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范式
【作者简介】 张雷声,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中央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部委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副会长。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万人计划”第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北京市爱国立功标兵、北京市教学名师等。
主持并完成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著有《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及其历史走向》、《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与现实》、《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等著作,发表论文200余篇。
任何一门科学的发展都会有一定的研究范式。所谓研究范式,实质上是指学术研究所持有的特定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决定着学术研究的不同风范、意义和境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中国经济发展实践规律性成果,并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一门科学,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发展过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性和它的理论发展过程,决定其研究范式必然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立场、以唯物史观为核心的研究方法、以马克思经济思想为本源的研究思路、以经济发展实践为导向的研究取向。
一 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立场
研究立场决定着研究的目的、方法和价值取向。在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中,有人提出了研究“去政治化”问题,认为应该淡化用“主义”或理论学说来推动整体性制度变迁和世界性革命。这实际上是个研究立场问题,即研究到底是“为了谁”,在“替谁说话”,是“谁的代言人”。研究如果放弃了应有的目标和价值,只是追求一种学理上和逻辑上的满足,那么,这种研究就会远离真正的实际,就会失去其应有的意义和价值。我们也很清楚,任何社会的观念的上层建筑,都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形态及由它所决定的政治制度的反映,“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是不可能“去政治化”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组成内容,它的研究不仅反映着社会统治阶级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反映着与统治阶级利益相一致的作为社会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必须讲立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立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都要牢牢坚持这个根本立场。”那种排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政治意义,试图进行“纯学理”研究的做法,是有悖历史和现实的。
“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立场反映了时代变化、社会变迁的要求。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人民”的理解是不同的。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就曾指出:“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拿我国的情况来说,在抗日战争时期,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日本帝国主义、汉奸、亲日派都是人民的敌人。在解放战争时期,美帝国主义和它的走狗即官僚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都是人民的敌人;一切反对这些敌人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在现阶段,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中,人民是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的政治代名词,包含了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广大劳动群众。由此可见,“人民”具有两层涵义:首先,它是一个政治概念,代表的是一种政治价值取向;其次,它并不特指社会某一阶层或某一人群,而是指以是否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为准则的最广泛意义上的劳动群众。“以人民为中心”,就是以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广大劳动群众为中心,就是以这些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广大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中心。
“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立场反映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方向和重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体现在基本理论、结构体系、现实问题等方面的研究中,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并不是抽象的理论规定的结果,而是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伟大实践,通过它把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首位的作用,以及它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实践活动的检验而得到人们的认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立场,强调的正是中国共产党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的根本宗旨和要求。“以人民为中心”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既是一个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与当代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通过认识经济运动过程、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科学地解答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立足于我国国情和发展实践,把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揭示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出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的过程。由此可见,“以人民为中心”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其科学性就在于它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政治性或意识形态性,具体化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理论和实践。
我们还应该看到,“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立场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本质规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离开人民,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和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社会主义文艺的“人民性”时指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这一关于社会主义文艺本质规定的论述同样也适用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中国人民的经济学。首先是因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人民至上。考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曾多次提醒过全党:共产党的路线,就是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的路线。在中共七大的闭幕式上,他还特别强调:“全中国的人民大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上帝”。只有依靠人民,才能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历史任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的主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实际上就是要反映以人民为主体的实践经验,并将其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其次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要为民谋利。“人民性的重点就是人民利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体现人民性,就是基于人民,为了人民,向着人民,对人民负责,让人民获益。一方面,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和态度,关注人民的呼声、人民的需求、人民的期待,研究涉及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将人民的思想感情和世界观、人民的精神渗透在研究之中;另一方面,要以实现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为目标,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发展理念,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第三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要以人民满意为唯一标准。人民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体力量,同样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之谋利益的主要对象,因此,把人民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成效的最终评判者是必然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必须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把人民满意与否作为衡量发展成效的根本尺度。人民至上、为民谋利、人民衡量标准,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人民为中心”研究立场的具体表现。
二 以唯物史观为核心的研究方法
有什么样的研究立场,就有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立场,决定了它必须具有以唯物史观为核心的研究方法。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中,有人提出了研究“去唯物史观”的问题,认为可以离开唯物史观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如果说这不是不懂得马克思主义的话,那么,肯定无疑的就是要曲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创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过程中确立了唯物史观,并将其运用于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分析,从而既使经济学的研究具有了准确性,同时也使唯物史观本身的科学性得到了充分的证明。马克思一生的最宏伟巨著《资本论》,就是运用唯物史观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光辉典范。没有以唯物史观为核心的研究方法,马克思是无法真正超越资产阶级古典哲学的视野,也无法真正进入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语境,从而也就不可能创立起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没有唯物史观,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没有以唯物史观为核心的研究方法,也就不可能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社会经济运动过程的分析,更不可能有对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揭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组成内容,只有遵循唯物史观及其研究方法,才能科学地认识经济学的真谛,从而面对来自各方的误解和挑战,也才能真正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立场。
马克思经过十几年的研究,概括出了指导自己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这就是唯物史观。他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同时也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从这个根本观点出发,“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一切历史冲突和一切斗争的根源,是历史前进、社会发展的动力。从这个根本观点出发,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唯物史观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研究对象、方法、结构的确定,以及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具体问题的分析等方面进行革命性变革开辟了道路。
唯物史观运用于理论问题的研究,可以具体化多种方法。第一,矛盾分析法,即从客观的社会经济现象和社会经济过程出发,研究一种关系所包含的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也就是矛盾的方面,揭示社会经济运动过程中经济现象的内在本质和内在联系。第二,系统分析法,即把要研究的对象放在它所属的整体中,说明整体离不开部分,整体是以部分为基础的,但整体大于部分,是部分的集合,从而反映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整体内部各部分、各要素的内在关联及运动变化。第三,抽象分析法,即运用人的抽象思维能力,从大量的社会现象中,抽去外部的、偶然的、非本质的联系,找出内部的、必要的、本质的联系。这虽然是一种任何学科进行科学研究都要采取的方法,但是,“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在经济学研究中,抽象力是抽象法的重要手段。第四,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即在理论的逻辑结构中再现现实的经济运动。也就是说,在运用这一方法建立理论体系的过程中,抽象是起点,是最简单的经济范畴,具体是结果,是在简单的经济范畴转化过程中展开的复杂的经济范畴。抽象和具体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生产关系方面的各个经济范畴之间的关系,是经济范畴的简单规定性和复杂规定性之间的关系;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则是由简单的经济范畴上升到复杂的经济范畴的逻辑发展过程。第五,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分析法,即逻辑的方法与历史的方法的统一。逻辑的方法是思维推理的方法,就是运用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展现的各个范畴之间的辩证逻辑联系,而历史的方法则是按历史发展的实际进程研究社会经济现象。逻辑的推理、范畴的辩证逻辑联系无疑是对历史的一种理解,是用概念体系来理解历史。一般而言,思维的逻辑进程要符合和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历史发展过程。但是,历史发展的跳跃性和曲折性,使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只能是大体的统一。无论怎样,逻辑反映历史,既可以展示现存的社会结构整体及它的表现形式,也可以揭示社会结构整体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趋势。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分析法研究社会结构,就是对这个社会结构过去、现在、未来的整体研究。总之,以唯物史观为核心的研究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运用,既反对片面的经济决定论,也反对各种因素并行决定论,它强调从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中揭示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阐明各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
以唯物史观为核心的研究方法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中的具体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求真务实的分析思维。“求真”,就是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不断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务实”,就是在这种规律性认识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求真与务实的统一,就是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的重要原则。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的分析思维,在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基础上,深刻地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基本目标和根本价值取向,科学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经济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二是矛盾分析思维。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历程中,存在着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等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的趋势,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改革也逐渐步入了深水区和攻坚区。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勇于直面问题、全面分析问题、正面解决问题,始终是以更广的视角、更大的力度和更高的目标,在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外的结合中,运用矛盾分析思维来解决我国发展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尖锐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独创性的观点,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格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思路等,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三是整体分析思维。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复杂系统的一个重要内容,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必然需要有整体的高度和系统的角度。整体分析思维实际包含着“整体推进”和“多方协调”两个层面的内容。人类社会既然是一个有机整体,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就不可能是“单打独斗”,就必须是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整体统一”中发展。中国共产党关于“整体推进”、顶层设计和多个方面协同发展、统筹兼顾的思想,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四是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辩证统一的分析思维。理论逻辑,反映的是事物的内在联系,不仅表现出相关事物之间的逻辑继承、逻辑脉络和逻辑发展,而且也表现出相关事物之间所呈现出的复杂的逻辑关系。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研究,从理论逻辑的内涵来看,既包括了从横向角度探讨其构成的复杂的逻辑关系,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经济发展道路、经济理论观点、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统一,也包括了从纵向角度探讨其理论体系的逻辑继承、逻辑脉络和逻辑发展,即它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脉相承、与时俱进。总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思维,是对马克思主义以唯物史观为核心的研究方法的创造性运用。
三 以马克思经济思想为本源的研究思路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其本源是马克思的经济思想。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始人,马克思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和核心内容。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立中,马克思以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反映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批判地继承前人一切优秀成果为基础,在对资本主义“典型国家”——英国的经济关系研究中,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思想,剖析了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在对人类发展的历史趋向作出总体概括中,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精辟地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向未来社会经济关系过渡的历史必然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和创新,只有遵循马克思经济思想的研究思路,才能真正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立场,真正运用以唯物史观为核心的研究方法。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主题,是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苏联东欧发生剧变、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的复杂环境下,探索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并构建起中国“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问题。这一研究主题是对马克思经济思想研究主题的开拓性发展。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主题,首先表现为对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发展经济的研究,这是对以马克思经济思想研究主题为本源的拓展。我们都很清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立时期,马克思经济思想的研究主题被明确为发达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如马克思在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的“序言”中一再强调的那样:“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到现在为止,这种生产方式的典型地点是英国。因此,我在理论阐述上主要用英国作为例证。”但是,到19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当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加速向西欧以外的落后国家伸展、无产阶级革命的重心开始移向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的变化之时,马克思经济思想的研究主题则由最初的发达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拓展为发达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经济关系并存的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发展经济的研究,无疑是对马克思在他那个时代关于经济学研究主题拓展的一种具体的研究实践。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主题,其次表现为对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研究,这同样也是对以马克思经济思想研究主题为本源的一种拓展。因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成为现实,开创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代;20世纪中期东欧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促进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去思考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最美好的社会制度,却有着比较落后的物质技术基础,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条件下与资本主义共处并竞争,必须在相对落后的物质技术基础上建设新社会,解决发达国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已经实现的经济现代化、社会化和商品化问题,必须在跨越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之后,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利用资本主义的成就发展社会主义。尽管20世纪末,苏联东欧发生剧变,社会主义在一些国家遭受了严重的挫折,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却得到了发展。能否发展好社会主义经济,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前途和世界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前景。马克思经济思想的研究主题由此又进一步拓展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与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并存的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围绕这一主题形成了许多重要理论成果,开拓了马克思经济思想研究的新境界。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与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实践相结合的理论结晶,是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经济实践所证实的发展了的理论。它包括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理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理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理论,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的理论,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理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等等。这些理论成果构成了“系统化的经济学说”,是对马克思经济思想研究内容的拓展。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发展了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探讨的内容。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通过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展望了未来社会的发展,并粗线条、原则性地对未来社会作了描述。他关于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七个方面的内容,即第一,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前提;第二,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全部生产资料归社会直接占有;第三,消除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生产按预定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第四,消灭了商品货币关系,采取从社会储存中直接供应的方法实行消费品的供应;第五,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差别;第六,国家将自行消亡;第七,人将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既有着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描述的一般特点,同时又有着一些特殊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强调公有制、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本质存在的前提性规定,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实现的手段,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坚持新的发展理念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内容,人民的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本质实现的目标等。所有这些,对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描述作出了既符合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又符合中国实际发展的重要创新。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发展了马克思关于所有制问题的研究。马克思强调:所有制关系是“个人在劳动材料、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方面的相互关系”。生产资料“所有权”与“占有”具有统一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所有制会不断发生变化。不仅“一切所有制关系都经历了经常的历史更替、经常的历史变更”,而且在所有制的管理方式上,也会发生变更,出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在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分析中,马克思也明确地指出:政治经济学“对财产关系的总和,不是从它们的法律表现上即作为意志关系来把握,而是从它们的现实形态上即作为生产关系来把握。”所有制的经济形态是本质,所有制的法律形态是现象,所有制是通过一定的意志关系和法律关系的形式来表现生产方式的实质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中确立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即“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以及在“两个毫不动摇”的基础上,“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所有权与占有相统一、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理论原理,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所有制理论。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发展了马克思关于市场经济的理论。马克思在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中主要从四个层面对市场经济理论作了探索。第一,市场既是一个同商品、货币、价值、价格等一样的简单的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和商品价值相关,涉及供求关系、价格、竞争等关系的较为复杂的经济范畴,它与历史的发展过程相一致。第二,市场机制是由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构成的,它们在商品经济运行中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实际上是价值规律的外在作用形式。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作为起调节作用的自然规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就像房屋倒在人的头上时重力定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一样”。第三,市场是一个有系统或有体系的结构,“市场整个来说分为本国市场和外国市场”。以市场上的交易对象为划分标准,市场可以划分为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以商品交易的范围为划分标准,市场又可以划分为地方市场、民族市场、国内市场、国外市场、多国市场和世界市场。第四,市场关系在国际分工、国际交换中的经济过程及其内在规定性,表现为“生产以及它的每一个要素都表现为总体,但是同时一切矛盾都展开了。于是,世界市场又构成总体的前提和承担者。于是,危机就是普遍表示超越这个前提,并迫使采取新的历史形式。”一国内部的市场关系必然会扩展到世界市场关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理论,以及关于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理论,都是对马克思市场经济理论的创造性发展。
四 以经济发展实践为导向的研究取向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理论的来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形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构建,是以中国的基本国情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实践为基础的。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任何一种学说的最显著的特点,离开了实践,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无从提炼和总结出规律性成果,也无从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也就失去了先导。只有不断地以发展变化着的实践为导向,才能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中,真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立场,贯彻运用以唯物史观为核心的研究方法,也才能真正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系统化的经济学说”,是基于对中国的基本国情及当前现实状况的正确判断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每一次重大经济理论形成的紧要关头,中国基本国情和当前现实都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重要依据。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邓小平在为人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奠定基础时,就非常重视对中国国情的研究,强调要以中国国情和当前现实作为依据来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存在的问题,并一再告诫大家,一切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制定政策和规划。党的十八大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中所形成的“五大发展”理念的理论、经济发展新常态理论、“四化”相互协调理论等,都是基于对基本国情的清醒认识和对我国当前基本事实的概括总结,从而明确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扎扎实实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的重要意义。“变与不变”是正确分析国情和现实的辩证方法。一方面高度清醒地看到不变的一面,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变,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没有变。另一方面又能够敏锐地捕捉变的一面,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变中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的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征,存在不同的问题;在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不变中把握矛盾双方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事实;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不变中把握它的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在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变中把握发展格局和发展要求的变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正是通过“变与不变”辩证方法的把握和运用,在正确判断中国的基本国情及当前现实状况的基础上,形成经济发展理论、推动经济发展实践。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系统化的经济学说”,是基于中国改革开放历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实践和深刻变革,推动我国实现了工作中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换、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从封闭半封闭的经济发展状态向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转折、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布局的“两位一体”向“五位一体”的拓展,等等。从经济发展的实践中提炼和总结规律性的成果,从人民群众的经济实践创造中提升和概括系统性的理论,就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任务。毋庸置疑,改革开放的历史实践和深刻变革是科学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这一伟大的历史实践和深刻变革过程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立足发展的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对新事物、新成就和新经验进行深刻总结、科学概括的理论成果,是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新特点、新规律,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我们看到,在这一伟大的历史实践和深刻变革过程中,先后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如社会主义本质、“五大发展”、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正是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及其经验进行科学总结而形成的理论成果。内容丰富、学说精深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清晰而又深刻地印证了改革开放历史实践和经济发展深刻变革所具有的开创性、丰富性、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实践特点。理论的源泉在于实践,实践也只有通过理论的指导才能得到深化。在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受着实践的反复检验而使自己日臻完善,有力地指导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推动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可见,只有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才能及时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的指南。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系统化的经济学说”,是基于对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建设成败的历史经验进行总结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既取得了历史性伟大成就,也产生过严重性挫折。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重大问题日益突出、引人深思。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基于国际范围内社会主义成败的教训,不断总结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的经验和失误、挫折,在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结合的基础上,确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从而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丰富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多年的发展实践,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上寻找新的科学定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中,我国在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不少新的问题,如市场秩序不规范,以不正当手段谋取经济利益的现象广泛存在;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要素闲置和大量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同时并存;市场规则不统一,部门保护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大量存在;市场竞争不充分,阻碍优胜劣汰和结构调整;等等。要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就必须要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这一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科学定位,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内容。可见,对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衰成败进行正确分析,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科学总结,以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为先导,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并上升为理论,正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取向。
总之,基于对国情和当前现实的准确把握,基于中国改革开放历史实践经验的总结,基于对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建设成败的历史经验进行总结,正是如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才会有理论上的重大贡献和实践上的重大创新。清醒而自觉地依据经济发展实践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无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