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泛北部湾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区域主体生态意识、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行为方式、产业结构和布局、生态文化建设等方面。
(一)思想意识原因:区域生态主体意识有待提升
泛北部湾经济区决策层及民众生态环境意识有待提升。
1.泛北部湾经济区决策层的环境意识水平尚待进一步提高
决策层的环境意识具有实践影响力。一些决策层者的思想还存在模糊认识,没有意识到通过保护生态环境来促进区域经济互动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能跨出各自狭小地域范围和局部利益,还保守着僵化意识,热衷于对经济政策的推行实施,而忽视了地方环境的保护。决策层中少数人没有认识到北部湾经济区只有消除地区封锁和经济割据的现象,才能进一步提升北部湾经济区经济环境保护合作的范围和层次,才能加快地区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进程。
2.区域民众生态意识具有一定滞后性
经济区内的广大民众的生态意识水平依然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比如垃圾成堆、浪费资源的现象依然层出不穷。长期以来,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停留在功利层面上,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选择性地采取生态行为。区域民众生态意识的滞后性,就会导致生态文明建设缺乏理念根基。同时,这种现实状况也在客观上限制了与“环境关注”相关联的理论的萌生与发展。一些落后地区,对前瞻性的环境知识吸纳性不足,造成总体环境知识水平偏低。许多人对环境保护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环境卫生的层次上,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生态环境保护只是国家和政府的事,与个人无关。
(二)管理制度原因: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制度机制尚未完善
由于受地方性的经济、环境的限制,北部湾经济区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相应的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尚未建立;针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也缺乏执法力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当前经济区内还没有成立生态文明建设的专门机构,统筹经济区内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
1.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机制体制配套不全
虽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制度保障生态环境,制定了生态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但由于受到了地方性的经济、环境的限制,经济区在不同程度上仍然存在地区封锁和经济割据的现象,北部湾经济区内对生态环境的相应体制机制尚未配套,如生态补偿机制尚不完善、可持续性发展与消费引导激励机制、城市环境协调机制等适应市场经济的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区域协调机制的尚未完善、市场机制在生态保护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导致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加剧,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尽管现行有关环境保护与自然管理的法律法规,但这些法律法规中侧重点不同,缺少综合性的生态保护法;法规力度软弱,现有的环保法律法规缺乏有力的强制性措施,严重影响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和效果,此外环保部门依法监督受制于行政干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仍比较普遍。
2.生态环境管理机构不统一
在现行的行政体制内,每一个行政区域就是独立的政治经济实体和地方利益主体,地方政府针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目标,采用各种行政手段和策略促进地方经济的增长很容易构成行政壁垒,阻碍生产要素的流动。一些国家在区域内各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发展临海重化工业等方面,各市都从本地区的利益出发,相关产业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存在重叠交叉的现象。目前,泛北部湾尚无统一的生态管理机构,生态文明建设管理主体不够明确,不能很好规划和指导民众参与生态文明实践的工作。
(三)行为方式原因:多层面存在生态失范行为
由于经济发展的内驱力、自身经济实力有限以及科学技术的局限性等的共同作用,北部湾经济区的生态失范行为明显增多,直接阻碍了生态文明建设前进的步伐。
1.政府生态保护和建设投入不足
一些地区是后发展地区,发展任务艰巨,经济实力有限,且尚未建立较为完善的环境保护投资和筹划机制,对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投入相对短缺,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态保护与建设资金需求,而相关生态保护的长期投资项目缺乏金融和政策优惠支持,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尚未形成,投资渠道单一、投入不足,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同期GDP比例偏少,自然保护区建设、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资金缺口大。经济区内农村和小城镇环保投入相对较少,农业面源污染加重,工业“三废”以及采矿对农业污染仍然存在,农村居住生活环境污染程度加剧,农村规模化养殖污染问题逐渐呈现,污染有从城市向农村转移的态势。
2.企业生产方式的不合理之处
区域内一些企业由于技术和管理上的原因,在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的合作还比较薄弱,对基础设施和其他有关设施的共同使用方面没有充分综合利用。工业园区对引进企业未能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进行合理规划,例如没有考虑一些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余热、余压,以及制糖造纸等行业产生的废弃物,可以提供给相关企业作为补充动力或原料、添加剂使用。目前绝大多数工业园区的污水处理厂还未建成投入使用,工业园区的污水处理也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的环保设施进行处理。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大部分废渣、废气、废水等未经处理和利用直接排放,转化效率更低,因而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更大。但由于处理的成本高,追求最大利益的企业对于污染的治理长期以来一直在进行消极的抵触。
3.公众消费方式不合理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地方的繁华,有限的资源和不断增长的人口产生了矛盾。现今,北部湾经济区内存在这样的现象:越来越多的人追求高档品和奢侈品,对于消费品用过即扔;虚荣心膨胀攀比行为增多,特别是近几年电子技术高速发展,催生了消费者特别是年轻的消费群体中的一种相互攀比情绪,直接表现为原有的电子产品在还能完全正常使用的时候就废置不用,而追求更新更时髦的产品;一些人追求快捷的一次性消费,对一次性筷子和一次性纸巾使用不珍惜,出现严重的浪费资源现象。
(四)产业布局原因:产业结构和布局有待合理化
1.区域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产业结构从根本上决定经济发展所付出的环境代价的大小,决定着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规模和程度。例如,按照《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要求,到2020年,广西沿海石油化工将成为年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的产业。按照发展目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沿海将成为中国石化产业新的基地。至2011年,北部湾经济区已拥有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铝业、中国电子、中国冶金、中广核电、中粮集团、中海集运、富士康集团、金川集团等一批世界500强及国内外知名企业,初步形成以石化、冶金、林浆纸、电子、能源、生物制药、轻工食品为主的产业布局。重化工业仍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支柱产业,北部湾经济区为追求经济的优先发展强化发展第一产业,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这对社会的协调发展带来挑战,同时重点发展第一产业将会造成对生态的破坏和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加大。
2.区域产业布局同质化趋势有待改变
从经济区各市产业发展重点看,存在支柱产业同质化趋势,客观上将加剧区域内各城市相同产业之间的竞争和内耗,影响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使经济区有限的资源环境不能得到科学配置。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为例,广西对北部湾经济区4个主要城市产业定位:南宁重点发展商贸、制造、高新技术产业,以商场为主;北海重点发展旅游、高新技术、农副水产品加工产业;钦州大力发展石化、林浆纸一体化等临海工业;防城港则以物流、钢铁等产业为骨干。但区域内各城市在发展中往往忽视自身的功能定位,在支柱产业的选择上都集中于造纸、化工、钢铁、能源、电子信息等行业。经济区内沿海三个城市的港口建设实际上没有明确的功能区分,各自都想搞大而全,基础设施重复建设,港口岸线资源未能科学合理利用。比如按照原来规划钦州落户冶金工业的冶炼厂项目、钢铁项目和冶金项目,而实际情况是北海也在投资和建设这些项目,但北海改用新材料新名称,这个项目是镍不锈钢项目,实际上归属于冶金。电子产业主要在北海布局,据实地调研考察,钦州也存在一定比例的电子产业。
(五)生态文化原因:区域生态文化建设滞后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化建设滞后既有其历史和现实原因,也有思想认识和实践层面的原因,还有民族地域和国家域际的原因。
1.从区域生态文明历史发展看,生态文化建设仍是全新课题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需要生态文化作载体让每一个人所了解、认识、认同。显然,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注意生态环境保护,而生态环境保护不仅需要法律政策保障和规范,而且还需要通过科学知识的普及,树立起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公众和社会意识,在全社会营建生态环境文化,使保护生态环境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为。
2.从区域生态文明现实状况看,生态文化建设有待加强
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和经济基础状况影响,泛北部湾经济区各国、各地区普遍重视经济指标和GDP的提升,不同程度地仍然存在“重经济增长、轻生态建设”等现象,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有待时日。实践已经证明,经济增长、经济效益、生态环境三者之间是互相依存、互相作用的,用“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的做法必定是短视的、危险的。随着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发展,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逐渐尖锐化,为了使环境的变化朝着有利于人与社会自身方向发展,我们必须调整自己的文化观念,修复旧文化、创造新文化,实现与环境和谐发展。
3.从区域生态文明思想认识看,民众生态文化意识有待提升
当前,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强调的是经济发展维度,重视生产总值、国民收入、贸易额等经济指标,而往往忽略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循环经济等生态文明指标。只有不断提高民众生态文化意识,才能在精神层面深刻理解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才能最终转化为主观能动性做好生态文明建设。从思想认识上提高泛北部湾区域民众的生态文明自觉性,必须以生态经济、生态旅游、生态城市、生态消费等生态意识为切入点,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向广大民众普及生态科学和环境科学知识,让之认识“白色污染”的严重性、生物技术的负效应、野生动物保护的必要性、生态危机的危害性等;同时使广大民众自觉地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合理利用与节约资源的意识和行为渗透到日常学习、生活之中,培养绿色生活习惯、消费观念,提高环境道德意识,推动全民注重生态建设的社会风尚形成。
4.从区域生态文明实践看,诸多生态环境问题需要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才能解决
泛北部湾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由于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如越南由于人口剧增和发展经济的单一指标主导,不得不毁林造地、移民垦荒以扩大耕地,造成森林面积减少;不得不大规模开发和出口自然资源换取外汇,造成自然资源减少乃至枯竭。据世界银行统计,广宁和海防在过去的30年时间里损失的红树林约4万公顷,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达1000万—3200万美元。再如广西区域性贫困和脆弱环境问题相互交织,生态环境压力和扶贫解困的难度大,仅石漠化地区面积就有238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10%。二是城市化和工农业高度发展而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例如近几年,北部湾海洋污染呈现加剧趋势,海洋生态系统退化。随着沿海重化工业兴建,入海河流流域、河口及陆源排污日趋严重;港口、停港船舶和海上石油平台、海洋工程的废水、废油、垃圾排放增多,造成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下降,溢油、赤潮现象不断出现,局部海域水质指标超标、局部海域成为污染区域。如防城港、钦州湾近岸局部海域受无机氮和石油类污染物污染严重。与此同时,海洋生物资源遭到破坏,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内海过度捕捞、海水养殖、海岸湿地围垦和海洋环境污染等,不仅造成了有限资源的大量耗费,也造成了生态系统的严重衰退甚至衰竭。
生态文化建设,一方面是要培养民众生态文化价值观。通过生态文化教育和生态环境科学知识普及,使广大民众形成以生态伦理、生态正义、生态良心、生态责任等为主要内容的新的生态文化价值观,塑造适应新时期的绿色价值体系。另一方面要优化生态行为实践。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而言,在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城市(Eco2城市)建设中实现生态参与和生态评价;从个人行为实践而言,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绿色消费、与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做斗争等,都是生态文化在行为实践中的落实。
5.从区域生态文明民族地域性看,民族生态文化的现代转化有待深化
泛北部湾区域民族众多,少数民族文化中丰富的生态自然观、和谐伦理思想是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宝贵文化资源。
泛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实践过程中如何保护并传承民族生态文化,正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一是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资源的流失。由于一些地方经济发展采取竭泽而渔式的掠夺式开发,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资源遭破坏严重。二是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与经济效益的两难选择。经济发展必然带来对传统生态文化的冲击。三是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资源整合、出新有待增强。近些年少数民族旅游资源开发欣欣向荣,文化生态资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和利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广西重视对建立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等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战略,主要是以保护、传承、展示和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为目的。但是北部湾经济区内,例如中越边境地区民族生态文化资源总体开发速度缓慢,大多在表层面进行开发利用,还没有深层次、系统性挖掘地方民族生态文化底蕴。由于很多地方开发状态处在无序和分散的局面中,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资源整合出新、打造品牌依然有待时日。
6.从区域生态文明的国家域际复杂性看,生态文化建设的合作共识有待拓展
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因为国家域际的复杂性而增添了困难,生态文化建设的合作共识成为重要前提。泛北部湾区域合作在发展的诉求、文化的影响、价值的目标方面具有一致性。确立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化价值共识,推进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共享,是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长远之计。泛北部湾区域合作各方应该致力于形成相互协调、互利共赢、次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较高的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共同体,并最终发展成为太平洋西岸经济发展充满活力,在世界具有重要地位的经济新高地,从而极大地提升泛北部湾区域在国际经济舞台中的地位。营建生态文化价值共识,才能为实现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共享做出理性解释和提供积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