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成都记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已消失的老成都城门楼

为什么成都被称作“龟化城”?

成都市地貌沙盘

众所周知,成都有很多别称,且大多数都是美称。但有个称号,听上去不是很好听,叫“龟城”,或是“龟化城”。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这并非是难听的称呼,而是一个雅称。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古蜀虽亡,其人尚众,秦于取蜀后二年(公元前341年)移秦民万家以实之。先后筑成都、陴、临邛三城,互为犄角。也就是说,秦国首先去建设“大城”作为蜀侯、蜀相、蜀守的治所,然后把秦地的上万家百姓迁徙过去,同化他们。但因为当地低洼潮湿,土质松软,建城不易,需要取土填埋,故而屡筑屡颓,花了不少时间,建起来非常麻烦。后来因地制宜,将地基打在高处。结果成型之后,整个城市的形状南北不正,不方不圆,看起来像是一只乌龟,因此人们称其为“龟城”。在古代,神龟属于灵物,于是人们就杜撰了神龟示迹的传说来附会。《搜神记》中说,秦惠王二十七年,秦王派张仪筑成都城墙,屡筑屡颓。忽然有一天,从江面上漂来一只乌龟,死在了城角。主持修城的张仪去问巫师,巫师说:“这是上天的指示,是让我们依照神龟的样子建筑城墙。”张仪就依照巫师的吩咐去建造,造好之后没有坍塌,所以成都又叫“龟化城”。

“二十四点”指的是老成都吗?

成都的别称很多,众所周知的有“蓉城”“锦官城”等。但是它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名字:“二十四点”。这样以数字为城市命名的情况很是罕见。那么,这个奇怪的名字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据说,成都有一次突然发生了一场大火。火灾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许多人和牲畜都被大火吞噬了生命,大量房屋被焚毁。火灾之后,四川总督福康安上奏朝廷重修,重修之时,地方官为了避免再次发生这样的灾难,就按照五行学问中“水克火”的传统理念,在城门楼的命名上做了这些安排。在成都的四个主要的城门楼上,分别取名溥济、浣溪、江源、涵泽。这八个字的偏旁都是“三点水”,八个“三点水”合共是“二十四点”。后来人们就用“二十四点”来代指成都。

历史上的老成都有过哪些城门?

成都东门遗址

成都建城于先秦,因为形状类似龟的模样,所以叫“龟城”;又因为年代太过久远,所以关于城门的资料不太详实,且明清以前的也不太准确。据学者们研究,秦城的城门有5座,汉有13座,直到唐建罗城,才确定罗城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有两道城门。东门是大东门和小东门,西面是大西门和小西门,南面是万里桥门和窄桥门,北面是太玄门和朝天门。

到了明清时期,朝廷为了更好地防护城池,加强防御能力,成都的每一面城墙都只保留了一个城门。东门,又叫迎晖门,是历史上的小东门。包括此前已有的大东门,两者都是唐时所建,五代时大东门改为万春门,小东门改为瑞鼎门。民国时期修建新东门,又称武成门。南门,又叫江桥门,万里桥门。抗战时期修建了新南门,又称复兴门,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被拆除,是成都历史上寿命最短的城门。西门,唐时分大西门和小西门,小西门又叫小市桥门。五代时将大西门改为乾政门,小西门改为延秋门。清末民初又建新西门,取名通惠门。北门,唐建立时称大玄门,明清时改为大安门。抗战期间曾修新北门,名为存正门,但由于该门主要是党政机关使用,普通百姓较少通行,所以名气很小,人们也就不把它当成一个城门了。

老成都的老东门为何开在南城墙附近?

成都的老东门位置非常奇特,它不在东城墙的中央位置,而是在靠近城的东南角位置,几乎快到了南城墙上。这种奇特的建筑风格是在全国绝无仅有的。那么,为何设计者会这样安排呢?

经后世的学者研究认为,城门这样设计无非是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成都本来就是不规则的一座“龟城”,南、北等方位不是那么分明;二是因为在唐修建罗城之后,最开始是有两个东门的,一个是偏北面的大东门,在五代前蜀时改成万春门,一个是偏南的小东门,五代前蜀时改为瑞鼎门。到了明朝洪武年间,规定每一面城墙只保留一个城门。因为内江和外江的汇合处在偏南的小东门附近,而且金水河的出城口也在这里,为了便于河道运输和人们的出行,就把大东门关掉了,只留了偏南的小东门。这个小东门,就是后来的老东门。

老成都人为何要封闭新东门和新西门?

因为成都的东门太偏南,成都人往东出城不方便,因此辛亥革命之后,成都地方政府就在东墙偏北处新开了一个门,命名为武成门。但成都人很少叫它武成门,只把它跟老东门区别开,叫它新东门。武成门常常会被写作是“武城门”,而这是不对的。这个名字的来源是《左传》里的一句话,“秦晋为成”。意思是秦晋已通婚结好,不再打仗了。事实上,这名字里有企盼和平的寓意。

新西门又叫通惠门。因为老西门位置靠北,人们去西南方向多有不便,所以四川督军就下令在青羊宫方向开了一个新西门,便于人们进出城。新东门和新西门开通之后,方便了成都人的来往。但是接连而来的军阀混战使成都战火不断,民不聊生。成都的一些老人便认为是因为开通了新东门和新西门,改变了成都作为一个“龟城”的格局,让原来没有头和尾巴的龟长出了头和尾巴,招致军阀们砍来砍去。因此要求关闭新东门和新西门。当时甚至有人写了一首《竹枝词》来表达这种心声:“蓉城自古仿龟修,濯锦江边锦水流。首要缩藏才镇静,何须玄武强伸头。”

但因为这种呼声并未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再加上不久之后侵华日军的飞机常来空袭,为了方便居民出城躲避,所以新东门和新西门最终也没有封闭。

老南门真的是成都所有城门中历史最悠久的吗?

成都的老南门是成都所有城门中历史最悠久的门。因为它毗邻万里桥,而万里桥自秦代起位置一直未变,所以老南门也一直存在。无非是随着城的格局变化而稍微改变了一点儿与万里桥的距离,在名字上有了几次变化而已。

老南门旧照

自秦朝修建成都城开始,直到唐的罗城以前,成都城的规模都不算大。这期间,在南城有外江和内江经过城下,因此南门也叫江桥门。出了城门,要先上内江上的江桥,再上外江上的万里桥。待唐朝修建罗城以后,城的规模扩大,内江随之改道了,新的南门无需经过江桥,出门就是万里桥。所以南门就改称为万里桥门。到五代前蜀时期,万里桥门改为光华门,宋代恢复旧称,仍为万里桥门。明代改为中和门,清代又恢复为最初的江桥门。城门上修建了著名的城楼——浣花楼。这个名字的得来是因为在乾隆时期一位叫保宁的四川总督在城楼上题了“浣花”两个字。民国初年,浣花楼被拆除。抗战期间,城门也被拆毁。至此,老南门才算从历史的舞台上彻底消失。

老成都真的有两道老西门吗?

历史上,成都曾经有两道老西门。只不过在名字上多有变迁。秦代因为历史久远,资料匮乏,无法查证。汉时只知道有一道门,叫“市桥门”。唐时从资料考据得知,有两道门,一道是大西门,一道是小西门。因为小西门跟汉时的市桥门位置相当,因此又叫小市桥门。到了五代前蜀国,当时的朝廷把所有城门都改了名字,大西门改为乾政门,小西门改为延秋门。宋时城门名字未变,元代沿用了宋制。明朝初期,乾政门改为清远门。明太祖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朝廷封了小西门,只保留了大西门,也就是清远门。这样的格局一直持续到清朝灭亡。清远城门上修有城楼,名为江源楼。随着建国后城门的拆毁,城楼也不复存在。

开设通惠门是为了方便人们逛庙会吗?

通惠门路

通惠门又称新西门,建于清末民初,现已不存,仅有资料可以查考。清朝时期,成都的西门位于满城之内,位置非常靠北,致使成都人想要出城去西南方向非常不便,尤其是去西南的青羊宫赶花会,得先从北门或者南门出城之后,绕着城墙外面走上半天。民国初年(1912年),满城被拆之后,从城内就可以直接去西南方向了。为了方便市民去青羊宫赶会,1913年,四川督军胡景伊下令在西校场外西城墙处向着青羊宫的方向开了一道城门。取《左传·闵公二年》中“务财训农,通商惠工”这句话的意思,命名为“通惠门”。通惠门开设之后,市民的出行方便了许多。

通惠门在建成之初,城楼上曾高悬一块牌匾,上面写十六个大字:“既丽且崇,名曰成都。文明建设,今有古无。”这是对四川新政建设颇有贡献的周善培先生写的。后来城门被拆,牌匾也不复存在,只留下了通惠门路。

老成都的北门在历史上都有哪些称谓?

成都城在秦代时,只有一个向北的城门,从此门出去,可直达咸阳,因此就叫“咸阳门”。到了汉代,成都多了一个北门。除了靠西的咸阳门外,新建了一个靠东的小雒门。这个小雒门名字的由来跟咸阳门一样,因为自此门出去,所见到的第一个城池就是雒城,也就是今天的广汉。那时候成都城的规模还很小,当时城门的位置,大概位于现在青龙街附近。

到了唐代,朝廷下令修建了罗城,基本奠定了现代成都老市区的规模。那时候的北城墙挨着清远江,而且新修建的北门只有一个,叫太玄门。出了太玄门,就上了清远桥。明清时期,格局未变,只是不再叫太玄门,而是改称为大安门,门上的城楼叫涵泽楼,门外的大桥也改成了大安桥。同时,因为清朝的京官从北京来成都大都从陕西入川,走官道由北门进入成都城。为了迎接这些京官,成都的地方官就在北门外的李家巷修建了一个迎恩楼,因此河上的桥就叫迎恩桥,北门也相应地改称为迎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