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世界经济体系格局变化
所谓世界经济体系格局,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内各国或国家集团在世界经济体系领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其核心内容是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的经济力量对比关系和支配世界经济体系的权力分配状况。世界经济体系格局的变动,取决于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间经济实力和影响力的此消彼长。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经济体系格局的变迁
(一)英国取代荷兰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心
在世界经济体系格局中,第一个称雄世界的是荷兰。荷兰依仗其地理区位的优势,与西班牙等国展开了争夺海上霸权和商业垄断权的斗争,与葡萄牙、英国、法国等国进行了凶残的殖民扩张和掠夺。为荷兰积累了大量原始资本,促进了荷兰的经济发展。
荷兰于1602年成立了东印度公司,1621年又成立了西印度公司。在17世纪中叶,荷兰的海外势力已大大超过了先于它1个世纪进行海外扩张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当时欧洲最大的殖民强国。殖民掠夺为荷兰提供了大量原始资本,促进了荷兰的经济发展。在17世纪中叶,荷兰不仅商业繁荣,渔业、海运业和工场手工业也都超过任何其他国家。当时它是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国家,其首都阿姆斯特丹是世界贸易中心,也是国际信贷中心。荷兰在早期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然而,依靠商业资本建立起来的经济优势和世界霸权地位是不牢靠的,很快让位于继起的工业资本强大的英国。
英国这个大西洋中的国家,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地理大发现以后,靠着有利的地理位置,依仗强有力的专制王权,对内加速“圈地运动”,大力发展养羊业和毛纺织业,对外进行殖民战争和海盗掠夺,并较早地于1642—1688年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由资产阶级统治的君主立宪制政权。革命后依靠新的强有力的政权、强大的海上力量和发达的国内工商业,从1650年起,先后同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和法国进行了争夺殖民地和海上霸权的战争,节节胜利,并通过商业战争、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使国外的财富源源流入国内,成为英国原始资本的重要来源。在国外,先后战胜荷兰等竞争者,取得了海上霸权和世界贸易中心的地位;以印度和北美为中心大力进行殖民扩张、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开辟了国外市场,掠取了巨额财富,积累了为发展资本主义大工业所必需的充足的货币资本。所有这一切,为英国在世界上首先发生产业革命准备了条件。1733年约翰·凯伊发明纺织机—“飞梭”和1769年瓦特发明蒸汽机,揭开了英国产业革命的序幕。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基本上完成了产业革命,不仅使英国成为工业强国,而且成为“世界工厂”,在世界工业生产和世界贸易中取得了垄断地位。
随着英国国际经济地位的提高,其对外经济政策也日益发生了变化。产业革命以前,英国实行重商主义,对外国商品规定了严格的几乎禁止进口的政策。产业革命前夕,对一般商品的进口税高达25%—75%。进入19世纪以后,英国开始降低关税,1846年废除了谷物法,全面放弃了保护关税政策。1849年英国又废除了航海条例,取消了在海外运输中不利于自由贸易的规定。1853—1860年英国又实行了两次财政改革,除30余项进口商品外,其余1000余项商品全部免除关税,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在免除进口商品关税的过程中,英国也放宽了出口限制,1825年废除了机器出口禁令,1851年在伦敦举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博览会,向世界展示了英国大量的新产品和新技术。从此,英国向各国提供各种机器设备,承包许多国家的铁路建设,并向各国政府和私人借贷资金,用来购置英国的机器和工业品。英国成为世界各国机器设备的供应者、先进技术的传播者、建设资金的供应者,对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英国作为世界经济体系中心的地位,一直维持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尽管从19世纪后半叶起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后起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速度上已超过英国,英国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并在工业生产总值和一些主要工业品产量上被美国和德国所超过,但其在世界金融、贸易、海运以及传统出口工业品生产方面,仍处于领先地位,仍是世界金融中心。英国的世界经济体系中心地位,从18世纪到19世纪,维持了两个世纪之久。
(二)美国取代英国成为新的世界经济体系中心
在英国产业革命的推动下,欧美一些先进国家,在19世纪上半期涌进了产业革命的洪流,并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德国和美国等国家出现了技术革命和革新的浪潮。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电的发明和电力的应用。德国人西门子于1866年和1878年先后研制成功自激式发电机和电动机,1870年美国人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照明系统,1880年又制造出大型直流发电机。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了电话,1897年又诞生了无线电技术。这些发明的应用,使电厂、电站、电缆、电车、电话、电讯、电焊、电镀、电解、电冶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电的重大意义,不仅在于它提供了可以远距离传输的强大动力,引起了动力革命,带动和促进了一系列工业部门的发展,还在于它使信息传递的速度日益加快,缩短了世界各地区的时间和空间距离,把整个世界经济体系联成一体,促进了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电的发明和使用使生产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与此同时,1856年贝塞麦的炼钢法和马丁的生铁合金法等钢铁生产技术出现;1886年德国戴姆勒制成第一台汽油内燃机;用化学方法制造电木、塑料、人造纤维、合成橡胶、炸药、人造染料、人造肥料、精炼石油等,使钢铁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化学工业等迅速发展起来。这次技术革命具有如下三个突出特点:一是技术革命的重心从上次技术革命的纺织业和采掘业转到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二是技术领先地位从英国转移到德国和美国;三是由于这次技术革命扩展到材料、信息及运输技术的革新,形成了以电能为中心的技术体系,从而使其技术革命成果更快更多地向国内和国外扩散。这次技术革命,使美国和德国经济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使落后的日本和俄国在19世纪90年代后也迅速发展起来,使奥地利和意大利进入了二流强国的行列,也使发展最早的英国和法国的经济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从而在世界上出现了群雄崛起的局面。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体系中心已开始从英国向美国和德国转移。1870—1913年的43年中,美国工业增长了8.1倍;德国工业增长4.6倍;法国增长1.9倍;而英国仅增长1.3倍。英国在世界工业中的地位在这43年间一直在下降。如前所述,1870年英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第一位;80年代被美国超过,退居第二位;到了1900—1910年间又被德国超过,沦为世界第三位。美国在世界工业中所占的比重,由1870年的13.3%上升到1913年的16%;同时德国从13.2%上升到15.7%,英国从32%下降为14%,法国从10%下降至6%。
正是由于群雄崛起和各国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导致1914—1918年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19世纪末20世纪初,没有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占居绝对优势地位,世界处于英、美、德、法四极统治下。英、法虽在工业上已被美、德超过,但它们在世界贸易、殖民地占领和资本输出方面仍居第一、第二位;美国和德国虽已在工业生产方面占据世界第一、第二位,但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影响和作用远不如英、法。这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的不平衡,导致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加剧。按经济实力重新瓜分世界,成为后起列强的强烈要求,而实现这一要求的手段则是诉诸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一方面,使占世界1/6面积的俄国摆脱了资本主义体系,建立了与资本主义对立的社会主义制度;另一方面,使资本主义列强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美国和日本大发战争横财,世界经济体系地位空前上升。特别是美国,长期推行中立主义政策,既未受到战争的破坏,又借世界大战对商品和资金的巨大需求,主要欧洲国家英、德、法等国暂时退出世界贸易和投资市场竞争的良机,获得了百年难逢的进行经济扩张的机遇。而英、法、德的经济实力却因为战争而遭到了严重削弱,世界经济体系中心加速度地向美国转移。从1914年6月到1917年6月的三年里,美国商品出口达69亿美元,外贸顺差由1914年的4.3亿美元激增至1917年的35.6亿美元。出口的迅猛扩大,带动了生产的急剧增加,从1915年起美国出现了五年之久的“战争繁荣”。与此同时,美国的对外投资从1914年的35亿美元增至1917年的70亿美元。世界黄金储备的40%(约45亿美元)集中到美国手里,美元上升为最坚挺的世界货币,国际金融中心由伦敦逐渐向纽约转移。战争结束时,世界共有20个国家欠美国债务,协约国欠美国债务约100亿美元,其中英国达41亿美元,美国由英国和欧洲的债务国,一跃而成为英国和欧洲的债权国,由国际负债者一跃而成为世界最大的债主。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这段时间里,美国虽遭受了30年代特大经济危机和特种萧条的严重打击,但其经济继续有所发展,在资本主义世界中仍占居绝对优势;德国在美、英等国的扶持下,经济得到了较快恢复,仍仅次于美国而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二位;英国和法国仍居第三和第四位;日本上升为第五位。据统计,1938年,美国的国民收入为735.7亿美元,德国为329.7亿美元,英国为226.9亿美元,法国为109.9亿美元,日本为68.95亿美元。可见美国国民收入已等于德、英、法、日四国之和。应该指出,在工业生产领域,英国除在商船建造上领先于美国(1938—1939年英国船舶吨位为17733千登记总吨,美国为13288千登记总吨)外,其他领域都大大落后于美国。不过,英国在资本输出上仍保住了头把交椅的位置。1938年,英国资本输出累计额为229亿美元,美国为115亿美元。这一时期,美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不是受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挑战,而开始受到苏联的挑战。苏联自1917年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虽不断遭到欧美国家的武装干涉和经济封锁,但苏联依靠其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和集中精力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经济增长很快。1928—1940年,苏联国民收入增加4.1倍,工业产值增长5.5倍。苏联工业产值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比重,由1913年的2.6%提高到1937年的13.7%,由世界第五位跃居第二位,把德、英、法抛在后面,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工业大国。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不平衡的发展,又导致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次比第一次世界大战规模更大、伤亡更多、损害更重的战争,虽使世界人民饱受了苦难,却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优势地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样,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仍执行中立政策,大做战争双方的生意,从而使经济又一次地获得了大发展,而其他国家却都遭到了严重打击。1)仅就工业而言,如以1937年的工业指数为100,战争刚刚结束的1946年各国的工业指数是:美国为150(战时最高点的1943年曾达到207);英国为88;法国为69(1945年曾降至39);德国为31;意大利为72;日本为24。这表明,战时只有美国工业生产出现了大繁荣,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均因战争而大大减缩。结果,1937—1948年,各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发生了如下变化:美国由42%增加到53.4%;英国由11%稍增为11.2%;法国由5%降为3.9%;德国和日本的则分别由12%和4%猛降为3.6%和1%。2)在对外贸易、资本输出和黄金储备等方面,经过大战,同样发生了方向相同的变化。1937—1945年,美国的出口额由33.1亿美元剧升为99亿美元;英国由26.3亿美元降为18.2亿美元;法国由9.6亿美元降至2.3亿美元;德、日两国分别由23.8亿美元和12亿美元大幅度降为1.6亿美元和1亿美元。结果,在资本主义世界对外贸易总额中,美国从I937年的13%上升为1946年的22%;同期,英国从16%下降为13%;法国保持在5%的比重上,德国和日本分别从9%和4%跌落为均占不到1%。3)在资本输出方面,1938年美、英、法、德四国各为115亿、229亿、39亿和40亿美元,到大战末期,美国上升为168亿美元(1945年),跃居第一位;而英、法两国分别减至140亿和15亿—20亿美元(1944年);至于德国的国外投资几乎化为乌有。4)在黄金储备方面,美国从1937年的127.9亿美元增加到1947年的228.7亿美元,同期英国从41.4亿美元减至20.2亿美元,法国从27.2亿美元减至5.5亿美元,德、日两国分别从战前的0.3亿美元和2.6亿美元几乎均降为零。以上情况表明,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英法两国更加削弱了,德日两国已一败涂地,只有美国极度地扩大了自己的经济和增强了国际经济地位,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中惟一的超级经济大国。它一手握着美元,一手挥舞原子弹,成为西方国家的债主和霸主。1944年7月,美国以联合国名义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使美元拥有了等同于黄金的特权,并成为各国货币定值的标准,树立了美国在国际货币金融领域的绝对优势地位。同时,苏联虽然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但其经济实力遭到了削弱,1945年的国民收入仅及战前的83%,因而美国在整个世界经济体系中的统治地位也得到了加强。总之,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的半个多世纪里,美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在群雄中崛起并独占鳌头,全面代替了英国当年的地位,成为新的世界经济体系中心。
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经济体系格局
(一)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称霸世界经济体系领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使得战败国几乎成了一片废墟,而且战胜国中的英国、法国也是遍体鳞伤。惟独美国的实力在战争中大大膨胀起来,到1945年,美国占有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的60%,占对外贸易总量的32.5%以及黄金储备总量的59%,彻底取代欧洲占居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这种压倒性的经济优势,奠定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体系领域内的霸主地位。
1.国际金融领域,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1944年7月,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了有44国参加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议书》,以及《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附件,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1945年12月,在华盛顿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并凭借资金优势保证了对两个国际金融机构的控制。“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实际上是一种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包含两个基本要素:一个是美元与黄金的自由兑换;另一个是美元与其他货币的固定汇率制。这就意味着美元成了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可以替代黄金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确立了美元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金融领域的中心地位。
2.在国际贸易领域,缔结了以贸易自由化为基本原则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1947年10月29日,美、英、法等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署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该协定旨在逐步削减关税及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促进生产、贸易的繁荣。“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是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补充,连同“布雷顿森林协定”,形成了一个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体制,客观上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贸易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从而推动了战后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同时也为美国对外经济扩张提供了便利,为美国在经济领域谋取全球霸主地位起了巨大的作用。
3.实施“马歇尔计划”和扶植日本。
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复兴方案”,即“马歇尔计划”。1948—1951年,美国向西欧16个国家提供了总额为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帮助西欧各国渡过了难关,促进了西欧经济的恢复,同时也加强了资本主义世界之间的联系。此外,“马歇尔计划”使大量美国资本和商品打入了西欧市场,加强了对西欧国家政治和经济的控制,把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冷战”的战略轨道。
在亚洲,新中国成立和朝鲜战争爆发以后,美国对日政策从“改造”转变为“扶植”。1949年为日本制定了复兴经济的“道奇路线”,向日本提供了大量贷款和援助,同时迫使日本在经济上对美国开放,为美国控制日本打下了基础,从而进一步确立了美国的经济领导权。
4.实行“第四点计划”,推行新殖民主义政策。
针对广大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的情况,1949年1月20日,杜鲁门在其连任就职演说中提出了援助和开发落后地区的“第四点计划”。该计划的实质是在给亚非拉地区的不发达国家以技术援助和投资的幌子下,加强对外经济扩张,控制不发达国家中的受援国,是一种新殖民主义政策。
5.实施两个“安全网”。
美国通过多边或双边的共同军事安全条约体系,在向西欧和日本提供“军事安全网”的同时,还建立了“经济安全网”,其核心内容是美国向西方国家提供稳定的美元和自由兑换制度,开放的市场和自由贸易制度以及廉价的石油稳定供应制度。这种做法,既增强了西方盟国的经济安全感,又使西方盟国完全接受美国的领导地位。
6.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技术封锁,遏制社会主义的发展。
为了遏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势头,1948年6月26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宣布对苏联的物资输出进行管制。1949年11月12日,在美国的提议下,15个西方国家成立了旨在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封锁的“巴黎统筹委员会”,导致东西方经济关系的隔绝。1951年8月28日,美国国会又通过《共同防御援助管制法案》,通称“禁运法案”,使几乎所有西方国家都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封锁禁运。
(二)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体系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进入20世纪70年代,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美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霸主地位大大动摇,世界经济体系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其主要表现有:
1.美国霸主地位的丧失。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在20世纪70年代初受到了巨大冲击,美国丧失了世界经济体系霸主地位。美国为了维持其霸主地位和“冷战”的需要,负担了沉重的经济援助和军费开支,因此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从60年代初开始不断恶化,国际市场多次出现美元危机。尼克松政府上台后,开始改变经济政策,于1971年8月和1973年3月两次宣布美元贬值。自此西方各主要国家的货币同美元的比价,由固定汇率制变为浮动汇率制,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最终崩溃。它标志着战后美国世界经济体系霸主地位的丧失。德国的马克、日本的日元继美元之后成为国际货币。
2.美、欧、日资本主义世界三大经济中心确立。
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相对衰落的同时,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却得到了高速发展,美国称霸的局面开始演变为美、欧、日三足鼎立,资本主义世界三大经济中心确立。西欧从1951年建立煤钢共同体起步,到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经济得到巨大发展,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末,欧共体的经济实力超过了美国。日本经济在60年代高速增长,成为美国越来越难对付的竞争对手,到20世纪70年代初,更是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在贸易方面,西欧、日本与美国的矛盾和摩擦愈演愈烈。1971年,美国首次出现贸易逆差,1985年,美国从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变成了最大的债务国。1975年举行的第一次西方首脑会议是三足鼎立局面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
3.战后苏联经济地位的变化。
由于战前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坚实基础,因此战后苏联经济得到了较快恢复和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初,苏联已经成为世界强国之一,尤其在重工业和国防工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形成了美苏战略武器平衡的局面。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国家长期以来相对封闭,“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因此到80年代初,苏联经济陷入了停滞、衰退的境地,1987年其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地位被日本所取代。
4.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东亚、拉美崛起了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成为推动世界经济体系朝着多极化发展的新兴力量,其中的代表包括有“亚洲四小龙”之称的韩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以及拉美的巴西、阿根廷和墨西哥等国家。但是,进入80年代,由于国际经济环境恶化,加之发展战略失误等原因,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陷入严重的经济困境。
20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体系进入激烈动荡和低速增长的新阶段,迫使各种不同类型的国家都开始了经济调整与改革。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货币供应学派的经济政策取代了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利用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对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战略也进行了调整,其中中国开始实行全面的改革开放政策,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然而,苏联、东欧国家由于改革失误和固有弊端积重难返等原因,使得经济发展一落千丈,有些甚至走向国家解体,使社会主义事业毁于一旦。
(三)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加快发展
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政治发生剧烈动荡,两极格局瓦解。随着两极格局的解体,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空前突出,以经济科技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成为国际关系的焦点。美、日、欧三大经济中心的激烈竞争,直接推动着北美、亚太、西欧经济区域化的发展,形成三大区域组织相互依赖、相互斗争的新格局。
三 新时期世界经济体系格局新调整
新时期世界经济体系格局进一步发生变化。因此,世界经济体系将面临着贸易格局、金融格局、要素格局、产业格局、世界经济体系利益格局和世界经济体系协调格局的新调整。
(一)贸易格局
随着2009年各国先后进入零利率时代,在政策层面上可能都会以财政政策为主,同时也可能在单个国家爆发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和保守主义倾向。战后的新自由主义框架也许会在这个时候进行微调,例如美国的经济政策就在以新古典主义向新凯恩斯主义转变的形式进行调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其经济刺激方案中提出了“购买美国货”(Buy American)条款,欧盟认为只使用美国钢材的计划是一个“明显的贸易保护主义”的信号。从全球贸易格局来看,欧盟比美国采取贸易保护措施的冲动可能更强烈。因为欧盟遇到的困境要比美国大一些,会更加保护自己的国内市场和投资,严禁资本的对外输出和非本地区贸易产品的输入。而欧洲产业和亚洲产业之间存在同质化特征也是导致欧洲保护自身市场的重要原因。例如英国反对使用外籍劳工,提出要求保留“英国的工作给英国工人”。法国政府要求汽车制造商承诺不会将工作或生产转移到国外,否则不予提供60亿欧元的救助,并且必须购买法国国产的汽车零部件,等等。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各国采取一系列救助计划和保护本国市场的政策,以及2008年7月多哈回合谈判的失败,使很多国家政府担心可能诱发全球性的贸易保护主义,虽然贸易保护主义会有一定的抬头,但不会泛滥成灾。这主要归因于世界贸易组织(WTO)和美国、欧盟(ELL)等主要成员制定的规则限制了关税提高的空间。历史上有过相似的前车之鉴。20世纪30年代,美国、欧洲和其他地区的国家实施了一轮保护主义措施,加剧了各国间的紧张关系,进一步恶化了经济危机。各国政府现在都会避免再发生这种情况。毕竟,世界经济体系发展到今天,各国经济依存度增强,再度回归各自为政、以邻为壑的时代不太可能。但是还要看到,各国可能在采取的贸易保护形式上会有所变化,不会采用传统的关税和配额等措施,更倾向于采用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定模糊的措施和非关税壁垒等政策措施。
(二)金融格局
国际金融危机后有人提出美元是否会逐步边缘化,我们认为短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是如果美元不断贬值,欧元的地位包括其他主要货币的地位是否会发生改变?国际货币体系会不会发生变化?未来会不会形成一个新的金融格局?答案则是肯定的。但问题是,美国经济的弹性、美元的弹性远大于人们的预期,美国经济自我调整的能力非常强大。在可预见的未来,超国家主权货币取代美元的核心地位是相当渺茫的。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之中,美元都是货币体系的惟一核心,而美国次贷危机深刻动摇了美元的货币基础。有学者认为,欧元、英镑或是崛起中的新兴经济体市场货币将取代美元成为新的惟一核心。实际上,就国际货币体系的未来发展而言,欧元或其他币种能否承担惟一核心的职责并不是关键,最重要的是,一个且仅有一个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否适应经济、金融发展变化的需要。在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国利用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几乎不受限制地向全世界举债,然后通过美元的贬值以减轻外债负担。这一货币地位也被用来转嫁危机。美国出现贸易赤字时,就多发行美元来弥补赤字,输出通货膨胀转嫁衰退。目前各国建立多元储备池,要求在贸易中使用本币结算就是金融危机后对单一货币体系进行调整的一种尝试。从世界经济体系的长期发展来看,国际金融格局将发生渐进式的改变,其重塑将是一个全球性的博弈过程,向多极化的国际货币体系迈进是大方向,但速度很难预料。
(三)要素格局
由于次贷危机引起美元不断贬值,全球要素价格不断上涨,供求格局发生变化,资本的流动方向也会发生一些逆转。如果美国不再是一个安全、回报率高的投资场所,那么这些资本将流向何方?资本市场最根本的作用是配置资源,现在却变成调整收入分配的手段了。在这样的格局下,资本的流向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果在危机之后,国际游资依然在要素配置上利用投机无限炒作,那么,未来国际市场要素配置的格局和要素价格的确定,就依然充满不确定性,这种状况对未来的世界经济体系增长负面影响大于正面促进作用。
(四)产业格局
当今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格局,有互补,有竞争,中国的产业格局调整发生于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及其后续影响的过程中。如果这次世界经济体系放缓,会迫使中国从内部重新进行产业格局的调整,当然这种调整是有代价的。首先,美国总需求水平下降后所带来的市场总体份额缩水,必然会导致国际商品市场竞争程度加剧,其直接结果便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争端增多。其次,假如此次危机后,美国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转为资源向新的高科技领域的投放,如环保节能型产品的出现以及在生产领域中的运用,在这种情形下,美国会进一步通过新的市场标准和环保节能标准对外围国家的传统制造业进行限制,外围国家的出口企业可能会面临新的市场标准和环保标准的考验。最后,当美国新技术在生产领域中的运用也遇到障碍后,美国当前的经常性项目的巨额赤字将难以维持,那么美国不得不进行的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将会是资源从非贸易部门向贸易部门的转移,美国对全球经济的控制从非物质权力转向物质权力。这将对全球的产业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五)世界经济体系利益格局
根据国际经济学最基本的“不可能三角形”理论,在美元不断贬值的情况下,资本的自由流动和汇率相对稳定之间要重新寻找契合点。此时应适当放弃资本的自由流动而把汇率的稳定作为一种政策选择。中国是从封闭走向开放,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在这个“不可能三角形”中间,需要将稳定放在第一位,在稳定的基础上再深化金融改革。某些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如泰国等国家的历史已表明:过快开放国内金融市场会形成对本国货币和汇率的连续冲击。另外,从利益分配的经济学角度看,全球性通货膨胀的出现必然导致财富从债权人向债务人的转移。20世纪30年代,美国正是通过向欧洲国家输出通胀来转嫁美国的经济衰退。根据欧洲以往的经验:避免外生性通胀的主要办法是放弃与通胀输出国货币的固定汇率制度。由此看来,我国人民币有效管理汇率浮动空间,并对金融市场开放领域有所保留,是对外经济政策的必要手段。从短期应对金融危机的实际效果来看,稳步开放更有利于降低外部经济危机对中国的传导强度。
(六)世界经济体系协调格局
全球经济失衡中实物经济领域的失衡与金融领域的失衡相脱离,这为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协调增加了难度。从资产负债的分布地区来看,美国资产的一半以上、负债的40%以上都来源于欧洲地区,而美国持有的亚洲地区资产不足总资产的20%,对亚洲地区的负债也仅占总负债的30%左右。但若从美国的地区贸易权重上看,欧洲地区在美国贸易中所占权重仅为27.3%,而亚洲地区的贸易权重为41.2%。因此,欧洲地区与美国的关系准确地说应该是金融伙伴关系,而亚洲地区则与美国是贸易伙伴关系。所以,欧洲经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更大,形势也更为严峻。欧洲的银行持有大量的美国次贷产品,同时冰岛、英国等国银行业过度扩张使其受国际金融市场的冲击也较大。因此,国际经济的协调应该是两个方向上的调整,即美国与欧洲之间和美国与亚洲之间在全球范围内的失衡的纠偏。
国际机构组织协调的困难在于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下降,意识形态成本成为重要考量因素。从历史上看,国际经济协调一般是在中心国家地位凸显的时代容易取得成功。审视西方经济循环,人们似乎发现总是美国率先走出低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自由派经济学家查尔斯·金德尔伯格认为,世界经济体系必须有一个超级大国作为稳定者,为全世界范围内的剩余产品提供一个市场,保证资本充分流动,并在面临危机的紧要关头发挥救助作用。不但危机时期需要一个稳定者,在正常时期也同样需要。
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矛盾在于利益分配的不平衡。实体经济领域的贸易失衡主要靠调节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而金融领域失衡则需要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划分利益。金融危机下全球化的逆转意味着政府经济职能的复兴,国际范围内企业的竞争将会让位于政府间的博弈与角力。无论是七国集团(G7)、八国集团(G8)、二十国集团(G20),还是一些人在侈谈的中美国集团(G2),此次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协调的难度增大已经是2009年不可回避的事实。2009年之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复苏将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目前的救助计划充其量能够维持全球经济的脆弱前行,全球在进行深层次结构调整的同时,最终能否找到实现新一轮世界经济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增长点,这才是世界经济体系回暖与未来可持续增长的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