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得
以上就是法家主张的强国途径。一个掌握全部国家管理权的中央(君主),在严格的思想管制下,全力以赴地发展农耕和兵战。可以说,这是一个相当完善的系统工程,农耕、兵战、思想管制、集权是它的四个构成要素,其中,农耕代表经济,兵战是军事,思想管制是文化教育,集权是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政治,四者缺一不可,少了哪个都不能把国家打造成强国。譬如,军事跟不上,国家越富饶,越能引起别国的野心,自己也就越发遭人欺辱,最终难逃被宰割的命运。再如,国家权力分散,中央缺乏权威,各方相互掣肘(chè zhǒu),政出多门,军队再多,也抵挡不住敌人的进攻。这四个要素之间又是相辅相成的,每一个要素的发展都受着其他要素的制约。譬如,经济不发达,要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绝无可能;没有思想动力,将士不知道为什么打仗,军队也就没有士气。
法家上述主张为历代有为君主所奉行。不仅秦始皇嬴(yínɡ)政是这样做的,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清圣祖玄烨(yè)(康熙)也是这样做的。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实际上就是一种思想管制。这些君主选择的具体形式和实施力度可能有所不同,但本质上没有多少区别。可以说,法家的四要素揭示了封建国家走向强盛的一般规律,这无须多言,已被历史所证实。倒是应该对法家在这一问题的论述中反映出来的思想意识多说几句。
一个思想是教化。所谓教化,就是通过思想教育来感化民众,培育新意识、新风尚。一般以为,教化是儒家强调的事业,法家的重心放在农战上,对教化不感兴趣。其实这是误解,法家非常重视教化,只不过具体内容和做法与儒家不同罢了。儒家的教化完全是道德方面的,以一整套规范、礼制教育民众;而法家的教化主要是政治法令,内容单一、实际,目的非常明确。儒家抬高教化的地位,有时甚至给人一种道德教育比吃饭还重要的感觉。法家的教化则以经济为前提,管仲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第一》)韩非也说:“那些有关仁政的深奥玄妙言辞,就是智力很高的人都难以理解。如今却用它来教化民众,智力很高的人都弄不懂,更何况老百姓了。连糟糠都吃不饱的人不会去追求精美的饭食,连粗布短衫都穿得破烂不全的人不会去奢望带刺绣的华丽衣服。”
法家的教化是全方位的,就是说,它不只是思想教育机构的工作,也是经济部门、行政部门,甚至是军事部门的事情。“以吏为师”就是要行政部门的官吏给民众当老师,宣讲国家的政策法令,使民众的思想与国家政治接轨,知道违背法令将会受到怎样的惩罚,立功又会获得哪些奖赏。经济生产也不单单是增加物质财富,同时还是一个铸造从业者性格和品质的过程。法家之所以提出抑制商业和手工业,一个担忧就是这两个产业败坏国民的品性。同样的,当兵也不光是上阵杀敌,同时也是受教育的过程;军队不仅培养出勇士,也强化着人们的法律觉悟。
再有一个思想是,强国之路完全由国家来主导、操控,确切地说,完全是国家的事情,国家管理、支配一切。军事力量不用说了,绝对不允许存在私人武装,秦始皇甚至连民间的兵器都要收走,更何况军队了。经济也在国家的掌控下,发展什么,抑制什么,生产经营者并没有主动权,由国家说了算。思想文化也是如此,各家学术思想被视为是与国家相对抗的私家活动,必须严加禁止,话语权掌握在国家手中。在这种情况下,民众完全是被动的,他们不过是强国的工具。
那么,民众为什么能够被国家或君主驱使呢?这就要到人性中寻找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