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国际金融合作的内涵及其演变
所谓国际金融合作,主要是指各国或各地区金融当局通过协调各项金融政策、防范金融风险,挖掘经济潜力以促进各参与国、地区经济稳定增长的一种合作机制。但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不同类型的经济体对于国际金融合作的内涵具有不同的阐释。
总体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国际金融合作内涵的变迁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1945年至20世纪70年代初。这一阶段的国际金融合作由西方世界主导,其内涵被演绎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B)成为其两大实体支柱。在这一阶段,国际收支平衡,以及战后重建、发展的融资,成为这一时期金融合作的特定内涵。
在此阶段,金融合作主要集中于西方国家的美国、日本、欧洲各国之间。布雷顿森林体系提供了稳定的金融环境、充足的发展资金来源,这为上述工业化国家的战后黄金增长期提供了重要的金融保障。
第二阶段: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之前。这一阶段的国际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一,发达经济体内部,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弱化;其二,更重要的是,东亚、非洲、拉美的一些发展中经济体开始走上较高速度增长的时期;其三,随着交通、通信、计算机等现代技术的发展,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金融危机的传染性、破坏性也正在扩大。
在这一时期,国际金融合作的重要进展体现在联合对银行业进行监管。国际清算银行(BIS)的巴塞尔银行业条例和监督委员会的常设委员会——“巴塞尔委员会”于1988年7月在瑞士的巴塞尔通过了《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协议》。该协议第一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国际通用的、以加权方式衡量表内与表外风险的资本充足率标准,有效地扼制了与债务危机有关的国际风险。之后,随着新问题的不断出现,巴塞尔协议也进行了改进。因此,第二阶段国际金融合作的范围,已经由此前的国际收支平衡、为经济发展提供融资,进一步拓展到了银行业的监管领域。
尽管这一时期金融合作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在全球化不断提升、美国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不断强化的背景下,面对拉美债务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等多次金融危机,IMF救援不力,甚至南辕北辙,而世界银行帮助发展中国家削减贫困的效果也不理想。传统国际金融机构的政策效果、合法性地位开始受到置疑和挑战。以曾经在IMF任职的斯蒂格利茨等经济学家为代表,包括发展中国家,甚至西方世界中的法国等各种声音,均对旧有的国际金融合作内涵、理念和具体形式进行了批判。
第三阶段:后危机时代,2008年金融危机至今。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经济体均面临较为严重的经济、金融困境。国际经济的实力格局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新兴经济体集体崛起,其对金融合作的新诉求明显更为有力,而与此同时发达经济体的理念也开始发生了松动和改变。
经过近5年的改革和调整,主要发达经济体中,只有美国经济表现尚可。日本经济已经祭出激进的“安倍经济学”,这实为无奈之举,前途充满未知。曾任奥巴马经济顾问委会主席的克里斯蒂娜·罗默(Christina Romer)就坦言:“我并不清楚日本的实验会否奏效,但是从他们大胆尝试中,我们将会学到很多东西。”欧债危机最困难的时期虽然已经过去,金融市场基本稳定,但是实体经济方面,至今仍然徘徊于衰退和复苏的中间状态,好消息和坏消息不时参半而出。与此同时,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仍然维持了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速。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外部经济环境监测报告》数据显示,从主要经济体的增长来看,2010年至2012年6月,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2%,巴西、俄罗斯、印度、墨西哥、韩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为29%,两者贡献率为71%;而欧盟、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些发达经济体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29%。
以此为背景,新兴经济体开始积极地提出国际金融合作的新设想,并努力推进实施,其中以金砖国家的金融合作最为引人注目。金砖国家所提供的合作平台及其倡导的新型合作理念,不仅符合中国包容性增长的目标,而且为推动旧有的国际金融秩序进行改革、实现新兴经济体进一步集体崛起提供了有力支持。
发达经济体方面,西方智库也开始基于新的国际经济格局进行反思。欧洲政策中心欧洲部的主任罗萨·巴尔弗(Rosa Balfour)研究员就认为,欧洲的相对衰弱使得原有国际金融合作中的“有效多边主义”的价值观基础不复存在。欧盟应该通过自我批评,为欧洲的全球角色找到一个新的目标和形象,并使自己的目标和定位符合欧洲目前真实的实力基础。具体来说,欧盟可以在一些国际机构的份额中有所让步,但在行动和目标上应当更为积极地引导、劝说其他国家(主要是新兴经济体)改进全球治理,加强多边管理,建立更好的全球公共产品管理体系,并进行分享。
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总体实力对比发生了改变,西方世界的理念正在经历着潜移默化的、适应性的调整,但是,旧有的国际金融合作框架仍然没有发生明显改变。IMF、世界银行经过数次增资之后,新兴经济体的发言权有所提升,但旧有合作的制度非中性仍然非常明显。新兴经济体的发言权、影响力仍然有限。在此背景下,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开始积极合作,通过新兴经济体内部的金融合作来提高影响力,构建更为和谐的金融合作秩序。目前,中国与金砖国家金融合作机制主要涉及以下领域:货币互换、本币结算与贷款业务、开发性金融、危机救助、资本市场业务、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