鲜平壤南)、玄菟(治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四郡。昭帝时,汉罢临屯、真番郡,将该地并入乐浪、玄菟郡。
经过汉武帝的开拓,汉朝的疆域较秦始皇时扩大了近一倍。
4. 统制经济,扩大财源
汉武帝连年发动战争,大兴功利,举措不断,很快将前朝积累的财富消耗殆尽,陷入财政困难。元狩年间,武帝开始任用东郭咸阳、孔仅、桑弘羊等商人或子弟为官,实行经济改革,扩大财源。其改革措施包括:
(1)盐铁专营、酒榷。元狩五年,下令将盐业和冶铁业垄断为国营,由中央大农令进行统一管理,各地设盐官、铁官进行盐铁生产和销售。天汉三年(公元前98),武帝又将酒的酿造和贩卖收归国营,称作“榷酤”。
(2)改革货币。西汉前期铸钱质量差,盗铸严重,吕后、文帝时均进行过货币改革,但都不成功。武帝即位后数次改革货币,禁止私铸,也收效甚微。元狩五年始发行五铢钱,币重与其文相符,可是盗铸仍很猖獗。元鼎四年,武帝下令取消郡国铸币权,由中央上林三官(均输、钟官、辨铜令)统一铸造,提高铸造技术,防止盗铸。货币从此稳定下来,五铢钱长期使用。
(3)均输、平准。元封元年,下令在各地设均输官,将郡国须上交中央而中央充裕的物资,从出产地直接运到所需地出卖,减少郡国与中央往来运输的费用。同时颁行平准法,由大农在京师设平准官,接受均输货物,贱买贵卖,平抑物价,调剂供需。
(4)算缗、告缗。元狩末出台缗钱令,规定工商业者无论有无市籍,均须按经营成本申报纳税,违反者罚戍边一岁,没入资财。缗指串铜钱的绳子,算为计征单位,因此称算缗。同时开征车船使用税,并重申商人不许占有土地。任命杨可主持告缗,鼓励检举揭发,对不如实申报纳税者进行严厉打击。告缗波及全国,商贾中家以上大多被告,短短几年内,政府没收的“财物以亿计,奴婢以千万数,田大县数百顷,小县百余顷,宅亦如之”。
四 西汉中后期政治
武帝“外事四夷,内兴功利,役费并兴”,在取得事业辉煌的同时,也给人民带来沉重负担。农民大量破产流亡,暴动不断。武帝于是制定“沉命法”,规定太守以下官吏若不能及时发觉并镇压暴动,便处以死刑。征和二年,太子刘据因被武帝使者江充诬陷为巫蛊诅咒皇上,起兵杀死江充,后兵败自杀,震荡朝野,史称“巫蛊之祸”。次年,外戚李广利出击匈奴,兵败投降。这一系列事件对年迈的武帝打击很大,迫使他反思。他逐渐认识到自己举措太烦,劳民伤财,是重蹈亡秦覆辙。征和四年,武帝下“罪己诏”,称:“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他拒绝大臣提出的在轮台(今新疆轮台)再开屯田的请求,申明今后要“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与民休息。
武帝去世后,年仅8岁的少子刘弗陵即位,是为昭帝(公元前86—前74年在位)。外戚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辅政,把持朝政,但政治上仍然奉行武帝晚年制定的与民休息政策。流民陆续回乡,田野逐渐垦辟,社会趋于稳定。始元六年(公元前81),昭帝召开朝会,来自各地的贤良、文学猛烈抨击武帝的经济统制政策,与桑弘羊等大臣展开激烈辩论,史称“盐铁会议”。会后,昭帝部分采纳贤良、文学的建议,废除榷酤官和关内铁官。
昭帝21岁病逝,霍光等先立昌邑王刘贺为帝,七日后便以淫乱之名将他废黜,改立武帝曾孙刘询,是为汉宣帝(公元前73—前49年在位)。宣帝是武帝太子刘据之孙,“巫蛊之祸”后流落民间,因此深知百姓疾苦,励精图治。他大力整顿吏治,慎重选择地方官,“信赏必罚”,在位期间涌现了一批“上顺公法,下顺人情”的循吏。连年丰稔,谷价降至每石5钱。谷贱伤农,五凤年间(公元前57—前54),宣帝听从大司农中丞耿寿昌建议,在边郡设常平仓,谷贱时增价买入,贵时减价卖出,平抑粮价。并改革漕运政策,减省关东漕卒半数以上。宣帝统治时期,被誉为“政教明,法令行,边境安,四夷亲,单于款塞,天下殷富,百姓康乐”,史称“中兴”。
宣帝死后,刘奭(shì)即位(元帝,公元前48—前33年在位)。元帝勤政节俭,但个性优柔寡断,主张纯用儒教治国。做太子时,宣帝就批评他不懂得汉代政治的本质是“霸、王道杂之”,预言“乱我家者,太子也”。元帝不善知人,以致宦官石显弄权,排挤士人官僚。由于疏忽吏治,政治上无所作为,豪强势力发展迅速,社会矛盾激化,连元帝自己也承认当时社会“极乱耳”,西汉王朝开始走向衰落。
继立的成帝刘骜(áo)(公元前32—前7年在位),软弱无能,怠忽朝政,任用母亲王氏家族。帝舅王凤等兄弟四人相继为大司马,把持朝政,外戚势力急剧膨胀。绥和元年(公元前8),成帝将三公学说付诸实际,赐大司马金印紫绶,设置官属,更名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与丞相并为三公。
成帝没有子嗣,死后立侄子刘欣为帝,是为哀帝(公元前6—前1年在位)。哀帝亲任祖母傅氏和母亲丁氏家族,王氏失势,元后的侄子王莽被免去大司马职。当时政治黑暗,贵族官僚地主大肆兼并土地,社会分化严重。于是哀帝出台了限制占有田地和奴婢的议案,但因遭到权贵的反对而被搁置。哀帝率先破坏限田制,一次就赏给嬖臣董贤两千余顷土地。在社会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神秘主义泛滥,谶纬学兴起。当时盛传汉朝历运中衰,应接受“再受命”。建平二年(公元前5)六月,哀帝改元“太初元将元年”,自称“陈圣刘太平皇帝”,两个月后又宣布废除。
五 王莽改制与新莽的灭亡
哀帝死后,因没有后嗣,太皇太后(元帝王皇后)与王莽共立9岁的平帝刘衎(kàn)(公元1—5年在位)。王莽复任大司马,重新掌握朝政。王莽工于权谋,擅长矫情伪饰,笼络人心,由此博得朝野上下赞誉。他把持朝政后,排除异己,培植党羽,伪造符瑞,为代汉自立做准备。元始五年(5),平帝暴卒,王莽选立2岁的宗室刘婴为帝,号孺子婴,自己仿周公辅成王故事,以摄政名义称“假皇帝”、“摄皇帝”,改元居摄。居摄三年(8),王莽以符命为由,自立为帝,建国号“新”。
王莽狂热迷恋周制,附会《周礼》,陆续颁布法令,托古改制。始建国元年(9),颁布王田私属令,将土地改称“王田”,奴婢为“私属”,均不允许买卖,企图恢复井田制,解决土地兼并和农民奴婢化问题。由于触犯了官僚地主利益,遭到强烈对抗。始建国四年,王莽被迫下诏允许买卖王田、奴婢,实际上宣告改革失败。
始建国二年,王莽推行五均赊贷、六筦。在长安、洛阳等六大都市设立五均司市师,平抑物价。赊贷是向贫民无息或低息贷款。六筦是对盐、铁、酒、铸钱、山林川泽、五均赊贷实行垄断。由于执行者多为商贾,和地方官狼狈为奸,乘机搜刮钱财,引起巨大骚动。
自居摄二年起,王莽四次改革币制。为防止盗铸,又颁布禁挟铜炭令。频繁的币制改革引起极大混乱,百姓犯法被罚没为官奴婢者以十万数。
王莽屡次更改官名、郡县名和行政区划,朝令夕改,混乱不堪,就连现任官也弄不清楚所改。他还模仿古制恢复五等爵,滥封官爵,但又不兑现封地和俸禄,官吏便依靠接受贿赂、盘剥百姓实现自给。
王莽在边疆民族问题上同样大肆更张,降低各臣属部族首领的封号和印玺规格,激起各族反叛。始建国二年,王莽征发30万大军攻打匈奴,此后又发动对西南句町(qú dīng)和东北高句丽(gōu lì)的战争。
王莽改制不但没有缓解社会矛盾,反而加剧了社会危机。王莽末年又发生严重的旱蝗灾,赤地千里。大规模农民起义终于爆发。天凤四年(17),荆州饥民在绿林山(今湖北京山北)起义,号“绿林军”。次年,力子都、樊崇等饥民在琅邪(今山东诸城)起事,将眉毛涂成红色,称赤眉军。起义迅速扩展至全国。地皇四年(23)二月,绿林军拥立汉宗室刘玄,恢复“汉”国号,年号更始。王莽派42万大军前往镇压。同年六月,绿林军在昆阳(今河南叶县)以少胜多,大败莽军,给新莽政权致命一击。十月,绿林军攻破长安,王莽被杀,新朝灭亡。
六 西汉中后期的边疆与民族关系
1. 匈奴
武帝末年,匈奴向西迁徙后,日渐衰落。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匈奴贵族发生分裂,后并为南、北单于。甘露元年(公元前53),南匈奴呼韩邪单于降汉,三年,入京朝见。元帝时,呼韩邪单于在汉朝的帮助下,重新统一匈奴。竟宁元年(公元前33),呼韩邪单于入朝觐见,元帝将宫女王嫱(qiáng)(昭君)嫁给他,重修和亲,结束汉匈百余年的战争局面。王莽始建国元年,降低归属民族的规格,将单于“玺”改为“章”,汉匈关系破裂。三年,王莽发兵攻打匈奴,战争连年不绝,加速了新莽的灭亡。
2. 西域
昭宣时期,汉与匈奴在西域北道展开拉锯式争夺。宣帝神爵二年,匈奴因日逐王降汉,被迫撤走统领西域各国的僮仆都尉。汉于是任命郑吉为西域都护,治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总领南北道。西域正式纳入汉的统治,天山南北地区首次与内地连为一体。元帝初元元年(公元前48),汉在车师设戊己校尉(今新疆吐鲁番东南),管理屯田事务。建昭三年(公元前36),西域都护甘延寿和副校尉陈汤发兵远征,击杀北匈奴郅支单于,匈奴势力彻底退出西域。王莽时期,西域与中原关系中断,复受制于匈奴。
3. 羌
羌是古老的民族,分布在今甘肃、青海一带,部落众多,不相统属。汉初,羌被匈奴征服。景帝时,研种羌归附,汉将他们迁往陇西。武帝在河西大败匈奴后,将羌人驱赶至黄河、湟水以西,筑令居塞(今甘肃永登西北),隔绝匈奴与羌的联系。先零诸羌与匈奴连兵十余万攻打汉边塞,被汉军击败,汉置护羌校尉进行统领。羌人于是迁往西海(今青海湖)、盐泽(今新疆罗布泊)一带。宣帝时,先零诸羌强行渡湟水东迁,宣帝派赵充国等率6万军队在湟中屯田,相机击破,置金城属国(今甘肃兰州西北),安置归附的羌人。王莽时,在羌人地区设西海郡(今青海海晏),向那里移民。
4. 乌桓、鲜卑
秦汉之际,东胡为匈奴冒顿单于所破,余众部分逃往乌桓山(在今内蒙古赤峰阿鲁科尔沁旗),称作乌桓;部分逃往更北的鲜卑山(在今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西),称作鲜卑。汉初,均臣服于匈奴,缴纳贡赋。武帝时,霍去病击破匈奴左贤王后,将乌桓人迁到今内蒙古东北部、河北北部至辽宁南部一带塞外,设护乌桓校尉进行管理。昭帝以后,乌桓势力渐强,常骚扰汉幽州边郡,也发兵攻击匈奴。鲜卑与西汉相隔,尚未发生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