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研究:基于循环经济视角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国际产业转移理论

一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

刘易斯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观点非常清晰且易于理解。1978年,他在《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一书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跨国转移现象,提出催生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因是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导致非熟练劳动力供给出现短缺、劳动力成本显著攀升,因此在降低成本的利益刺激下,这些产业被转移到劳动力要素更为充裕的发展中国家。[英]阿瑟·刘易斯:《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乔依德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与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有着最为直接和紧密的联系,可以说前者是对后者理论内涵的一个推论:发达国家的要素禀赋资源发生了数量与结构上的变化,与发展中国家相比逐渐失去了在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上的比较优势(既可以是绝对的比较优势丧失,也可以是相对的比较优势丧失)。按照比较优势理论观点,发达国家将向发展中国家进口这些其自身具有比较劣势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

由于之前发展中国家并不具备生产这些产品的完全能力,并且发达国家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的资本也有向外扩张的要求,因此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自然而然就展开了,并成为前述国际贸易(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口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开展的前提。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只是比较单一地回答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进行跨国转移的动因,其对产业转移问题的整体解释力度必然是有限的。但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一直是产业转移内涵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该理论所点出的产业转移动因,仍然是今天我们分析产业转移问题时所必须依循、最重要的基础性规律:在禀赋条件相对优劣势发生改变后,发达国家或地区产业为了谋求更低成本而投资于相对落后国家或地区,是产业转移开展的最重要动因。

在这一点上,区域经济问题具有区别于国际经济问题的特殊性,并且中国独特的现实国情也对中国区域产业转移中该规律效应的体现造成了影响。其典型之一就是区域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要素流动性增强后,对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禀赋优劣势对比带来的新变化。

二 边际产业转移理论

与刘易斯理论只关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不同,小岛清的边际产业转移理论阐述了一套产业转移的一般性规律,其解释对象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个别产业。他在研究日本20世纪70年代经济实践基础上提出,一国对外直接投资应当从本国(投资国)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将其定义为边际产业)开始依次进行,而不是从本国尚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开始。[日]小岛清:《对外贸易论》,周宝康译,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所以要选择从边际产业开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小岛清的理由主要有:一方面,在这些边际产业中,投资国与被投资国之间技术差距较小,较易实现技术输出和产业转移;另一方面,从已不具备比较优势的边际产业开始对外转移,可以避免对外直接投资对投资国优势产品出口贸易的替代,反而可以拉动投资国相关设备制造业的出口。

他认为,作为投资国的发达国家,在这些边际产业上,由于自然资源短缺、劳动力不足等原因,其生产成本会高于作为被投资国的发展中国家;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企业仍然具有一定的技术领先优势和管理经验。倘若能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这些技术、管理优势应用到发展中国家,将把发展中国家在资源、劳动力方面的潜在禀赋比较优势发挥出来,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而发达国家则可顺势淘汰这些边际产业,通过从发展中国家进口产品而节约成本。

通过以上简述不难发现,边际产业转移理论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一样,都是建立在比较优势理论根基之上的。后者所解释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问题可以被视作前者观点的一个具体体现——在大多数发达国家,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正是首先沦为边际产业的典型。

尽管具有一些局限性,但边际产业转移理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流现象能够做出比较有力和充分的解释。而在将该理论运用到我国国内区域产业转移问题中时,则会出现一些与国际经验和规律相逆的新情况:在中国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对比中,东部地区边际产业的判定并非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那样清晰。换句话说,东部发达地区在相对高端产业上并不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而中西部落后地区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等一些相对低端产业上,潜在的比较优势也并不突出。

因此,从边际产业开始依次实现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与当前东西部工业部门结构现状特点相结合,会对我国国内区域产业转移动力机制造成特殊影响。

三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如果说刘易斯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和小岛清的边际产业转移理论都是从行业或产业整体阐释产业转移动因,那么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则从相对微观的产品角度分析了某种产品的生产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弗农在研究美国国际贸易与对外投资基础上提出,产品生命周期性变化规律是催生产业转移的根本原因,发达国家企业顺应这种规律,为了规避自身在某些产品生产上的比较劣势而向国外投资并转移。Vernon, R.,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s in the Product Cycle”,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80, No.2,1966.一个产品从诞生到衰退主要会经历创新、成熟和标准化生产三个阶段。企业生产经营这种产品能否取得市场成功,在三个阶段所需要依托的主要竞争优势不同。

产品创新阶段,产品的市场竞争更多是技术竞争而非价格竞争。发达国家凭借技术垄断在这一阶段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再加上发达国家对新产品的市场消费能力也较强,因此创新阶段的产品一般在发达国家内部生产并对外出口;产品成熟阶段,产品的市场竞争是技术竞争和价格竞争的综合。技术垄断局面被打破,越来越多的国外同业竞争者出现使得发达国家企业开始有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价格竞争力的动机,并且产生了带有市场拓展性质的扩张性产业转移;产品标准化生产阶段,技术已完全不具垄断性,价格竞争取代技术竞争成为市场竞争的主流。发达国家由于劳动力等要素成本高昂,使产品居于这一阶段的本国企业向国外进行衰退性产业转移,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该类产品。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与前述边际产业转移理论有着很大的共通性。前者所描述的处于标准化生产阶段的产品,与后者所描述的边际产业具有共同特点——都是发达国家不具备优势的产品或产业。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更加强调一国(或一国企业)在不同时期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动态转化特点:虽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各自的比较优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相对固定(前者具有技术优势,后者具有成本优势),但在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由于产品市场竞争侧重点不同,在某一具体产品领域各自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程度也会所不同。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中国区域产业转移中的运用同样会受到一些特殊条件的影响。对我国而言,一些已经明显处于标准化生产阶段的产品,由于国外需求占据了其市场需求的相当大部分,为了降低出口物流成本,这些产品的生产仍然会停留于已经丧失了成本竞争优势的东部沿海地区。地理条件的先天差异成为影响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在标准化产品生产上竞争优劣势的重要因素。

四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边际产业转移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集中阐述了产业转移发生的必要性,虽然具体观点有差异,但归根结底都指出:发达国家的条件与环境不再具备某些产业发展的要求,因此这些产业需要向更符合其发展条件的发展中国家转移。但是,有了必要性,并不意味着一定有可行性——只有当企业具备某些特定条件时,它才能够将原先位于本国境内的产业向国外进行转移。否则,产业转移即便存在现实迫切性,也不一定能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充分开展。

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对产业转移在发达国家企业主导下开展的可行性进行了阐释。严格地讲,该理论并不是一种专门的产业转移理论,而是一种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并且是对此前该领域有关理论的综合(因此叫作“折中理论”)。但是,它所分析的跨国公司国际生产方式选择问题,包括产业转移相关内容,并弥补了其他产业转移理论较少涉及的一些内容。该理论认为,跨国公司之所以能对外直接投资是基于三大优势:公司自身具备的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以及公司能够享有的投资目的地(东道国)的区位优势。Dunning, J. H., “Trade 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the MNE: A Search for an Eclectic Approach”,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Vol.26, No.3,1977.

所有权优势主要是指发达国家企业相较于他国企业而言,独占的技术优势、规模经营优势、管理经验优势和其他无形资产优势等,这是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内部化优势是跨国公司将所有权优势通过内部化过程带来的,是企业内部交易相对于外部市场交易所具有的优势。若一公司具有该优势,则意味着它将资产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内部转让给其国外子公司,能够获取比通过市场交易转移给其他公司更多的收益。区位优势则是指一国在特定资源、政策、基础设施、社会风俗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这些优势只能由直接投资于其国内、在该国境内进行生产的企业享有。

三种优势中,区位优势对国际产业转移产生的影响与前述三种理论的观点类似,是在特定产业上发展中国家相对于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客观上促使了产业转移开展。而发达国家企业在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上的兼具,特别是后者,为这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行跨国产业转移提供了可行性。

倘若只有所有权优势而没有内部化优势,即便发展中国家具有吸引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发达国家企业也只能采取资源转让的外部市场方式(如对外技术转让)对发展中国家本国企业进行技术输出。只有当三种优势齐备的前提下,发达国家企业才能直接在国外投资,通过企业内部市场将国内产业转移到国外。

该理论对分析国内区域产业转移具有同样明显的适用性。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企业能向中西部落后地区投资、转移,必然要以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为前提。但是,在区位优势方面,中西部地区则受到一些特殊影响。东部地区长期以来积淀形成了一些特殊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基础,这是其产业集群等经济现象蓬勃发展、对经济繁荣产生正面推动作用的根基。中西部地区由于各方面条件所限,在此方面难以复制东部地区的有利环境,导致其在吸引东部企业投资的区位优势方面的欠缺。

五 “雁行模式”理论

日本学者赤松要于20世纪30—70年代提出并不断完善的“雁行模式”理论对19世纪末期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东亚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发展及梯度转移历程进行了高度概括,以一种形象的“雁行形态”刻画出几十年来东亚地区在产业发展内在规律作用下的产业转移形态。车维汉:《“雁行形态”理论研究评述》,《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年第3期。相比于前述几种主要阐述产业转移动因的理论,“雁行模式”理论更有助于我们对国际产业转移全景的整体把握。

“雁行模式”理论最基础的含义是,后进国家在赶超先进国家过程中,落实到具体产业层面,会遵循一种“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第一阶段,后进国家该产业发展薄弱,大量进口并消费国外产品,形成了一个进口高潮;第二个阶段,后进国家通过引进学习国外技术,逐渐将这一产业本地化,通过国内生产替代进口,达到国内生产的高潮;第三个阶段,后进国家该产业发展已经较为成熟,并且利用自身的劳动力和资源优势,反而向国外出口产品,形成一个出口的高潮。

从较长时间范围来看,这一产业在后进国家的进口、国内生产、出口先后达到高潮,体现在“时间—数量”二维坐标体系中就构成了三条先后继起的曲线,类似于雁阵中三只飞翔的大雁,因此称为“雁行模式”理论(见图2-1)。

图2-1 “雁行模式”

“雁行模式”在应用于国际产业转移研究中有一个重要变形:倘若把图2-1中一国的进口、国内生产、出口三条曲线替换为不同国家的生产曲线,那么不同发达程度国家在产业发展上的先后递起同样可以体现为一种“雁行”。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东亚地区,率先发展的日本将其不具比较优势的产业转往亚洲“四小龙”,而亚洲“四小龙”发展起来后又将其转往东南亚国家和中国大陆沿海地区,各国国内生产和对外出口先后达到高潮。

“雁行模式”理论与其他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的产业转移理论具有紧密的联系,它所勾勒的产业转移“雁行”形态同样基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比较优势的差异性产生。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国际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转移相比,更多体现的是经济规律的自发作用,而没有太多政策因素的外在影响,因此“雁行模式”的出现并非一种人为导致的结果,而是对国与国之间产业转移客观实际的经验总结。

在区域产业转移中,倘若把“雁行模式”作为一种国家高度、战略层面的区域协调发展模式选择,必然会面临这样一个疑问:在产业转移的“雁行”形态中,居于雁阵之首的东部发达地区始终处于产业分工的高级地位、有利地位,而居于雁阵之尾的中西部落后地区始终处于被动承接低级别产业转移的不利地位。“雁行模式”的推行,并不能最终实现缩小地区差距、填平区域发展鸿沟的战略目标。

本书认为,一个固化的“雁行模式”显然不能从根本上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国家型战略目标,但该模式所体现的客观经济规律又是区域产业转移实际开展中不能回避的。通过区域产业转移缩小地区差距的关键,在于如何缩短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在“雁行”形态中“雁”与“雁”之间的距离,以及递起时间的间隔。因此,“雁行模式”的动态变化程度决定区域产业转移战略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