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理的跨越发展(1949—1978)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理地区获得解放,以白族为主体的大理各民族人民成了苍洱大地的主人。1956年11月22日,大理白族自治州成立,各民族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得到了充分体现和保障,爱国主义传统和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进一步激发,苍洱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这是中华民族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道路伟大转折的缩影。
一 新中国民主建政与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成立
1949年4月,中共剑川县工委组织剑川暴动,揭开了滇西北游记战争的序幕。同年12月9日,云南和平解放。12月底,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第七支队进驻大理。1950年2月,大理专员公署正式成立,全区14个县和下关区人民政府相继成立。
1952年,根据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在大理、凤仪、巍山等县的少数民族聚居和杂居地区,分别建立了27个乡一级的民族自治区和民族民主联合政府。从1954年年底开始,中共大理地委先后提出了建立大理白族自治州的若干方案,在干部群众中进行广泛酝酿协商。各民族干部群众认为:白族是大理地区除汉族以外,人口最多、分布面积最广的一个少数民族;大理地区也是全国范围内白族唯一的大规模聚居区。建立“大理白族自治州”,对本地区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各民族的共同发展,都有着长远的积极意义。
1956年11月17日,在下关隆重召开了大理白族自治州首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大会代表328人,其中白族114人,占代表总数的34.8%;汉族106人,占32.3%;彝族50人,占15.2%,回、傈僳、苗、纳西、藏、傣等兄弟民族均有不同比例的代表。11月22日,大理白族自治州正式宣布成立。自治州的成立,标志着一种开创性的政治体制在大理这一多民族区域的实施,少数民族群众当家做主的理想成为现实,苍洱之间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大理白族自治州成立以后,于1958年将大理、凤仪、下关、漾濞4县市合并成立大理市。1959年,将宾川县挖色、大城、康廊、海印等5个管理区划归大理市成立挖色人民公社。1960年年底撤销大理市,恢复大理县、下关市、漾濞县建制,原凤仪县划归大理县为凤仪区。这一行政建制一直延续到1983年。
二 社会主义改造与国民经济的跨越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大理白族人民开展了与内地汉族地区相同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包括下关市、大理县、凤仪县等今天大理市所属的各县区,都基本完成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白族主要聚居于坝区,自唐、南诏以来,农业已成为白族的主要经济部门,农业生产与内地接近,封建地主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新中国成立初期,据大理县白族聚居的喜洲、沙村、仁里邑、周城等14个乡的统计材料,占人口8.5%的地主富农,占有58.7%的土地,喜洲乡的地主,每户平均占有土地110多亩,最高者达3000亩,而贫农每户平均只有半亩土地。新中国成立后,大理采取与内地汉族地区相同的方式,引导农民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3年完成了民主改革,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1957年,大理市粮食总产量达6678万公斤,比1952年的5377万公斤增加1301万公斤。1978年,粮食总产量达1.03亿公斤。
白族手工业发达,长期以来手工业已经脱离农业成为独立的经济部门,并且形成了地区性的专业作坊,如大理的土织布、编草帽、苍山石用具、海东石工、陶器等,远近闻名。据1952年统计,大理地区共有手工业从业者11601户,共计16872人。1953年,大理地区建立了第一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到1956年年底,大理成立手工业合作社246个,入社人员占手工业从业人员90%以上,基本上完成了城镇个体手工业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此后的30年间,大理白族手工业虽然经历了曲折的历程,但仍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如闻名遐迩的大理石工艺品、大理草帽、羽毛画和云木雕花家具,久负盛名的挑花刺绣和民族扎染布、注塑布鞋等,先后获得过中央、省、州三级“优质产品”荣誉称号,畅销省内外,有的还打入国际市场。
工商业方面,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帝国主义资本的冲击,加上国民党政府的横征暴敛,白族地区的民族工商业不断破产,基础十分薄弱,大理仅有私营小型工业企业13家,这些企业规模小,设备简陋,生产技术落后,门类残缺不全。新中国成立后,大理地区民族工业经历了跨越式发展。1950年,人民政府接管了下关茶厂、发电厂等企业,同时根据“利用、限制、改造”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方针政策,扶持私营工业企业恢复生产。1952年,工业总产值917万元,到1957年,大幅增加到1869万元,1978年工业总产值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56亿元,初步形成了从提供原材料到机器制造修理、从产品加工到设备配套安装的生产能力和门类较为齐全、布局较为合理的工业体系,并且有了一批初具规模的骨干企业和重点产品。商业方面,1952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1111万元,1957年达到2458万元,1978年达到6848万元。
三 社会文化事业成就巨大
人口方面,据民国时期资料,民国三十六年(1947)凤仪县有户数8633户,人口45481人。民国三十七年(1948)大理县有户数11747户,人口68779人。新中国成立以后,人口增长很快。1952年,下关市人口为37057人,大理县有159218人。1954年6月30日,全国进行第一次人口普查,大理、凤仪、下关三县市人口合计为203318人。1958年,下关市人口76900人,大理县171258人。1977年,下关市人口105381人,大理县245657人。
1949年,大理的公路干道仅有民国二十四年(1935)开通的迤西公路(即滇缅公路)。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由军队修筑的大理南门至下关的13公里公路是市属最早的公路。全市外出与运输主要靠步行和人背马驮。新中国成立以后,自50年代末至60年代起,贯彻修建农村公路,发展山区交通,繁荣城乡经济的政策,1950年8月,经过一年多努力,滇藏公路竣工,全长179.9公里,经市境44公里。1954年开工兴建下关到巍山的关巍公路,经市境13.2公里。并陆续兴修了近百公里的县乡公路,属甲级马车路。1957年下关汽车运输总站有少量客车投入运营。
教育事业方面,1950年,大理仅有小学94所,228班,5059人。到1975年,发展到304所小学,1294班,49455人。1950年,省立大理中学、省立大理女子中学、大理县立中学、滇西中正中学、国立大理师范等5校合并为大理人民中学。1953年,大理师范学校正式成立。大理人民中学改名为大理第一中学,为云南省四所重点中学之一。此外,扫盲教育成就巨大,在职工和农村举行大规模的扫盲教育,包括扫盲班和夜校等,大批职工和农民脱盲,成为有知识的劳动者。
医疗卫生事业方面,1952年,全州仅有卫生机构30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415人。到1981年,仅大理县就已有卫生机构市属卫生机构785个,专业中医师148人,西医师214人,医士332人,护士323人。新中国成立前,大理传染病盛行,鼠疫、霍乱、天花三种烈性传染病都曾广泛流行。新中国成立以后,大力开展疾病预防,1951年鼠疫停止流行,1952年霍乱得到有效控制,1955年后天花已消灭,医疗卫生事业得到根本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