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研究思路、框架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基于城乡一体化涉及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考虑到新型城乡形态研究问题的交叉学科特征,笔者在研究过程中总体遵循了“城乡发展现实观察与文献资料理论梳理(概念与研究问题界定)”——“城乡发展及其形态演变的历史考察(系统与一般性理论研究)”——“中国城乡发展及其形态演变的实践与反思(现存问题与根源剖析)”——“新型城乡形态的实地调研与综合研究(研究对象的实证分析与总结)”——“国内外城乡一体化大尺度范围的实践与经验借鉴(比较研究中的逻辑延展)”——“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难点问题解析(重点问题的分类研究)”——“城乡一体化实现的体制机制创新(应用性创新策略体系的形成)”——“中国城乡发展的进一步讨论与未来展望”的研究脉络与思路。
在遵循以上总体研究思路的过程中,笔者系统梳理和评价了国内外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城乡形态演化和优化研究成果,进而具体确定了“研究背景与问题界定——中国在计划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制度不同安排下的城乡发展现实、问题、根源剖析及其理论总结——新时期中国不同区域表现出的新型城乡形态系统考察——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及其实现路径与策略保障”的研究框架。同时,笔者先后在甘肃、青海、陕西、四川、重庆、成都、广西、上海、北京、江苏等不同区域通过较大范围的实地调研和走访,在明确新型城乡形态演化和优化发展特殊性与一般性的基础上,分类讨论了存在于中国不同区域的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新型城乡形态,并在借鉴成功经验与发展教训的基础上,寻求中国顺利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制度创新体系、结构优化策略、主要难点制约问题的破解思路以及促进城乡一体化的现实机制与路径选择。
二 研究框架
未来如何在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科学推进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通过城乡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和城乡优势的最大发挥消灭城乡发展差距,从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和谐关系,不仅是中国为之奋斗的重要目标和愿望之一,也是建设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以及中华民族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内容。基于统筹城乡发展国家战略推进下的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问题和阻碍,新型城乡形态为城乡一体化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空间布局结构上的优化途径,也成为城乡一体化在特定阶段的外在物质表现形式与状态。本书立足中国城乡经济社会良性运行体系的构建,将新型城乡形态作为城乡一体化实现过程中城乡区域和谐发展的阶段性物质表现形式与空间结构状态,通过系统考察和反思不同制度(计划与市场)条件下的城乡形态演变与经济社会发展历程,结合新时期中国统筹城乡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突出对严重影响和阻碍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城乡差距问题、制度创新问题、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等难点问题的研究,特别是探讨如何在借鉴现有的城乡统筹协调综合配套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以新型城乡形态作为城乡一体化的实现形式,建立一套有利于全面促进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最终为城乡经济社会转型以及城乡一体化的目标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借鉴。
根据上述基本研究目标,本书将城市与乡村区域视为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资源共享、生态环境与服务协调相融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系统,以此构建了以下的内容框架。第一,在简要说明研究背景、意义、相关概念阐释的基础上,本书对国内外城乡一体化和城乡形态问题理论研究进行了系统性述评,并从一般意义上结合传统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的不同社会经济发展主线,对城市发展系统、乡村聚落系统及其城乡形态演变历程进行了理论梳理与经济学反思,从而构成笔者研究主题的理论依据和重要借鉴。第二,结合计划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制度两种不同制度安排条件下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同状况与不同特征,就中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形态演变的特征、问题及其根源进行了分析,总结概括了近30年中国城乡发展及其形态演变的基本结论。笔者认为,近30年来中国城乡发展的实践表明:中国城乡形态演变伴随着城乡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城乡二元结构转化是城乡自组织系统演化的重要内容,新型城乡形态生成于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特定阶段,新型城乡形态是中国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实现形式,主体功能区的建设发展有助于促进中国城乡空间结构优化,城乡形态演变与城乡一体化是多种力量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第三,根据城市化对农村的带动辐射效应、城市化在不同区域的推进特征、农村城市化的生成机制、城乡关联发展的现实背景以及城乡形态是否有助于城乡一体化的实现目标,本书从宏观层面将中国新型城乡形态划分为城市(区)主导带动形态、农村内生发展驱动形态和城乡关联互动发展形态等三种形态,并对其在中国发展的不同具体表现形式、发展中的代表区域或典型案例、演变现状及现存主要障碍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理论探讨。第四,针对中国现存城乡发展的制度结构运行效率不高、正式制度流失严重、非正式制度有较强的生存和约束力以及整个城乡社会经济活动缺乏激励性的制度安排、城乡一体化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等问题,笔者重点对现阶段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制度创新(土地制度、户籍制度、财政金融制度、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等)、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农村水利及农业科技服务)、城乡社区治理与社会管理创新、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机制(中心城镇的带动辐射机制、乡村城镇化的内生驱动机制、城乡基础设施关联机制、政府干预机制)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践经验与启示,提出了新时期中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策略体系,主要是充分发挥城市和乡村各自的优势和作用,使城乡劳动力、技术、资金、土地、信息、资源等要素在地域上邻近的城乡区域单元之间进行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从而实现三次产业链式联动发展新格局,使城乡在社会经济、生活方式、思想意识、生活水平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广泛融合,形成相互依托、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共同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和新型城乡形态,使城市和乡村自然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复杂统一体,最终实现城乡基于空间相互作用构成不同层次的复杂系统的全面融合与协调发展。笔者认为,“十二五”及未来更长时期,中国城乡一体化的顺利推进需要我们认真借鉴其他国家城市化和农村发展的经验,更重要的是根植于现阶段中国城乡发展现实的创造性思维,以城乡经济发展为根本动力,保持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基于立足城乡发展实践的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和策略,中国才能有效应对城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最终通过新型城乡形态发展打破旧有城乡二元结构,进而促进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目标的实现。
三 研究方法
我们在研究现实经济学问题的过程中之所以强调研究方法,是因为完成我们所要达到的预期研究目标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通过严谨的科学态度观察事实,并借助于一定的具体技术、工具或者程序,依靠为形成对研究主题的可靠认识而提供的一种受过时间检验并已被证实的手段,发现总结和抽象概括出我们所要揭示和说明的问题本质。
从总体上来看,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新型城乡形态研究涉及各种相互关联的不同学科领域,笔者研究就其本质而言是综合性的、复杂的。因此,本书在方法论上强调理论分析与应用分析的多学科密切联系与综合,强调特别要借鉴应用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和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与社会学的有益方法,坚持重在从对城乡发展的区域现象和城乡人民生产生活的实际中得出一种综合的认识,以协调城乡区域发展及其形态演变的各个方面。我们的研究成果恰是对研究对象的各类问题进行思考的系统化论述,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包括:
(一)历史比较分析法
历史事实与经验总结对于现实发展总具有不同程度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本书通过不同制度条件下城乡区域发展的真实历史逻辑,论证过去的城乡发展战略与策略选择是如何以及怎样决定了今天和以后的选择,从而为新型城乡形态优化与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分析基础。
(二)理论抽象概括法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现象的堆砌无法构成一门科学,抽象在应用问题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科学研究必须对各类现象进行简化、选择和抽象概括,从而发现问题的本质。笔者通过对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的城乡区域客观发展实际的研究和分析,抽象概括出新时期对不同区域如何有效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和理论价值的城乡统筹发展的相关结论。
(三)实证与规范分析结合法
为了检验一种应用研究在理论逻辑上的一致性和其在现实中的真实含义,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结合是必要和必需的。笔者在回答城乡一体化与新型城乡形态“是什么”和“为什么”的基础上,立足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经济社会学、发展经济学等多学科的有益成果,应用相应的交叉方法来研究,力求以近似于帕累托改进意义上的价值判断说明“应该是什么”。
(四)量化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研究成果,至少从一个侧面给我们彰显了恰当应用数学方法,通过相关计量经济学模型和统计原理去处理相互关联的各种变量的真正含义,也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不可忽视甚至无可匹敌的工具。笔者通过能够反映和衡量新型城乡形态和城乡一体化实现的统计数据和定性描述,既分析城乡发展的现实衡量指标、运行机制与机理,又提高本研究分析问题的科学性、规范性。特别是结合主体功能区划方法、空间(Spatial)形态原理方法,通过城乡一体化与新型城乡形态等概念与范畴构建,在采用量化分析方法的同时,对比总结实地调研走访的现实因素和案例研究的特殊性因素,突出研究方法的前沿性、学科体系的交叉性和研究思维的非线性特征。
(五)文献资料检索归纳法
现代跨区域传媒技术的发展和图书情报与当代文献存储、检索与查新技术的更新进步,为笔者研究提供了重要文献资料保障。笔者充分利用CNKI、维普、万方、Calis、Springer-Link、Kluwer等信息化的网络资源和图书资料,认真研读相关方面专著,立足前人的研究成果,注意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新型城乡形态研究问题的最新动态,加深我们对所要研究问题的理解,在充分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本书的研究目标的实现。
(六)典型调查与系统分析相结合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工作既是一种充满挑战的冒险,也是一种让人着迷的探索。城乡一体化与城乡形态研究,必然涉及城乡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生态等众多方面。故笔者遵循科学发展观,以事实调研作为发言的依据,采用系统分析与系统综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同时将一般性与特殊性、典型调查与系统分析、专家研究与职能部门对话相结合,既强调理论分析,又强调实用性与可操作性的运用。
[本章小结]
对于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新型城乡形态研究,本书的目的在于以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城乡协调发展的现状、难点制约和未来走向,从而发现中国城乡形态如何朝着城乡一体化演变的现实路径和内在规律。我们认为,城乡形态是城市与乡村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外在形式与客观状态,新型城乡形态则是中国特定时期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而在不同区域表现出的有助于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的阶段性形态,推进城乡形态合理化、通过城乡统筹协调城乡关系的目的在于为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提供基本支撑。因此,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新型城乡形态研究中,笔者对中国城乡经济发展问题,对城乡经济关系协调中的土地、户籍、教育、就业、财政金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制度创新以及城乡社区治理、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问题的研究甚至超过对新型城乡形态本身的关注。质言之,新型城乡形态演变与城乡一体化的实现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不同区域现存的不同类型的新型城乡形态为城乡一体化的实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城乡一体化则构成新型城乡形态合理化和未来发展的目标归宿。尽管城乡形态无所谓好坏之分,但合理化的城乡形态布局应该有助于揭示什么样的城乡形态是有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实现的;城乡形态演化是一个阶段性过程,在中国不同区域寻求新型城乡形态的同一化、样板化是不切实际也不可能的。以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代表的城乡关系相对协调的地区为中国城乡一体化和城乡形态演变提供了新的实践经验,巨大的区域差距要求城乡形态一定呈现多样性、阶段性。我们不能因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相对发达的区域城乡一体化的雏形已经出现——具体表现为部分区域的新型城乡形态——就乐观地认为中国整体意义上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已经到来,我们也不能因为欠发达地区的城乡一体化目标实现还有漫长的路需要走,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就对中国整体意义上的城乡协调发展存在疑虑。实事求是、科学发展,围绕劳动就业、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和城乡公共服务基本均等化等问题,重视农村产权制度、加快土地流转和促进农民创业,遵循城乡区域自身的发展规律,才是我们对待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现实与未来的正确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