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闯过战争关,形成武装斗争法宝
道路问题初步解决后,历史又提出了打大规模歼灭战的问题。毛泽东抓住蒋介石接连发动三次大规模“围剿”创造的历史机遇,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并且创造出人民军队独特的战略战术。
毛泽东涉足战争之初,并不懂军事,也没有上过正规军校。他自己说,他学习战争的唯一方法,就是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井冈山,不仅是毛泽东开辟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地方,也是毛泽东比较系统地展开军事斗争实践的第一个舞台。他学到的第一个办法,就是“既要会打圈,又要会打仗”。后来,又发展为十二字诀:“敌来我去,敌驻我扰,敌退我追。”到了毛泽东和朱德井冈山会师后,又共同总结提出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十六字诀。
毛泽东十分看重十六字诀,认为红军后来的全部战略战术和作战原则都是从这里发展出来的。他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这样说:“这个十六字诀的军事原则,立三路线以前的中央是承认了的。后来我们的作战原则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到了江西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时,‘诱敌深入’的方针提出来了,而且应用成功了。等到战胜敌人的第三次‘围剿’,于是全部红军作战的原则就形成了。这时是军事原则的新发展阶段,内容大大丰富起来,形式也有了许多改变,主要的是超越了从前的朴素性,然而基本的原则,仍然是那个十六字诀。十六字诀包举了反‘围剿’的基本原则,包举了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的两个阶段,在防御时又包举了战略退却和战略反攻的两个阶段。后来的东西只是它的发展罢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不是一个单纯为了打仗的军事武装,还要担负发动农民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工农兵革命政权的任务。这就是当时毛泽东经常强调的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设革命政权“三位一体”。在毛泽东的培育下,中国共产党从井冈山时期起,就有了很强的局部执政的意识,由此决定了只有它有能力创建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