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安全与科技发展:以日本为案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20世纪前半期日本能源安全问题的历史背景

1900年,甲午战争结束才过五年,日本就在跨入20世纪的同时,作为八国联军的主力入侵中国。1904—1905年日本主要在中国及朝鲜的土地上打了一场日俄战争。1912年7月明治天皇驾崩后开始了大正时期。1914—1918年日本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了吸取一战教训,抑制军备竞赛,1921年美国召集了华盛顿会议,决定了英、美、日的主力舰配置比例5 ∶5 ∶ 3,此后日美关系在20世纪20年代基本维持了竞争与协调并行的关系。1923年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1925年日本进入了昭和时期。1929年发生世界经济危机。1931年日本陆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仅经过4个月零18天,日军就占领了相当于日本本土面积2.5倍的中国东北三省。在国内政治方面,日本政府越来越表现出对军部法西斯势力失去控制力进而被军部法西斯势力所左右,而随着军部法西斯势力的日益猖獗,日本在外交方面日益从国际协调主义转向国际孤立主义,特别是日美关系转向相互对抗和美对日绥靖政策并行的关系。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战场爆发。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签订军事同盟条约,形成了“柏林—罗马—东京”法西斯轴心国集团。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发动了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组成部分的太平洋战争,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这就是20世纪前半期日本能源安全问题的历史背景。

国际能源署对能源安全的定义是“在给定价格下,满足能源需求的供给在物理上的可获得性”IEA, “Toward a Sustainable Energy Future”, http://www.iea.Org/textbase/nppdf/free/2000/future2001.pdf.,然而20世纪前半期作为战争国家日本的能源安全问题与一般国家的能源安全问题有很大不同。当时日本的能源安全问题除去满足其重化工业化和国民生活的能源需求的供给“在物理上的可获得性”之外,更重要的是满足其准备和发动战争的能源需求的供给“在物理上的可获得性”。这段时期日本的能源问题的特点是:(1)以军事手段从国外掠夺能源资源以补充国产能源之不足;(2)出于准备和进行战争的需要,为军舰、军机等武器所必需的石油供给成为能源问题的核心;(3)石油供给问题的性质从“为了战争的石油”演变为“为了石油的战争”(太平洋战争);(4)从被其侵占的海外石油产地到本国的海上运输安全成为保障石油供给的突出问题;(5)为了战争需要,国内工业生产和国民生活的能源需求被强制地做出了巨大牺牲。

从能源安全问题的内涵看,一国的能源安全问题与科技发展存在着深刻而复杂的关系。特别是20世纪前半期日本的能源安全问题,不仅有赖于本国的能源技术发展和技术引进,而且有赖于本国综合的科技总实力,有赖于本国社会科学的发展及其地位,特别是作为一个战争国家的能源安全问题,与如何判断国际形势、如何处理国际关系、如何开展能源外交、如何估量日本与敌国的力量对比等,都存在着更加密切的关系,而这些问题都是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