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唐后期的衰亡
一 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
唐玄宗统治后期,边地军事力量膨胀,身任大军区长官的“节度使”除军事外,兼管民事,形成边将久任、军阀权重的局面。其中最大的军阀是安禄山。
安史之乱首领安禄山、史思明都是营州柳城(今辽宁辽阳)混血胡人,骁勇狡黠。安禄山累积军功迁至平卢节度使(治营州),以财货贿赂杨贵妃和李林甫,深得玄宗宠信,后兼任范阳(治幽州)、河东(治太原)节度使,兵雄天下,有轻朝廷之意。天宝十一载(752),李林甫死后,宰相杨国忠与安禄山不和,激其反叛。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安禄山以诏讨杨国忠为名,起兵15万反于范阳。
由于天下承平日久,中原唐军弱不能战,十二月,6万唐军一战败绩,叛军攻占洛阳,唐军退守潼关。同时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率众进军河北讨叛。十五载,安禄山自称大燕皇帝。六月,唐军兵败潼关,叛军攻占长安。唐玄宗出奔四川,在马嵬坡随行士兵哗变,杀死杨国忠,并逼迫皇帝处死了杨贵妃。太子李亨分兵后随即北上,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是为肃宗。李亨称帝有擅立嫌疑,但在稳定人心、统一指挥平叛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肃宗急调郭子仪回军灵武。至德二年(757)安禄山之子安庆绪杀父自立。九月,郭子仪大军收复长安,十月,收复洛阳。史思明于是在范阳降唐,只有安庆绪固守相州(今河南安阳)。乾元二年(759),史思明再叛,驰援安庆绪,与唐九节度大军决战于安阳。唐军溃败,史思明杀安庆绪。上元二年(761),史思明在洛阳再败唐军,想乘胜西入关,被他的儿子史朝义所杀。
宝应元年(762),唐玄宗、肃宗相继病死,太子李豫即位,是为代宗(762—779年在位)。十月,唐军在回纥(hé)军协助下收复洛阳。广德元年(763)大军直指范阳,叛军将领纷纷投降,史朝义自杀。安史之乱结束。
持续七年有余的安史之乱给民众带来一场大浩劫,对社会经济造成一场大破坏。它在政治上的直接恶果,是形成了唐后期持续150年的藩镇割据局面。
安史余部投降后,唐朝廷无力收回其兵权,仍然任命他们为当地节度使,其中李宝臣的成德镇(治今河北正定)、李怀仙的幽州镇(治今北京市城区西南)、田承嗣的魏博镇(治今河北大名)并称为“河北三镇”,是最跋扈的藩镇,名义上尊奉唐王朝,实际“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父死子代,长期割据一方,直到唐亡。
安史之乱后,内地也普遍设立藩镇。河北之外,中原藩镇有些割据性较强,如淄青(治今山东东平西北)、淮西(治今河南汝南)、昭义(治今山西长治)等。南方藩镇则军队很少,节度使多为文臣,基本忠于朝廷。
唐朝廷与叛乱藩镇有过几次大的战争。
德宗李适(780—805年在位)初年整顿制度、施行两税,不许藩镇传土地于子孙,招致成德、魏博、淄青三镇叛乱。在平叛过程中,更有幽州、淮西继叛,各自称王称帝。前往平叛的泾原军队又发动兵变,占领长安,拥幽州节度使朱滔兄朱泚(cǐ)为帝,德宗出逃奉天(今陕西乾县)。兵变平息后,德宗对叛乱造成的危难心有余悸,于是对藩镇采取姑息态度,承认河北三镇世袭特权,维持现状。这次失败的削藩战争,基本奠定了其后中央与藩镇、藩镇与藩镇的强弱地位,以及各藩镇之间盘根错节的相互关系。
宪宗李纯(806—820年在位)刚明果断,用人不疑,决心以法度制裁藩镇。先是使魏博归顺,继而历四年苦战平定淮西,强藩震动。此后成德臣服、幽州效忠。宪宗末年,集诸道兵击败淄青。至此,跋扈的河北三镇及淮西、淄青都接受朝廷约束,全国暂归统一。宪宗死,穆宗李恒(821—824年在位)昏庸,宰相短视,河北三镇再成割据,唐朝廷不再对他们用兵。武宗李炎(841—846年在位)时,位于“心腹地”的昭义叛乱,被坚决平定,这是唐朝廷最后一次对叛镇用兵。
藩镇割据破坏了唐王朝的政令统一,但同时藩镇间相互制约,又维系着唐王朝的统治。唐末,超强藩镇出现,打破均势,以兵力压制群藩,最后导致唐朝灭亡。
二 朋党之争与宦官专权
安史之乱后,君权多弱,相权又不专,导致朝官内部争权夺利,各结朋党,排斥异己。宪宗在位时已经关注朝官结党倾向,多次与宰相讨论朋党问题。宪宗以后,出现了影响朝政四十余年的所谓“牛李党争”。
牛僧孺、李宗闵是牛党首领;李德裕、郑覃是李党首领。两党大致各由志趣相投、政见相似的官员相结而成。虽然在科举置废、藩镇政策方面有不同意见和措施,也可分出优劣,但总体看,党争的主要表现还是以人划线,此进彼退,互相倾轧。
穆宗时,李德裕为浙西观察使,本当入相,却八年不得调动,而牛党引牛僧孺为相,造成李、牛积怨加深。文宗李昂(827—840年在位)时,牛李两党斗争日趋激烈,在朝议事,争吵不休;进退官员,唯党为是,皇帝也很无奈,以致文宗叹道:“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武宗即位,以李德裕为相,牛僧孺、李宗闵被贬外地。李德裕施政经验丰富,对叛乱的昭义镇态度强硬,辅佐武宗取得较好政治局面。武宗死,宣宗李忱(847—859年在位)即位,牛党得势,贬李德裕于崖州(今海南琼山东南)。此后,牛李两党首领先后病死,“牛李党争”遂告结束。
导致唐后期政治腐败的更大问题是宦官专权,专权的基础和危害均源自宦官握有兵权。
唐初使用宦官有一定限制,到唐玄宗时宦官权力明显扩大。安史之乱爆发后,肃宗以宦官李辅国执掌禁军。代宗时神策军成为中央禁军。德宗不信任朝官,设左右护军中尉,以宦官担任,统率神策军。从此,由宦官统领神策军成为固定制度,直至唐亡。神策军地位在其他禁军之上,装备精良,有15万人之多。控制了神策军等于控制了中央的军事力量。朝廷又以宦官为监军使,驻扎各个藩镇,直接与中央联系,既是中央耳目,又是控制地方的手段。朝廷还设置由宦官充当的左右枢密使,替皇帝裁决政务。两枢密使、两中尉号称“四贵”,掌握军政大权,成为政府实际统治者。自顺宗(李诵,805年在位)以后至唐亡,除敬宗(李湛,825—826年在位)外,八个皇帝都是宦官拥立的;两个皇帝(宪宗、敬宗)死于宦官之手;一个皇帝(昭宗李晔,889—904年在位)曾被宦官囚禁。
跋扈的宦官胁迫皇帝、蔑视宰相、欺凌士人、横行朝野,必然与朝官发生冲突。由于宦官的机构在北面宫城,朝官的衙门在南面皇城,因此朝官和宦官的斗争被称为“南衙北司之争”。在皇帝支持下,朝官曾与宦官有过两次大的斗争。
一次是顺宗时。顺宗任用王叔文、王伾,引进柳宗元、刘禹锡等有识朝官,罢除了宦官掌握的“宫市”,试图夺取宦官统领神策军的权力,结果遭到宦官强烈抵制。在大宦官俱文珍等人密谋下,废顺宗立宪宗,将王叔文、柳宗元等或赐死或贬为远州司马。这次斗争被称为“二王八司马”事件或“永贞(顺宗年号)革新”。
另一次是文宗时。文宗起用李训、郑注,策划了一个剪除宦官的计划。大和九年(835)十一月,李训使人谎称金吾厅后石榴树上有“甘露”,想在神策军中尉仇士良等率众宦官前往查看时将他们杀尽。仇士良在途中发觉有异,挟持文宗急入内宫,随即派神策兵捕杀李训、郑注并众宰相,血洗长安。这一事件被称为“甘露之变”。
文宗以后,再无皇帝主动对宦官采取大规模剪除行动,从此,“天下事皆决于北司,宰相行文书而已”,直到唐朝灭亡。
三 王仙芝黄巢起义与唐朝的灭亡
大中十三年(859)宣宗死,懿宗李漼(cuǐ)(860—873年在位)立。懿宗是个骄奢无度的皇帝,女儿同昌公主出嫁,一次就赐钱500万贯;自法门寺迎佛骨入宫,耗费了国家巨大财力。在这前后,唐王朝政治上官僚队伍膨胀,官员贪贿成风;经济上土地兼并加剧,民众赋税增加。特别是徭役征发增多、兵役负担沉重,加上灾荒频仍,税吏横暴,导致大批民众生活无着、破产逃亡。当时人说民有“八苦”:一官吏苛刻,二高利债侵夺,三赋税繁多,四官衙索取,五替逃户应役,六冤不得理、屈不得伸,七冻无衣、饥无食,八病不得医、死不得葬。“天下百姓哀号于道路,逃窜于山源,夫妻不相活,父子不相救。百姓有冤诉于州县,州县不理,诉于宰相,宰相不理,诉于陛下,陛下不理”,于是只有造反一条路了。
大中十三年十二月,浙东裘甫率众起义,饥民群起响应,揭开了唐末农民战争的序幕。起义八个月后被镇压。咸通九年(868)自徐州派往桂州的戍兵,因不满朝廷再三延长戍守期限,推庞勋为首,爆发兵变。庞勋率戍兵回师,攻占徐州,与唐军对峙一年以上,战败被杀。这次兵变沉重打击了唐王朝,为此后的农民大起义提供了有利条件。
咸通十四年发生严重灾情,灾民生活在死亡边缘。唐王朝不仅不予赈济,反而加紧勒索赋税。僖宗乾符元年(874)年末,王仙芝聚众在濮阳(今河南濮阳)起义,自称“天补均平大将军”,黄巢响应,队伍迅速扩大到几万人,连续攻占今河南、湖北多个州县。乾符四年,王仙芝兵败被杀,黄巢成为义军首领,自称“黄王”,号“冲天大将军”。乾符五年,黄巢率义军避开唐军主力,从浙江开山路700里,挺进福建。乾符六年,循福建向西,一举夺取南方重镇广州。十月,义军出师北上。广明元年(880)七月,打过长江,占领洛阳,逼近潼关。十二月,唐僖宗逃亡四川,黄巢大军进入长安,建国号“大齐”,年号“金统”。义军宣称“黄王起兵,本为百姓”,大杀唐宗室与官吏,剥夺富家财产。中和二年(882),黄巢大将朱温(后改名朱全忠)投降唐朝。中和三年,唐军十余万以李克用沙陀兵为先锋向义军发起进攻,义军撤出长安。在转战河南、山东后,中和四年(884)六月,黄巢在泰山东南狼虎谷被杀,起义失败。
黄巢起义持续十年,其间利用藩镇矛盾,流动作战,成功南下、东进、北上;但由于没有建立牢固的根据地,攻占长安后又不能及时追歼唐僖宗流亡朝廷,最终被击败。这次大起义削弱了各级官吏和贵族豪强的势力,沉重打击了唐王朝统治。黄巢起义是中国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由前期向后期转变的重要标志,突出特点是首次通过义军领袖称号曲折提出“平均”要求,反映起义目标由主要针对国家转向针对社会。
黄巢失败后,各地藩镇割据加剧,朝廷政令不出长安。宦官和朝官各结藩镇为援;藩镇之间也是兼并不断。昭宗时,强藩有宣武(治今河南开封)朱全忠、河东李克用、凤翔(治今陕西宝鸡北)李茂贞等。南衙朝官主要依靠朱全忠,北司宦官先后倚仗李克用、李茂贞。到昭宗末年,朱全忠已经成为最强藩镇。天复三年(903),朱全忠引兵入长安,杀尽朝中宦官,并命各地藩镇诛杀当处监军宦官。唐后期的宦官专权至此结束。天祐元年(904),朱全忠挟持昭宗及百官迁往洛阳。八月,杀昭宗,立昭宗的儿子哀帝李柷(zhù)。二年,杀宰相裴枢等大臣三十余人于白马驿,南衙与北司由此同归于尽。
朱全忠在其后与李克用的争霸战争中,赢得河北三镇支持,于天祐四年(907)逼迫哀帝让位,自立为“梁”。唐朝灭亡。此时全国范围内,尚有河东李克用、凤翔李茂贞、淮南杨渥、西川王建仍奉唐朝年号。唐后期藩镇、朋党、宦官三大祸患中,最终是藩镇割据为害最烈,直接导致了唐朝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