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七大强调提出“建设生态文明”问题,将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并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还强调要“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发展目标,对生态文明建设做了具体部署,并强调指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同时,对“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做了具体部署,重点是“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
党的十八大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正式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建设任务。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中国幅员辽阔、国土空间复杂多样、区域差异性强、生态资源状况不尽一致,自然、经济、文化、制度等综合因素作用下的区域多样性与区域差异性明显,生态文明建设要真正落到实处,不仅要靠国家战略推进,还必须充分重视区域发展特点,将国家生态文明发展战略落实到具体区域空间。“在实施生态文明国家战略的过程中,不同区域生态环境的自然差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人类活动强度差异、民族文化差异、生态文明发展阶段差异,必然导致不同区域在生态文明建设方向、内容、重点、难点以及进程等方面的迥然差异。”因此,重视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非均衡性和差异性,结合区域发展特点,提升发展思路、创新方法举措,从而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进步,这是落实生态文明国家发展战略、推进区域协调、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必破之题。
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构想于2006年提出,2008年1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2006—2020)》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发布实施。《规划》强调要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就区域发展战略而言,北部湾经济区正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三大经济圈之后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增长极。
区域竞争力建立在区域综合环境优势之上,不仅是经济、社会环境优势,也包括生态环境优势。一方面,北部湾经济区岸线、淡水、海洋、旅游等资源丰富,生态状况总体良好。另一方面,生态环境建设也存在诸多问题,如海洋生态环境压力增大;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面临挑战;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加重;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压力大。如何使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初步形成以清洁生产和生态产业为主体的生态经济框架,是破解生态自我发展能力不足难题的途径。
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提出,“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生态文明共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所谓区域生态文明共享,就是区域发展过程中以合理、公平、持续、和谐为基本价值理念,以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发展共赢为基本方式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泛北部湾地区生态资源得天独厚,为破解“资源魔咒”,避免生态资源“占有式”或“排挤式”开发,避免生态资源利用的相关利益矛盾冲突,需要共享、共建、共生、共赢。
“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共享模式与实现机制研究”正是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泛北部湾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而提出的迫切问题。
(二)研究意义
对区域生态文明共享模式和实现机制作价值论证和实践探索,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包容性”增长,破解区域“自身发展能力不足”难题,实现生态与经济、社会、文化协同发展,建构新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重要理路。
1.理论意义
对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生态文明共享模式和发展战略作价值论证和实证研究,对于建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探索全球化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合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从生态理论角度探寻破解区域自身发展能力不足路径,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互统一,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系统良性运行,从而建立生态文明研究的新理论范式,有利于多学科、多层次、多角度理解生态文明。利用发展伦理对区域生态文明共享和实现作价值论证,拓展了发展伦理的应用范围。
从理论上为建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模式寻找新的增长点。“经济建设”是一个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生态建设”是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有力支撑。
2.实践意义
就生态文明建设而言,以泛北部湾地区为实证研究对象,对区域生态文明共享模式及实现机制进行分析,破解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魔咒”,有助于推进实施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区域发展,建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泛北部湾区域生态资源丰富、生态状况良好,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如何发挥优势、取得发展的“好运”,是实现科学发展的紧迫问题。
从实现经济社会“包容性增长”而言,生态文明共享模式及其实现机制研究的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理论、实践的创新增长点。
从区域发展战略而言,有助于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构筑和谐区域发展格局”的战略目标和十八大建设“美丽中国”战略任务,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推进区域合作、交流、共赢、发展,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