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且行且成长
做家长公益大讲堂,是一个心愿。
2010年的时候,有个学生来找我,要为某个教育机构开家长课,我当时蛮拒绝的。我们如果为孩子做心理咨询,都需要家长跟我们签约,保证在咨询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父母自己要接受咨询,因为很多孩子的问题都与家长密不可分。(当然,不能一概而论说所有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的,应该说,这样的家长,遇到这样的孩子,于是造就了这样的性格与行为方式。一个家庭如果有两个孩子,家庭环境都一样,但两个孩子的性格还是会不同,所以,不能百分之百将所有问题原因都归于父母。)然而很多父母都不认为自己有责任,当孩子的咨询到一定程度,开始好转的时候,父母自己就不肯出现了,然后过一阵子,孩子回来,原来的那些进步全都消失了。
我认为,父母自己是不肯改变的,也是不肯学习的。
但出乎意料地,这个班的父母竟然坚持下来了。跟我上了半年的课,非常努力地按照要求在平时的生活中调整和改变。
有一位妈妈给我的印象很深刻。她一直都不太说话,也没啥可分享的,一直到课上到一半,她才说出,上高中的儿子已经有三年没有跟她开口说话了。家里什么都没有发生,没有任何可以找寻的事件创伤线索。我教的方式,就是找到一个她自己喜欢的生活兴趣,不需要花很多钱的。后来,她开始养花,每天对着花说话,养好看的,耐活的,放在家里的各个角落。有一天,她说,儿子开始关注她的花了,看着花的时候会笑,好开心的样子,这个表情很多很多年都没有见过了,然后她的眼泪落了下来。
课结束的时候,他们跟我说:“左老师,您出书吧,告诉广大父母,到底要怎么在日常生活中做父母,教教大家,让大家学会真正有效能用的方法,帮帮这些纠结的父母。等您书出来了,我们帮您推。”还有父母说:“左老师,我马上退休了,我来跟着您一起干吧,我自己纠结过,痛苦过,我想用您教会的这些方法和理念去帮帮其他痛苦的父母。”
然后就有了家长公益大讲堂,我们收到了第一笔捐款,开始租用会场讲座。
同时,我的学生开始在北京各个区县的图书馆、社区,为家长举办各种类型的讲座。
而我还是觉得这种讲座辐射的人群太少了。
后来,我们开始尝试在微信群讲座,把家长公益大讲堂直接搬进了微信课堂,从2014年8月开始,每天进行家庭教育讲座。所幸的是,这种尝试很快就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家长们不再受时间的影响,当堂上课可以提问;如果当时没时间,晚上回家还可以“爬楼”听;有问题留言,还会有其他家长一起帮助回答。
后来,良方老师出现了,麦子老师出现了,唐俐俐老师出现了,很多很多优秀的志同道合的人出现了。我们有了家庭教育,有了亲子养生,有了家庭快手小菜,有了亲子教育中的夫妻关系共修。
也有更多的父母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方法和理念,愿意走入深度成长的课堂中来。
在这个大家庭里,大家互相帮助,互相支持,我可以骄傲地说,这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群,群里妈妈都有一项过人的本领——反省。她们未见得有多少理论,但她们学会了在第一时间反省自己,也学会了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不停地反省自己。
这是多么难得的品质啊。
家长公益大讲堂是大家参与的平台,靠着大家共同的成长和维护,才有了今天的样子,才有了两年多的坚守,希望更多的父母参与,共同成长。
这本书是家长公益大讲堂两年来的讲座实录,经过了一些整理,删除了其中闲聊的、错误的部分,也做了一点修正,即兴的讲座中有些心理调整来不及讲解,所以整理文字时增加了一些说明。我尽可能地保留了讲座的原貌,试图让大家能够在简单生活般的对话中,学到能够有益于自己的方式方法。
两年多的坚守,收获了大家的信任,收获了许许多多妈妈的支持。在讲堂这个大家庭中,大家相互支持,相互守望,有疑问共同解决。非常惊喜地发现有妈妈一边学习,一边在自己开设的群中继续家庭公益答疑和讲座。一朵一朵花开,一片一片浓绿,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开始在生活中渗透一家人的心灵,将内心的反省与成长作为生活内容,大概,我们的世界,我们所处的环境,会因此而越来越美好吧。
感谢我的女儿,在我最忙的时候,也依然是那么乖巧明事理,在我不讲理的时候,能够清楚地告诉我,她需要我用怎样的方式来沟通。感谢我的父母、我的家人,你们的包容和支持,永远都是我前进的最重要的力量来源。
感谢良方,你是我最坚定的伙伴,只一句碰杯的誓言,我们携手同行,加油!
非常感谢我的经纪人奚剑先生,为这本书的面世花费了大量心血。
感恩所有关注家长公益大讲堂,陪伴我们、支持我们,身体力行的家长朋友们!
左辉
2016年冬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