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刍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什么是思维科学

要研究什么是思维科学,首先就应当考察思维在认识史上的含义和钱学森关于思维科学中的思维的界定,然后才能探讨什么是思维科学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思维科学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先对什么是思维、思维的辩证过程以及思维的内外关系作一番理论考察,才能为回答这个问题提供必要的理论准备和逻辑基础。

要研究什么是思维科学,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思维。在人类认识史上,思维的主要含义,至少有下列几种情形。

(一)思维的多义性

在人类认识史上,思维不是单一的含义,而是有多重的含义。

1.思维与精神、意识处于同等序列

恩格斯指出,“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8页。。列宁在论述思维与存在、意识与物质关系这一哲学基本问题时,指出这也是认识论的基本问题。他说:“在认识论所能使用的概念中,有没有比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感觉、物理的东西和心理的东西这些概念更广泛的概念呢?没有。这是些极为广泛的、最为广泛的概念,其实……认识论直到现在还没有超出它们。”《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07页。因为它们是认识论的“根本概念。”所以,研究思维,首先应该弄清楚它在哲学基本问题和认识论基本问题中的含义。这样,才能从哲学高度去理解思维的内涵。

2.思维与理性认识几乎等义

恩格斯说,“辩证的思维,不过是在自然界中到处发生作用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70页。, “辩证思维方法是唯一在最高程度上适合于自然观的这一发展阶段的思维方法”同上书,第471页。。因为要认识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实践,只有运用辩证综合和理论思维。而辩证综合和理论思维的结果是理性认识,贯穿其中的思维则是达到理性认识的方法。所以,在恩格斯看来,思维与理性认识可以在等义的意义上加以考察和运用。列宁指出:“思维应当把握住运动着的全部‘表象’,为此,思维就必须是辩证的。”《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97页。这里,列宁也是在讲辩证思维就是理性认识。毛泽东更加明确地论述了思维即理性认识的内容。他指出:“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到达于思维,到达于逐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了解它的规律性,了解这一过程和那一过程间的内部联系,即到达于论理的认识。”《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6页。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中认为:“思维是一种特殊物质的运动形态,它能够反映客观的性质,能够反映客观的运动,并且由此产生科学的预见,而这种预见经过实践又能够转化成为事物。”

3.思维专指思维形式

在人类认识史上,有一种学说把人们思维的内容当作认识论研究的对象,而把思维形式如概念、判断、推理等则归入思维的范畴,当作逻辑学研究的对象。这样看来,逻辑学与认识论具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列宁指出,逻辑学是“对世界的认识的历史的总计、总和、结论”《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77页。。他还认为,“逻辑学是和认识论一致的。这就是极重要的问题”同上书,第146页。。“逻辑学是关于认识的学说。它是认识论。”同上书,第152页。在人类认识史上,在研究思维的问题时,在坚持逻辑学与认识论一致的前提下,着重研究思维形式及思维过程的规律,不失为探讨思维问题的一个新角度。

(二)钱学森思维科学中的思维的特殊性

钱学森院士在创建思维科学的过程中,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思维科学的指导,又对思维科学中的思维作了在人类认识史上的丰富和深化。

1.思维是研究思维运动中信息的过程

钱学森院士在研究思维科学中的思维时,在坚持逻辑学与认识论一致的前提下,着重从人们已经获得的信息在思维运动中的情形、特点和规律的角度进行考察。他说:“只处理所获得的信息,那才是思维学的研究课题。”涂元季主编:《钱学森书信》第9卷,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133页。“思维学是研究加工信息,而不是研究如何获得信息。”同上。钱学森1982年10月23日在给胡岚的信中指出:“认识和思维不是同一个东西。认识是讲人通过实践,加上过去自己和他人认识了的东西,总结提炼,达到对客观世界规律的认识。而思维则是以上认识过程中人脑的具体活动。”涂元季主编:《钱学森书信》第1卷,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209页。“思维当然有规律,因为思维也是一种客观现象,是物质运动,而一切客观的东西和物质运动都有其自己的规律,思维当然也不例外。”顾吉环、李明、涂元季编:《钱学森文集》卷三,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年版,第215页。这就从逻辑学与认识论一致的基础上,区分出思维着重研究思维是信息加工的过程,这在人类认识史上深入、前进了一大步。

2.思维内容的多样性

在人类认识史上,对思维内容的研究虽然文献较多,但总体说来,对逻辑思维研究得比较清楚,而对形象思维则归入文学艺术的领域。自从俄国文学家别林斯基1841年首次提出形象思维以来,世界各国对形象思维的研究蓬勃兴起。毛泽东1965年7月21日在《给陈毅的信》中,明确指出:“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21页。他还认为:“要作今诗,则要用形象思维方法,反映阶级斗争与生产斗争,古典绝不能要。”同上书,第422页。至于对灵感思维、社会思维等,则散见于各门学科的零星研究之中。

钱学森在创建思维科学的过程中,把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社会思维、创造性思维(就一种意义上说来,它等义于创新思维)等统统纳入思维科学的基础科学——思维学之中。这在人类认识史上是一项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理论贡献。

3.思维科学的体系性

钱学森在创建思维科学的过程中,关于思维科学的体系,也有他自己的宏观的构想。他把思维科学放在他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之中,作为整个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有机联系的一个独立的科学大部门。而且,思维科学自身也构成体系,它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科学层次、技术科学层次和工程技术(技术应用)层次。思维科学通过认识论这座桥梁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连接。虽然钱学森关于思维科学体系的宏观构想有待于在实践和认识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但在人类认识史上,较之此前的和同时代人的认识成果来说,这仍然是一项具有创新意义的理论概括。

(三)什么是思维科学

在对上述内容作了初步梳理之后,对什么是思维科学的问题,可以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界定。所谓思维科学,是指研究思维的情形、结构、功能、特点、规律及其调控规律的一门综合交叉的、非线性的、复杂性的学科。

钱学森院士在1986年5月28日给戴汝为的信中指出:“思维科学是非常重要的,似应译为Noetic Siences,是处理意识与大脑、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很不容易!千万不能庸俗化!搞好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胜利。”涂元季主编:《钱学森书信》第3卷,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141页。思维科学在研究客观与主观、实践与认识矛盾运动的基础上,着重研究思维主体自身思维过程的情形、结构、功能、特点、规律及其调控规律的非线性的复杂过程。思维科学不直接研究思维主体是怎么获取思维客体的信息以进行思维活动的,但以客观与主观、实践与认识的矛盾运动为其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思维科学是一门综合交叉的学科。它与生理学、脑科学、人工智能、认知科学、社会科学中的许多部门、认识论等学科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这从思维科学的结构可以看出来。至于思维科学的结构,其内容将在后面展开。

思维科学的综合交叉性是植根于现代科学特别是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大背景的肥沃土壤上的。同时,它也是人类认识史逻辑发展的必然。

现代科学的发展,呈现出整体化、综合化、智能化的趋势,系统科学、复杂性科学等学科的发展,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不断演进的。这种科学发展的趋势催生了思维科学的兴起。同时,人类认识史内在的发展趋势表明,由古代的从研究客观世界为主到近代的研究客观与主观的关系,再到现代的以研究客观与主观、实践与认识的矛盾运动,直到当代的在研究客观与主观、实践与认识矛盾运动的同时,深入研究认识主体自身。正是由于人类认识史的内在发展趋势,引起了人们对思维过程的情形、结构、功能、特点、规律及其调控规律研究的兴趣,从而从历史与逻辑统一的高度推动了思维科学的创立和发展。

思维科学(Noetic Science)不同于认知科学(Cognitive Science)。认知科学主要是计算机科学与心理学交叉结合的产物,而思维科学则是诸多学科综合交叉的学科,它研究的内容比认知科学要丰富、深刻得多。虽然国外有人把认知科学与思维科学看做是同一学科,我们国内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也曾受到这一学说的影响,但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对思维科学与认知科学作了严格的区分。钱学森于1989年7月3日给南开大学胡国定教授的信中,明确指出:“思维科学是另外的事,是与系统科学并列的一个科学部门。我想英文宜用noetic science,不用thinking science或cognitive science。”涂元季主编:《钱学森书信》第4卷,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502页。“思维科学就是人的思维的科学,翻成英语叫noetic science。思维科学是真正的科学……思维科学是‘显科学’。”顾吉环、李明、涂元季:《钱学森文集》卷五,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年版,第23页。“思维科学是从人脑通过思维认识整个客观世界这个角度,去开展研究的。”同上书,第341页。钱学森于1989年2月8日给刘奎林的信中指出: “外国人的所谓‘认知科学’有机械唯物论的味道,对人的能动性作用重视不够,我们的思维科学似乎更符合辩证唯物主义。”涂元季主编:《钱学森书信》第1卷,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337—3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