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以赣州市为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资源型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理论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概述

一 资源型城市定义

资源型城市是随着能源、矿产、森林、水电、旅游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兴起,并且因采掘这些资源形成的相关产业在地区社会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的城市。资源型城市既有一般城市的集聚、带动、辐射功能,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又由于城市对资源的依赖性强而受资源量耗竭性和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制约,表现出独特的城市发展规律。因此,资源型城市与一般城市功能的共同点是城市,个性点是资源产业。从城市产生和发展来看,通常将城市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商品农业与中心地方城市;二是转运港口、区际贸易和交通运输型城市;三是专门化职能型城市。资源型城市属于专门化职能城市的一种,是指伴随资源开发而兴起的城市(无依托型资源城市),或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开发促使其再度繁荣的城市(有依托型资源城市)。广义的资源型城市涵盖范围较广,既包括自然资源,也包括人文资源;狭义的资源型城市仅包括自然资源。本书对资源型城市作狭义理解,即天赋资源群聚集并以自然资源型产品的开发利用为支柱产业的城市。不难看出,狭义资源型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强烈地依赖某种天赋的资源和人类对资源的某种特殊的需要,它属于以输出能源和原材料为特征的资源型经济区,其职能较单一,对外联系范围虽广,但联系内容单一;发展历史一般较短,发展速度较快,并可能有较大的起伏性。

按狭义的资源型城市定义来看,资源型城市不仅仅限于矿业城市,还有大量的森工城市、水电城市、旅游城市等。根据开采资源的不同又分为油城、煤城、钢城、有色金属城、森林城、旅游城等不同类型。在我国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中,油城有大庆、玉门等;煤城有鸡西、阜新、大同、淮南、淮北等;钢城有唐山、攀枝花、鞍山等;有色金属城有白银、金昌、招远、灵宝等;非金属城有景德镇、钟祥等;森林城有牙克石、伊春等;旅游城有五大连池、井冈山等。

对一般的城市存在不同理解,对资源型城市的认识也很不一致,特别是矿业城市在名称上就有工矿城市、矿山城市、资源型城市、矿业城市等不同的称谓。工矿城市、矿山城市只能表示这类城市具有工业或矿业的性质和功能,资源型城市的概念较为广泛,土地、矿产、森林、水利、旅游、海洋、港口等都是资源,但它们却有着不同的特点,其中矿产和森林是与资源和环境密切相关的资源,它们所代表的资源型城市也具有特殊性。

二 资源型城市的成因机制

(一)资源禀赋和资源产业是资源型城市形成的依托

资源型城市的形成,首先是建立在一定的资源基础之上。地理学家雅各布斯这样解释资源型城市的起源:城市的形成同矿业活动密切相关;矿产品、原材料与农产品的交易形成了稳定市场,并进一步促使在具有矿物资源的地方集聚矿产品和原材料的加工工业,由此形成了城市。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 1972)指出,“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她认为,城市需要尽可能错综复杂等相互支持的功用的多样性,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1.资源禀赋理论

矿产资源不是普遍存在的资源,在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发育良好充分,岩浆活动频繁,具有优越成矿条件的地方才可能发育成矿产资源。矿从成因上大致分为外生、内生和变质三类,分别由沉积作用、岩浆活动、岩浆侵入变质等作用形成。矿石的分布则受成矿条件和地质条件的双重作用。因此,矿产资源的空间分布、矿种、有用组分含量及数量、矿石开发利用难易程度,均与地质作用的关系密切。此外地质条件还影响区域矿产资源总量及其潜在价值、矿产资源可靠程度和质量特征、矿产资源集中程度、区域开发利用条件、开采技术条件和选冶加工条件等。

资源型城市的形成,并非在每一区域都能发生,只有在资源储藏的地方,并且有资源产业活动,才可能逐渐形成城市。那些原本属于偏僻荒原的地方,因为资源的发现、开发及加工利用,而崛起了一座座现代资源型城市;也有许多原来属于传统产业的一般性城市,因附近地区资源勘查与开发逐步发展成为城市。

2.资源产业是增长极

区域经济学认为,城市的形成是由一个极点(可以是行业或空间)开始的,城市其他经济空间的成长总是围绕该增长极核进行的,这就是罗克斯提出的增长极理论。F.佩罗克斯(F. Perroux, 1950)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即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带动经济发展。该理论有三个关键概念:主导产业与推进产业、极化效应和扩展效应。矿业成为主导产业是由资源禀赋和区内外经济要求所决定的,它具有关键技术、广阔市场潜力以及较高区际需求弹性,矿业产业与一系列推进产业之间在技术、生产、经济等方面的密切联系决定了区域面貌;复杂的产业链聚合最终形成生产地域综合体,并出现了集聚经济,它使围绕在原布局点周围的其他地方产生极化效应;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形成区域的不平衡发展。

3.资源产品链和资源产业的关联效应

矿业产品链,使得矿业产业在发展的同时,通过矿业的前向、后向关联效应刺激相关产业的发展。所谓前向关联效应,是指矿产资源的开采通过供给联系,诱发并促进其他部门的发展;后向关联效应是通过需求联系造成市场压力,从而对其他部门发生作用。如煤炭开采的前向关联效应是提供燃料和原材料并带动电力、冶金和化工等部门的发展,后向关联效应是促使采煤机械加工设备、矿井采掘设备、巷道通风给排水设备、仪表电缆器材、煤加工筛选设备等企业发展。

4.集聚经济效应

矿产资源的开发,不仅带动与之相关的产业(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的发展形成矿业经济,而且由于矿业经济发展,促使其他与矿业经济息息相关的通信交通、生活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围绕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矿业企业逐渐增多。别的企业出于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与市场联系的考虑,集聚在矿业企业的周围,共用交通设施、基础设施、生产服务设施、生活服务设施。另外,企业的增多又促使更多的城市公用设施的完善。这样,原来的矿业生产地因为矿业企业的刺激和衍生而逐步发展形成功能完善的城市经济综合体。

(二)区位是资源型城市形成的依托

区位是一个具有特定位置的空间,它从空间的观点,来确定地理现象位置距离、规模和结构的合理性。古典区位论源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西方国家,形成了一批有代表性的区位理论,比如,杜能(J. H. Thunen)的农业区位论、韦伯(A. Weber)的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W. Christaller)的城市区位论、廖什(A. Losch)的市场区位论、胡佛(E. M. Hoover)的经济区位论等,其中影响力较大的是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通过对德国鲁尔区的研究得出,它揭示了工业布局中以最小运费支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思想。韦伯理论的实质是最低成本,其目标是:以运输的观点在原料和市场关系中,寻找工业生产成本费用的最低点,作为工业企业布局的理想区位。任何产业部门的布局都要满足特定的条件,如较为低廉的原料、燃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还要考虑市场和交通等成本要素。

交通是资源型城市形成的重要区位因子,它通过运输费用、通达度等影响矿点的布局;在交通网密集或枢纽的地方更容易吸引工业区位。交通是矿业城市形成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大量的采出矿石,如铁矿石和大量的能源与原材料,如煤炭等,需要通过一定通量的运输通道,才能成功地运出产品、运进原材料,顺利实现矿业生产的全过程。特别是铁路干线的开通,对沿线矿产资源的开发和社会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带动作用。

沿海、河岸也容易发育成资源型城市。因为沿海河岸地处优良的港湾或口岸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水—陆便捷的运输,陆上腹地和港口城市群市场,利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加工、利用和转移。因此沿海河岸集中了“大通道、大水量、高能量”资源开发的关键因素,易形成强大的密集型沿海、河岸产业带和城市群。

(三)城市化是资源型城市形成的途径

关于城市的起源,传统城市经济学认为,农业的引进和游牧生活的结束,使建立一个永久、稳定的居住地成为强烈的需求;劳动力的增加和商业活动的扩展使乡村规模越来越大,经济分工日益明确;生产的动力驱使工业和熟练工人集聚并自我强化、经济驱动的过程促使乡村变成了城市。Sjoberg(1967)认为,城市是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和人口密集的、聚集了各种非农业生产者和文化精英的集聚地。城市化的过程通过农村农业人口向城市迁徙,并转换成非农业人口来实现。

人口从乡村向城镇迁移的规模和速度受两种基本力的控制,一是城镇的吸力,二是乡村的推力。城镇的吸力主要来自工业建设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与工业发展相应的其他非农业活动对劳动力的需求;城市相对于农村在就业、工资文化生活、发财致富、社会地位等物质和精神方面的优越地位所产生的不可抗拒的诱惑力。

乡村的推力来源于农业人口的增长超过土地开发的速率,使人均的生产对象——土地的拥有量绝对下降;农业技术尤其是农业机械和农业服务社会化提高了农业生产率,造成农业劳动力的剩余;因种种原因造成的农村破产,迫使贫穷的农民背井离乡;随着时代的变迁在逐渐开放的条件下,世代祖居乡村的农民寻求理想“乐土”的精神推力。

三 资源型城市的基本特征

(一)对资源的依赖程度高

资源型城市对资源的高度依赖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资源是城市得以形成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二是资源的储量、品位和禀赋直接影响着资源型城市的企业效益与城市生命周期。如果资源的品位高、储量大,主导企业的利润就高,效益就好。

(二)资源性企业对城市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

资源型城市中,资源的勘探、开采、冶炼、加工、销售等在城市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影响着整个城市经济的运行。这些主导企业绝大部分由国家投资,资金、人力、物力有保证,兴起较快,可在短短的几年内形成庞大的规模。由于这些主导企业的发展,改变了当地交通、电力落后的状况,为地区经济发展和交流创造了条件;主导企业吸纳的大批农村劳动力,改变了劳动力的知识、技术结构;主导企业的发展需要相关的原材料和物资供应,带动其他产业的兴起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很多邻近主导矿业企业的农村已从过去单纯的农村转向了工业城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主导企业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是城市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对城市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城市空间结构分散

资源型城市的布局一般都存在“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实际建成区小,不少城市中夹杂着良田、菜地等非城市景观,集聚度低。即使是相对集中的地域也由于条块分割等原因存在各单位画地为牢,各自为政的问题,使相对集中区域也形成松散的结构。这不仅增加了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的费用,而且浪费了土地,增加了经营费用,无论从现实还是从长远看,均是弊大于利。

(四)城市具有双重功能属性

资源型城市作为生产力的一种空间存在形式,有着城市与基地的双重属性,它既具备一般城市的共同属性,即地区行政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科技中心、交通中心和信息中心,又具有特殊属性,即一种或数种资源与产品优势,主导产业在城市经济总量中的高比重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使资源型城市又成为国家的重要工业基地。这种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属性,必然派生出双重功能:一是城市经济社会的综合服务功能;二是发展工业的产业支柱功能。弱化任何一种功能都会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的失调。

(五)主导企业功能的二元性

资源型城市中主导企业办社会的情况很严重,大中型企业集生产、生活、服务、科教文卫、治安消防及至组织领导、社区管理于一体,成为一个超级“庄园式”小社会。这样,就派生出两个城市功能主体,一是以市政地方为主体经济社会运行的城市功能圈;二是以大中型企业为主体经济社会运行的企业功能圈。企业办社会虽不合理,现阶段又不能马上废除,已成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制度改革的羁绊。近几年来,一些矿业企业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大刀阔斧地改革内部管理体制,对非矿业生产系统实行大面积剥离:一是分离辅助部门,重组生产要素,开辟新的经济增长领域;二是分离生活服务后勤部门,发展第三产业,面向社会,开拓经营;三是强化主体,提高效率、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四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源接续难以解决

矿产资源为非再生资源,随着矿业持续发展,资源系统必将面临枯竭,城市可能出现矿竭城衰,这是矿业城市发展的资源持续性障碍。我国绝大多数矿业城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资源耗竭问题,今后乃至相当长时期内,如何保证这些矿业城市避免因资源耗竭而衰亡的结局,值得深入研究。美国阿巴拉契亚、苏联巴库曾因煤炭或石油资源枯竭而成为废弃的“鬼城”,需引以为戒,但前者依托流域的综合开发,经济得到了繁荣和发展。我国著名石油城市——大庆市也将出现主力油田油气衰减;近年来,部分煤炭矿业城市因煤炭资源逐步枯竭也开始出现工业增长不景气。因此,资源耗竭性矿业城市应尽早选择优势转换战略,摆脱衰退困境、实现城市转型与发展。

(二)经济转型难度大

城市经济过分依赖于采矿及矿产品加工业,产业转换难,经济系统稳定性差。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关联度大,依赖性强,资源产业是城市的经济支柱,作为主导产业与配套产业形成了一条紧密的产业链,城市与资源产业构筑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纽带关系,因此,研究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系统的结构特征、产业演进方向及转换对策等,十分必要。在西方国家出现的“荷兰病”(Dutch disease),就是因为过分依赖某一特定商品(如矿产品)造成经济实力整体恶化。

(三)生态环境亟待治理

矿业开发对城市及所在区域的环境影响大,生态系统脆弱。不同类型矿业城市,其矿业对城市生态和环境造成的影响各不相同。矿业开发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是采矿遗弃的废渣、废水和废气对城市生态平衡和生物繁衍,以及人类生存带来巨大威胁。特别是大宗矿产如铁、煤等资源开发,所遗弃的废渣数量大。因此,生态环境系统的好坏是制约矿业城市持续繁荣的重要因素,迫切需要针对矿业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进行不同类型矿业城市生态环境优化的设计与转换。

(四)社会矛盾复杂

矿业开发影响城市的社会结构和服务功能,社会系统矛盾复杂。矿业城市既具有骨干作用强、主导产业地位高的工矿基地属性与功能,又具有一般城市的行政、经济文化、科技、交通和信息交流属性与功能。但是,矿业城市多数依矿山而建,地处偏远,区位偏离,这是影响矿业城市发展的客观制约因素。地理环境闭塞,阻隔了城市与重要交通干线、工商业发达地区,以及国内和国外市场之间的联系。同时,矿业城市往往基础设施落后,交通干线密度低,邮电通信设备落后,导致交通不畅、信息不灵,投资环境差。因此,完善城市社会功能,发展第三产业,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创造矿业城市良好社会环境的关键。

(五)管理体制不合理

矿业企业与矿业城市之间存在壁垒,管理体制不合理。我国矿业城市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严重的体制束缚导致矿业城市面临着高度集中与复杂的企地关系。即矿务部门与城市政府部门实行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而在市场机制的新形势下,政府既难以参与企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企业又难以发挥对城市的辐射与带动功能,从而使资源赋存的城市与勘探开发的企业在发展目标和利益行为上的“双向错位”,由此导致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缺损和企业的整体效益低下。因而,矿业城市必须深化改革,引入新机制,协调企地关系。

(六)资源价格扭曲

矿业城市的资源产品与消费产品价格扭曲,不利于城市经济发展。长期以来,矿地只是作为国家投资、为国家或区外输出资源的场所,而城市生活的各种消费产品只靠从外部输入。诚然,矿产资源的开发为带动矿业城市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但传统的“产品高价、原料低价、资源无价”的扭曲关系,使得矿业城市在输出大量资源或低价原料的同时,从外部输入了高价的轻工产品,造成了城市的“双重利益”损失,也阻碍了城市的经济发展。为此,除了理顺资源、原料及加工产品的价格关系外,立足非矿资源优势,调整城市经济结构,发展非矿产业,十分必要。