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
导读作者/牟钟鉴
《传习录》是明代心学大家王守仁的讲学语录、论学书信集,分上、中、下三卷,由其弟子徐爱、陆澄、薛侃、钱德洪等编辑而成,附有《朱子晚年定论》,是王学最重要的文献,它集中了王守仁心学思想的核心内容,行文简易活泼,深受当时和后世读书人的喜爱,对心学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
王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七年(1528年),曾筑室于故乡阳明洞并创办阳明书院,自号阳明山人,世称阳明先生。他28岁登进士第,历任刑部主事、兵部主事、吏部主事、南京鸿胪寺卿、都察院左佥都御史、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南京兵部尚书等官职,受封新建伯。其心学以“龙场悟道”为契机而有大觉解,遂自成一家;其事功以平定朱宸濠叛乱为大业绩,于是成为儒学史上兼“内圣”(创发孔孟圣学)和“外王”(实践治国安邦)而成就卓著的罕有大才。他继承和发挥南宋陆九渊的道学思想,形成与程(程颢、程颐)朱(朱熹)理学相对立的陆王心学学派,达到理论上新的高峰。
《传习录》所阐述的阳明心学要点如下。
(1)心即理。认为心外无事,心外无理,而理主要是五常(仁义礼智信)之伦理。《传习录上》曰:“爱(徐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爱曰:‘如事父之孝、事君之忠、交友之信、治民之仁,其间有许多理在,恐亦不可不察,’先生叹曰:‘此说之蔽久矣。……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阳明的“心即理”,不是在认识论意义上把客观事理归结为主观心识,而是在伦理学意义上把道德行为归结为主体心意。
(2)知行合一。《传习录下》曰:“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答顾东桥书》曰:“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此说针砭两种时弊:一是动机不纯;二是有言无行,有极大警世作用,成为后世名言,沿用至今。
(3)致良知。良知说来于孟子,《传习录中》曰:“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而致良知包括扩充良知,《传习录下》曰:“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又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致良知也包括推致良知于事物,《传习录中》曰:“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阳明晚年把致良知学说归纳为“四句教”,《传习录》载他与学生钱德洪、王汝中“天泉证道”:“汝中举先生教言曰:‘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4)万物一体之仁。《传习录.答聂文蔚书》曰:“盖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疾痛迫切,虽欲已之而自有所不容已。”这一思想在《大学问》中有精彩表述:“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是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怜恤之心焉,是其仁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意者,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与瓦石而为一体也。”
总括起来,阳明心学的主旨就是追求人的生命主体的自尊无畏、超脱自得、真挚活泼、廓然大公,使生命不受外在功利、教条的约束,从而得到优化和提升,表现出强烈的主体意识和自主精神,把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成为后来思想解放、社会改革的精神动力。当然阳明心学有重心轻物的偏向,其末流忽视读书达礼、居敬涵养、格物穷理,导致目无道统、自我张狂。阳明心学曾传播到东亚,在日本和韩国有重要影响,与朱子理学同为东亚儒学圈的一条文化纽带。
《传习录》连同《大学问》收入明代隆庆年间谢廷杰编定的《王文成公全书》。当代学者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1992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近年于民雄作《传习录全译》,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